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3 毫秒
1.
目的:考察三黄泻心汤传统汤剂、复方浸膏和配方浸膏中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其中的盐酸小檗碱、黄芩苷的含量。结果:配方浸膏中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含量远远大于传统汤剂和复方浸膏中盐酸小檗碱、黄芩苷的含量。结论: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配方浸膏中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含量较传统汤剂和复方浸膏存在明显差异,可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三黄泻心汤汤剂、合煎浸膏样品与分煎配方浸膏样品中小檗碱的含量,为临床合理应用配方颗粒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分煎配方浸膏样品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远远高于合煎汤剂和合煎浸膏样品中的含量。结论如果用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来评价三黄泻心汤3种不同剂型的质量,则配方浸膏比合煎汤剂和合煎浸膏的质量优越。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黄连浸膏的喷雾干燥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以喷干粉出粉量、小檗碱含量和含水量为指标,考察进风口温度、出风口温度、浸膏比重对黄连浸膏喷雾干燥工艺的影响。结果:优选的喷雾干燥工艺为进风口温度180℃,出风口温度80℃,浸膏比重1.15。结论:该优选工艺合理、稳定,可为黄连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6,(9)
目的优化葛根芩连汤煮散的煎煮工艺。方法以煎煮液中浸膏得率和化学成分(葛根素、大豆苷、甘草酸铵、甘草苷、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连碱、药根碱、小檗碱、巴马汀)含有量为指标,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因素,优选最佳煎煮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加20倍水,煎煮10 min,煎煮1次。煮散的浸膏得率及成分煎出率均高于传统饮片,煎出速率更快。结论该工艺简单快速,煎煮效果更理想,并可节省药材。  相似文献   

5.
黄连滴丸由黄连经过水提醇沉后的干燥浸膏,采用熔融法制备而成的滴丸剂.药理试验证明黄连滴丸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可降低正常小白鼠的血糖,还可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盐酸小檗碱是黄连滴丸的主要有效成分,为了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本文采用RP-HPLC测定了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能用于检测该制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肝宝胶囊浸膏微波真空干燥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浸膏相对密度、微波功率、干燥时间为影响因素,芥子碱硫氰酸盐、虎杖苷、大黄素含有量及含水量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微波真空干燥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浸膏相对密度1.15 g/m L,微波功率8 k W,干燥时间60 min,3种成分含有量分别为2.168、10.931、1.850 mg/g,含水量为2.95%。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微波真空干燥肝宝胶囊浸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列疏通薄膜衣片的生产工艺条件。方法分别以干浸膏中芍药苷、盐酸小檗碱的收得率和浸膏含水量为考察指标,确定药材加醇量和加水量,醇提液和水提液的浓缩干燥条件。结果加醇量为8,5倍量,加水量为8,6倍量,提取液60~80℃下减压干燥。结论该工艺为前列疏通薄膜衣片的大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中药钩藤最优醇提工艺。方法:以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总量及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设立单因素考察,得出醇提的最佳溶媒浓度和提取次数。通过正交实验方案设计,以药材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和加醇量为因素,确定合理可行的提取工艺。结果:用70%的乙醇,分两次提取,提取前浸泡0.5 h,加醇量分别为饮片的6、4倍,提取时间分别为1.5、1.0 h。结论:试验表明,通过该提取工艺钩藤碱和异钩藤碱总提取率可达24.34%,浸膏得率可达12.97%。  相似文献   

9.
卓然 《科学养生》2008,(11):8-9
中国营养协会的资料显示,中国人日均摄入油脂量超过推荐标准的120%,北京、天津等大城市每天人均摄入油脂近80克,超过健康标准25克的三倍还多。因油脂过量摄入而导致的肥胖病、心脑血管疾病和人们摄入的油脂量成正比增长。盲目吃油已成为人们健康状况的一大隐患——  相似文献   

10.
丘露  曲帅  阚鸿  唐姗  包海鹰  王英平 《中成药》2021,(4):1004-1008
目的优化大叶小檗根提取工艺。方法在提取方法筛选、单因素试验、析因设计、最速上升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含0.12 mol/L HCl)体积分数、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浸膏率、盐酸小檗碱得率为评价指标,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乙醇(含0.12 mol/L HCl)体积分数90%,提取时间35 min,料液比1:50,浸膏率、盐酸小檗碱得率分别为32.4830%、1.4031%,综合评分为0.1694。结论该方法准确有效,简便可行,可用于提取大叶小檗根。  相似文献   

11.
青蒿浸膏抗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全国疟疾防治研究领导组的领导与组织下,青蒿抗疟的协作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了在广西地区对青蒿的抗疟作用进行临床验证,我们制备了简易制剂抗疟青蒿浸膏。在制备过程中,碰到青蒿中存在较多的叶绿素、油脂与蜡质等杂质,50%乙醇浸膏得率较高,加入赋形剂制片后服用量甚大,同  相似文献   

12.
离子交换法制备辣椒碱类化合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干辣椒为原料,用甲醇回流提取,所得浸膏以2%的盐酸溶解.乙醚萃取除去辣红素后,上阳离子交换柱,碱化后再以氯仿洗脱,得辣椒碱粗品.薄层分析表明甲醇和乙酸乙酯为3:5(V/V)时,分离效果最佳.浸膏的得率可达14.7%,辣椒碱收率为0.7%.  相似文献   

13.
确定巴巴拉百合花粉油最佳提取工艺。通过溶剂萃取法对百合花粉浸膏进行提取,并通过3组不同时间萃取得率的比较,表明随着萃取次数的增加与萃取时间的延长,浸膏得率也随之提高,提取最佳时间段为2.0h,2.0h,2.0h,2.0h,进行3—4次浸提可得95%浸膏。花粉浸膏呈紫红色,香味宜人,得率为2、96%。通过冷冻对百合花粉浸膏进行净油提取,得率为0.3898%。  相似文献   

14.
中药浸膏软化点对喷雾干燥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摸索中药浸膏喷雾干燥中产生黏壁的原因,并寻找出解决黏壁现象的方法。方法:利用熔点仪测定加入辅料前后中药浸膏的软化点,以软化点数据调节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并对加入辅料前后浸膏的喷雾干燥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加入辅料可使中药浸膏软化点得到提高,并能克服喷雾干燥中的黏壁现象。结论:中药浸膏软化点低于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是产生黏壁现象的主要原因,通过加入辅料提高浸膏软化点,可消除黏壁现象。  相似文献   

15.
黄连膏药透皮吸收的研究分别制备含盐酸小檗碱、黄莲细粉和黄连浸膏的膏药,贴于大鼠背部,以集尿液。用高效液相法对尿柞中盐酸小檗碱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证实了膏药中的小檗碱成分均能经皮吸收,并从尿中排出。尿中排出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至第7天后能维持较高量,显...  相似文献   

16.
莱菔子浸膏片的试制和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莱菔子浸膏片为治疗高血压病的新药。本文以其主要降压有效成分芥子碱为指标,拟订了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黄连膏药透皮吸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杨桦  詹贵成  易红  陈馥馨 《中草药》1995,26(7):366-367
分别制备含盐酸小檗碱、黄连细粉和黄连浸膏的膏药,贴于大鼠背部,收集尿液。用高效液相法对尿样中盐酸小檗碱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证实3种膏药中的小檗碱成分均能经皮吸收,并从尿中排出。尿中排泄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至第7天仍能维持较高量,显示中药膏药剂型缓效、长效的特点。同时提示不同制备工艺对小檗碱的透皮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银杏叶干浸膏测砷方法的选择汤柏寅(浙江施乐健制药有限公司湖州313000)邱红钰(浙江省湖州市药品检验所湖州313000)银杏叶干浸膏主要活性成分为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在国内除制成银杏叶制剂外,浸膏多供出口。砷是一种对人体危害很大的元素,外商对银杏叶干浸膏含砷量一般要求在2/100万以下(国内使用的产品未见有控制砷含量的报道)。浸膏测砷需经有机破坏方能用砷斑法检测[1]。因此,检品有机破坏方法的选择十分重要。采用碱破坏  相似文献   

19.
中国营养协会的资料显示,中国人日均摄入油脂量超过推荐标准的120%,北京、天津等大城市每天人均摄入油脂近80克,超过健康标准25克的2倍还多.因油脂过量摄入而导致的肥胖病、心脑血管疾病,随着人们摄入的油脂量成正比增长.盲目吃油已成为人们健康状况的一大隐患--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采用连续抽提及二次回流的两种不同提取工艺,探讨影响刺五加醇浸膏内在质量及片剂稳定性的因素。实验结果,因采用回流提取工艺,使所得浸膏油脂及树脂成分减少,保证片剂质量稳定性,同时提高了用醇浸出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