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治“慢支”重在肺脾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慢支”重在肺脾肾周宜强河南中医学院二附院(450002)笔者认为治疗慢支应重在肺、脾、肾三脏。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本。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三脏受损则脾失健运,肺失治节,肾不纳气而成咳喘、痰饮诸症。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  相似文献   

2.
哮喘从肝肺论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哮喘的发作,多认为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津液失布,凝聚成痰,伏藏于肺,感邪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抟结,壅塞气道,肺宣降失常,引动积痰而致;治疗也多从肺、脾、肾三脏着手。但根据五脏相关理论,还有一脏不容忽视,那就是肝。《珍本医书集成·医经类》说:肝“然于其五  相似文献   

3.
关于哮喘的发作,多认为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津液失布,凝聚成痰,伏藏于肺,感邪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抟结,壅塞气道,肺宣降失常,引动积痰而致;治疗也多从肺、脾、肾三脏着手。但根据五脏相关理论,还有一脏不容忽视,那就是肝。《珍本医书集成·医经类》说:肝“然于其五脏为独使,……又为将军之官,则于一身上下,其气无所不乘,和则为诸脏之瞻养,衰与亢则为诸脏之残贼”。  相似文献   

4.
基于刘完素"玄府气液说"及小儿特殊体质,提出儿童哮喘应有肺脾肾三脏阳气亏虚的体质基础,玄府气液闭塞凝滞的微观病理变化,从而导致夙痰伏肺,疾病反复发作,痰瘀胶结难去,是哮喘难以治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徐志瑛教授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因久病肺气虚所致,气虚基础上逐渐发展为气虚、气阴两虚为其本,痰瘀交阻、气机升降失常贯穿疾病始终为其标,病位在肺,可涉他脏,临证应分期辨证,治疗上应重视"痰"、"瘀"、"虚"产生的机理,从肺脾肾三脏分期治疗,达到临床缓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阐述国医大师张震“一体两翼,疏调气机”学说,指导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该学说以疏肝为主体,兼顾先后天之本,肝脾肾三脏同治以达人体气机条畅。认为桥本甲状腺炎核心病机为以肝郁、脾虚、肾虚为本,气、痰、瘀为标。其中肝郁气滞为其发病的使动因素,气滞则痰瘀内生,影响脾肾功能;亦或肝病及脾,久则及肾,而致三脏同病,气痰瘀结于颈前而病。范源教授运用“一体两翼,疏调气机”学说论治桥本甲状腺炎,疏肝不忘脾肾,理气不忘活血、化痰。肝脾肾三脏同调、气痰瘀三者共治可达“未病先治,既病防变”的效果。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7.
肺结节病类属中医"积聚"范畴,基本病机是痰瘀痹阻肺络而发病。本病多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之证。标实主要为痰瘀痹阻,临证应注重豁痰化瘀散结;本虚主要为肺、脾、肾三脏气虚,临证应把握主证,辨肺、脾、肾三脏之所属,给予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8.
汗液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复杂,需要多脏腑相互协调配合完成,尤以脾、肺、肾三脏的综合调节为首要。《景岳全书·肿胀》记载:“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为土,故其制在脾。”程为平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治疗汗证应从五脏虚实来调整全身阴阳,并将汗证分为痰热扰心、  相似文献   

9.
介绍刘建秋教授治疗哮病的经验。认为发当攻其邪,根据风、热、痰、气、寒、瘀六种主要致病因素,提出了祛风涤痰法、清热宣肺法、温肺化饮法、活血化瘀法、温阳理气法、扶正固脱法六法。未发当扶其正,根据肺、脾、肾三脏虚损是其致病基础,提出了健脾益气法、调补肺肾法二法。  相似文献   

10.
中医认为,过敏性哮喘是由于肺、脾、肾三脏虚弱引起的,造成肺里始终有"一块痰",一旦感受外界邪气刺激,痰就会阻塞气道出现喘憋。治疗以补益肺、脾、肾为  相似文献   

11.
徐艳玲教授认为哮喘是内外病因共同作用的的结果,在外应注重调护肺卫,避免外邪入内引动伏痰,以防为主;在内除了需积极祛除"宿根"—伏痰的同时,亦主张注重调理肺脾肾三脏之气机。  相似文献   

12.
论肾生痰     
痰乃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一种致病因素。其形成机理主要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故而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依笔者之见,痰的形成与肾的关系尤为密切,可谓“肾为生痰之根”。今就肾生痰之病理机制、临床意义和现代认识略论如下。  相似文献   

13.
小儿哮喘缓解期从脾肺论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哮喘是一种顽疾,古人谓“宿痰内伏”以致反复发作,历代医家多从肺脾肾三脏论治,尤重于肺肾二脏,提出“发时治肺,平时治肾”的治例。笔者多年临床见证以脾肺气虚证最多见,故从脾肺治,尤重于脾,着眼于健脾益气固卫,深感该法对哮喘患儿缓解期的巩固与根治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4.
介绍沈其霖教授运用膏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经验。沈教授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以肺气虚为主,渐及脾肾,后期肺、脾、肾三脏俱虚,痰浊、血瘀、水饮互结,本虚标实为其主要病机特点。COPD稳定期以本虚为主,即肺、脾、肾三脏亏虚,治疗宜以补肺健脾温肾为法,兼活血化瘀。自拟冬令咳喘膏方应用于临床,收效较佳。  相似文献   

15.
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运用中医学理论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病机,认为外邪侵入,首先犯肺,肺失宣降,发为肺病,肺病日久不愈,反复发作,正气必衰,进而脾、肾、心等脏气俱虚。此时,更易为外邪所侵,外邪引起伏痰,反复发病。从而归纳出该病与"痰、瘀、虚"关系密切,从痰、瘀、虚论治本病理论出发,经二十多年的临床实践证实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贾海燕 《光明中医》2012,27(4):658-659
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哮证”范畴,病机既有痰涎壅肺,气道不利,又有肺脾肾三脏的亏损,李国勤主任在临证时注重辨证论治,发时攻邪治标,祛痰利气,寒痰宜温化宣肺,热痰当清化肃肺,病久发时虚实夹杂者,应补虚祛实,平时应补益肺脾肾.同时结合对症与辨病治疗,遣方用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痰浊生成”,古代医家一般认为源于肺脾肾。然三脏之中,何为其“本”呢?王节斋云:“痰之本,肾也。”王氏认为三脏之中,以肾最为重要,张景岳亦主此说。对这一观点,本文拟作以下阐述。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同时又是内科难治病之一,属中医“哮证”、“喘证”的范畴,其诱发因素不同,发病机制不一,涉及的脏腑亦有区别。一般认为,哮喘因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痰伏于内,遇新感引动而触发,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阻于气道,肺失宣肃,故咳嗽气喘,气之出入能引积痰而作哮鸣。  相似文献   

19.
介绍柏正平教授分期论治哮病经验.柏教授认为哮病发生的病因病机颇为复杂,其病因与外邪侵袭、饮食不当、体虚病后关系密切,而病机则责之于肺、脾、肾三脏,病理因素责之于风、痰、虚三端,故柏教授辨证论治哮病多从"风、痰、虚"三端和"肺、脾、肾"三脏入手,将临床分为发作期与缓解期.发作期责之于风痰,治宜祛风解痉、化痰平喘,常以舒喘汤加减治之;缓解期责之于肺、脾、肾虚,治宜健脾化痰、补益肺肾,常以补肺益肾膏化裁治之;且将活血化痰之法贯穿治疗始终,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湿与痰乃是病理过程之产物,多因脾肺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脾主运化,肺主肃降,肾主气化。若脾失健运,肺失肃降,肾失温煦,尤其是脾的运化功能失调,便会影响机体内水液的运行、输布和排泄,从而使水液潴留,积聚而为湿,变蕴而为痰。湿、痰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