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野坝子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野坝子Elsholtzia rugulosa Hemsl.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和AB-8大孔树脂柱色谱不同浓度甲醇洗脱部位清除自由基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分别以维生素C和维生素E为对照,采用清除2,2-二苯基苦味酰基苯肼基(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和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ic acid)diammonium salt,ABTS]自由基的方法,通过计算半数抑制浓度评价野坝子的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和AB-8大孔树脂柱色谱不同浓度甲醇洗脱部位的清除自由基能力。结果:野坝子提取物不同极性萃取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分别为:乙酸乙酯部位Vit C正丁醇部位水部位石油醚部位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Vit E正丁醇部位水部位氯仿部位石油醚部位。AB-8大孔树脂柱色谱不同浓度甲醇洗脱部位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分别为Vit C50%甲醇部位70%甲醇部位30%甲醇部位100%甲醇部位、50%甲醇部位70%甲醇部位30%甲醇部位Vit E100%甲醇部位。结论:野坝子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30%,50%和70%甲醇洗脱部位都具有很好的清除自由基活性,是一种新型天然抗氧化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2.
多叶棘豆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多叶棘豆的清除自由基活性。方法:分别以常用抗氧化剂L-抗坏血酸和生育酚为对照,采用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方法对多叶棘豆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以及AB-8大孔吸附树脂柱不同乙醇浓度洗脱部位进行清除自由基能力的评价。结果:多叶棘豆提取物AB-8大孔吸附树脂柱的50%乙醇洗脱部位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均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强于同浓度的L-抗坏血酸。结论:AB-8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技术对多叶棘豆的清除自由基活性物质有分离富集作用,以50%乙醇洗脱部位活性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金线莲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作用。方法用80%乙醇制备金线莲乙醇总提取物(CE),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依次萃取CE得到石油醚部位(PEF)、乙酸乙酯部位(EAF)、正丁醇部位(BF)、水部位(AF),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ABTS自由基清除法、羟基自由基清除法测定。结果金线莲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其中乙酸乙酯部位的清除能力最强。结论金线莲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疆鼠尾草不同部位不同极性提取物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新疆鼠尾草地上部分和根部不同极性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新疆鼠尾草地上部分和根部药材的95%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相应的提取物和水层部分,将各提取物分别配制成适当浓度的溶液,以Vc为阳性对照,采用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法、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法和铁离子还原法分别测定各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结果:新疆鼠尾草地上部分和根部不同极性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均强于阳性对照Vc,地上部分乙醇层清除自由基的能力(DPPH·法IC500.039 g·L~(-1),O-·2法IC500.130 g·L~(-1))强于根部乙醇层(DPPH·法IC500.160 g·L~(-1),O-·2法IC500.160 g·L~(-1))。对铁离子还原能力的强弱顺序为根部不同极性提取物Vc地上部分不同极性提取物。结论:新疆鼠尾草地上部分和根部不同极性提取物均具有较强抗氧化作用,地上部分可替代根部使用,为合理开发新疆鼠尾草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白芍降血糖和抗氧化的有效部位。方法白芍乙醇提取物经D101大孔树脂纯化得到不同洗脱部位,采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活性筛选模型,测试白芍各洗脱部位降血糖活性,以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应用碱水解-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法考察各洗脱部位总苷含量,综合筛选并确定白芍降血糖和抗氧化的有效部位。结果白芍乙醇提取物的50%乙醇洗脱部位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苷含量均明显强于其他洗脱部位。结论 50%乙醇洗脱部分为白芍降血糖和抗氧化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6.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2):102-106
目的:研究金荞麦根茎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梯度萃取金荞麦乙醇提取液,以获取不同极性部位的金荞麦提取物;采用DPPH、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对金荞麦根茎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并以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为药物靶点,4-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和淀粉为底物,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筛选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具有抑制作用的金荞麦根茎乙醇提取物部位。结果:在0~0.2mg/ml浓度范围内,金荞麦根茎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DPPH、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清除作用,但略低于维生素C的清除作用。在25mg/ml相同浓度下,金荞麦根茎乙醇提取物中正丁醇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氯仿萃取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的IC50值均低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的IC50值,且抑制率均大于阿卡波糖的抑制率,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大于阿卡波糖的抑制率。在25mg/ml相同浓度下,金荞麦根茎乙醇提取物的5个不同萃取部位中,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分别为为87.32%、84.57%)。在0~50mg/ml浓度范围内,金荞麦根茎乙醇提取物的不同萃取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均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金荞麦根茎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和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DPPH体系测定平卧菊三七地上部分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利用液质联用(HPLC-MS/MS)技术分析了活性较高的乙酸乙酯部位的抗氧化特征性成分。方法:对平卧菊三七地上部分提取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得到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及水部位。考察平卧菊三七地上部分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对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能力以及通过液质联用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HPLC-ESI-Q-TOF-MS)技术对其活性部位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采用液质联用(LC-MS/MS),C_(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甲醇-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使用ESI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通过质谱数据分析,并与对照品及文献对照,对其进行成分鉴定。结果:平卧菊三七地上部分不同极性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都具有清除力,其中乙酸乙酯部位的清除能力最强。通过其质谱数据分析,并与对照品及相关文献对照,共鉴定出11个化合物。结论:应用DPPH抗氧化活性筛选及HPLC-ESI-Q-TOF-MS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发现平卧菊三七地上部分抗氧化活性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平卧菊三七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女贞子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研究女贞子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旨在为女贞子抗氧化相关有效成分的分离提供依据。方法:在体外化学模拟的条件下,采用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自由基法、邻苯三酚法测定其对DPPH自由基和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女贞子醇提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3个萃取部位抗氧化结果显示,相同浓度下女贞子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效果最强,其次是正丁醇部位、石油醚部位。结论:测定了女贞子醇提物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初步确定女贞子中抗氧化相关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女贞子醇提物的乙酸乙酯部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出毛头牛蒡子中抗氧化和降血糖的有效部位。方法:将毛头牛蒡子粗多糖提取物经AB-8大孔树脂脱色纯化,依次采用水和20%、40%、60%乙醇水进行洗脱,以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还原力的测定、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超氧阴离子清除活性4项指标研究不同洗脱部位的抗氧化活性,采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毛头牛蒡子提取物不同部位的降血糖活性。结果:毛头牛蒡子20%乙醇水洗脱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和降血糖活性均强于其他部位。结论:毛头牛蒡子抗氧化和降血糖的活性部位应为20%乙醇水洗脱部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新疆紫草不同极性萃取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超氧阴离子(O2-·)自由基清除法、羟基(·O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新疆紫草不同极性萃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与阳性对照进行比较与评价。结果: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对DPPH·、羟基(·OH)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O2-·)自由基均有消除能力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其中乙酸乙酯层、水层、正丁醇层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乙酸乙酯层浓度为1.2 mg/m L以上时,对DPPH·的清除能力超过对照品维生素C。结论:新疆紫草提取物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极性溶剂层抗氧化能力显著。本研究为筛选新疆紫草抗氧化作用部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绒毛诃子果实中多酚类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ToyopearlHW-40和MCIgelCHP-20P柱分离并结合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对诃子70%丙酮提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MS、1H—NMR和13C·NMR进行结构鉴定;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诃子多酚类对DPPH’和ABTS。的清除率。结果:从诃子果实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诃黎勒酸(1)、诃子酸(2)、1,3,4,6-四-O-没食子酰-/3-D-葡萄糖苷(3)、1,3,6-三-O-没食子酰-β-D-葡萄糖苷(4)、没食子酸(5)、诃子素(6)、1,2,3,4,6一五-O-没食子酰巾-D-葡萄糖苷(7)、新诃黎勒鞣花酸甲酯(8)、新诃黎勒鞣花酸酯(9)。其中4、8为首次从诃子中分离得到。抗氧化实验中,化合物4的TEAC值为(3.912±0.21)mmol·g-1,抗氧化活性最强,与其他单体化合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合物3、5和6的TEAC值与对照品维生素c接近,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与其他化合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合物8的抗氧化活性最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接种不同丛枝菌根(AM)真菌组合对滇重楼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入药品质的影响,为培育优质滇重楼药材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室温盆栽接种试验方法,在灭菌栽培土壤中分别接种9组不同AM真菌组合,以不接种为空白组,观察不同AM真菌组合对滇重楼幼苗的根系侵染率、光合参数、生理指标及化学成分等的影响。结果:接种外源AM真菌组合显著增加滇重楼根际土壤中的孢子密度、根系AM真菌的侵染率和侵染强度,以及根内琥珀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与空白组相比,不同AM真菌处理组对滇重楼叶片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接种混合AM真菌可以诱导滇重楼次生代谢过程的变化,总皂苷含量在T1至T2时期呈上升趋势,T2至T4时期急速减少,到T5时期有所提高。结论:不同混合AM真菌能与滇重楼根系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提高菌根生活力,增强滇重楼对外界不利环境的抗逆性,促进滇重楼的生长发育以及提高根茎品质。从综合接种效应来看S5,S8,S9组AM真菌组合效果最佳,为滇重楼菌根生物技术的运用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不同来源滇白珠中木脂素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测定滇白珠中木脂素苷的含量 ,探讨评价滇白珠质量的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0 .4cm× 2 5cm) ,流动相为甲醇 乙腈 水 (30∶5∶6 5 ) ,波长 220nm ,外标法。结果 :进样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D1,D2 ,D4 分别为r1=0.9997,r2 =0.9999和r4=0.9999)。D1平均回收率为 98.9% ,RSD 2.6%。不同产地药材木脂素苷 (LD)含量不同 ,贵阳、广西金秀县和昆明LD平均测定值分别是 :208.8,158.2,154.8mg·(100g)-1。小范围采集样品LD含量基本稳定 ,其变化幅度明显小于不同分布地区的差异。嫩茎比枯老茎LD总含量高1倍 ,采收时留嫩去老方可保证疗效。结论 :此方法简便、可靠 ,可以作为评价滇白珠质量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白刺果实活性成分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方法:用70%丙酮提取白刺果实,其提取物依次用乙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得各部分及水相,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各部分的黄酮及多酚含量,DPPH法和ABTS法测定各部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大孔吸附树脂结合制备液相法对活性强的水相部分分离纯化。结果:水相部分黄酮和多酚含量较高且抗氧化活性最强,分离得到两个单体化合物,鉴定为异鼠李素-3—O-芦丁苷和异鼠李素-3-O-芦丁-7-O-葡萄糖苷,并对两个单体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两个单体都有明显抗氧化活性,且异鼠李素-3-O-芦丁苷相比于异鼠李素-3-O-芦丁-7-O-葡萄糖苷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较强。结论:白刺果实中的黄酮及多酚具有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民族药滇白珠资源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系统调查滇白珠的民间用法、资源分布规律、生长环境和生物学特性 ,为客观评价和合理开发民族药滇白珠奠定基础。方法 :采取查阅文献和标本与实地考察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滇白珠广布江南各省 ,云南是集中分布区 ,而昆明、楚雄和大理是主产区 ,主产地气候温暖潮湿 ,滇白珠在其生长环境中不是优势种 ,有时与芳香白珠等 4种同属植物混生。滇白珠生于海拔 400~3500m的山地 ,适应不同光照条件 ,喜光 ,多数生于向阳陡坡 ,少数生于密林下。主要以根茎进行无性繁殖。民间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也用于眩晕、闭经、风寒感冒、咳嗽、哮喘、劳伤吐血、湿疹、水臌、跌打损伤、经闭、阿米巴痢疾、急慢性前列腺炎等疾病。今后应着重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止痛方面进行药理和临床研究 ,为开发成中药新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蛇葡萄和异叶葡萄是湖北地区应用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用植物,它们的抗氧化活性用酶的和非酶的体外抗氧化测定方法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两种植物的提取物具有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和脂质氧化酶的活性;用Trolox等价抗氧化能力(TEAC)方法测定,显示两种提取物是ABTS· 自由基离子的清除剂,与葡萄种子提取物相比较,显示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柴胡疏肝散(CSGS)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 探讨其抗氧化活性与抗抑郁作用之间的联系, 助以阐释CGGS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总抗氧化能力测定(FRAP法), DPPH (1 ,1-二苯基-2-苦基苯肼) 自由基(DPPH法)、ABTS[ 2 ,2-连氮(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阳离子自由基(ABTS法)、超氧阴离子(O2·^-)及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测定5 种方法, 以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 研究CSGS体外抗氧化活性。建立束缚氧化应激模型, 通过测定全血中谷胱甘肽(GSH)含量, 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AD)含量研究CSGS体内抗氧化作用。结果:CSGS体外具有一定的铁离子还原能力和自由基清除能力, 其还原能力(FRAP法)每克CSGS提取物相当于 0.24 mmol FeSO4, 清除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O2·^-及 ·OH的IC50分别为 0.83, 1.03, 10.31 和 7.79 mg·mL^-1。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显示, 在束缚应激状态下, CSGS给药组小鼠与模型组小鼠比较具有相对高的SOD和CAT活性及GSH含量, 相对较低的MDA水平。结论:复方柴胡疏肝散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缓解氧化应激损伤、调控机体抗氧化水平的药理作用, 其抗抑郁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活性有一定相关。  相似文献   

18.
二级濒危药用植物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野生资源严重匮乏,引种栽培可缓解市场需求,筛选滇重楼根际土壤解磷菌,为开发高效微生物菌肥提供数据支撑。该研究从云南、四川和贵州3个地区10个不同地点的野生和移栽品种的滇重楼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具有矿化有机磷能力的根际解磷菌,经分离纯化后定性定量分析解磷能力,结合生理生化实验,运用16S rDNA测序分析进行菌株鉴定。从10个不同生境滇重楼根际土壤中筛选41株解有机磷菌株,其中野生品种滇重楼根际土壤中获得21株,移栽品种根际土壤中获得20株。显著性分析发现,41株解有机磷菌株的解磷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溶磷量为0.08~67.61 mg·L-1,pH 4.27~6.82。其中菌株Y3-5的溶磷量为67.61 mg·L-1,增磷量为57.57 mg·L-1。经鉴定41株均为革兰阳性芽孢杆菌。结合生理生化和系统进化树,最终筛选运动芽孢杆菌Y3-5为候选滇重楼根际解磷菌。不同生境滇重楼根际土中解磷菌的分布不同,解磷能力存在差异,解有机磷菌株Y3-5可望作为滇重楼微生物菌肥的候选菌种。  相似文献   

19.
金铁锁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金铁锁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清除采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 DPPH)自由基、清除[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自由基及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测定法,对金铁锁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并阳性对照没食子酸丙酯(PG)、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比较.结果:金铁锁3个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均弱于阳性对照PG,BHA,BHA.在3个提取物中,金铁锁乙酸乙酯提取物清除ABTS自由基(IC50=40.54mg·L-1)及还原Fe3+的能力[TEAC=(696.9±2.42) μmol·g-1]较强;正丁醇清除ABTS自由基(IC50=83.38 mg· L-1)及还原Fe3+的能力[TEAC =(166.1±1.06) μmol· g-1]次之,石油醚提取物最弱.结论:金铁锁乙酸乙酯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20.
影响滇重楼产量和品质诸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滇重楼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又是一些著名中成药和新药的主要原料之一。从分布、气候等生态因子,以及人工栽培、管理技术、加工炮制、寄生菌等因素对滇重楼产量和品质影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实现滇重楼人工大量栽培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并就滇重楼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