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也是跨文化交流活动,它在中医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充当着重要的桥梁作用。由于中医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哲学背景,以及汉语文化特征,使得中医英译面临许多障碍。本文从中西文化入手,探讨中医跨文化翻译中如何通过语用转换、文化思考和审美移情手段,提高英译质量,实现中医跨文化传播的使命。  相似文献   

2.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翻译损失一直与翻译相伴,因此翻译补偿被视为翻译题中必有之义。在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理论观下,笔者以李照国和威斯两个《黄帝内经》译本为例,采用文本对照分析的方法,探讨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下,中医典籍的补偿策略,以期为中医英译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医英语翻译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医学日益走向世界,中医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重视和欢迎的今天,中医英语翻译问题突出地表现出来。中医不同于西医,它有着内在的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语言特点,如何将中医翻译准确,使外国人明白和正确理解中医内容,这便是当今中医翻译界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概述了中医语言风格特点,英译的思路与方法,从语篇分析对原文进行语义的解析与转换,初步探讨中医翻译中涉及文化方面的问题,民族文化背景和语言国情学与中医翻译的联系,有助于在翻译中注意文化语义的解码,以达到全面的语义对等。  相似文献   

4.
袁谧  姚欣 《时珍国医国药》2014,(5):1222-1224
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中"三维"转换标准,对《内经》两种英译本转品辞格翻译进行对比分析,并从保留辞格意象,达成文化维转换;调整修辞策略,实现语言维转换;关注信息传递,力求交际维转换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求能为中医典籍辞格翻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中医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医学实践、卓越的临床疗效,为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医文化的海外推广对中华文化海外影响力的扩大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都颇具现实意义。中医文化走出去离不开翻译的助推,中医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东西方两种文化的交流。因此,在中医文化走出去中译者应尽可能再现原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最大程度上实现文本的文化保真。中医学中的文化负载词是中  相似文献   

6.
"零翻译"是逆向式翻译,是在译入语中采用源语语言文字符号,使读者进入源语语言文化理解译文。音译是"零翻译"的主要形式,也是中医英译中中国文化负载词经常使用的翻译策略。"音译"策略有其相对应的语义、语用、文体等层面的要求,只有在满足相应层面要求时,才能完成文化转换,语义传达,实现交流。  相似文献   

7.
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其语言具有晦涩深奥,言简意赅的特点.在其国际化传播及中医外文教学过程中,中医翻译面临着中西文化差异,语言模糊无直接对应及缺乏标准化的困难与现实问题,译者在中医翻译教育中应提高自我语言功底,适当扩张解释翻译的范围,注意中医语言的多样化及重叠性,才能做好中医翻译工作,提高中医翻译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8.
从隐喻翻译遭遇约定俗成、保留中医藏象隐喻不代表音译和直译及中医语言的模糊性带来的翻译困难3方面入手探讨中医藏象隐喻翻译问题,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医隐喻研究的加深,中医藏象语言的隐喻性已经逐渐被学者所了解,一些中医译者也努力尝试在翻译上反映这种隐喻性。然而在翻译过程中一些约定俗成的翻译习惯,不合适的翻译策略以及中医隐喻的模糊性都成为藏象隐喻翻译的障碍,因此,中医译者要根据中医语言文化研究的深入,不断找到新的切入点,修补和完善已有的翻译,为中医文化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中医翻译不仅仅是对语言的翻译,更是对博大精深中医文化和深厚哲学内涵的翻译。因此在中医翻译中,是采用归化法将源语文化纳入译文读者的知识范围,将作者引向读者;还是采用异化法在翻译中保留原文语言文化的特异之处,将读者引向作者?本文通过对归化和异化两种译法的介绍和对中医术语的分析,提出了中医术语英译时译法选择的几个原则。认为两种译法结合使用相得益彰、珠联璧合,是解决中医术语英译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范春祥  马莹  刘凯 《中医药导报》2019,25(18):135-137
探讨中医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中医文化负载词英译的首要前提是译者具有良好的语言功底和翻译素养,归纳中医文化负载词的类型,据此找到相应最合适的翻译策略。译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具体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最佳翻译效果,推进中医文化更好、更广泛、更有效地传播。  相似文献   

11.
中医典籍及名词术语中蕴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尤其是由中国文化所形成的文化图式。文化缺省又普遍存在于中医翻译中,给翻译实践及文化传播造成颇多困难。本文详细介绍了文化图式和文化缺省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析了中医文化缺省的特点。从文化图式的角度提出音译加注、意译、归化、释义等翻译策略,指导中医方剂名称、修辞格及五行名词等翻译实践。本研究意义在于既保留源语的文化特色又能通过释义补充,实现中医理论及特色词语的文化缺省补偿,旨在探讨建立实用的中医典籍文化缺省的翻译策略,推动中医文化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2.
中医英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在此过程中如何翻译中医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已成为中医英译研究的焦点。从关联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中医英译中如何阐释文化图式,译文如何更好地传递原文的文化内涵。指出了中医英译的双重交际的实质,指出译者需要把握好源语的文化因素才能进行文化暗含推理,从而选择合适的译文形式并使译文与原文达到最佳关联,以利于读者理解,保证中医英译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图式理论对中医翻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婧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2):2700-2701
中医翻译的历史源远流长,但是全面系统研究翻译的时间并不长。关于中医翻译的理论研究方面更是起步不久,因此需要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加以指导、辅助。图式理论近些年来被逐渐应用于英语学习各方面的研究,包括对翻译的启示与指导。总结了中医翻译发展的历史及现状,并就图式理论,特别是文化图式,对中医翻译中的启示进行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4.
陈战 《西部中医药》2014,(5):143-144
从中医文献英译中的文化缺省、中医文献英译中文化缺省的原因以及文化补偿策略3方面探讨中医药术语中蕴含的丰富中国文化和哲学内涵,指出文化缺省成为英译面临的巨大障碍,文化缺省的原因主要包括文化差异和译者缺乏相应的认知能力,针对中医文献英译中的文化缺省,可采取文外夹注、文内明示、归化等策略以实现对文化缺省的补偿。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进入新时期、迎来新机遇,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都需要中医药对外传播交流人才。高等中医药院校应立足自身特色,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在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中构建大学英语-中医英译-专业双语/英语课程的培养模式,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构建英语专业课程-中医英译-中医药英语课程的培养模式。中医英译作为过渡课程,讲解中医英译理论和中医英译策略并进行中医英译实践,为后续中医药双语/英语课程打下基础,其课程开发和开设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的日趋频繁,中医药典籍的翻译工作越来越重要,典籍名称具有开宗明义的作用,其翻译同样需引起注意.本文梳理了包含谦词的中医药典籍名称,基于规范性、对应性、可读性和民族性4个翻译原则,提出翻译策略:翻译含有异质文化概念的典籍名称时,优先采用异化翻译策略,以最大程度保留中医药文化的独特概念;但若源语的文化价值观有违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时,优先采用归化翻译策略,尽量弱化或去除谦词的贬己色彩.本研究以期规范中医药典籍名称的翻译方法,为中医术语翻译中类似情况的处理提供参考,从而利于中医药术语英译的规范化工作.  相似文献   

17.
回顾中医术语英译研究历程,指出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化现状,提出对中医基础术语英译标准进行分层构建的设想,认为可通过对当前国内外较有影响力的标准中医基础术语的英译进行比较研究,分类整理并找出已达成共识的术语英译、核心词素相同但细节不同的术语英译、一致性较低的术语英译、错误的术语英译,作为四个层级对中医基础术语的英译标准进行构建,以加快中医基础术语英译的标准化进程,为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和交流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医药对外交流越来越频繁,但是随之而来的翻译、写作不规范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这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医的国际交流,对中医的国际形象也有影响.本文分析了中医院校需要开设英语翻译、写作课程的原因及必要性,并阐述了如何开设一门质量优良的翻译和写作课程,从而提高我国中医院校学生的翻译与写作能力,推动中医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陈战 《西部中医药》2014,(1):143-144
探讨中医药语言的特点及中医药语言的常见障碍,指出中医药语言具有抽象性与复杂性、人文性与文学性、民族性和文化性的特点,导致英译过程中出现了望文生义、一词多义、缺乏对应语、修辞手法等多方面的障碍,因此,中医英译工作者应当努力提高中医素养,注重提高翻译能力,从而实现较高质量的中医英译。  相似文献   

20.
马东梅 《中医药学刊》2010,(9):1973-1975
异化是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一个重要翻译策略。本文简要分析了方剂名称中的文化因素,从具体的英译实践中,探讨实现异化策略的具体翻译方法,有音译法,直译法,音译或直译加注释法。最后指出采用异化策略处理方剂名称中的文化因素,有助于中医传统文化的保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