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行乳房胀痛是妇科常见的一种病症,中医学认为,经行肝血不足,肝失条达,致气血运行不畅,乳络欠通,不通则痛。文章从肝角度分析,认为经行乳房胀痛病因病机为:七情内伤,肝气郁滞;肝肾阴虚,气血不足;肝郁脾虚,水湿停留;瘀血阻络,脉络欠通。临床辨证治疗,肝气郁结型以疏肝解郁、理气消胀为主,方用柴胡疏肝散;肝郁血虚型以疏肝解郁、行气养血为主,方用逍遥散;肝肾阴虚型以滋肾养肝、解郁通络为主,方用一贯煎;肝郁脾虚型以疏肝解郁、健脾和胃为主,方用自拟疏肝健脾方;气滞血瘀型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主,方用血府逐瘀汤。  相似文献   

2.
李书香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141-1142
有排卵型功血是妇科常见病,本病属中医学崩漏范畴。其发病与肝脾肾有关,肝主疏泄,情志刺激,肝气郁 结,气滞血瘀,血不循经,肝郁化火灼伤冲任血络,则经血崩中漏下。脾虚气血生化乏源,血失统摄,胞脉约束无力则经血 淋漓不止。肾虚封藏失职,冲任不固,则经血非时而出,遂成崩漏。根据肝气郁结、热灼冲任、气血两亏、瘀阻胞宫的基本病 机,采用疏肝清热补血化瘀法功血复原汤治疗106例,该法融塞流、澄源、复旧为一体,取得了显著疗效,结果痊愈81例, 好转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94.3%。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乙肝)中医证型与血小板检测参数的关系。方法:将162例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检测其肝功能和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以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压积(Platelet aggregation,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大血小板比率(Large platelet ratio,P-LCR),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各项血小板参数检测中,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与湿热蕴结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瘀血阻络证的PDW、P-LCR与肝郁脾虚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瘀血阻络证的P-LCR与脾肾阳虚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参数异常率比较,湿热蕴结证除PCT外其他各指标与肝郁脾虚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蕴结证的PDW与P-LCR与脾肾阳虚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乙肝患者中,患者中医证型与血小板检测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是与大血小板比率增高关系较密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拟定眩汤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定眩汤(天麻10g,黄芪30g,银杏叶10g,当归12g,川芎10g,地龙10g,丹参10g,山楂10g,半夏10g,白僵蚕12g,山莱萸12g,炙甘草6g),并根据不同证型进行辨证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0.1g/d,口服;辛伐他丁20mg/d,口服。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为92.11%,明显比对照组疗效好(P<0.05);不同证型间疗效以气虚血瘀型和风痰瘀阻型疗效显著(P<0.05)。治疗组各证型之间相互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定眩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和风痰瘀阻型TIA确有显著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间质纤维化临床分期与证候学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4例肺间质纤维化住院病历,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胸部HRCT特点、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分析情况,分为早期、慢性迁延期和晚期,总结肺间质纤维化临床分期与证候学分布规律。结果:肺纤维化不同分期其证候学分布各有特点,早期(10例)以风寒袭肺和风热犯肺为常见诱因,以痰热郁肺与痰瘀阻络为常见证型,以络脉痹阻,气血不通为基本病机特点;慢性迁延期(64例)证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肺痹与肺痿并存,以气虚(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血瘀痰阻之证最为常见。肺纤维化晚期(130例)本虚至极,由肺及肾至心,以肺肾两虚、痰瘀阻络为常见证型,以气血不充、络虚不荣为其病机实质特征。结论:肺间质纤维化证候学分布特征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林伟斌  江伟  黄勇  瞿梅增 《新中医》2014,46(10):102-104
目的:探讨舒筋通络、活血除痹方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42例应用自拟舒筋通络、活血除痹中药方治疗,对照组37例应用颈舒颗粒治疗,疗程均为10天,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社会心理、生活质量等方面积分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2%,对照组为83.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颈背肩肢疼痛、持续时间、上肢麻木、椎旁压痛、臂丛神经牵拉试验以及社会心理、生活质量方面的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舒筋通络、活血除痹方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益气活血化瘀为主治疗盆腔瘀血症2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大铖  姜坤 《新中医》2002,34(9):19-2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瘀方药为主治疗盆腔瘀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例患者辨证分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寒湿瘀阻4型,以益气活血化瘀方药为主内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痊愈8例,显效9例,好转4例。结论:本病的病机是气虚与血瘀,且互为因果。因此益气活血化瘀是治疗关键,中药内服与灌肠并用,内外合治,使药力直达病所。  相似文献   

8.
凉血解毒通络中药治疗早期带状疱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通络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早期带状疱疹(肝经郁热型)的效果。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治疗组用中药内服配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纯西药常规治疗,疗程4周。结果:2组有效率分别为88.89%,61.1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用药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凉血解毒通络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早期带状疱疹,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轩辕敏生 《中医临床研究》2011,3(7):50+52-50,52
小儿腹痛是小儿脾胃虚弱、寒暖失调、贪凉饮冷、寒邪入经、瘀阻胃络所致。治宜温经化滞,通络止痛。治疗40例,治愈28例,显著6例,有效3例,无效3例,有效率达90.3%,是治疗小儿腹疼的显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赵丽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3):145-146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痰瘀阻络型经行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痰瘀阻络型经行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程度和疼痛时间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7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是一种治疗痰瘀阻络型经行头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韦绪性教授认为,本病乃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有气、血、阴、阳之不同,尤以气阴两虚为多见,标实则多为瘀血、痰阻、寒凝、燥热痹阻脉络。"虚"、"瘀"是本病的促进因素,气血"不荣"与"不通"并存是导致肢体肌肉麻木不仁、疼痛的关键。根据本病多为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证之特点,所研制的消瘅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引起痛经原因很多,根据痛经的病理实质为气血运行不畅,胞脉受阻,经脉不通所致。笔者采用艾条灸至阴穴以温通经脉,暖宫散寒;神灯照射下腹部任脉经以消炎、消肿、活血化瘀、止痛为治疗痛经原则。本法对虚寒性痛经及寒湿凝滞型,阳虚内寒型痛经,疗效比较满意,对气滞血瘀型也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3.
引起痛经原因很多,根据痛经的病理实质为气血运行不畅,胞脉受阻,经脉不通所致。笔者采用艾条灸至阴穴以温通经脉,暖宫散寒;神灯照射下腹部任脉经以消炎、消肿、活血化瘀、止痛为治疗痛经原则。本法对虚寒性痛经及寒湿凝滞型,阳虚内寒型痛经,疗效比较满意,对气滞血瘀型也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为中医干预治疗提供辨证依据。方法:参照目前国际公认的MCI诊断标准,筛选出252例MCI患者,运用辨证量表确立五种证型,并根据量表评分进行辨证分析。结果:证候分布上肾精亏虚证143例,气血不足证107例,痰浊阻络证65例,瘀血阻络证37例,肝阳上亢证36例。其中单纯虚证120例,单纯实证52例,虚实夹杂证80例。结论:MCI病属本虚标实,以肾精亏虚为主,其次为气血不足,兼痰湿血瘀等,治疗以健脾补肾益气为本,祛痰活血通络治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中医辨证规律及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门诊收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508例),同期选择月经正常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300例)。观察患者年龄和中医疾病与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差异。结果青春期功血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肾阴虚为主,约占52.3%(23/44),育龄期功血患者的中医证型以气滞血瘀为主,约占24.3%(87/358),围绝经期功血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脾虚为主,约占25.5%(27/106);功血患者各年龄段总人数与中医证型分布差异变化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7.224,P=0.005)。崩漏266例,主要证型以阴虚血热为主,约占25.9%(69/266);经期延长156例,肾阴虚为主要证型,约占25.0%(39/156);月经先期30例,以气滞血瘀证型为主,约占50.0%(15/30);经间期出血7例,以气滞血瘀和湿热证型为主,均占30.4%(7/23);月经过多15例,气血两虚兼血瘀证型最多,约为46.7%(7/15)。各中医证型分布人数差异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2.357,P=0.004)。观察组的PR、ER表达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VEGF表达指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客观的方法分析年龄、中医疾病与功血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及雌激素水平变化,可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电生理改变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电生理改变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 28例DM患者辨证分型为:气阴两虚、脾虚痰湿、阴阳两虚、阴虚燥热、湿热痹阻、气滞血瘀.并检测肌电图、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以及运动传导潜伏期(ML)等.结果 128例EMG异常肌肉382块(77.0%),其中气阴两虚型57例159块;脾虚痰湿型26例81块;阴阳两虚型1 4例38块;阴虚燥热型13例37块;湿热痹阻型10例36块;气滞血瘀型8例31块.MCV异常者823条(83.6%).其中阴虚燥热型MCV正常者最多,四种神经发生MCV异常的比率较其他证型明显减低(P<0.01),以气滞血瘀型MCV异常率最高,其次为湿热痹阻型.在6种不同证型中,以气滞血瘀型的ML最长,湿热痹阻型其次,气阴两虚型最短.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电生理改变,以气滞血瘀型最为显著,其次为脾虚痰湿型和湿热闭阻型,说明实证较虚证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机会增加,病情相对较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益肾解痉汤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阴虚阳亢、脉络瘀阻型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证属阴虚阳亢、脉络瘀阻型的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肾解痉汤50 mL,每日2次口服,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进行中风病、肩-手综合征疗效评价;通过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中医证候诊断得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U-FMA)评价两纽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中医证候及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并观察用药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中风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6.67%,肩-手综合征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00%,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中风病血瘀证、阴虚阳亢证中医证候及上肢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益肾解痉汤配合常规康复方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优于常规康复组。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7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血瘀为纲进行辨证,分为湿热血瘀、气虚血瘀、气滞血瘀、阳虚血瘀及瘀水互阻6种证型,用中药配合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78例。结果:完全缓解31例,部分缓解38例,无效9例,总缓解率为88.5%。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强烈,感染者以呼吸道及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目前仍无特效药物。笔者分析本地确诊病例资料,结合目前发表文献分析认为,本病属中医学"疫病"范畴,病因"湿浊疫毒"。发病病性与病势多取决于患者禀赋体质,寒化者多表现为寒湿郁肺证,多属轻症或普通型;热化者多表现为疫毒闭肺证,以重症多见。病位主在肺,次在脾;基本病机"湿浊疫毒,郁遏气机,痰瘀浊毒,痹阻肺络"。临证要点应包括:宣肺醒脾,宣畅气机;解毒化痰,忌过苦寒;化瘀通络,谨防生变;通腑泄浊,顾护肠道;瘥后防复,综合调理。在中医药参与疫情一线防控和科研攻关中,应因地制宜,采用通用方与辨证方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0.
魏玮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基本病机主要为"虚、滞、郁、瘀"。虚有先天不足与后天失养;湿热交困,阻遏气机,滞而为病;郁与情绪密切相关,主要为气机郁结;久而不愈,伤血入络,虚瘀为病。魏玮临证治以"补先天、壮后天、通利经络、涤荡邪毒",灵活运用温肾健脾、清肠化湿、疏肝健脾、活血通络等治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