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孙沐炎 《新中医》2021,53(11):12-14
为拓展五苓散临床应用范围,通过分析五苓散治疗干燥综合征、急性脑梗死并发神经源性膀胱、肾结石伴肾盂积水、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以及参与组方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总结五苓散临床应用。凡属气化不利、津停不布导致的水液输布、代谢障碍,表现为水停体内某一局部或为水蓄膀胱等,即使没有发热、脉浮等表证,均可使用五苓散化气布津、分消水气、通里达表。五苓散证病机概括为:水津不布,气化不利。五苓散当为三焦气化不利、调节人体津液代谢的方剂。  相似文献   

2.
五芩散是《伤寒论》名方,临床应用广泛,对其证候及病机争论议也颇大,笔者从中医水液代谢理论角度探讨五苓散证候及病机,认为五苓散证就是水液代谢障碍证,其主要病机就是水液代谢的通路、场所(参与脏腑)、动力失常而导致的水液运化和输布异常,五苓散是以恢复水夜代谢为目的而制的方,临床只要是因为水液代谢异常而引起的各种证候,都可以考虑应用五苓散来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五苓散出自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一书,用于治疗太阳蓄水证,具有温阳解表,化气行水的作用,临床应用广泛。通过研究其临床应用,进一步对五苓散的证治本质加以认识。方法通过对五苓散在中医临床证治中的研究进行综述。结果五苓散治疗不同程度水肿、风湿病、关节炎、肾病以及肝硬化腹水等与水液代谢失常相关的疾病,均取得理想效果。结论五苓散所治的水液失常证候与太阳膀胱主水功能失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五苓散出自《伤寒杂病论》,主要功效为内通三焦,外达皮腠,通阳化气,行水散湿,用于治疗水液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系列病证。本文结合津液代谢障碍与皮肤病的关系,总结黄虹教授在临证过程中,抓住主要病机,活用五苓散治疗津液代谢障碍引起的皮肤病经验。  相似文献   

5.
五苓散在《伤寒论》用于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其功用是通阳化气、利水渗湿。临床上五官科一些具有水液停聚表现的疾病,应用五苓散加减治疗,疗效满意。拓宽了五苓散得运用范围,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四性"和"五味"不仅是反映中药药性的重要方面,更是临床配伍组方中不能忽视的关键环节。五苓散方出自《伤寒论》,临床上可以治疗各种水液代谢障碍有关的疾病,关于其配伍规律,大多数医家从其君、臣、佐、使等方面进行研究,而且相关争议也不少,通过运用数学方法对五苓散方中药物四气五味进行研究可以得出五苓散方性以热性为主,而味则以甘和辛味为主,为方剂尤其是经方配伍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之五苓散临床应用广泛,笔者从运用五苓散治疗的2例慢性咽炎病案入手,详细阐述了五苓散的临床应用要点,指出"渴"是五苓散证的重要特点,其病机是津液输布异常,认为五苓散治疗"渴"是通过健脾益气,促进脾之运化,调节水液代谢,促进津液滋润濡养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临床症状,体现了中医学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董超锋  艾华 《河南中医》2014,(7):1213-1214
五苓散方出于《伤寒杂病论》,为治疗水液代谢障碍的代表方剂。五苓散证病机实质为脾失健运,水液运化失常,津液不能正常布化。五苓散证病位在脾。五苓散功效健脾通阳,蠲饮化津,原为脾失健运,水液运化失常,津液不能正常布化而设。  相似文献   

9.
五苓散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是治疗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的经典方剂,常被古今医家加减化裁用于治疗肾系疾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笔者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等数据库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公开发表的关于五苓散治疗肾系疾病的临床应用及药理机制研究文献,通过总结发现,五苓散广泛运用于肾性水肿、糖尿病并发肾病、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小便异常等肾系疾病的治疗,并获得良好疗效,无论与西药联用还是单独运用,临床效果均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而药理机制方面,除韩国学者部分报道外,国内学者则呈现团队研究态势,各团队经多年研究发现,五苓散散剂利水作用优于五苓散汤剂,与汤剂中存在大量低极性与挥发性成分缺失相关,而这些缺失成分调节了盐水负荷大鼠肾脏水通道蛋白(AQP)的表达;五苓散能调节肾阳虚大鼠内分泌状态,抑制水的重吸收,提高NA+-K+-ATP酶活性,降低AQP 1,AQP 2,AQP 3,AQP 4表达;对人体水液代谢呈现双向调节作用,与其对膀胱逼尿肌P2X3受体表达双向调节有关;五苓散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与其保护受损的肾脏组织结构与功能等有关。基于此,该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五苓散治疗肾系疾病的临床与药理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开展经方五苓散在肾系疾病领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五苓散证口渴、呕吐、小便不利、汗证的四大指征,以及面色多黄白或黄暗,一般无油光,体型特征不定,虚胖者肌肉松软而易浮肿,实胖者肌肉充实而易腹泻,瘦者易头晕头痛、心动悸,心下振水音的体质特点,可将其广泛应用于治疗津液输布、代谢失常所致的水液代谢障碍疾病,并列举呕吐、泄泻、喑哑案例以示其用,为临床应用五苓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人卧血归于肝”是睡眠与“肝”藏象功能的重要关联,也是肝主藏血、肝主疏泄的具体体现。现基于“人卧血归于肝” 梳理睡眠与“肝”藏象的必然联系,总结睡眠障碍对肝脏糖脂代谢紊乱的影响,指出睡眠障碍通过中枢调控系统引发进食异常从而增加肝脏代谢负担,并通过其诱发的免疫反应加重肝脏代谢紊乱和肝脏炎症,也可增加胰岛素抵抗引发糖脂代谢异常并增加肝脏脂肪堆积。除此以外,睡眠障碍还可通过影响肠道菌群的变化对脂肪的消化吸收促进肝脏脂肪变性。故以“人卧血归于肝”的理论引出睡眠对于肝脏疾病的重要作用,并以期为进一步探索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案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焦虑症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症,在临床上以焦虑的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与中医的“郁证”“惊悸”“不寐”等病证相似。丹栀逍遥散具有疏肝清热、理气健脾的功效,临床单独应用及联合西药或其他中医方剂治疗焦虑症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修复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神经元及调节HPA轴、GABAA受体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3.
陈抒鹏  王思梦  唐娜娜  刘中勇 《陕西中医》2022,(11):1589-1591,1595
动脉粥样硬化(AS)作为一种血管退行性病变,是心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脂质活性氧积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AS的发病机制与铁死亡相关。中医学认为“浊邪”是AS的主要病机,铁死亡与中医学“浊邪”存在一定相关性。本文从铁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三羧酸循环、芬顿反应及铁死亡的主要通路探究中医浊邪产生的机制,以细胞的铁死亡方式具化中医学“浊邪”,分析不同形式的“浊邪”,提出铁蓄积的“瘀浊”以活血化瘀法,脂代谢异常的“脂浊”以健脾化浊法,抗氧化系统异常的“浊邪”以补肾固精等治法抑制铁死亡抗AS,为中医药精准化防治AS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脓毒症是急诊及ICU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容易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累及全身多脏器,出现以全身进行性水肿、低血压,低蛋白血症、低氧血症、少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征。然现代医学在其治疗上仍无特异性手段,大都是对症支持的综合治疗,并且在液体管理、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呼吸机机械通气、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调节免疫抑制等疗效方面参差不齐。随着中医药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治疗脓毒症方面中医药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温习中医大量文献,以“痰饮”为切入点,从“虚、饮、瘀”三个证候要素,并且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角度系统阐述脓毒症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希冀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思路及方向。  相似文献   

15.
论湿为病毒     
王辉武教授临床观察认为“湿邪”可能与现代医学所说的“病毒”相类似,中医中药以祛风除湿、芳香化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健脾驱湿等治疗病毒性疾病均有明显疗效,可见“湿”为治疗核心,故大胆提出“湿为病毒”学术观点,并进行了多年的理念论证和临床验证。本文运用中医湿邪理论,探讨论证病毒性疾病与湿邪的相关性,希望有益于病毒性疾病的辨识,便于对疾病的早期干预,防止进一步恶化,以求丰富中医防治病毒性疾病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面对21世纪的来临,人们对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认识越来越深入。保护环境,返璞自然成为时尚。提倡整体整复治病的自然手法医学应运而生。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合一的自然整体观包涵了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内容,早有文字记载,如《周易》、《黄帝内经》、《吕氏春秋》、《老子道德经》、《庄子》等,历代论著层出不穷,指导着中国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活动。中国古代的人体观以“精气论”为思路,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和有机组成部分。所谓“生气通天”的观点,揭示了人与天、地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生命整体关系;这一关系贯穿于生…  相似文献   

17.
朱晨晨  曾诚 《陕西中医》2022,(4):492-495
毒邪”致病作为近年来中医药界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已在心脑血管等中医内科疾病中做出了较多的探讨与研究。中医妇科对“毒邪”的认识较少,多为盆腔感染之热毒与妇科肿瘤之癌毒,在其他妇科疾病中运用甚少。文章从“毒邪”的认识与性质出发,探讨“毒邪”与妇科疾病发病的联系,旨在为妇科疑难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较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惊恐发作是焦虑症中惊恐障碍的主要原发症状,目前西医对于惊恐发作的症状标准已较为明确,治疗方法详细,但是因其症状的特殊性诊断时很容易与心内科疾病、消化内科疾病、神经系统等内科疾病相混淆,因此门诊误诊率较高,西药治疗的药物副作用较大,治疗费用较高,中医对于焦虑症分型和治疗的研究已较为完善,但对中医治疗焦虑症中的惊恐发作症状的临床描述和理论研究并不多。笔者所学专业为中医学和心理学,对于中医药治疗心理疾病焦虑症中的惊恐发作很感兴趣,通过个人临床实习和观察及指导老师的指导和临床验证,笔者总结了些个人的观点,本文对以奔豚汤(《金匮要略》)为主方治疗惊恐发作个案的有效性做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9.
周永明名中医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等疑难血液病,对ITP的病因病机及辨治用药均有独到见解,造诣颇深,根据气火失调、脏腑相关理论,并结合数十年丰富的临床观察和经验总结,将ITP病机特点概括为脾肾亏虚、火盛血瘀,以“脾肾亏虚”为致病之本,以“火盛血瘀”为致病之标,以“虚”“火”“瘀”为主要病理因素; 脾肾两脏相互影响,脾虚不能充养肾精则进一步加重肾虚,而肾虚日久累及脾脏,可致脾虚失运而引起失血或血亏。周老师治疗上采用健脾补肾以治本、泻火祛瘀以治标之法,熟谙分型施治、分期论治、辨病用药,辨证切中病机,施治掌握标本,方药多寡适宜,扶正祛邪兼顾,并且善于结合、借鉴现代药理学的中药研究成果酌情配伍,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气化学说”基于中医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认为气化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本质,气血津液代谢紊乱的关键在于气的功能失常。内分泌代谢病病因病机复杂,病程迁延,而气血津液代谢紊乱是内分泌代谢病的重要病因、其主要病位在肺脾肾,西药往往只能单纯控制指标,还具有不同程度不良反应。从“气化”论治内分泌代谢病注重恢复机体的气化功能,使脏腑调和、阴平阳秘,标本兼顾,以迅速缓解症状、阻止疾病进展、维持指标长期平稳、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可用于内分泌代谢病的治疗。五苓散出自《伤寒论》,组方严谨精妙,各司其职,调节脏腑气化,是化气利水的代表方之一,可通过调节人体的气化功能、改善气血津液代谢紊乱治疗内分泌代谢病,结合保肝肾、调免疫、降糖脂、代谢嘌呤等现代研究进展,在内分泌疾病中可广泛应用,临床效果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