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纪权 《中医药学刊》2005,23(6):1160-1160
笔者自2002年3月-2003年3月,采用本院自行开发研究的电子治疗仪(辽宁省药器监(试)字2000第202003号),治疗下肢创伤早期肿痛患者146例,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马援(公元前14年-公元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年青时曾任王莽“新朝”新城郡“大尹”(太守)。后依附割据陇西地区、自封“西州将军”的隗器(?-公元33年)。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王朝,以“建武”为年号。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马援被刘秀派往陇西郡任“太守”,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又被封为“伏波将军”,  相似文献   

3.
《本草崇原》(下简称《本》)是由清初医家张志聪及其弟子所著。张志聪,字隐庵,浙江钱塘(今杭州市西)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卒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为明末清初名医,曾师从当时的伤寒大家张遂辰学医,又受名医卢之颐的影响,颇为重视中医理论的研究,曾在侣山堂召集同学及门弟数  相似文献   

4.
李杲(1180~1251),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河北真定(石家庄市正定)人。生于金大定20年(1180年),卒于元宪宗元年(1251年),一生重视脾胃,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强调了脾胃在人体的重要地位及治疗脾胃的重要性,被后人尊称为补土之大家。下面谨对其补脾胃即所以安五脏的学术思想作一简略的探讨,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5.
徐复,元代临证医家,曾任海盐州(今浙江海盐)医学教授。字可豫,号神翁,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生卒年未详。学有渊源,为南北朝东海名医徐熙之裔。其子枢,字叔拱,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荐为秦府良医,官至太医院院史。枢子彪,字文蔚,明正德间  相似文献   

6.
先舅父当代名医张公骧孙(1902—1956),又名庆增,字祝三,上海人氏,是近代名医张骧云(张聋Bang)之孙,张汝炳(字星若)之子,素有孝行,且思敏才博,于精通医道之外,兼擅诗画。他诊务繁忙,休假时则喜漫游名山大川。所览胜景,必发之于画,记之以诗。  相似文献   

7.
《癍疹必读》一卷,清魏士芬、徐荣达撰,王介眉传抄。清咸丰二年(1852)成书,现存光绪乙酉(1885)年抄本,藏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封面题"奚松如藏"。正文中"宁"字缺笔,"玄参"均作"元参"。魏士芬字芝汀,徐荣达字菊畦,云闲人,生平不详。  相似文献   

8.
《尚论篇》《尚论后篇》对温病学的贡献与后世影响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昌,字嘉言,明末清初(约公元1585-1664年),江西南昌府新建县人,因新建曾名西昌,故晚号西昌老人。喻氏治学伤寒,在理论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打破成规;实践中重视治法的确立,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对于伤寒的研究方法,倡导“三纲鼎立”学说和重订伤寒论突出治法是其对(伤寒论)的两大贡献。此外,喻昌在(尚论篇)和  相似文献   

9.
喜炎平致肠痉挛11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2001年5月~10月在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江西青峰制药厂生产2ml/支,赣卫药准字1996年第009055号)的518例患者中,有11例发生肠痉挛,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窦汉卿的刺法学术成就探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窦默(约公元1195—1280年),字汉卿,广平肥乡(今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县)人,撰《针经指南》,为金元时期著名的针灸家。窦汉卿在针灸学术上倡导针法,对毫针刺法研究颇深,对后世医家影响很大,兹就窦汉卿的刺法学术成就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1.
1997年以来,笔者采用施普瑞胶囊(云南施普瑞制药厂生产,批号为ZZ-5003,滇卫药药准字1995第001826号)治疗白细胞减少症35例,疗效满意,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2.
对傅青主"宣郁通经汤"治疗痛经的认识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彤  程慕溪 《北京中医药》2008,27(7):519-520
1 傅青主对痛经的认识 傅青主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山西阳曲(今太原)人,初名鼎臣,后改名山,字青竹,后改字青主,字号颇多,在当时就有"仙医"的美名.  相似文献   

13.
萧志才 《养生月刊》2004,25(8):680-683
荀子,名况、字卿,是战国末期赵国人(今山西省安泽县)。荀子所在的年代约在公元前298年至238年之间,荀子曾在齐国讲学,三次被推荐为学宫的主讲。以后在楚国的兰陵定居,著书立  相似文献   

14.
张机     
张机 (约公年150—219年)字仲景。南郡涅阳(今河南省阳县人)东汉后期杰出的医  相似文献   

15.
尤在泾与《伤寒贯珠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尤怡(?~1749),字在泾(一作在京),号拙吾,又号饲鹤山人。清代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家贫而笃学,工诗善书,淡泊名利,曾鬻字于佛寺。与同郡顾秀野、沈德潜等为挚友。学有渊源,少时曾从师马俶(元仪)学医。马俶有医名,从游者甚众,得尤怡而喜甚,谓“吾今得一人,胜得千万人”。尤怡业医,初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4):316-316
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国中医药外审字[2005]1号),定于2005年9月25~28日在北京召开第二届国际中医心病学术研讨会。现将征文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7.
彭达池 《光明中医》2012,27(7):1298-1299
《本草纲目·草部·凤仙》“人采其肥茎,汋(酉邑)以充莴笋”句中的“(酉邑)”字,《中国语文》2011年第3期发文讨论,认为“(酉邑)字当与醃(腌)音义同”.本文通过对版本源流情况及“脆”字异体考察,结合语境分析,认为“(酉邑)”当是“脆”的讹误字.  相似文献   

18.
早春二月,北国大地还是一片白雪皑皑、千里冰封,江南水乡常熟却已莺飞草长、桃红柳绿了。喻昌(字嘉言1585~1664)从京城访友归来,思绪万千。他于明·崇祯三年(1631年)以副榜贡生入都,见朝廷吏治腐败,民不聊生,曾上书皇上锐意改革,岂料遭到冷遇,便改弦易辙专攻岐黄,师从卢复(字不远,号芷园)、王绍隆、缪希  相似文献   

19.
吴尚先,名樽,字杖仙,又名安业,字师机,自号潜玉居士,清·钱塘(今杭州)人。生于清·嘉庆十一年,卒于光绪十二年(公元1806年~1886年)。吴尚先自幼习儒,曾于道光十四年中举。吴氏看到海陵一带缺医少药,为救穷人之疾苦,负济世之志,自《灵枢》、《素问》而下,博极群书,求圣贤之意旨,  相似文献   

20.
上海蔡氏妇科自清乾隆年间蔡杏农创业行医.以儒医传家迄今已七世,约200余年,其问名医辈出.第四代蔡砚香(1826~18961,著有《种橘山房医论》、《妇科述要》等。第五代蔡钟骏11863—1913),字轶侯,号小香,精擅妇科,设诊所于老闸万福楼后街(即北京东路住宅),门庭若市,誉满大江南北。第六代蔡章(1888~1943),字耀璋,医号香孙,继承祖业,盛况不衰。本文着重撰述小香和香孙父子的事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