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阐明影响同源药材荷叶和莲子心药效差异的关键活性物质,分析二者“同源异效”的物质基础。方法 利用UPLC-Q-TOF-MS/MS技术定性分析荷叶、乳汁(莲叶柄中的汁液)和莲子心中的主要生物碱类成分,选择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0.1%氨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13 min,35%~60%B;13~20 min,60%~80%B;20~20.1 min,80%~95%B;20.1~25 min,95%B;25~25.1 min,95%~35%B;25.1~40 min,35%B),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质谱扫描范围m/z 100~1 000,并对其主要生物碱进行代谢网络的构建。结果 从荷叶中鉴定出了5种生物碱(N-去甲基荷叶碱,O-去甲基荷叶碱,番荔枝碱,荷叶碱和莲碱),从乳汁中鉴定出了6种生物碱(荷叶碱,norisoliensinine,6-hydroxynorisoliensinine,莲心碱,异莲心碱和甲基莲心碱)以及从莲子心中鉴定出了8种生物碱(莲心季铵碱,去甲基乌药碱,N-甲基乌药碱,原荷叶碱,dl-杏黄罂粟碱,莲心碱,异莲心碱和甲基莲心碱),构建了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莲心碱、异莲心碱和甲基莲心碱)以及阿朴啡类生物碱(荷叶碱,N-去甲基荷叶碱,O-去甲基荷叶碱,莲碱和番荔枝碱)等末端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通路。结论 荷叶中荷叶碱等5种阿朴啡类生物碱和莲子心中莲心碱等3种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是造成荷叶和莲子心“同源异效”的物质基础。荷叶和莲子心中生物碱的代谢来源于同一化合物(S)-N-甲基乌药碱,通过两类不同酶的作用进行两类生物碱的合成。合成的生物碱具有不同的结构,造成了不同组织间化学成分的差异,从而产生不同的药效。  相似文献   

2.
该文对荷叶离褶伞Lyophyllum decastes 栽培子实体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多种方法分离纯化共得到13个化合物,并运用MS和NMR等方法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腺嘌呤核苷(1)、N-(2-羟基二十一碳酰基)-1,3,4-三羟基-2-氨基-Δ8,9E)-十八碳烯(2)、N-(2-羟基二十四碳酰基)-1,3,4-三羟基-2-氨基-Δ8,9E)-十八碳烯(3)、烟酸(4)、1-O-β-D-吡喃葡萄糖基-(4E,8E)-2-N-(2-羟基棕榈酰)-9-甲基-4,8-sphingadienine(5)、甘露醇(6)、麦角甾醇葡萄糖苷(7)、晚香玉苷(8)、N-(2-羟基二十二碳酰基)-1,3,4-三羟基-2-氨基-Δ8,9E)-十八碳烯(9)、N-(2-羟基二十三碳酰基)-1,3,4-三羟基-2-氨基-Δ8,9E)-十八碳烯(10)、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11)、麦角甾醇(12)和麦角甾醇过氧化物(13)。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荷叶离褶伞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10为首次从离褶伞属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李君  梁晓 《中国现代中药》2022,24(5):799-804
目的 研究鸭公树子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及抗炎镇痛活性。方法 采用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及高效液相制备色谱法等,对鸭公树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质谱法(MS)等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和小鼠扭体实验分别观察单体成分的抗炎、镇痛作用效果。结果 从鸭公树子三氯甲烷提取部位中分离得到9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樟苍碱(1)、N-甲基樟苍碱(2)、乌药碱(3)、波尔定碱(4)、新木姜子碱(5)、杏黄罂粟碱(6)、异紫堇定碱(7)、烟酰胺(8)、N-反式阿魏酰酪胺(9)。新木姜子碱能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P<0.01),并能减少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P<0.01)。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鸭公树子中分离得到,新木姜子碱显示出明显的抗炎镇痛活性,可能是该植物的活性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4.
研究藏药多刺绿绒蒿的化学成分。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H,13C-NMR等理化数据及与文献相对照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体外细胞毒活性评价。从多刺绿绒蒿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马齿苋酰胺E(1),N-反式对羟基肉桂酰基-对羟基苯乙胺(2),金圣草黄素(3),芹菜素(4),大风子素(5),对羟基肉桂酸葡萄糖酯(6),stigmast-5-ene-3β-ylformate(7),3β-hydroxy-7α-ethoxy-24β-ethylcholest-5-ene(8),β-谷甾醇(9)。化合物6~8 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获得,1,3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5.
土荆芥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的全草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通过波谱解析,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山柰酚-7-O-α-L-鼠李糖苷(kaempferol-7-O-α-L-rhamnopyranoside,1),山柰酚-3,7-O-α-L-二鼠李糖苷(kaempferol-3,7-di-O-α-L-rhamnopyranoside,2),万寿菊素(patuletin,3),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quercetin-7-O-α-L-rhamnopyranoside,4),蚱蜢酮(grasshopper ketone,5),4-hydroxy-4-methyl-2-cyclohexen-1-one(6),丁香脂素(syringaresinol,7),苄基-β-D-葡萄糖苷(benzyl β-D-glucopyranoside,8),dendranthemoside B(9),反式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N-trans-feruloyl tyramine,10),N-3-羟基-4-甲氧基苯乙基反式阿魏酸酰胺(N-trans-feruloyl 4’-O-methyl dopamine,11),N-p-香豆酰酪胺{4-hydroxy-N-[2-(4-4-hydroxyphenyl)-ethyl]benzamide,12}。其中化合物 3,6~8,10,12 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12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杜仲叶来源于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的干燥叶。为了深入了解杜仲叶中的活性成分,该研究采用D-101大孔树脂,MCI树脂,反相ODS,Sephadex LH-20,Rp-HPLC制备柱色谱法和重结晶等方法,从杜仲叶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MS和NMR等谱学方法,鉴定结构为山柰素-3-O-β-D-葡萄糖苷(1),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2),槲皮素(3),槲皮素-3-O-β-D-木糖基-(1→2)-β-D-葡萄糖苷(4),山柰酚-3-O-α-L-鼠李糖基-(1→6)-β-D-葡萄糖苷(5),(2S,3S)-(-)-花旗松素-3-O-β-D-葡萄糖苷(6),4-羟基肉桂酸(7),(+)-环橄榄脂素(8),松脂素-β-D-葡萄糖苷(9),角鲨烯(10),其中化合物1,5~7,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其中化合物 2 表现出显著的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为13.7 μmol·L-1),活性强于Vit C(IC50为59.9 μmol·L-1);化合物1,3,9显示中等强度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分别为161,137,214 μmol·L-1),活性弱于Vit C,但强于2,6-二羟丁基对甲酚(IC50为236 μmol·L-1);化合物4,6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弱(IC50分别为264,299 μmol·L-1);提示杜仲的药理作用,可能与其黄酮和木脂素类化学成分具有能够体内清除体内活性氧及抗氧化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7.
红茴香甲醇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红茴香茎部甲醇部位的化学成分。运用HP-20、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高效制备液相等分离技术,对甲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MS)、波谱数据分析(1H,13C-NMR)进行结构鉴定。从甲醇部位分离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苯甲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1),4-羟基-苯乙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2),3-甲氧基-4-羟基-苯丙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3),3-甲氧基-4-O-β-D-吡喃葡萄糖基-苯甲酸甲酯(4),4-O-β-D-吡喃葡萄糖基-苯甲酸甲酯(5)。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唐露  李喜凤  杨胜祥  邱艳  袁珂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2):2284-2288
研究吊球草Hyptis rhomboidea的化学成分,并对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抑菌活性测定。采用Toyopearl HW-40,Sephadex LH-20,MCI-Gel CHP-20,RP-18,PTLC及硅胶等色谱法对吊球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评价部分单体化合物对8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从乙酸乙酯部位中共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咖啡酸乙酯(1)、熊果酸(2)、齐墩果酸(3)、vanillactic acid(4)、迷迭香酸甲酯(5)、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6)、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苷(7)、冬青素A(8)、β-香树脂醇(9)、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紫云英苷,10)和胆甾-5-烯-3β,4β-二醇(11)。其中化合物1对核盘菌的抑制活性最强,MIC为16.2 mg·L-1,化合物5对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核盘菌的抑制活性最强,MIC分别为8.1,16.2 mg·L-1。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 ,5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刺萼龙葵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刺萼龙葵Solanum rostratum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及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从刺萼龙葵地上部分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薯蓣皂苷(1),hypoglaucin H(2),金丝桃苷(3),异槲皮苷(4),异鼠李素-3-O-β-D-半乳糖苷(5),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6),smilaxchinoside A(7),26-O-β-D-吡喃葡萄糖基-3β,20α,26-三醇-25(R)-Δ5,22-二烯-呋甾-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8),β-谷甾醇(9),胡萝卜苷(10),其中化合物 7 和 8 为首次从茄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余8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利用常规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相结合对鸭跖草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从鸭跖草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根据其NMR和MS等光谱数据以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所分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柯伊利素-7-O-β-D-葡萄糖苷(1),没食子酸甲酯(2),对香豆酸(3),原儿茶酸(4),咖啡酸(5),对羟基苯甲酸(6),2-苯乙基-β-D-葡萄糖苷(7),土大黄苷(8),(7S,8R)-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9-O-β-D-glucoside(9),异牡荆素(10),芹菜素-6-C-α-L-鼠李糖苷(11),isorhamnetin-3-O-β-D-glucoside(12),槲皮素-3-O-L-鼠李糖苷(13),异槲皮素(14),1,2-dihydro-6,8-dimethoxy-7-1-(3,5-dimethoxy-4-hydroxyphenyl)-N1,N2-bis-[2-(4-hydroxyphenyl)ethyl]-2,3-naphthalene dicarboxamide(15).化合物 2,5-9,11,13 等8个化合物为首次从鸭跖草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作为2015版《中国药典》项目——豆豉姜的质量标准增订工作的一部分,本研究对豆豉姜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色谱技术分离得到了7个异喹啉生物碱,并通过MS,1D和2D NMR波谱数据分析及与文献相比对等方法,分别鉴定为(+)-去甲波尔定(1)、(+)-波尔定(2)、(+)-瑞枯灵(3)、(+)-六驳碱(4)、(+)-异波尔定(5)、(+)-N-甲基六驳碱(6)、小檗碱(7),其中化合物7为首次从本属中分离得到。利用BV-2和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评价其体外抗炎作用,化合物1,2,5和7显示中度至微弱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植物蛇床Cnidium monnieri干燥成熟果实中的香豆素类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蛇床子提供依据。采用大孔树脂、硅胶和Sephadex LH-20、C18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并运用波谱方法对所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对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L1210癌细胞毒活性实验。从蛇床子中分离鉴定了11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分别为蛇床子素(1)、佛手柑内酯(2)、花椒毒酚(3)、花椒毒素(4)、欧前胡素(5)、异虎耳草素(6)、欧前胡素酚(7)、补骨脂素(8)、5,7-二甲氧基香豆素(9)、水合羟基前胡内酯(10)、swietenocoumarin F(11)。化合物 7,9~11 为首次从蛇床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在样品溶液浓度为1×10-5 mol·L-1的条件下,化合物 1,5,10, 11 对小鼠白血病L1210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率分别是70.13%,63.10%,55.77%,75.08%,表明上述化合物对L1210细胞具有较明显的体外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从石蒜鳞茎中分离鉴定了10个生物碱类成分.运用IR,UV,CD,MS,NMR等波谱分析方法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oxovittatine(1),apohaemanthamine(2),9-O-demethylhomolycorine N-oxide (3),incartine(4),ismine(5),6-O-methylpretazettine(6),多花水仙碱(7),恩其明(8),高石蒜碱(9)和甲基石蒜伦碱(10).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2~3为首次从石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瓜馥木枝叶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半制备HPLC等色谱方法对番荔枝科瓜馥木属植物瓜馥木Fissistigma oldhamii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分离与纯化,运用理化分析及NMR、MS等现代波谱学方法对其结构进行鉴定。从瓜馥木枝叶的总生物碱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4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去甲头花千金藤二酮(1)、巴婆碱(2)、毛叶含笑碱(3)、六驳碱(4)、异紫堇定碱(5)、番荔枝叶碱(6)、甲氧番荔枝碱(7)、N-methylbuxifoline(8)、aristolactam AIIIa(9)、piperumbellactam A(10)、goniopedaline(11)、aristolactam BIII(12)、鹅掌揪碱(13)和salutaridine(14)。其中化合物3~5,8,10,11和14为首次从瓜馥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红大戟中的蒽醌类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茜草科红芽大戟属植物红大戟根的化学成分,并对其在多种体外药理模型上进行了活性筛选.方法: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NMR,MS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在细胞水平模型上,筛选化合物在抗氧化、抗HIV、神经细胞保护及肿瘤细胞毒等方面的活性.结果: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21个蒽醌类化合物,包括去甲虎刺醛(1)、1,3-二羟基-2-乙氧甲基-9,10-蒽醌(2)、甲基异茜草素(3)、虎刺醇(4)、1,3,5-三羟基-2-乙氧甲基-6-甲氧基-9,10-蒽醌(5)、3-羟基巴戟醌(6)、红大戟素(7)、1,3,5-三羟基-2-甲酰基-6-甲氧基-9,10-蒽醌(8)、芦西丁(9)、异茜草素(10)、1,3-二羟基-2-甲氧基-9,10-蒽醌(11)、1,3-二羟基-2-甲氧甲基-9,10-蒽醌(12)、1-羟基-2-羟甲基-9,10-蒽醌(13)、3-羟基-2-甲基-9,10-蒽醌(14)、3-羟基-1-甲氧基-2-甲基-9,10-蒽醌(15)、1,3-二羟基-2-乙氧甲基-6-甲氧基-9,10-蒽醌(16)、1,3,6-三羟基-2-甲基-9,10-蒽醌(17)、1,3-二羟基-2-羟甲基-6-甲氧基-9,10-蒽醌(18)、1,3,6-三羟基-2-甲氧甲基-9,10-蒽醌(19)、3,6-二羟基-2-羟甲基-9,10-蒽醌(20)和1,6-二羟基-2-甲基-9,10-蒽醌(21).在1.0×10-5 mol·L-1浓度下,在肿瘤细胞(MTT法,HCT-8,Bel7402,BGC-823,A549,A2780)、去血清和谷氨酸损伤神经细胞、Fe2 -Cys诱导大鼠肝微粒体丙二醛生成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NO模型,以及抗HIV( VSVG/HIV-luc)和抗糖尿病(PTPB酶抑制)模型上,以上化合物均未显示出显著活性.结论:化合物9~21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大八角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及制备型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从大八角根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MS,1H,13C-NMR)分析分别鉴定为cycloparviflorolide(1),cycloparvifloralone(2),tashironin(3),tashironin A(4),anislactone A(5),anislactone B(6),pseudomajucin(7),syringaldehyde(8),methyl-4-hydroxy-3,5-dimethoxybenzoate(9)和(E)-3-methoxy-4,5- methylenedioxycinnamic alchol(10)。其中化合物 1~48~10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在1.0×10-5 mol·L-1下,在LPS刺激小鼠小胶质细胞释放NO抑制模型上,化合物 56 抑制率分别为75.31%,53.7%。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反相闪式柱色谱和HPLC等多种分离方法相结合,从信宜润楠95%乙醇提物中首次分离得到12个黄酮类化合物;借助红外、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波谱学分析方法分别鉴定为(+)-儿茶素(1)、(-)-表儿茶素(2)、3’-甲氧基-(+)-儿茶素(3)、3’-甲氧基-(-)-表儿茶素(4)、3,5,7,2’,5’-五羟基黄烷(5)、(-)-柚皮素(6)、(-)-圣草酚(7)、(-)-甘草素(8)、(2R,3R)-(+)-二氢山柰酚(9)、(2R,3S)-(-)-二氢山柰酚(10)、(2R,3R)-(+)-紫杉叶素(11)和槲皮素(12);其中,化合物1~10为首次从润楠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郭夫江  李援朝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8):2507-2510
目的:研究茄科红丝线属植物麻栗坡红丝线Lycianthes marlipoensis根部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柱色谱分离技术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分析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麻栗坡红丝线根部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0个酚类化合物和7个酰胺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 -gingerol(1),[6]-gingerol(2),[10]-gingerol (3),(3S,5S)-3,5-dihydroxy-1-(4-hydroxy-3-methoxyphen7yl) decane(4),(3R,5S)-3,5-dihydroxy-1-(4-hydroxy-3-methoxyphenyl)decane(5),[6]-shogaol(6),[10] -shogaol (7),gingerenoneA(8),hexahydrocurcumin(9),(3R,5R)-3,5-dihydroxy-1,7-bis (4-hydroxy-3-methoxyphenyl)heptane( 10),piperine(11),isochavicine( 12),isopiperine( 13),N-trans-p-coumaroyl tyramine( 14),N-trans-feruloyl tyramine(15),N-trans-p-coumaroyl octopamine(16),N-trans-feruloyl octopamine(17).结论:化合物1~13和1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9.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HPLC色谱分离方法分离纯化旋覆花中的化学成分,采用NMR和质谱等有机波谱学方法鉴定各单体化合物的结构,进一步测试各化合物的抗炎活性。从旋覆花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鉴定为二氢芥子醇(1),(3S,5R,6S,7E)-5,6-epoxy-3-hydroxy-7-megastigmen-9-one(2),(6R,7E)-9-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3),阿里二醇(4),蒲公英醇乙酸酯(5),8,9,10-三羟基百里香酚(6),花旗松素(7),木犀草素(8),泽兰黄酮(9),泽兰黄醇素(10),菠叶素(11),槲皮素(12),对羟基桂皮酸(13),咖啡酸(14),咖啡酸乙酯(15)。化合物 1,2,7,13,15 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3,4,9~11,14 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抗炎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 3,6~12,14 具有明确的抑制c-Kit Ligand(KL) 诱导的肥大细胞白三烯C4 (LTC4) 生成和脱颗粒的作用,而且化合物 812 具有较强的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一氧化氮(NO) 释放作用。首次报道了黄酮类化合物 7,9~11 对LTC4和肥大细胞脱颗粒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中药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的抗补体活性成分。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从紫花地丁全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鉴定为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为:neoechinulin A(1)、N-benzoyl-L-p-hydroxy-phenylalaninol(2)、金色酰胺醇酯(3)、金色酰胺醇(4)、伞形香青酰胺(5)、栝楼酯碱(6)、吲哚-3-甲酸甲酯(7)、3-吲哚甲酸(8)、N-反式对羟基苯乙基阿魏酰胺(9)、N-p-香豆酰酪胺(10)、7'-(3',4'-dihydroxyphenyl)-N-[(4-methoxyphenyl)ethyl]propenamide(11)、cannabisin F(12)、N-(4-hydroxyphenethyl)octacosanamide(13)、N-(4-hydroxyphenethyl)hexacosanamide(14)和N-benzoyl-L-phenylalaninol(15)。除化合物3和4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6,8~12对补体系统的经典和旁路途径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对经典途径的CH50在0.12~0.33 g·L~(-1),对旁路途径的AP50在0.22~0.50 g·L~(-1)。对补体作用靶点研究表明,不同生物碱化合物其作用于补体的靶点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