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推拿疗法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五十二病方》记载"匕周婴儿瘛所"[1]是用钱匕刮法治疗儿科疾病的最早记录。从晋·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的小儿捏脊法开始,到唐·孙思邈用专门的篇章详细叙述了小儿按摩可用于儿科各种疾病,直到在明·万全《万氏儿科》等学术著作的推动下,进入小儿推拿的鼎盛时期。1小儿推拿的特点小儿推拿适用范围较为广泛,对发烧、咳嗽、泄泻、小儿发育不良等属于肺系、脾胃、肝肾等脏腑的疾病,疗  相似文献   

2.
孙思邈治痫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亮 《针灸临床杂志》1997,13(8):F003-F003
孙思邈治痫方法初探450003河南中医学院王海亮唐·孙思邈撰的《千金要方》是一部在中医文献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巨著,儿科部分辑在《少小婴孺》上下篇中,其论述灸治小儿痫证内容甚详,从中反映出唐代针灸儿科的成就。痫证是小儿常见急性病证。《诸病源候论》说:“痫...  相似文献   

3.
试析钱乙儿科望诊443000湖北三峡学院医学院谭德福北宋名医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中,有关小儿望诊的.内容十分丰富,在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儿科望诊有很大的影响,至今仍有临床指导意义。笔者现探讨如下.望诊内容_视“精明”《灵枢·大惑论》说:“五...  相似文献   

4.
吴鞠通《温病条辨·解儿难》说:“古称难治者,莫如小儿,……惟较之成人,无七情六欲之伤。”吴氏小儿“无七情六欲之伤”一说影响颇深,近代儿科书籍时有引用。查阅中医文献,结合临床所见,笔者认为吴氏之说未免失之偏颇,实际上小儿亦有七情六欲之伤。关于小儿情志疾病,医籍中有不少论述。如《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惊痫者,起于惊怖大啼,精神伤动,气脉不定,因惊而发作成痫也。  相似文献   

5.
明《景岳全书·小儿则总论》曰:“小儿之病,非外感风寒则内伤饮食,以致惊风吐泻及寒热疳痫之类。”治疗当以驱邪为首要,实证宜泻,里证宜下,通之则邪去正复,故通腑法亦为儿科临床所广泛应用,笔者就临床工作中治疗儿科疾病举隅如下:  相似文献   

6.
高洪平 《光明中医》2011,(10):2118-2119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其"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为"稚阴稚阳"(清·吴鞠通《解儿难》),其发病容易,变化迅速。又小儿服药难入口下肚,用药时间不可过长,这些特点决定了儿科临床用药有别于其它学科,处方用药力求"稳、准、狠"。常用药物组合正是根据以上这些儿科临床特点使用总结的经验体会。笔者现就多年在儿科临床实践中使用的常用药物组合整理介绍如下,以供各位同仁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7.
《福建中医药》2013,(4):58-59
<正>钱乙,字仲阳,是中医儿科发展史上一位有杰出贡献的医家,在历史上被誉为"儿科之圣",他的主要著作《小儿药证直诀》比西方最早的儿科著作要早350年,《四库全书·目录提要》有"小儿经方,千古罕见,自乙始别为专门,而其书亦为幼科之鼻祖,后人得其绪论,往往有回生之功"之说,实非过誉。通过对其著作——《小儿药证直诀》的学习,对儿科脾胃疾病有了新的、较深入的认识。此文着重论述《小儿药  相似文献   

8.
明·张景岳在引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后指出:“此论虽通言诊法之要,然尤于小儿为最切也。”点明望诊在儿科临床更为首要。然在这里就包含着面  相似文献   

9.
<正> “肺脾皆不足”说,首见于明代著名儿科学家万密斋《育婴家秘》一书。此说是万氏在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认识的基础上,并通过自己的医疗实践对小儿五脏恃点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后提出的。它精辟地概括了小儿肺脾二脏的基本特点,为儿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正确认识和掌握小儿“肺脾皆不足”这一特点,对儿科临床实践及小儿的健康保育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郭堃  杨鹏斐  李廷保 《新中医》2020,52(9):44-45
孤本《原幼心法》是明·彭用光所撰的儿科专著,共3卷。书中论述孕产及小儿养护应注意事宜,阐述儿科疾病病因病机、四诊用药、治则治法、据证定方,在临证辨治儿科疾病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学习钱乙泻青园一方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乙,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儿科学家,他所写的儿科专著《小儿药证直诀》对儿科理论及临床工作都具有深远的影响。钱乙的五脏辨证理论,虽渊源于《内经》、《难经》、《金匮》等书,但他不是机械刻板的照搬历代医家的原著,而是有所创新和发展。笔者学习《小儿药证直诀》一书,收益良多。现仅就钱氏医案五脏辨证“惊搐”中有关小儿急惊方面谈谈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2.
《小儿药证直诀》为北宋著名儿科医家钱乙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学著作。《四库全书》称其谓:“小儿经方,千古罕见,自乙始别为专门,而其书亦为幼科之鼻祖。”因此,对《小儿药证直诀》(以下简称《直诀》)一书进行深入地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3.
宋代儿科学家钱乙(1035—1117),字仲阳,山东东平人。《四库全书目录提要》对他在儿科学术上的成就作出了高度的评价,谓曰:“小儿经方,千古罕见,自乙始别为专门,而其书《小儿药证直诀》亦为幼  相似文献   

14.
万密斋(1488~15787),名全,字事,明代湖北罗田县人。世传三代业医。精于内、妇、儿科,尤于儿科颇多造诣。万氏儿科上遵《内》、《难》、《伤寒》等典籍,旁汲丹溪,东垣各派学术之长,尤其推崇钱乙的儿科学术观点。纵观万氏《育婴秘诀》、《幼科发挥》、《片玉心书》等儿科医著,可从以下几方面充分体现出作者的学术思想。一、创“三有余、四不足”,进一步完善小儿生理病理理论。《灵枢·逆顺肥瘦篇》云:“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诸病源候论·小儿杂  相似文献   

15.
张子和是金元四大医家之一 ,是攻邪学派宗师 ,其代表著作是《儒门事亲》 ,张子和并非以儿科著称 ,但在中医儿科方面却颇有研究 ,现略作探析 ,希望有助于现代儿科临床的发展。张子和《儒门事亲》全书 ,有关儿科学术范畴的文论、方药、医案很多。除卷一《小儿疮疱丹 瘾疹旧弊记》、《过爱小儿反害小儿说》2篇专论外 ,《治病百法》中儿科治法约占 1 / 5 ;《十形三疗》中 1 / 7为儿科病案 ,《治法杂论》中儿科有关内容亦专立门类进行讨论 ;《神效名方》专列小儿病症方之目 ,选方 1 7首。它们从各个方面充实了儿科临床治疗学 ,其蕴含开创性的学…  相似文献   

16.
小儿“脾常不足”和“阴常不足”之根蒂是脾阴不足,脾阴虚在儿科临床上占重要地位,远较成人多见,兹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脾阴的源流《灵枢·本神篇》云:“脾藏营”,《灵枢·营卫生会篇》载“营出中焦”,即脾阴源于中焦脾胃。水谷入胃,经胃的初步腐熟,再由脾化生精微,其中一部分转化为本脏之阴,即脾阴。宋代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述:“脾虚不能食,津少呕呃逆”,属小儿脾阴不足证。明代万全在《幼科发挥》中说:“胃气上升,津液自升,泄泻止矣”,即认为津液不足而久泻不止,用钱氏白术散滋养脾阴。缪仲淳提出:“胃气弱则不能纳,脾阴亏则不能消”,是小儿纳呆食少的关键。近代医家唐容川指出:“脾阳不足,水谷不化,脾阴不足,  相似文献   

17.
正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泻出如水样为特征的儿科临床常见病。有关小儿泄泻的早期记载,见于《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记有"赤利候""冷利候""久利候"等,脾虚不胜是泄泻的重要因素。1病因病机泄泻的病位主要在脾胃,其病理变化主要在于脾胃功能失调,而致病的基本因素是湿。《小儿药证直诀·五脏病》:"脾病,困睡,泄泻,不思饮食。"指出泄泻病位在脾。《医宗必读·泄泻》:"统而论之,脾土强者,自能胜  相似文献   

18.
“肺常不足”说,首见于明代著名儿科学家万密斋《育婴家秘》一书.它精辟地概括了小儿肺脏的基本特点,为儿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儿科临床实践及小儿的健康保育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书香 《国医论坛》2003,18(6):46-47
钱乙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儿科医学家 ,业医 40余年 ,在儿科疾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著有《小儿药证直诀》传世于后。笔者多次拜读是书 ,每有收获 ,认为其学术思想是在继承《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 ,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它不仅为儿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且对祖国医学各科理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 阐释小儿生理病理特点钱氏在《灵枢·逆顺肥瘦篇》“婴儿者 ,其肉脆、血少、气弱”及《诸病源候论》“小儿脏腑之气软弱易虚”的启发下 ,结合临床观察 ,用“脏腑柔弱 ,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宋朝著名儿科医家钱乙编写的《儿科药证直诀》一书指出:“若要小儿安,常须三分饥与寒”。钱乙的这个经验,是针对小儿的生理特点以及父母过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