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药分期辨证论治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双侧肾俞穴位注射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0例131只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观察,其中治疗组80例81只眼使用中药分期辨证论治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双侧肾俞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50例50只眼使用西药口服治疗,10天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8.7%,平均治愈天数24.3天;对照组有效率为82.0%,平均治愈天数36.3天,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分期辨证论治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双侧肾俞穴位注射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显效快,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中药分期辨证论治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双侧肾俞穴位注射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0例131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中80例81眼使用中药分期辨证论治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双侧肾俞穴位注射治疗,50例50眼使用西药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结果中药分期辨证论治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双侧肾俞穴位注射治疗组有效率为98.7%,明显优于西药组。结论中药分期辨证论治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双侧肾俞穴位注射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显效快,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3.
中医辨证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10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爱娟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0):1709-1710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8例(226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8例(118眼)采用中药治疗,对照组100例(108眼)予以澳丽汀等西药治疗;随访2年.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较西药治疗效果佳,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效果。方法将40例(40眼)CSC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给予扩血管、营养神经的传统药物口服治疗;治疗组20例则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 m L患眼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均治疗1个月,并追踪随访至3个月。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自觉症状、中心暗点及视物变形改善情况以及患眼最佳矫正视力和眼底造影渗漏点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1个月、3个月后,2组间各指标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能够保护患者黄斑功能,缩短病程并提高患眼视力。  相似文献   

5.
廖镇密 《陕西中医》2013,34(6):716-717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樟柳碱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结果:经1个月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9.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62%;治疗组有2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复发,其复发率为8.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17.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具有临床疗效好,复发率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复明汤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收集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84例(84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42只眼)、对照组(42例42只眼),治疗组予口服自拟复明汤(黄芪、川芎、茯苓、车前子、白术、茺蔚子、桔梗、陈皮、琥珀粉、甘草),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治愈病例疗程平均为74.5 d;对照组总有效率64.29%,治愈病例疗程平均为82.8 d。治疗6个月时,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治愈病例疗程平均为92.4 d;对照组总有效率80.95%,治愈病例疗程平均为155.2 d。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4.09,P<0.05)。结论自拟复明汤对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有较好疗效,且能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期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临床效果。方法:对62例(69眼)中心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分为水肿期,渗出期、恢复期,采用不同方药治疗,辅以脉络宁静脉滴注。结果:治疗以10d为1疗程,疗程最短15d,最长者60d,平均30d,其中治愈54例(占87.1%),好转8例(占12.9%)。随访半年-4年,有4例复发(占6.5%)。结论:中医辨证分期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可缩短疗程,提高视功能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弱剂量光动力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经临床视网膜荧光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患者,125例患者125只眼,随机分治疗组65例65只眼和对照组60例60只眼,,治疗组给予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同时给予1/2剂量光动力治疗;激光后避光48 h.对照组仅给予维生素C、曲克芦丁、银杏叶片等常规治疗.随访1年以上.结果 治疗组65例65只眼,有效率为98.45%对照组60例60只眼,有效率78.33%;治疗组随访复发率为0,而对照组复发率为21.67%.结论 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弱剂量光动力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浆安全有效,有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复方樟柳碱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检查确诊为CSC且记录完整、连续收集的35例(35只眼)住院患者,采用复方樟柳碱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 35只眼中,治愈26眼(74.3%),有效7眼(20.0%),无效2眼(5.7%),总有效率94.3%.末次随访时,OCT表现为神经上皮层下液体完全吸收者26眼,部分吸收者6眼,无变化或扩大3例.结论 复方樟柳碱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CSC,能明显缩短病程,提高视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33只眼),采用激光治疗;治疗组31例(32只眼),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五苓散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19只眼,有效12只眼,无效2只眼,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治愈16只眼,有效10只眼,无效6只眼,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疗效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79例(79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药口服,4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4.4%,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陈蓉  蒲丽 《四川中医》2013,(11):58-60
目的:通过观察健脾、利水、活血类中药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探讨健脾、利水、活血法在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63眼,通过随机化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30例32眼运用健脾、利水、活血类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31眼运用常规西药治疗。以中心视力、眼部症状、眼底情况、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总体疗效、复发率为指标,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达93.33%,治愈后随访2年,复发率为4%。对照组总体疗效仅为46.67%,且2年中复发率高达45.45%。表明运用健脾、利水、活血法在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具有突出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行气养血祛瘀汤联合复方樟柳碱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将84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行气活血祛瘀组方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视力改善状况,并检测治疗前后中心视野总灰度、视觉诱发电位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视力和视力敏感度均显著升高(P均<0.05),中心视野总灰度和潜时均显著降低(P均<0.05),振幅均显著升高(P均<0.05),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降低(P均<0.05),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气养血祛瘀汤复方樟柳碱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能够改善患者视力、微循环障碍及局部病理状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分期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用辨证分期中药治疗,对照组35例用血管扩张剂、碘制剂及促进新陈代谢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视力恢复的程度和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而病程愈长治疗效果愈差。结论:中药分期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宋丽璇 《山西中医》2009,25(5):17-18
目的:观察疏肝和脾方法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8例(77眼)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40眼),采用疏肝和脾药物,对照组32例(37眼)用西医治疗方法,球后注射维脑路通,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B1。观察用药后两组患者视力、眼底以及自觉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21眼,好转15眼,无效4眼,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愈14眼,好转12眼,无效11眼,总有效率为70.3%(P〈0.05)。结论:疏肝和脾法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136只眼)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8例(68只眼),选用维生素B1,维生素C,弥可保,肌苷口服或静脉滴注银杏达莫20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等治疗;治疗组68例(68只眼),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三仁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对照组为82.35%,两组比较(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比单用西药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辨证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79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运成 《湖南中医杂志》2003,19(5):21-21,33
采用分期辨证的方法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 79例 (84只眼 ) ,并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的 74例(77只眼 )进行对照观察 ,结果两组的治愈时间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OCT增强深度扫描模式(EDI-OCT)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72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以及60名(60眼)健康对照组的资料,两组均接受EDI-OCT检查,测量对照组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同时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3个月后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进行测量。结果: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患眼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为(435.14±75.42)μm,健康眼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为(390.61±100.14)μm,健康对照组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为(330.25±94.17)μ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动力学治疗可显著减低患者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P0.05)。结论:EDI-OCT可有效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脉络膜的形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刘鹏 《中医药导报》2008,14(2):51-5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113只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43只眼),选用维生素B1、维生素C、维脑路通、三磷酸腺苷、肌苷、地巴唑口服或静脉滴注等治疗;治疗组63例(70只眼),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9%,对照组为6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比单用西药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五苓逍遥散对水湿上泛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47例(51只眼)水湿上泛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对照组22例(23只眼)和治疗组25例(28只眼)。对照组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动脉旁注射,2 ml/次,1次/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五苓逍遥散。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及视力、视野平均缺损(MD)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6例(7只眼)(24.0%),显效8例(8只眼)(32.0%),好转6例(7只眼)(24.0%),无效5例(6只眼)(20.0%),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患者临床治愈3例(3只眼)(13.6%),显效3例(4只眼)(13.6%),好转7例(7只眼)(31.8%),无效9例(9只眼)(40.9%),有效率为59.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8762,P=0.030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视野MD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黄斑中央1 mm、6 mm范围平均厚度及黄斑容积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各项指标结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苓逍遥散对水湿上泛型CSC有较好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眼视功能,并促进病变区域形态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