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分析四川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中医临床特征,探讨其病机特点,为优化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泸州市及甘孜州2020年1月22日至2月28日收治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流行病学史、临床证候等,并由5名高级职称中医师对其舌象进行分析,判断其中医证候。结果:27例新冠肺炎患者,男女比例为0.93∶1,平均年龄为(42.1±11.7)岁,15例(55.55%)有武汉及周边旅居史,12例(44.45%)患者有明确接触史;临床症状以肺系证候居多,其中咳嗽48.15%、发热40.74%、咯痰29.63%为主要表现;舌象分析以舌红55.56%,苔薄44.44%、微腻33.33%为主,病机特点以湿邪81.48%居多,55.57%的患者有化热倾向;在5例轻型患者中,3例(60%)寒湿郁肺证,18例普通型患者中,11例(61.11%)湿毒郁肺证。结论:四川地区新冠肺炎患者致病特点以"湿郁"为主,大多数有"化热"倾向,可进一步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进行文献研究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和相关网站,纳入有关COVID-19患者中医证型的研究文献。运用SPSS 23.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筛选出合格文献11篇;纳入病例791例;经合并整理得出15种证型。最常见的五个证型依次是:湿邪郁肺证(22.06%)、湿毒郁肺证(17.68%)、邪热壅肺证(14.97%)、湿热袭肺证(14.45%)、寒湿郁肺证(10.45%)。15组证型频数两两比较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湿邪郁肺证、湿毒郁肺证、邪热壅肺证、湿热袭肺证是新冠肺炎临床研究中的重点高频证型。文献共涉及单证16种,经聚类分析后,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包括寒湿、湿邪、邪热、湿热、湿毒5个单证,第二类包括风邪、阴虚、血虚等11个单证。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涉及证型较广,主要证型为湿邪郁肺证、湿毒郁肺证、邪热壅肺证、湿热袭肺证。寒湿、湿邪、邪热、湿热及湿毒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辨证分型中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轻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中医证候分布与外周血细胞计数及胸部影像学变化。方法对轻型、普通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55例进行中医证候诊断,分析比较不同临床分型各中医证候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计数及胸部影像学病变部位、病灶形态、病变程度等变化特点。结果9例轻型新冠肺炎患者中,寒湿郁肺证7例(77.8%)、湿热蕴肺证2例(22.2%);46例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中,寒湿阻肺证9例(19.6%)、湿毒郁肺证37例(80.4%)。普通型新冠肺炎湿毒郁肺证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低于寒湿阻肺证(P<0.05),淋巴细胞绝计数不但绝对值水平明显低于寒湿阻肺证(P<0.01)且低于检测范围下限患者例数亦较寒湿阻肺证多(P<0.05);在胸部影像学变化中,湿毒郁肺证患者病变部位累及双肺者多于寒湿阻肺证(P<0.05),寒湿阻肺证以少量小病灶多见,而湿毒郁肺证则以较多大范围病变明显(P<0.05)。结论轻型、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主要中医证候分别为寒湿郁肺证、湿毒郁肺证。普通型新冠肺炎湿毒郁肺证患者,易出现外周血白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减少且胸部影像学病灶数量多、病变范围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深圳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中医临床特征及证型特点。方法:纳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406例,采集其临床表现及中医证候特点等信息,分析中医临床特点及证型规律。结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位年龄为47岁,男女比例为1∶1.13。其中,有湖北旅居史的患者占72.41%,有确诊患者接触史的患者占14.04%。胸部CT表现以磨玻璃影为主(81.03%),白细胞降低的患者占31.03%,淋巴细胞降低的患者占62.56%,C反应蛋白升高的患者占56.90%。中医证候分析提示,常见的症状为发热(78.82%)、干咳(66.26%)、咳痰(46.31%)、纳差(37.93%)、倦怠乏力(36.95%)。舌象以淡红舌(43.63%)或红舌(26.25%)为主,多见薄白苔(32.82%)、白腻苔(32.43%),脉象以滑脉(40.54%)多见。中医辨证以轻证为主(79.06%),病情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辨证分型以湿毒内侵证(49.13%)、湿毒犯肺证(37.37%)为主,少数患者辨证为肺脾两虚、热毒壅肺。结论:深圳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湿毒内侵、湿毒犯肺证多见,符合中医疫病的特点及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西安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中医症候分布规律。方法收集西安市第八医院2020年1月21日至3月5日收治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46例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史,流行病学史、中医证候资料等,探讨患者的中医症候特征。结果纳入分析46例,平均年龄(44.4±15.7)岁。男性25例,女性21例,男/女性别比例为1.19:1,患者主要症状依次为:咳嗽、纳差、咯痰、乏力、腹泻等;舌象表现以舌质红、苔白腻为主;患者辨证主要为湿毒郁肺证和寒湿阻肺证。结论西安地区新冠肺炎患者以中青年居多,以普通型为主,中医证型突出表现为“湿”的特征,发热呈现出身热不扬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小样本调查的方式,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患者的证候学特征,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患者的中医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3月5日—16日就诊于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及重型恢复期患者32例,收集患者中医四诊资料,建立数据库,采用聚类分析法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证候学特点,统计其证候要素和中医证型发生频率。结果频率≥50%证候要素为:胸闷、乏力、纳呆、腹胀、小便黄、大便干、脉滑;证候类型为:湿热郁肺证9例(28.1%),痰湿中阻证8例(25%),肺脾气虚兼阴亏证13例(40.6%),另有2例患者无法归类(6.3%)。结论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就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及重型恢复期患者的中医证候以肺脾气虚兼阴亏证为主,干咳、大便干、腹胀、胸闷、纳呆、乏力、小便黄、脉弦是该证型的证候要素。湿邪为患在部分患者中贯穿整个病程,而以湿热郁肺证、痰湿中阻证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庆市万州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医临床特征和证候特点,为中医相关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重庆市万州区集中治疗点COVID-19患者病例资料,于入院第1日采集流行病学史、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CD4~+计数、CD8~+计数、胸部CT、症状体征等信息,分析患者基本特征及中医证候特点。结果 80例COVID-19患者中男45例,女35例,男女比例1.29∶1。年龄18~82岁,平均年龄(54.20±12.76)岁。62例(77.50%)有明确武汉/湖北旅居史,13例(16.25%)有明确与确诊人员接触史,5例(6.25%)无明确流行病学史。20例(25.00%)有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显示,患者白细胞水平多无明显变化,多见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胸部CT以多肺叶下野外带病变为主;重型患者多见白蛋白水平偏低、白细胞介素-6水平偏高。临床症状按频次高低依次为咳嗽64例(80.00%)、发热54例(67.50%)、纳差32例(40.00%)、腹泻30例(37.50%)、乏力22例(27.50%)、气促21例(26.25%)等。舌象以红舌、淡红舌为主,舌苔以厚/腻苔多见(56.25%),脉象以滑脉为主(60.00%)。中医辨证分型以湿毒郁肺证最多(53.75%),其后依次为气阴两虚证(25.00%)、肺脾气虚证(11.25%)、邪犯肺胃证(10.00%)。结论重庆市万州区COVID-19患者以中青年居多,93.75%患者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史,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中医证型以湿毒郁肺证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重庆市中医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的临床及影像特征,以期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参考。方法对重庆市中医医疗机构2019年12月19日至2020年2月2日收治的1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及胸部CT影像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包括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中医辨证、影像特征等。结果 18例患者中,发病前14 d内与疫区相关人员有密切接触史者15例,1例来自武汉;18例中发热15例,以中、低热为主;中医辨证分型以湿邪郁肺证和邪热壅肺证为主,分别为8例和7例;16例为双肺受累,以多个肺段受累为主要表现,18例患者共计91个肺段受累,主要位于肺段外带或内、外带同时受累,无单独肺段内带受累患者;CT上以磨玻璃影为主要表现,共67个肺段(73.63%),辅以间质改变和实变。结论重庆市中医医疗机构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具有起病隐匿、临床症状轻等特点,胸部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作为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陕西安康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证候特点,为进一步指导临床救治提供依据。方法:纳入安康市传染病医院截至2020年2月18日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24例,均于入院第1天由两位研究者采集患者流行病学资料及血常规、胸部CT、症候特征、舌象等信息,并依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陕西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二版)进行辨证。结果:24例新冠肺炎患者年龄在43岁左右,男性居多; 均有武汉居住、经停或与武汉返乡人员接触史,4例呈家庭聚集发病; 胸部CT以双肺磨玻璃改变为主者22例91.67%, 右肺下叶少许条索影1例4.17%,肺纹理增多增粗1例4.17%,其中双肺磨玻璃影合并单侧胸腔积液者2例8.33%,双肺磨玻璃影合并少量心包积液者1例4.17%; 合并基础疾病3例12.50%; 患者伴有咳嗽症状91.66%、发热62.50%、乏力45.83%、气短25.00%等症状; 舌象依次为舌淡红者50%、舌淡暗或暗37.50%,舌红12.50%; 舌苔依次为白(厚)腻66.67%、苔薄白12.50%、苔薄黄8.33%、苔黄腻12.50%; 证型寒湿郁肺证22例91.67%,疫毒闭肺证2例8.33%。结论:陕西安康地区新冠肺炎证候以寒湿郁肺为主,极少数病例有化燥、化热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中医辨证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文献分析,并结合专家意见,制定"河南省新冠肺炎中医临床调查表",收集524例新冠肺炎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症状、舌脉等信息,并进行辨证分析,探讨不同年龄段(≤45岁、46~60岁、60岁)及不同临床分型(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结果 524例患者中男性304例,女性220例;轻型/普通型349例,重型144例,危重型31例;中位年龄45(33,55)岁;中位症状持续时间10(6,15)天。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百分比20%)包括发热、恶寒、乏力、呼吸困难、气短、喘息、气促。舌苔以苔腻(175次)、苔白(149次)和苔黄(127次)为主,舌质以舌质淡(170次)和舌质红(151次)常见,脉象方面以数脉(112次)和滑脉(100次)常见。中医证型主要以寒湿郁肺证(119例,22.71%)、湿热蕴肺证(113例,21.56%)、疫毒闭肺证(76例,14.50%)、湿阻肺胃证(70例,13.36%)、湿遏肺卫证(63例,12.02%)为主。各年龄段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疫毒闭肺证、湿阻肺胃证、湿遏肺卫证、内闭外脱证在不同临床分型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南省新冠肺炎患者以青中年居多,以普通型和重型为主;中医证型以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疫毒闭肺证、湿阻肺胃证、湿遏肺卫证为主。  相似文献   

11.
李筱  冯敖梓  马文  吕军  徐安定 《世界中医药》2020,15(3):305-309,314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中医证候学特征,为COVID-19中医辨证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优化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相关数据库和权威网站网站,并筛查参考文献,纳入COVID-19患者中医证候学得临床研究,研究类型不限。采用JBI评价工具和STATA 13分析软件进行质量评价和单组变量的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项研究。COVID-19确诊患者中医证候50个,发生率前10的主要症状为发热、纳差、乏力、咳嗽、口干、咳痰、纳呆、腹泻、肌肉酸痛、食欲减退。舌质分类4种:中淡红舌、红舌、暗红舌和绛红舌的发生率分别为33.4%,39.1%,23.3%和3.9%。舌苔表现15种,以腻苔(65.3%)、白苔(58.8%)为主。脉象分类8个,以沉脉(44.4%),、滑脉(40.1%)和数脉(21.3%为主)。结论:本研究首次采用循证医学方法进行COVID-19中医证候学研究,为全面考虑中医证候、降低漏诊、初步辨证提供当前可参考的综合证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资料,探讨北京地区COVID-19的中医证候特点和发病机制,为进一步指导临床救治提供依据。方法北京佑安医院截至2020年2月5日收治的COVID-19患者67例,分析有完整舌象资料的2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中医证候特点。结果27例患者中有发热症状22例(81.48%);发热是最多见的首发症状,有17例(62.96%),其次为倦怠乏力11例(40.74%)、周身疼痛9例(33.33%)等。舌象表现:舌质淡红3例(11.11%),舌红15例(55.56%),舌暗红9例(33.33%);舌苔腻27例(100%),其中舌苔黄腻17例(62.96%)。27例患者中疫毒袭肺证15例(55.56%),其中兼有气阴两虚证1例,病邪均属热重于湿;湿毒郁肺证12例(44.44%),均为湿重于热。结论北京地区COVID-19患者的中医病性为“湿热证”,舌质红和苔黄说明热象突出,“热重于湿”更多见。中医药治疗要本着“三因治宜”的原则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以2021年12月22日—2022年1月9日收治于天津市海河医院的境外输入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华裔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呼吸系统症状、全身症状、舌象、肺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表现及中医证候.[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漳州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资料,探讨漳州地区新冠肺炎的中医证候特征和病机特点,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漳州市医院朝阳分院截至2020年2月18日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20例,分析有完整资料的19例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证候特征和辨证分型。结果①症状:19例患者中发热14例(73.7%),稀溏便12例(63.2%),乏力、咳嗽各11例(各57.9%),少痰10例(52.6%),口干9例(47.4%),胸闷7例(36.8%),纳差、头晕各6例(各31.6%)。②舌象表现:从舌色看,舌淡红10例(52.6%),舌红5例(26.3%),舌淡白、红绛、淡黯、暗红各1例(各5.3%);从舌体看,舌体胖大兼齿痕2例(10.5%),单纯胖大1例(5.3%),单纯齿痕舌2例(10.5%),裂纹舌3例(15.8%),正常11例(57.9%);从舌苔看,腻苔10例(52.6%),薄黄苔5例(26.3%),薄微黄苔2例(10.5%),燥黄厚、薄白苔各1例(各5.3%)。③辨证分型:寒湿郁肺7例(36.8%),湿热蕴肺9例(47.4%),疫毒闭肺兼气阴两伤2例(10.5%),疫毒闭肺兼气阴两伤、痰瘀阻肺1例(5.3%)。结论湿邪致病是漳州地区新冠肺炎的基本特征,可见寒湿郁肺和湿热蕴肺两种证型,病情进展可发展为疫毒闭肺。病位以气分为主,病程缠绵,易伤津耗气,有基础病老年患者更易正气受损,虚实夹杂。治疗应遵循三因制宜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董妍  杨志旭  李春 《中国中医急症》2021,(3):447-449,453
目的观察呼吸机依赖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中医证候分布,为探讨其规律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河北省中医院收治的呼吸机依赖患者中出现胃肠功能障碍者50例,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采集中医四诊信息,对患者症状和体征分布采用频次描述方法,对证候分布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病性、病位采用率的分析方法。结果50例患者中症状分布特点前5位依次为腹胀33例(66.00%)、胃潴留32例(64.00%)、便秘30例(60.00%)、发热29例(58.00%)、小便不利28例(56.00%);舌象分布特点前5位依次为腻苔22例(44.00%)、舌淡18例(36.00%)、舌红15例(30.00%)、少苔12例(24.00%)、舌红绛11例(22.00%);脉象分布特点前5位依次为沉脉20例(40.00%)、滑脉20例(40.00%)、脉弦20例(40.00%)、细脉15例(30.00%)、数脉13例(26.00%)。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及患者的临床表现,呼吸机依赖患者中胃肠功能障碍的主要证型分布:实证14例(28.00%)、虚证18例(36.00%)、虚实夹杂证18例(36.00%)。病性以脾虚、痰湿、气滞为主,病位以脾、肺、三焦为主。结论呼吸机依赖患者中胃肠功能障碍者以腹胀、便秘、胃潴留、发热、小便不利为常见症状,以虚证和虚实夹杂证为主要证型,病性要素为脾虚、痰湿、气滞为主,病位以脾、肺、三焦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中医证候,推导病机演变,为辨证论治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新冠肺炎患者75例进行中医证候采集,运用描述性分析,统计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证候特点,分析不同病程阶段病机变化规律。结果轻型患者中位于前3位的主要症状依次为咽干/咽痛(72.73%),发热、咳嗽、乏力(45.45%),头晕头痛(36.36%);普通型患者中位于前3位的主要症状依次为发热(76.36%)、咳嗽(74.55%)、咽干/咽痛(56.36%);重型患者中位于前3位的主要症状依次为发热(100.00%)、咳嗽(88.89%)、胸闷及乏力(77.78%)。轻型患者中以淡红舌(54.55%)、白腻苔(54.55%)为主;普通型患者中以红舌(30.91%)、黄腻苔(29.09%)为主;重型患者中以红绛舌(55.56%)、黄腻苔(33.33%)为主。轻型及普通型患者以滑脉为主,分别占36.36%、34.55%;重型患者以滑数脉为主,占44.44%。结论风热疫毒夹湿为新冠肺炎早期病因,湿毒贯穿始终,个体素质差异导致疾病转归各异。针对病因病机精准辨证施治,是提高治愈率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应对疫病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要回顾中医学关于外感热病诊治规律的相关记载,总结其对外感热病中具有传染性特点的疫病病因、病机、传变及治疗的认识;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时间及主要临床表现,提出其属中医学“瘟疫”范畴,病位在肺,病因为感受“冬温之毒”,从口鼻而入,侵袭肺络;结合各地诊疗方案提出的证候特点及用药规律研究,指出疫毒袭肺、邪热壅肺、毒热闭肺为其核心病机;分析中药连花清瘟理论组方特点及相关临床与实验研究结果,佐证其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患者中医症状、体征、证候分布特点。方法:对107例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按照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收集患者的四诊信息和中医证型资料。结果:广东地区107例经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患者最常见症状、体征为乏力(41.12%)、头痛(25.23%)、腰痛(24.30%)、自汗(23.36%)、咳嗽(20.56%)、皮疹(18.69%)、关节痛(18.69%)等;舌象以红舌(53.27%)为主,舌苔以白苔(54.21%)多见;最常见的脉象为细脉(59.81%)、弦脉(55.14%)、沉脉(23.36%)等;最常见证型为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19.63%)、脾肾亏虚湿邪阻滞型(14.02%)、肝经风火湿毒蕴结型(13.08%)。结论:广东地区107例性传播感染的HIV/AIDS患者中医症状、体征、证候分布有一定规律,病位主要集中在肾、肝、脾(胃)。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位在肺,病机特点主要与"寒、湿、毒"有关。本文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表现,卫健委颁发的诊疗方案及一线专家的临床资料,从中医疫病角度探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识及发病影响因素。并论述其在眼部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