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熊秀峰 《河南中医》2004,24(2):79-79
肝病实脾 ,始见于《难经·七十七难》。《金匮要略》进一步指出 :“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这一理论是从五行学说推演发展而来的。因肝属木 ,脾属土 ,木能克土 ;肝木旺盛 ,则克脾土。《素问·玉机真脏论》 :“五脏受气于其所生 ,传之于其所胜……肝受气于心 ,传之于脾……”此即肝病传脾之论证。从肝脾的生理关系上讲 ,肝主疏泄 ,脾主运化 ,脾得肝之疏泄 ,运化才能健旺 ;肝得脾所输布的饮食精微滋养以后 ,疏泄功能才能正常 ,此即所谓“土得木而达之”、“木赖土以培之”。所以张锡纯说 :“欲治肝者 ,原当升脾降胃 ,培养中宫 ,俾中…  相似文献   

2.
祖国医学认为肝胆、脾胃同居人体中焦,在五脏六腑之中关系密切.早在《素问·玉机真脏论》就"比类取象"以肝木脾土及五行生克规律对其关系加以形象地说明:"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  相似文献   

3.
朱日 《光明中医》2005,20(4):10-11
脾胃同居中焦,表里相合,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对人体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脾胃一旦受病则饮食水谷纳运受阻,临床表现诸多,究其病因其中与肝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肝属木,藏血,主疏泄条达,脾胃属土,主受纳运化,肝与脾胃木土相克,其疏泄条达正常既可助脾运化使清阳之气生发,又可助胃受纳腐熟,使浊阴之气下降。正如《素问·宝命全形集》指出“土得木而达”。一旦肝有病变,最易影响脾胃,反之,中焦受病也会导致土壅木郁或土虚木贼而出现病情加重肝气失调之征,肝病多由情志变化、恼怒忧郁引起,尤其女性因生理、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4.
陈良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0):1732-1733
1 从肝为论治消渴的生理病理基础肝为风木之脏 ,性喜条达 ,藏血 ,主疏泄 ,调畅全身气机与情志活动。肝在结构上与他脏相连 ,肝脉上肺 ,挟胃连心 ,肝与肾同源 ,为肾之子 ,依赖于肾水之滋养。肝又为心之母 ,所以肝介于水火之间 ,心火之下降与肾水之上升 ,均以肝为枢纽。此外《血证论》说 :“木之性主于疏泄 ,食气入胃 ,全赖肝气以疏泄之 ,则水谷乃化。”说明肝气之疏泄以助脾之运化胃之升降 ,肝的余气溢于胆而为胆汁 ,胆汁助脾胃运化。并且肝还助肺以治节。疏泄是维持脾升胃降 ,消化水谷精微而化生成阴血津液的保证。血液的生成分布调节也依…  相似文献   

5.
慢性腹泻多因肠道不能吸收水谷精微、清浊不分、气机升降失常所致。肝主疏泄,助脾运化水谷精微,肺主肃降,协肠道下行糟粕;肝合春生之气,性喜条达而升发,肺合秋收之气,性善敛降而下达。故肝与肺,一疏一宣,一升一降,构成人体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或曰:脾主运化升清,胃主受纳降浊,脾胃为升降之枢。岂不知脾胃所升降者,精气也,肝肺所升降者,气机也,精气为体,气机为用,精气的运化有赖运动的气机为动力,气机的运行又需化生的精气为能源。脾胃化生气血,供养肝肺气机的运行,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肝肺得  相似文献   

6.
正1概述1.1中医对脾的认识《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均描述了脾主运化的作用;《灵枢·营卫生会》曰:"中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乃化而为血",指出气血生成由脾胃相互协调完成;《素问·痿论》曰:"脾主  相似文献   

7.
张国泰 《光明中医》2002,17(5):F003-F004
余业医三十余载 ,案头诊藉不乏乙肝病历 ,点滴经验虽不成篇章 ,证治体会也有一二 ,今请教于同道 ,以期引玉。1 重脾胃而灵活辨证用药肝脾两脏在生理上关系密切 ,在乙肝病理过程中亦相互影响。肝主疏泄 ,协脾运化 ;脾主运化 ,升清降浊 ,通畅气机而利肝气疏泄 ,二者相互为用。在病理上 ,肝失疏泄 ,气机不利 ,每致脾运不健 ,常谓之“木乘土” ;反之 ,脾不健运 ,气滞、湿阻于内 ,影响肝的疏泄 ,称“土壅侮木”。“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 ,在乙肝治疗上除注意运用解毒的药物外 ,宜疏肝解郁 ,养血健脾 ,尤其要重视调补脾胃 ,使后天有权 …  相似文献   

8.
骆常义  王淑英 《河北中医》2000,22(7):514-515
老年人脾胃本虚 ,决定了老年脾胃病的病理特点。《内经》指出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经临床观察 ,老年脾胃病多由脏腑生理功能虚衰 ,每因饮食、情志、寒湿等更伤脾胃 ,或因脾胃本身气虚运化无力等 ,以致饮食积滞 ,湿浊困脾 ,形成本虚标实或虚中夹湿者居多。其虚在脾为本 ,其实在胃为标。与仲景“虚则太阴 ,实则阳明”之论相符。脾胃同居中焦 ,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 ,胃主受纳 ,脾升则健 ,胃降则和。肝主疏泄 ,协助脾胃纳化 ,脾、胃与肝 ,三者一气相通 ,则升降有度 ,纳化有常 ,共同完成饮食的受纳、消化、吸收、运化功能 ,是气血生化之源…  相似文献   

9.
桂裕江是武汉市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从医30余年,精研歧黄,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病及内科疑难杂病.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获益匪浅.现整理桂师临床运用疏肝法经验,以飨读者. 1疏肝当兼顾脾胃 肝属木,主疏泄且藏血,脾属土,主运化而统血,两者在生理和病理上密切相关.脾胃对水谷精微的转输和运化是以脾胃的气机升降为根本,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全身气机疏通畅达,有助于脾胃升降的协调,即肝的疏泄功能是脾胃气机疏通畅达的一个重要条件,故《素问》曰:“土得木而达”.若肝失疏泄,影响于脾,脾气不升,则飧泄,脾气不通则腹痛,而成为痛泄之证;影响到胃,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嗳气、呃逆、恶心呕吐,胃气不通则脘腹胀痛.  相似文献   

10.
探析糖尿病胃轻瘫中医病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分析糖尿病胃轻瘫中医发病原因、病理机制,本病病位虽在胃,但其发病与肝脾关系密切。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其气主通降;脾主运化,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其气主升。"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肝主疏泄,是脾胃正常升降的重要条件。糖尿病日久损伤了脾胃的运化功能以及肝失疏泄,则易发本病。  相似文献   

11.
急性泄泻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多由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或感受外邪,或情志失调及脏腑虚弱等而使脾失运化,胃失和降,导致急性泄泻。笔者认为急性泄泻不但与脾胃,而且与肝胆关系密切。1脾胃与肝胆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联系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及腐熟水谷。肝主疏泄,胆贮藏胆汁,在肝的  相似文献   

12.
前人有“治肝安胃”之说,后人运用这一名言,治疗脾胃疾病取得一定疗效。但笔者从临床体会到,肝病多及脾,胆疾常恶胃,胃病多由胆邪引起。因此,治胆可以安胃,其理有三: 一、肝胆主疏泄,脾胃司升降肝胆的疏泄功能与脾胃气机升降密切相关。肝脾主升,胆助胃降,升  相似文献   

13.
裘叶忠 《河南中医》2003,23(4):21-21
东垣名著《脾胃论》十分强调脾胃病饮食治疗的重要性 ,为我们研究饮食保健和脾胃病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脾主运化 ,胃主受纳 ,一升一降 ,相互依赖 ,饮食水谷全由脾胃之功能 ,才能完成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运化与吸收。《内经》云 :“食入于胃 ,散精于肝 ,浊气归心” ,“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脾胃为饮食转化之枢纽 ,气血津液生化之器。故饮食与脾胃有着必然的生理和病理联系。饮食调和 ,脾胃健旺 ,则元气充沛 ,生机蓬勃 ;饮食不调 ,脾胃损伤 ,则元气衰减 ,生机不足。元气根于脾胃 ,与饮食息息相关。故东垣在研究《内经》有…  相似文献   

14.
《金匮要略》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实脾,则肝自愈”。这种肝病实脾法,在目前治疗慢性肝脏疾病中越来越广泛而有效地应用,充分体现了中医理论脏腑关系的合理性。肝与脾生理上相互依赖肝属木,藏血而主疏泄;脾属土,统血而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  相似文献   

15.
肝主疏泄的功能正常与否,与带下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傅青主女科·带下》云:“带脉通于肾而肾气通于肝,妇人忧思伤脾又加郁怒伤肝,于是肝经之郁火内炽,下克脾土,脾土不能运化,致湿热之气蕴于带脉之间。”若肝之疏泄失常,升发无  相似文献   

16.
《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句话体现了中医治疗学治病宜早,既病防变的治疗思想。祖国医学所说的肝病,包括现代医学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脓疡、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肋间神经痛等病。目前,肝病的发病率很高,其中病毒性肝炎,我国患病率为2.77%,年发病率为0.95%。所以肝病的防治已成当务之急,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医学界共同关注的课题。从肝脏功能关系来看,肝藏血而主疏泄,脾统血而主运化且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脾两脏的关系在它们所主的功能之间相互影响。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若肝失疏泄则脾…  相似文献   

17.
三、病理学方面《金匮》对杂病传变的规律,提出了脏腑相传之说,以与伤寒之六经传变相鉴别。前已述及,首篇第1条即以“肝病传脾”为例,分析说明了杂病之脏腑相传的原理。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脏腑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从生理上来看,肝主疏泄,脾主运化,二者在功能上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在病理上,如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就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引起脾不健运,遂导致肝脾不调证。这就是“肝病传脾”的临床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从脾胃论治2型糖尿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燕丽 《河北中医》2000,22(9):685-685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 ,历代医家多以阴虚燥热论治。但笔者多年来在临床工作中对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 ,发现其发病与脾胃关系密切 ,往往通过调治脾胃后 ,患者病情得到控制 ,整体情况得到改善。现讨论如下。1 脾胃失调 ,易发消渴脾胃为受纳运化水谷精微的脏腑 ,胃主受纳 ,为水谷之海 ,脾主运化 ,为胃行其津液 ,使饮食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转输运化布达全身 ,使各脏器皮毛得以滋养。正如《内经·经脉别论第二十一》所言 :“食气入胃 ,散精于肝 ,淫气于筋……浊气归心 ,淫精于脉……肺朝百脉 ,输精于皮毛。”“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 ,…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属于祖国医学的“胃脘痛”、“痞证”、“纳呆”等证的范畴,多由于情志不遂。饮食伤胃,劳倦伤脾等因素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运化功能减退,中焦痞塞不通所致。其病位在胃,FD不仅和脾胃功能直接相关,还有赖于肺气之肃降,肝木之疏泄,肾阳之温养。其中尤与肝的关系密切。肝主疏泄,如《内经》云“木郁达之”,肝对全身气机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并对脏腑经络和经气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肝脾同病 孰先孰后——王旭高论治肝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旭高氏以擅长治肝病而著称于医林。他对肝脾同病的证治,集历代大家之长,无论理论和实践上均有发挥。一、肝脾观承前启后肝脾同病最常见于肝邪传脾。一般认为:传,乘之名也;相乘即相克太过,超过正常的制约程度,是脏腑间关系失去正常平衡和协调的一种表现。《玉机真脏论》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又曰:“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认为脏腑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