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风府穴治疗口干舌燥症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府穴属督脉,为督脉、足太阳经、阳维经脉之交会穴,为治疗风邪为患之要穴,临床上运用广泛,但未见用于治疗口干舌燥症的报道。笔者以风府穴为主穴治疗多种疾病引起的口干舌燥症,疗效极佳,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患者端坐,操作者位于患者背后,穴位局部常规消毒,视患...  相似文献   

2.
"风胜湿"理论见于《内经》,自金元时期提出"风药"概念以来,运用风药治疗湿邪为患病症的方法从理论到实践都已逐渐成熟,但这一方法在临床的应用尚不十分广泛。古今医家在"风胜湿"理论的指导之下,创立了一系列用风药治疗湿邪为患的方法,包括泄泻、水肿、瘾疹等病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风府穴治疗不同疾病的操作手法。方法:以风府穴为关键词,通过对CNKI和维普30年有关风府穴的操作手法文献的检索,共检出31篇,涉及32条,对风府穴的临床操作手法进行概述。结果:临床上风府穴多单穴应用或配伍风府、哑门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的病症。所有文献都专门注明风府的刺法,直刺或斜刺,一般针刺深度为0.5~1寸,针刺方向向口腔或下颌方向,针刺时注意守神,手法宜轻巧。不捻转,不提插,不留针或留针时间不超过15 min。结论:风府穴是临床危险穴位之一,针刺操作手法对于安全性和针刺效果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风府穴治疗不同疾病的操作手法。方法:以风府穴为关键词,通过对CNKI和维普30年有关风府穴的操作手法文献的检索,共检出31篇,涉及32条,对风府穴的临床操作手法进行概述。结果:临床上风府穴多单穴应用或配伍风府、哑门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的病症。所有文献都专门注明风府的刺法,直刺或斜刺,一般针刺深度为0.5~1寸,针刺方向向口腔或下颌方向,针刺时注意守神,手法宜轻巧。不捻转,不提插,不留针或留针时间不超过15 min。结论:风府穴是临床危险穴位之一,针刺操作手法对于安全性和针刺效果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胃痞为临床常见之脾胃病症,谢晶日教授指出胃痞的基本病机是肝脾不调,气机升降失宜,故治疗以疏肝健脾,调畅气机为基本法则。谢师临证治疗胃痞的经验主要可概括为:疏肝健脾,详辨虚实;注重升降,调畅气机;利胆和胃,以散结气;湿邪为患,善用风药。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6.
十四经穴穴名中含“风”字者颇多 ,其常用于治疗与“风”有关疾病 ,具祛风散邪之效 ,但各穴之治疗作用又同中有异 ,临证用穴时不可不加以分析。1 风池本穴位脑后 ,风府穴两旁斜方肌外缘 ,因其善治“风”疾 ,穴处凹陷如池 ,故名。为手足少阳与阳维之会 ,《难经·二十九难》云 :“阳维为病苦寒热” ,故风池长于治疗恶寒、发热、头痛、鼻塞等外感表证 ,具疏风解表之功。《内经》云 :“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肝与胆相表里 ,风池穴又为风邪入脑之要冲 ,故除治疗外感风邪的头痛外 ,更适合于头晕目眩等“痰饮内风”头痛之证 ,如《玉龙歌》记载 :…  相似文献   

7.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对眩晕病症的治疗方法详备,辨证立法、处方用药颇有规律,归纳起来不外为虚实两端,虚证多责之睥肾,实证多为痰浊水饮为患.通过分析眩晕的病因病机、处方用药特点和治则治法,将伸景方治疗眩晕病症归纳为八法.  相似文献   

8.
使用秘密武器——围巾 感冒的症状相当地恼人,所以最好在刚有感冒迹象时就先加以解决,此时可指压位于颈后窝上方的风府穴。这是因为刚患感冒时,侵入体内的“伤风”都聚焦在风府穴里。所以指压此穴,使其血液循环顺畅,便可预防感冒的入  相似文献   

9.
《金匮·中风》病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景对中风一位之论治,既阐述了正气不足、风邪入中而为病,运用了扶正驱邪、养血祛风之法则,又重视“内风”为患因素,同时运用清热熄风、平肝潜阳之大法。其风引汤主热盛动风、肝阳上亢之内风证,开“清热熄风、平肝潜阳”法之先河,为后世治疗眩晕、中风运用是法莫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风病为受风邪侵袭所致病,风邪为患当以风药治之,风药中虫类药物的使用尤其重要,李燕宁教授对虫类药物的应用有独到见解。文章基于风病理论,分为内风、外风、伏风,结合李师治疗的小儿抽动障碍、痹证、顽固性头痛等验案3则,分析虫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清化湿热法是针对湿热合邪的一种常用治法。湿热为患,病症颇多,此法运用范围十分广泛,如黄疸、痢疾、带下、淋痛、湿疹等。清化湿热法乃属《内经》“实者泻之”的治疗范畴,运用中可根据不同部位,不同临床表现选用不同方药。笔者就此法之运用浅谈点滴心得。  相似文献   

12.
童舜华 《中医药学刊》2006,24(8):1502-1503
临床所见“虚火”为患之病症颇多,无论是肾阴虚,水不制火,还是肾阳虚,虚阳上浮,甚或肾之阴阳两虚,虚阳不潜,都可以导致虚火上炎或虚阳外浮之证,治疗当调补阴阳,引火归元,每可收到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痰是水液代谢障碍,水津不归正化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无形之痰可致多种疑难疾病,从痰论治可取得较好疗效。通过对不射精症、嗜睡症、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三个不同病症分析,认为三者病症表现迥然不同,但审证求因,皆为痰浊为患,宜异病同治,故分别采用养阴化痰,补肾生精,活络通窍;健脾除湿,化痰开窍;疏肝解郁,化痰散结之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并阐述了疑难病从痰论治的体会,强调了中医谨守病机,辨证施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风池及其配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风池穴出自《灵枢·热病》,另名热府,属足少阳胆经,为手、足少阳、阳维之会。《穴名释义》解释:“风”为百病之长,停水日“池”,此穴在项平风府穴处,当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凹陷处。意指穴处为风邪犯人,停蓄之处,故名风池。  相似文献   

15.
以往,中医诊治过敏性疾病,多立足辨证,从肺、脾、肾入手。笔者认为:从辨而言,均珂见该病多兼“风”邪为患。应病证结合,在调治肺、脾、肾的同时,辨清“风”邪为患之病机及其相应证候,从外风侵袭、脾虚生风、血热动风四方面辨治,并注意祛“风”治疗的用药特点2。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临床实际问题出发,尝试对气虚生风病机理论进行探讨。通过对"肝生于左"经典理论的重新诠释,认为气虚生风的生理基础为肝气主生,肝脏调控机体损伤后的自我恢复,肝气不足是机体衰老的标志;气虚生风的病理特点为多发于老年人、常与外风相兼为患,与痰湿瘀血密切相关,其临床表现为气虚及内风症状并见,其治疗以补肝气为先,药物以黄芪、五味子、茯苓为主,根据具体病症佐以活血、祛痰、息风之品,丰富与完善了气虚生风理论,对于老年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风府穴在古代的诸多文献中被列为禁灸穴,而亦有文献认为风府穴可灸,但在艾灸风府治疗疾病的运用上,临床报道较少。笔者在分析古代风府穴禁灸原因的基础上,认为风府穴禁灸缺乏现代科学依据,临床上艾灸风府穴治疗疾病的报道较少,是因为穴位所处的位置不便于施灸及其治疗的疾病不适于艾灸。  相似文献   

18.
1用风池治风病 风池为足少阳胆经穴,又是足少阳和阳维脉之交会穴,具有祛风解表,清利头目,健脑安神之功.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与风邪相关的病证.如外感风邪出现寒热、头痛、身痛者,用风池配大椎、合谷,曲池;风火上炎目赤肿痛者,用风池配太阳、鱼腰.头风为患疼痛剧烈者,用风池配太阳透头维,百合放血.  相似文献   

19.
"风能胜湿"理论源于《黄帝内经》;依据五行理论,风者,五行属木,湿者,五行属土,木能克土,故风能胜湿。"风能胜湿"发挥于后世医家的用药实践中,尤其在指导"风药能胜湿"理论和临床用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临床治疗的角度理解,"风能胜湿"理论中的"风"指的是风药;"胜湿"则是说中医界在治疗湿邪为患的疾病时,普用风药,风药以祛风为长,多具味薄气轻、轻扬发散之性,其性辛、苦、温,味香,属木,辛温可升阳,苦温可燥湿,辛香可醒脾,属木之性助肝之条达,以达胜湿止泻之功;且风药在与其他药物适当配伍后具有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本篇针对"风能胜湿"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给予论述。  相似文献   

20.
蒲巧华 《陕西中医》2002,23(10):956-957
肝主疏泄、主升发、主动摇、主藏血、主筋、开窍于目、其荣在爪。疏泄作用发生异常时 ,则可在气血运行、消化吸收方面 ,出现多种病变 ,如情绪抑郁、精神困乏、脘腹胀闷、呃逆、胃痛等。升发作用发生异常时 ,则可出现眩晕、头胀痛。肝属木 ,木生风 ,风性主动摇发生异常时则可在筋脉形体方面出现抽搐拘挛震颤等。肝主风 ,“风气通于肝”,风为百病之长 ,易于侵犯人体 ,又常兼挟诸邪为患 ,如风挟寒、挟热、挟湿等称外风 ,风性“善行而数变”,不仅外风如此 ,内风更是如此 ;如风挟痰为患 ,风火为患 ,均称内风 ,与肝密切相关 ,肝风上扰清窍 ,则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