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针对感过强、针感滞留、针感减弱、针感麻木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对上述特殊针感的预防及处理方法,认为获得适度 的针感可有效发挥针刺的治疗作用,强调施术中要注意引发患者的适量针下感。  相似文献   

2.
针刺为主治疗中风116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科应用刘济生老中医治疗中风病的舌下针法并经过全科医务人员的进一步研究 ,得到了完善和发展。现将本科 1 992~ 1 997年 6月间收治的1 1 64例中风住院病人的治疗情况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64例均符合 1 986年 6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和中华医学会第 2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 3次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其中男 687例 ,女477例 ;年龄 2 6~ 93岁 ,平均 61 .94岁 ;病程 2 h~ 5a,多数 1~ 3个月 ;其中脑梗塞 954例 ,脑出血 2 0 2例 ,TFA发作 8例。2 治疗方法以体针、…  相似文献   

3.
自 1994年以来 ,笔者分别采用头针配合体针、头针配合夹脊针治疗中风后遗症 10 0 0例 ,通过观察对比 ,总结出一套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10 0 0例 ,随机分为头针配合体针组 5 0 0例 ,头针配合夹脊针组 5 0 0例。其中男 6 0 2例 ,女 398例 ;年龄最大者 83岁 ,最小者 32岁 ;左侧瘫 4 90例 ,并发失语者 2 91例 ,右侧瘫 5 10例 ,并发失语者 4 30例 ,治疗时间最短者 2个疗程 ,最长者 6个疗程。2 治疗方法2 .1 头针配合体针组头针选用头皮运动区、感觉区、语言区 ,根据不同症状选用不同的区域。用 2寸毫针进行接力…  相似文献   

4.
朱现民  陈煦  胡兴旺 《河南中医》2011,31(4):435-437
分别从舌针、头针、体针三个方面综述了近20年针灸在治疗中风失语方面的应用.指出单纯应用任何一种疗法治疗的效果远不及几种疗法综合应用,同时中风失语后的语言恢复训练对于病情的恢复有很大帮助.从而为现代临床应用针灸治疗中风失语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5.
不同针具温针灸治疗面瘫后遗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金质针加艾灸治疗面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金质针加艾灸治疗,对照组采用钢质针加艾灸治疗,通过临床疗效评定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为75.0%、95.0%,对照组分别为28.9%、8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金质针加艾灸治疗面瘫后遗症,其痊愈率和总有效率优于钢质针加艾灸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银质针温针与普通针温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止痛起效时间、复发情况。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银针组和普通组,观察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结果银针组与普通组治疗后症状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银针组止痛起效时间明显快于普通组,复发率明显低于普通组(均P〈0.01)。结论 银质针温针对原发性痛经疗效优于普通针温针治疗。  相似文献   

7.
舌针配合脊髓针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舌针配合脊髓针与单纯体针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临床效果.方法:将186例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观察组采用舌针配合脊髓针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体针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舌针配合脊髓针治疗脑血管病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头、舌针治疗中风后失语症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安亮  李雪萍  周俊 《河南中医》2008,28(12):75-76
目的:观察头舌针治疗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中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头舌针治疗组(30例)和体针治疗组(30例)。头舌针治疗组采用头针、舌针治疗,体针治疗组采用常规体针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语言障碍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头舌针治疗组语言障碍评分优于体针治疗组评分(P<0.05)。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失语症时宜以头舌针为主,配合体针。  相似文献   

9.
针针留情     
文朔 《东方养生》2008,(12):2-2
西洋的歌剧里,经常是大英雄救美女,倾国倾城,中国的戏曲里,呆张生傻里傻气,常常要靠小姐丫鬟的庇护。西洋的诗歌直接,中国的古诗辞令委婉,一直一曲,一张扬一含蓄,不同的范儿。  相似文献   

10.
Tu针辨     
曾上Jie 《中国针灸》2002,22(4):282-283
■针"是《内经》中所记载的古九针之一。它的渊源和其他的针具一样,都是来源于远古 的"砭石"。"■",《说文》解释是"锐器也"。在《康熙字典》、《辞源》、《辞海》、《古汉语字 典》等工具书中,都解释为古时候的一种刨土工具。对"■针"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的《灵枢经》中。《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九针 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针,长一寸六分……■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灵枢·官 针》又说:"病在皮肤无常处者,取以■针于病所,肤白勿取";《灵枢·九针论》也说: "■针者,取法于巾针,去末寸半,卒锐之,长一寸六分,…  相似文献   

11.
中药针剂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黎  李伟 《中医杂志》2001,42(11):700-701
近些年单味药及复方针剂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临床中,现将应用体会介绍如下。1 参麦针或生脉针两种针剂均主要由人参、麦冬组成,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功能,临床中用于:(1)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功能不全、心衰,低血压及低血压引起的脑供血不足,可以与其它西药联合用药。例如肺心病,有肺部感染及心衰时,与抗生素、利尿剂等同时应用。(2)糖尿病病人属中医气阴两虚证者,可应用。(3)接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及近1O多年来有关针刺留针的文献进行整理,从留针的作用和留针依据及留针时间长短与针刺疗效关系进行等方面来探讨。总结归纳,认为留针是针剌过程中一个较重要环节,但是目前关于各种类型的疾病的留针时间还没有统一的共识,建立统一的标准是针灸发展的方向之一。以利于临床医生在临床操作时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自70年代开始创用头针疗法以来,在头针名称方面共有:山西头针、陕西头皮针、陕西颅针。山西稷山县人民医院从70年代运用头针治疗23种疾病;到1976年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推广运用。其适应症不断扩大,治疗病种由神经抖,推广到内科、眼科,妇科及传染病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效果,并已开始用于针刺麻醉。据不完全统计,全国40个单位应用本疗法治疗50余种病症8420例患者,其有效率为69~97%,基本痊愈为24~30%,其中偏瘫患者34个单位共治疗2917例,基本痊愈705例(24.2%),显效1013例(34.7%),有效1039例(35.6%),无效160例(5.5),总有效率(94.5%)。其中脑血栓形成及后遗症的效果比脑出血后遗症好。脑炎后遗症针刺运动区、足运感区等治疗164例,基本痊愈9例,显效21例,有效126例,无效8例,针刺胸腔区治  相似文献   

14.
针药结合治疗暴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针药结合治疗暴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73例暴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 4 3例 ,以头皮针、体针为主结合中药治疗。对照组 30例 ,采用单纯中药治疗。对电测听值的改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针药结合是治疗暴聋的一种可供选择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头针、体针及头体针结合治疗中风230例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头针、体针、头体针联合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与差异。方法:将临床收集的230例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组(112例)、体针组(51例)、头体针组(67例)。头针组采取单纯头皮针:半身不遂和面瘫取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治疗,伴失语选运动区下部及头语言区。体针组先针刺健侧,用泻法留针30min,再针刺患侧,间断轻刺不留针;半个月后,健侧针法不变,患侧先行平补平泻,后行补法。头体针结合组采用头针和体针结合的方法治疗。结果:头针组总有效率为98·2%(110/112),痊愈率35·1%(40/112);体针组总有效率为96·0%(49/51),痊愈率23·5%(12/51);头体针组总有效率为98·5%(66/67),痊愈率50·7%(34/67)。头体针组临床疗效优于头针组和体针组(P<0·01)。此外,头体针组对出血灶和梗死灶的改善作用也明显优于头针组和体针组(P<0·01)。结论:头体针联合运用治疗中风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6.
头针体针舌下针治疗脑出血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头针、体针及舌下针治疗脑出血偏瘫病人56例,就该病致残率高的现状,提出针刺治疗对改善脑出血偏瘫失语有临床意义。疗效标准从神志、语言、偏瘫肌力及生活能力四方面评定,结果治愈率35.71%,总有效率87.50%,通过疗效对比分析认为:(1)病程越短,疗效越高。病程长短与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针刺应早期进行。(2)针刺与单纯药物治疗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5),故针刺优于单纯药物。(3)针刺对各年龄组及各辨证分类组均有疗效,(P>0.05),故治疗应辨证取穴。本组发病年龄集中于50岁以上(50例,占89.29%),且伴高血压病居多(43例,占76.79%),因此,50岁以上高血压病者应注意血压变化,对防止出血性中风有意义。(4)针刺疗效的优劣与病灶部位、出血量及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平衡针、头皮针、体针三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把31例急性腰扭伤的患者采用平衡针灸中的腰痛穴(BP-HN2),结合陕西头皮针“伏象”的腰骶部及体针中的人中、束骨进行治疗后,观察三法联合作用于患者的疗效.结果 一次治愈者12例,三次治愈者15例,5次治愈者4例.结论 平衡针、头皮针、体针三法对于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方法:165例脑卒中后患者运用体针、头针和项针综合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6.96%,基本治愈率36.96%。结论:体针、头针和项针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浅谈出针     
出针是毫针刺法的最后一步操作程序,在针刺疗效中是否起到重要作用,各针灸工作者莫衷一是。本研究从出针的时机、出针所用物品、出针顺序、出针手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阐述出针在整个针刺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项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认知功能与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0例平均分为2组,2组均在入院后进行常规认知功能训练,在此基础上对照组40例给予尼莫地平口服,20 mg/次,每日3次,治疗8周,观察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头针、项针、体针联合治疗,每天1次。14 d后休息1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4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与生活能力评分的差异,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MMSE评分、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MMSE评分、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头针结合项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