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论和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程钟龄在其所著的《医学心悟》一书中,将祖国医学的治法总括为“八法”——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并详为论述。但“八法”之中,对汗、吐、下、温、清、消、补七法的论述,概念明确,界限清楚,独有和法,程钟龄并没有将其含义阐述清楚。而在程氏  相似文献   

2.
柴瑞震 《光明中医》2010,25(4):573-575
《伤寒论》"八法"之词,虽在书中未提及"八法"之名,但寓意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利)"等八法。《伤寒论》为最早对"八法"进行系统论述,其中的方药各异,应该是早于清·程钟龄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一书,实为"八法"之称谓,亦为中医治疗"八法"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医门十二法     
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八种主要方法,总称“八法”。清代医学家程钟龄称之为“医门八法”(见《医学心悟》)。这八种治病方法,是中医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概  相似文献   

4.
"温法"在推拿治疗中的具体操作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方法。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说:“论病之源,从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从寒热虚实表里阴阳统之,而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中药方剂治法有八法,同样,推拿治法中也有“推拿八法”——即温、补、通、泻、汗、和、散、清。  相似文献   

5.
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治疗方法。本文通过对张仲景遣方用药举例分析,以探讨《伤寒论》对八法的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家每多习用清代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提出的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笔者认为,八法中的“和”,不能仅理解为一种具体治法,而应是中医治法的总则。本文就此略陈管见,敬请斧正。 一、“和”为总则的理论基础 《素问·生气通天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  相似文献   

7.
《医学心悟》学术思想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程国彭《医学心悟》的学术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医学心悟》是清代名医、著名新安医家程钟龄的代表作,集中体现其首先明确“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首创“汗、和、下、吐、温、清、消、补”八法、“内伤外感致病十九字”病因、仲景伤寒学说及理法方药等学术思想,对后世医家及中医方剂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八法”是前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通过辨证论治,不断总结出来的八种治疗方法,至今在临床上仍有现实意义。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发展,“八法”已不能概括临床常用的方药,故前人有“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的说法,就是说既要知常,还要达变,要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比较明确提出“八法”的是清代程钟龄,但其实际运用,早在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中,已有较详细的记载。现就《金匮》中的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八法,分别加以论述。一、汗法:《金匮》对汗法的运用,较为广泛,主张以微微汗出为宜,不可令大汗淋漓,导致耗气伤津的不良后果。如《湿病  相似文献   

9.
“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程钟龄归为八法。然单用“八法”,临证难以取得理想疗效。中医在不断发展,中医疗法也应不断创新。江西名医郭志远教授通过40余年的临床总结,丰富完善了前人的治疗法则,认为“截法”当为治疗第九法,而“探法”则为第十法。  相似文献   

10.
八法药性赋     
中医药物治疗,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此八法(和法和清法略同,吐法很少采用)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  相似文献   

11.
从“汗”法的应用、“吐”法的应用、“下”法的应用、“和”法的应用、“温”法的应用、“清”法的应用、“消”法的应用、“补”法的应用等论述《伤寒论》中治疗“八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杨志敏  谢东平 《中医杂志》2005,46(9):715-716
颜德馨教授临床数十载,擅用膏方治疗慢性及功能性疾病,现将其应用简介如下. 1 "衡法"概述 清代程国彭提出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但时至今日,"八法"已不能概括所有的治法.  相似文献   

13.
<正>中医治疗疾病的法则有汗、下、吐、和、温、清、消、补八种,究其实质就攻、补、和3法;八法中的汗、下、吐、清、消为攻法;温、补为补法,攻补法则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和法应用较局限[1]。笔者根据临床中和法对60例中晚期肿瘤患者的应用加以分析探讨如下。1和法的提出《伤寒杂病论》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东汉末年,为长沙太守张机所著,当时战争频发,战争思想对《伤寒杂病论》影响巨大,根据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敌弱我强就选择是战,敌强我弱就选择守,  相似文献   

14.
试论<伤寒论>中的和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是我国汉代医学家张仲景所创立的一整套较为完备的基本治疗法则,至今仍然在指导着我们的临床工作。八法中的和法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治疗方法,它既没有明显的祛邪作用,也没有明显的补益作用,而是通过缓和和解与调和疏解而达到气机调畅,使表里寒热、虚实的复杂证候、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归于至复。寒热并用,补泻兼施、表里双解,苦辛分消,调和肝脾、气血,达到中和作用,即新的平衡的目的。在《伤寒论》[1]各种病证中的方剂均体现了和法。1 调和营卫法在太阳病中,和法首推桂枝汤。《伤寒论》第53条:“病常…  相似文献   

15.
透法浅探     
马竹溪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4):115-115
中医治法非常丰富,如针对病因辨证产生的祛风、除湿、润燥、清热、泻火等不同治法。根据八纲拟定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等,唯有"透法"论述甚少,但确实存在于临床,散见于中医大家的论述中,而且代有发挥。兹引前贤权威论著加以阐发。  相似文献   

16.
《温病条辨》中指出"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笔者认为在治疗中焦脾胃疾病中"和"法充分体现了"如衡"和"非平不安"的学术思想。和法是清代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总结前人的经验基础上将中医治疗法则归纳为:汗、吐、下、和、清、消、温、补八法。其中和法包括和解表里、调和营卫、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治法有汗、吐、下、和、清、温、消、补八法等,其中补法又分为攻补兼施和纯补两种,笔者把纯补之法归纳为补气、养血、温阳和滋阴四法。  相似文献   

18.
汗法是一种针对表证的治疗法则,为太阳病常规治法,但不是惟一治法,治病应当扶正驱邪,以人为本,通过调节整体机能增加抗御病邪的能力。汗、吐、下、和、清、温、消、补八法皆有解表之功,八法解表充分体现出中医治病的极大灵活性。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理、法、方、药融为一体,构建六经辨证体系,将水液病治疗归纳为宣肺发汗、温阳化水、滋阴润燥、泻下逐水、消痞散结、化气利水、和解少阳、清热利湿、涌吐祛邪等,涉及汗、吐、下、和、清、温、消、补等八法,明确代表方剂与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20.
对《内经》中无名十纲-阴阳表里上下寒热虚实,及相应之无名八法-和,汗(泻),吐,下,温,清,补,消等方面进行阐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