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发热是小儿常见病状之一,临证时诸多医生常只从外感论治谬论多矣!先贤早有各训,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易寒易热,《幼幼集成》说:“今以小儿发热,分为四大证,一曰表热,一曰虚热,一曰实热,表里虚实既明,则大纲在乎,然后逐渐辨认……。”我们辨小儿发热以总纲。提示发热的病因病机,必从“邪”“正”两个方面深究。小儿发热以外感多见,但饮食或其他因素亦不容忽视。《医宗金?》说:“小儿肥甘过度,必生内热,以散发热蒸,小便赤涩,面赤唇焦,舌燥而渴,此里热也。”表热、虚热易辨,此不赘述。里热,实热则是诊治的一个关健。《幼幼集成》说:“扬手掷足。揭衣去被,渴欲饮水,吮乳口热,小便赤,大便闭,此里热出。”又说:  相似文献   

2.
中医认为,通过诊察手足寒热可以辨别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手心较热的为内伤发热;手背较热的为外感发热;手心手背俱热为内伤兼外感发热。如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说:“内伤及劳役饮食不节病,手心热,手背不热;外感风寒则手背热,手心不热。”李梴《医学入门》也说:“手背热为外感,手心热为内伤,手心手背俱热,为内  相似文献   

3.
钱乙,字仲阳,宋代名医,精儿科,著有《小儿药证直诀》三卷,上卷记载脉证治法,中卷记载23个病症的临床治验,下卷则详载各种方药的用途。钱氏注意掌握小儿生理和病理的特点,认为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肌骨嫩怯”脏腑柔弱”“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其病理特点是“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在治疗上十分注意根据生理病理特点辨别寒热虚实,提倡以“柔润”为原则,力戒妄攻误下和“蛮补”。他强调误下太过可致疳病,如“小儿之脏腑柔弱,不可痛击,大下必亡津液而成疳”,认为若有非下不可之证时,亦必“量其大小虚实而下之,则不至为疳也”。小儿脏腑柔弱,治病用药不可过寒过  相似文献   

4.
下证就是可攻下之证,但小儿在病理上有“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的特点,因此若下证不下而贻误病机,则易生他变。而钱氏《小儿药证直诀》(以下简称《直诀》),则十分重视儿科下证的辨治,凡具有“下”的证候,  相似文献   

5.
内伤发热的病名沿革与定义有关本病的记载首见于《素问·调经论》 :“阴虚生内热奈何 ?…有所劳倦 ,形气衰少 ,谷气不盛 ,上焦不行 ,下脘不通 ,胃气热 ,热气熏胸中故内热”。《素问·太阴阳明病篇》 :“故犯贼风虚邪者 ,阳受之 ;饮食不节 ,起居不时者 ,阴受之”。“内伤发热”的病名是李东垣为了与外感发热相鉴别而提出的。《内外伤辨惑论》 :“外感风寒 ,六淫客邪 ,皆有余之病 ,当泻不当补。饮食失节 ,中气不足之病 ,当补不当泻。举世医者 ,皆以饮食失节 ,劳役所伤 ,中气不足当补之症认作外感风寒有余客邪之病 ,重泻其表 ,使营卫之气外绝 ,…  相似文献   

6.
肖挹 《四川中医》1998,16(4):37-37
高热、惊风是小儿临床最常见的症状,具有发病急、来势猛、易于转归的特点,可单独出现,亦可同时出现。笔者在临床之余结合已故名老中医——我的老师熊梦周的经验,对小儿外感发热、惊风的临证问题谈点体会。由于小儿“稚阴稚阳”,气血未充,脏腑娇嫩,易虚易实,易寒易热,“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感受六淫邪气,皆从热化而出发热,热极生风,而致惊厥。《幼科全书》云:“凡小儿有病皆热。”《古今医鉴》也云:“夫小儿有热,热盛生痰,痰盛生惊,惊盛发搐,搐盛则牙关紧急而此俊生焉。”互.高热老师运用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  相似文献   

7.
吴鞠通《解儿难》说:“古称难治者,莫如小儿。”然小儿之难治,主要在于体质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等生理、病理上的不同特点,因而在治疗用药上亦有它不同的特点,归纳起来,有如下几方面。一、细审虚实寒热慎用寒温补泻一般儿科病证,体质强壮者多实,实证多热;体质羸弱者多虚,虚证多寒。在治疗上,实热证多用清泻,虚寒证多用温补。由于小儿体属纯阳,病多新起,故儿科的实热证,往往多于虚寒证,立法处方,必须遵循《素问·血  相似文献   

8.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有“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论述 ,一般认为属阴虚发热。《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节亦认为此为治疗原则 ,笔者未敢苟同。  首先 ,从《至真要大论》原文看 :“有病热者 ,寒之而热 ,有病寒者 ,热之而寒 ,二者皆在 ,新病复起。奈何治 ?岐伯曰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 ,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紧接的下一段为 :“服寒而反热 ,服热而反寒 ,其何故也 ?岐伯曰 :治其王气 ,是以反也。”根据原文之意 ,是说用寒凉药治疗热病而反发热者 ,是阴分不足 ,当滋阴 (即求其属 )。而其下一段内容则表示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  相似文献   

9.
一、内伤发热的病因病机《素问·调经论》曰:“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其中,前者指外感病,后者为内伤病。内伤发热的病因属于后者,具体如下: 1.饮食偏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饮食有寒热之性,若过食肥甘辛热,既易助阳致阳气亢  相似文献   

10.
中医的热证包括多种发热性疾病在内,大体言之可分外感和内伤发热两类。本文着重综述国内近年来对外感发热的理论探讨及临床进展的概况。一、理论探讨对于外感发热的病因、病机和辨证治疗。历代医家认识不一致。中医内部也有不同流派。比较有代表性的莫过于“伤寒”和“温病”派罢了。前者  相似文献   

11.
<正> 发热,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在中医辨证论治中,疾病的发热与否是辨别疾病性质的关键。因此,临床工作者必须所认识。下面,仅结合个人体会作以浅谈,请予指正。一、发热的病因和分类中医对发热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素问·调经论》)。这说明发热有阴阳表里虚实之分,有互相转化,消长的变化,随着阴阳的转化而变化。按八纲辨证和病因分类,可分为: (一) 表热证:可分表虚和表实发热(包括半表半里证之发热)两种,其病因主要为外感六淫。  相似文献   

12.
导赤散在儿科临床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春洁 《河北中医》2005,27(8):605-606
导赤散出自宋·《小儿药证直诀》。笔者在儿科临床中运用导赤散治疗多种疾病,取得较好疗效,现简介如下。1小儿发热首先,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机体功能均较脆弱,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易为六淫所侵,邪气鸱张而壮热。又因小儿发病容易,变化迅速,如《小儿药证直诀·序》中说:“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而小儿温病较成人多见,温邪多从火化,故发热以表、热、实证多见,若风寒外束,也可郁而化热,热极生风,出现高热、抽搐等风火相煽的症状。同时,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气血未充,神气怯弱,易受惊恐。心主惊,《素问·举痛论》曰:“惊则心无所依,…  相似文献   

13.
陆长清教授治疗小儿发热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春花 《四川中医》2000,18(12):1-2
陆长清教授是我院知名儿科专家 ,从事中医儿科三十余载 ,善治小儿各种疑难杂病 ,临床用药颇多创新。陆老根据小儿发热的病理病机特点 ,对急性高热以温凉并施 ,表里兼治 ,宣透清解为法 ;对内伤发热则以清补并用 ,宣畅气机 ,疏和化滞为要 ,常取得满意疗效。1 病因病机陆老认为 ,引起发热的致病因素很多 ,根据病邪之不同和证候特点 ,可以归纳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两个方面 ,其中以外感发热居多。外感发热常因感受六淫之邪和疫疠之邪所引起 ,发病较快 ,易于传变 ,多属实证 ;内伤发热多因饮食积滞 ,郁积化热 ,或阴阳失调 ,脏腑积热 ,以及气血亏…  相似文献   

14.
“恶寒发热同时并见,多主外感表证”,这已为历代中医学家所共识,对其病机的阐释,历版《中医诊断学》全国统编教材基本相同,认为“外邪袭表,影响卫阳温分肉的功能,肌腠失煦则恶寒;邪气外束,玄府闭塞,卫阳失于宣发则郁而发热”[1]。对此理论,笔者存有疑问,今试作探析,以求正于同道。1 问题的提出  表证见于外感病初起阶段,在《伤寒论》属太阳病范畴。《伤寒论·太阳病篇》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对此内容,清·程郊倩注:“恶寒者,太阳为邪所袭,郁而不宣故也”。此前,《素问·调经论》指出:“卫气不得泄越,故发热”。这可…  相似文献   

15.
腹泻乃婴幼儿常见病之一,轻者易治。然小儿稚阴稚阳之体,易寒易热,易实易虚,疾病传变迅速,万密斋喻之为“水面之泡,草头之露”,若方治稍乖,则轻者转重,险象迭起,或致迁延日久,酿成疳臌虚羸之疾。多年来,笔者运用经方治疗重型婴幼儿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对于发热的论述约占条文十分之七,然主要讨论由外感而引起。其发热类型有微热、烦热、恶热、潮热及往来寒热等,其性质有实证、虚证及虚实挟杂之证。笔者就《伤寒论》的发热证治规律探究如下,以冀对临床辨治有一定指导意义。1 《伤寒论》的发热证治规律 发热亦称身热,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循其因机,在表者多为外感风寒,邪正相争,营卫失和;在里者则为表邪入里,化热成实,里热蒸腾;还有病邪在半表半里或表里同病,亦有真寒假热、水极似水之  相似文献   

17.
<正> 病因病机外感发热的原因,多由外感六淫、温疫、瘟毒之邪所致,病证比较复杂。六淫外邪侵袭肌表,正邪相争,营卫失和,阳盛于外,是一切外感发热的主要病理过程。外感发热,多由表及里,故初期阶段多属表证发热;继则邪气入里,表现正邪交争激烈,致使人体脏腑经络气血失调,引起发热,称为中期阶段;末期阶段则由于发热日久,而呈正虚邪恋的病理状态。诊治要点诊治发热要善于通过“审证求因”,以分清外感与内伤发热的不同;要善于观察发热兼证的各异,辨别病情之轻重,及时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 1、鉴别外感与内伤发热:凡起病急,病程短,发热重,有表证或有表证过程者,多属外感发热(内伤发热中的气虚发热除外);而发病缓慢,病  相似文献   

18.
清代著名革新派医家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一书,除“记脏腑”,论内妇科病外,对儿科重证,亦有专论。其论病,多发前人之未发;其论治,多补后世之未备。故择其要,略予阐发。1 开逐瘀治疳之先河自钱乙提出“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小儿药证直诀》)后,后世医家多将疳证的病机,统归于“脾家一脏”,治以调理脾胃为主。以为“脾家病去,则余脏皆安”(《幼科证治准绳》)。王氏敢于疑古,敢于突破前人疳证学说的狭隘框架,大胆提出疳积  相似文献   

19.
<正> 先师岳美中教授临床辨证“见之真,守之定”,治疗外感热病和急症有胆有识,对治内伤杂病通常达变,机圆法活,尤其对治疗血液病积有相当丰富之经验。爰举一二如下。一、发热首当判明是外感抑是内伤。岳老经验,外感发热,手背热,越扪越热,脉右大于左;内伤发热,手心发热,越扪越热,而手背不  相似文献   

20.
血证是指血液不循常道离经而行,或从九窍而出,或渗溢于肌肤的一类病证。《内经》对血证的病因病机及与经络脏腑的关系均有论述,并可散见于多篇之中,未成系统,笔者略加论述,以期对有较全面的认识。1 血证的病因病机 《内经》认为血证的形成与外感时邪、内伤情志及饮食劳倦相关。出血之因于外感时邪者,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少阴司天热淫所胜……民病……唾血血泄鼽衄”,“太阴司天,湿淫所胜……咳唾则有血”等等。出血之因于情志者,如《素问·举痛论》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