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痰邪是眩晕致病主要因素,痰邪致病易与风、火、湿、瘀病邪相兼为患,治疗痰症眩晕要详辨痰火、风痰、痰湿、痰瘀.依痘不同分而治之,方可彰显疗效。  相似文献   

2.
焦富英教授认为眩晕不外乎风、痰、瘀,风挟痰浊、瘀阻脑络、痰瘀互结、肝风袭扰、风痰瘀搏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主张熄风、化痰、逐瘀同治,以小柴胡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而成熄风化痰通络止眩汤,小柴胡汤斡旋少阳枢机,透达郁火,升清降浊,半夏白术天麻汤化痰降逆,平肝止眩,适用于各型眩晕,尤宜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附眩晕(风痰瘀阻)验案1则。  相似文献   

3.
眩晕病临床病因复杂,但不外乎风、火、痰、虚、瘀,多责之于肝、心、脾、肾四脏,治疗方法众多。从调理脾胃气机升降的角度出发治疗眩晕,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点从《丹溪心法》中“无痰不作眩”观点出发,论述风、气、郁、瘀、湿、热相关因素均可致痰或与痰相结而成眩晕之六大证型,并分析其病因病机、治则、方药,为临床中痰证所致眩晕提供辨证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眩晕的主症、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等方面总结崔应麟教授治疗本病的独特经验。崔应麟教授认为眩晕的病因主要为因风、因痰、因瘀3个方面,临床辨治本病当四诊合参,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6.
周宝宽  周探 《河南中医》2012,32(10):1277-1278
眩晕轻者易被忽视,重者难疗.虽病因复杂,但不外风、火、痰、瘀、虚五端,脏腑多责之于肝、脾、心、肾.发病主因多为元神之府及清阳之窍失养、被扰,即现代医学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治疗眩晕有诸多方法与方药,可从风、火、痰、瘀、虚论治,亦可从肝、脾、心、肾论治.取酸枣仁汤清热除烦、养血安神之功随证加减,治疗眩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眩晕指因风、火、痰、瘀、虚导致邪扰清空或清窍失养而出现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1]。现代医学中的内耳眩晕、颈椎病、高血压病、贫血、颅内肿瘤等,临床表现均以眩晕为主。虽然现代医学对眩晕的病因、  相似文献   

8.
眩晕是以头晕目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本病病机复杂,对眩晕多从风、火、痰、瘀立论,但眩晕与虚的关系更为紧密,其病机以风、火、痰、瘀为标,气虚清阳不升为本,以益气升阳为其治疗大法,临证多用升阳益胃汤加味,均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王育勤 《河南中医》2013,33(8):1230-1231
总结王立忠教授治疗眩晕的经验.王教授从五脏气血阴阳的盛衰,产生风、火、痰、湿、饮、瘀、虚、外感等立论,对导致眩晕的机理加以论述,并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以病因立论,从脏腑治疗,善用清法、和法,慎用补法,治未病思想贯穿治疗的始终.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眩晕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因素之一。目前眩晕的西医病因复杂,涉及临床多个学科;中医诊治眩晕病主要从风、火、痰、瘀、虚等方面入手,中药辅以针灸、推拿治疗,临床操作简单,效果佳。不论是从中医还是西医诊治,明确眩晕的病因、病机是治疗的关键。本文就近年来中西医关于眩晕病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为临床进一步诊治眩晕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眩晕其病因病机归纳起来,有风、火、痰、虚、瘀。脾胃虚弱为其根本,自拟上晕汤有补脾豁痰、驱风清华之功,治疗30例,痊愈14例,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2例。  相似文献   

12.
风、火、瘀、虚都可以导致眩晕,但多与痰邪相兼而发,所谓“无痰不作眩”。其证多见风痰上扰、湿痰蒙窍、痰火互结、痰瘀阻滞及虚痰为患。此外,痰湿体质也是眩晕的重要发病基础。眩晕的治疗,尤重治痰,除要注重痰与风火瘀虚相兼为病的辨证施治外,尚需重视对痰湿体质的调治。  相似文献   

13.
眩晕症乃临床常见病症,多见于中老年人。中医学认为,此症病位在脑,病因有“痰,瘀,风,火,虚”五端。我院中医理疗科近年采用推拿治疗痰湿性眩晕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眩晕是以头晕目眩为主证的临床常见病证,其机制复杂,病因多端.将国家名老中医段富津教授治疗眩晕案例进行综合整理,分析得出肝脾肾功能失调是眩晕之本,风、火、痰、瘀多因肝脾肾功能失调而生,虚实并见是其病机演变的基本特征.现将其病变机理具体汇报如下,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佐.  相似文献   

15.
眩晕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具有一过性、易复发性、严重性的特征.中医的眩晕是以头晕目眩为主症的疾病,其病因病机包括: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痰浊中阻、瘀血阻窍,以风、痰、火、瘀兼证为标;气血亏虚、肝肾两虚,以脏腑亏虚、阴阳失调为本.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浦家祚教授治疗眩晕的临证经验.方法收集浦家祚教授经治的428例眩晕病例,对其症状进行频数、因子、聚类分析,总结临证规律.结果从症状分析可以看出,眩晕的病机涉及虚、痰、瘀、风四个方面,四者之间相互影响.结论明确了浦家祚教授治疗眩晕的诊治特色,核心病机为本虚标实,风、痰、瘀、虚相兼为病.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胡志强教授采用化痰通络饮加减治疗眩晕的经验,胡志强教授认为眩晕的病因主要有情志、饮食、体虚年高、跌扑损伤等方面,病机有虚实两端,虚者为气、血、津不足,髓海失养;实者多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窍。  相似文献   

18.
蔡圣朝认为痰、湿、风、火、瘀等上犯扰乱神明则发眩晕为标,肝、脾、肾的虚损为本。遵循"补其不足,泻其有余"及辨证论治,治疗时既强调病因,又针对病位,采用"项七针"为主结合颈项灸治疗颈性眩晕,方法独特,临床效果显著。本文详述了蔡圣朝对颈性眩晕的诊疗特色。  相似文献   

19.
董菊萍主任医师认为痰瘀痹阻脑络为眩晕病机之关键。又因风、火、痰、瘀、虚引起清窍失养,而将眩晕分为肝阳上亢、气滞血瘀、气血亏虚、痰浊蒙窍、肝肾阴虚五型。以七味眩晕汤为基础方药,各证型合用相应方药治之获得良效。  相似文献   

20.
此文以辨证论治为原则总结了崔应麟教授治疗眩晕病的独特临床经验。崔应麟教授认为眩晕病机可从风、痰、瘀、虚4个方面考虑论治,临床应坚持因人而异,标本兼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