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尤其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意识和理念缺乏的现象。指出学生缺乏对中医原创思维的理解和感悟,是创新能力不足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出引导学生研读经典,培养原创思维,在夯实和继承中医传统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医院校毕业生的整体临床水平不尽如人意的原因是因现行教材存在诸多问题。如对中医文化原创思维的曲解,摈弃了五运六气理论,一味宣扬辨证论治,不重视药性等。提出中医要发展,教育是基础;教育要发展,教材是根本。期望新一代教材还中医本来面目,为振兴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弘扬中华文化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3.
文章试从中医药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入手,分析中医药教育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及其对中医药发展、中医人才培养造成的影响。针对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导致中医思维方式形成缓慢、中医发展及创新西医化等问题,提出中医教育应当尊重传统文化和中医药学术发展的自身规律,通过树立正确的中医人才标准、合理设置中医药院校课程体系、凝聚社会合力以培植中医药文化土壤等路径解决中医药持续发展的困惑,复兴传统文化并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中建立中医学术发展理念、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医教协同、深化师承教育政策的颁布为中医药高等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和影响。从人才培养的角度,通过对中医思维培养、院校与师承教育的结合、中医药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等影响中医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的思考,介绍了我校在思维传承、技能传承和文化传承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中医院校教育自20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成就斐然,每年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中医药人才.与此同时,"中医人才异化"、"中医从业者众,中医事业后继乏人"的现象,也被越来越多的中医教育与管理者所认识和忧虑[1].究其原因有多种,但中医人文教育的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为此,众多中医教育家从调整中医院校中西医学课程开课比例和顺序、加强中医经典教学、中医思维培养等多种角度就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医院校学生的中医人文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中医药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和时代特征,以区域性中医药文化为切入点,可有效加强和改进中医院校学生的中医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6.
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中医思维培养。探讨中医思维培养在中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内涵和价值,分析了中医思维培养在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探索如何在中医药教育教学中实践中医思维培养,旨在为促进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提高中医药教育整体水平。建立以中医药课程为主线、先中后西的中医药类专业课程体系,增设中医疫病课程。支持中医药院校加强中医药传统文化功底深厚、热爱中医的优秀学生选拔培养。强化中医思维培养和中医临床技能培训,并作为学生学业评价主要内容。加强"双一流"建设对中医药院校和学科的支持。布局建设100个左右中医药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推进高职中医药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强化高校附属医院中医临床教学职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21世纪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基本规律进行了探索、归纳和总结。高等中医药教育应坚持中医教育的主体性,坚持把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融合起来,坚持把临床实践与理论知识的教学融合起来,提出要加强培养中医药实践的基本技能,培养出满足社会所需、实践技能出色、具有中医思维的中医药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9.
中医儿童健康科普人才和儿科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在"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后,更加凸显出来。这对中医院校培养中医儿童健康科普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在基于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本文就此引入设计思维,对中医院校培养中医儿童健康科普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引导科普人员从传统的思维方式转向通俗和社会化思考,站在受众的角度,以要达成的成果着手,解决中医药科普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引导科普人员实现正确运用科普的表现手法来表现科学知识,传递科技信息;能够创新性的构建中医药文化科普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医药科普人才培养质量,丰富科普教育理论,促进中医药科普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0.
中医师承教育是当今社会中医传承的主要方式,其培养了大量的中医优秀人才,促进中医药文化和中医学术思想传播,是现代中医药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近代以来,人们脑海中逐渐形成了以西方医学为体系的思维模式时,中医学教育该如何的发展与传承。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分析了现代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特点,阐述师承教育在现代中医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期探讨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中医原创思维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定历史条件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其思维的本质特征就是"象"思维和"天人合一"的整体视域。而文学思维是通过人们的形象化思考,由想象、联想等思维模式组成的。本文通过分析中医原创思维与文学思维的共通性,阐明中医原创思维的培养和文学课程相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提出在文学作品中寻求以更生动灵活而富有文学审美气息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中医原创思维的新思路,并从提升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思维等方面探讨了中医原创思维培养与古代文学课程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认为对中医学七年制学生的培养,要特别注重其中医思维的研究、培养和运用;要通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经典的学习,开展原创思维研究,建立中医临床复杂性辨证思维体系,建立起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中医药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中医药院校的文化特质出发,提出中医药院校精神文化建设重在弘扬中医文化,培养中医人文精神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医药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内涵及建设举措做了相应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我国发展之大计,高等中医药院校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中医人才的任务,是培养临床卫生医务人员的基地和摇篮。目前我国存在中医药高级人才培养质量下降问题,中医药发展面临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培养方法,重视中医思维的培养,从而培养合格实用中医药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有赖于中医教育,中医药研究生是中医传承和发展的中坚力量。通过分析中医药院校学生教育现状,结合中医传承的特点,分析现阶段研究生传承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并给出建议,提出运用中医药模式培养现代化的中医人才,将传承教育同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思路,以期为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育及中医药传承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中医师承教育看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生导师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红云  王珏 《中医教育》2006,25(2):21-23
中医教育经历了从几千年师承教育向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转变的过程。随着社会发展,人们价值观的变化、社会思维模式的改变、对传统文化的淡化等因素,中医药院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遵循中医学科特点和发展规律,在高等中医药院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高等中医教育与师承教育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7.
<正>自高等中医药教育开展以来,内经一直是学生所必学经典课程。但是现在的中医药院校学生恰恰缺乏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不甚熟悉,尤其是对中医的精髓,即中医的思维方法很难把握[1],导致当下中医药院校有些学生忽视经典课程的重要性。为此有学者指出加强《内经》学习,重视中医思维的培养,是当前中医教育的当务之急[2]。为了提高学生对经典课程的兴趣与学习的主动性,笔者就内经课程教学中如何切实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18.
方楠 《中医教育》2014,(5):50-53
通过分析整理中国传统医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指出加强中医药学专业大学生生态伦理观教育对于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巩固专业思想,培养中医思维,塑造新时代“大医精诚,止于至善”中医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思考如何运用中医方剂“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配伍用药,提出在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生态伦理教育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19.
杨明  杨强 《中医药导报》2013,(11):141-143
对目前高等中医院校中医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应对策,认为中医教育需从观念、文化、课程设置等多方位入手,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  相似文献   

20.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现时代中医药发展的创新性要求,而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中医药研究生在中医人才队伍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医药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成为了中医院校提升综合实力、中医事业现代化发展、全民生命健康保障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当前中医药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做出几点思考:思想上,应坚定中医文化自信,传承中医文化精髓,浸染中医药研究生的价值判断、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奠定中医人才培养的基础;教育上,应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师与学生这两个主体之间实现良好衔接;培养模式上,需融合理论、临床、科研、人文、交际于一体,重视医德人文素质的培养,强化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实现基础知识扎实、临床科研兼备、实践能力优越的全方位、多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