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常高值血压发现率逐渐升高的原因是基础医学知识的普及和检验手段的提高,但是如果不加以干预,极大的可能转化为高血压,导致心脑血管患病的风险持续上升。研究表明,正常高值血压人群检测血脂、细胞因子等实验室指标已经发生了改变,给靶器官造成了一定的损害,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和高血压人群同样需要重视。正常高值血压多属于虚实夹杂之证,与肝、脾、肾密切相关。证型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有所侧重,且受体质、环境、年龄等因素影响,不可一概而论。对于治疗方面,常规西药降压尚未纳入指南,运动、饮食、健康教育等仍占主要地位。研究表明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施以具有中医特色的干预方法,如中药、针灸、代茶饮、八段锦等,干预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血压,改善症状,调节体质,保护靶器官损伤,且依从性较好。运用中医治未病的优势,将防线前移,将正常高值血压转变为理想血压意义深远。基于针对中医药疗法干预正常高值血压的研究,发现样本量较小,严谨性有待提高,由于中药和穴位符合机制复杂,有待深入。临床研究干预和随访时间限制,中医药疗法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缺乏有力的证据支持。现对中医药干预正常高值血压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及后续的研究提供指导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群高值血压的危险因素及其应对措施。方法:2009年10月2010年8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及社区人户调查居民,建立档案,对1309名社区20~60岁中青年人群的调查,其中1262名完成了问卷及相关体格检查,其中男性622人(49.28%),女性640人(50.71%),筛选正常血压730人(57.84%),男性250人(40.19%),女性480人(75.00%、;高血压病人150人(11.89%),男性80人(12.86%),女性70人(10.94%);正常高值血压382(30.27%)人,男性292人(46.94%),女性90(14.06%)。分析正常血压组(130/85mmHg以下)、正常高值血压组(130~139/85~89mmHg)、高血压组三组人群高血压家庭史、饮酒史、吸烟史、空腹血糖、血脂、是否从事紧张工作等因素来探讨血压与心血管因素相关性,根据身高与体重计算BMI,所有调查人群均检查血脂、肾功能、空腹血糖,血压均测量二次取平均值,评估不良的生活方式对血压水平的影响。高血压及其分级的诊断参考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中国高血压正常值伴心血管危险因素者的干预研究》操作手册推荐的标准:正常血压:SBP〈130mmHg和DBP〈85mmHg。正常高值血压:130mmHg≤SBP≤139mmHg和85mmHg≤DBP≤89mmHg;高血压: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排除慢性肾脏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病等影响血压的疾病。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和高血压组伴随的危险因素无明显差异,但均高于正常血压组。男性伴随的危险因素高于女性,低龄高血压组家族史发病率高,除不良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对血压有很大的影响。女性50岁后血压升高明显,说明血压受遗传和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外,还受更年期内分泌激素变化的影响。结论:1262名20~60岁社区居民中高血压患病率男女性患者无明显差异,正常高值血压组男性发病率多于女性,并且随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增加;正常高值血压组和高血压组伴随的危险因素无明显差异,但均高于正常血压组。男性伴随的危险因素高于女性,低龄高血压组家族史发病率高,除了不良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对血压有很大的影响。女性50岁后血压升高明显,说明血压受遗传和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外,还受更年期内分泌激素变化的影响(1)。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气温、相对湿度、天气状况等气象因素对1级高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及正常血压人群血压影响的规律。[方法]同期筛选天津市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级高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及正常血压受试者各10例,每日规定时间点测量并连续记录血压1 a;同步记录血压测量期间天津市的气象数据,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级高血压组日均收缩压(SBP)、日均舒张压(DBP)和正常高值血压组日均SBP与候均温、日平均气温及相对湿度均呈负相关(r-0.5,P0.05);1级高血压组及正常高值血压组晨SBP与候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及相对湿度负相关程度均最高(r-0.6,P0.01)。1级高血压组SBP、DBP与正常高值血压组SBP升高与雾霾相关(P0.05)、降低与雨天相关(P0.05)。[结论]气象因素对1级高血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血压有明显影响,需加强气象因素变化时对该两组人群早晨血压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逐渐增多,已进入老龄化国家之列,中风(脑血管病)有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对中风的防治有其特殊的意义。有许多因素可以增加脑血管病的风险,如果这些因素不加以重视,则使中风的发病率大大增加。  1.高血压是目前公认的引起中风(脑血管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国内文献报道,高血压人群为正常血压人群发病的3倍;日本报道,脑出血患者高血压组比正常血压组死亡率高17倍,脑血栓形成患者高血压组比正常血压组高4倍。且血压的高低与高血压持续的时间与中风的发生率成正比关系。如果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将大大增加中风的发生机会,但相当…  相似文献   

5.
中药贴敷疗法治疗对临界高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高发性的临床疾病,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增加,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并伴有心、脑.肾等脏器病理特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并且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三大特点。高血压正常高值与高血压病1级患者通过药物干预与非药物干预以达到控制血压,本研究通过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对临界高血压的影响来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及血压正常高值人群中医临床症状、西医理化检测指标的差异及关联性,为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病证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高血压人群及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分析其中医四诊量表信息及西医指标,运用改进的节点收缩法筛选核心中医症状及西医指标,利用Cytoscape3.40、Pajek64 5.07进行网络可视化及复杂网络分析;运用复杂网络方法,分别构建2组人群复杂综合网络Gall及核心中医症状网络GChinese、西医指标网络Gwest、症状-指标联合网络GChinese-Gwest,分析网络结构,并做关联分析。结果复杂网络分析显示,血压正常高值组综合网络Gall网络节点较高血压组有更高的聚集系数,高血压组网络有较大的网络集中度、特征路径长度及网络异质性;高血压组及血压正常高值组分别筛选出10个核心症状,二者有7个共有症状,筛选出的10个西医理化检测指标完全相同;症状-指标关联分析显示,2组有共同的白苔和黄苔与舒张压、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指标的关联。结论高血压与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在症状指标关联性上存在共性特征趋势,症状和指标及其关系有共同表现;复杂网络方法适用于中医症状、西医指标数据联合分析,通过构建相应的症状-指标联合网络,可用于临床中西医结合病证诊断。  相似文献   

7.
刘永家教授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诊疗经验丰富、见解独到,认为常见的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有年龄分段,即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和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对高血压病治疗可分为三期,早期血压升高,但未达到2级高血压水平,可先以改善生活方式,中药汤剂调节血压;中期血压升高,需加以西药控制血压;后期靶器官受损,主张中西医并举,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医体质分型,并研究不同体质类型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Blood vessel tense element transformation enzyme ACE)基因多态性分布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调查表方式,对通过随机方法入选的120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进行中医体质分类,设正常血压值对照组。观察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医体质分型特点。中医体质分型确定后运用PCR-RFLP技术检测2组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体质的相关性。结果: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为平和型、气虚型、阴虚型,占正常高值血压人群比例分别为23%、22%、25%,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高值血压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分布特点与正常血压值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正常高值血压组中不同中医体质组别两两比较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分布频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医体质类型有其独特表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分布与体质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对阴虚质、阳虚质两种体质人群正常高值血压的影响。方法将86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阴虚质20例,阳虚质22例)和对照组44例(阴虚质19例,阳虚质25例)。对照组采用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一般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热敏灸治疗。两组均每星期随访2次并测量血压。治疗1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不同体质人群的临床疗效、高血压确诊率及转平和质百分率。结果治疗组阴虚质和阳虚质人群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100.0%,对照组分别为78.9%和92.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阴虚质和阳虚质人群治疗后高血压确诊率分别为15.0%和9.1%,对照组分别为36.8%和16.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阴虚质或阳虚质人群转平和质百分率为23.8%,对照组为13.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能降低阴虚质、阳虚质两种体质人群正常高值血压及高血压发病率,并可有效纠正偏颇体质。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医学认为血脉瘀滞是导致高血压病的重要病因之一,血瘀证是高血压病情发展的必经阶段,临床应用活血化瘀药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显示了活血化瘀治疗高血压病的优势。文章就近年来研究高血压病的从瘀论治的依据,活血化瘀药治疗高血压病的机理及活血化瘀的单味中药在高血压中的应用加以总结讨论。  相似文献   

11.
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医健康管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高值血压约40%~50%可发展为高血压疾病,依据传统治未病思想,从谨守病机、调摄情志、平衡饮食、顺应四时等方面,提出了正常高值血压的中医健康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2.
血脉理论以气、血、脉三者关系为基础,以脉为主体、气血为物质基础,构建了一个涵盖气血经络的理论系统,并有其自身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血脉理论不断发展完善,在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方面取得良好成效,更为许多难治性疾病提供了新的辨证思路。H型高血压已被证明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尤与脑卒中相关,而脑卒中是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点。以往治疗H型高血压,仍多依从高血压的传统治疗方案,从"眩晕""头痛"等方面入手,而对其伴发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却收效甚微。因此,从血脉理论这个新角度,探讨H型高血压的病因病机,对指导其临床辨证论治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几大杀手之一,而正常高值血压是介于健康和高血压之间的临界状态,及时采取措施可以减少高血压的发生并进一步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运用基于iTRAQ技术的蛋白质组学从分子层面探索高值血压防治规律,推进传统"治未病"理论在高值血压防治中深入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清尿酸水平与正常高值血压相关性.方法: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680例,根据血压水平,分为正常高值血压组(380例),正常血压组(300例),检测血清尿酸水平,并对比分析.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血尿酸水平(355.46±68.68)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315.27±72.16)(P=O.025).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正常高值血压成正相关.血清尿酸水平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正常高值血压相关性。方法: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600例,根据血压水平,分为正常高值血压组(300例),正常血压组(300例),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并对比分析。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3.41±0.63)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2.57±0.71)(P〈0.05)。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正常高值血压成正相关,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延续性健康行为指导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2012年在开滦总医院体检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观察对象712例组成研究队列,根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血压水平分类标准定义正常高值血压,制定健康行为指导方案,对研究人群进行为期12个月的延续性健康行为指导。于2013~2014年完成研究队列的随访体检。结果在712例观察对象中,最终完成随访体检的有689例。随访指导12个月后,观察人群收缩压、舒张压和BMI值、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的比例低于指导前;规律锻炼和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高于指导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进行非药物治疗,给予长期的健康行为指导能够帮助人群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地控制血压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析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353例正常高值血压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Excel作为数据录入系统,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353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病位主要在肝、脾、肾;中医证素分布主要为痰湿、血瘀、阴虚、阳亢、气滞等;中医证型分布主要为肝’肾阴虚、痰瘀互结、肝气郁结;实证以痰瘀互结为主,虚证以肝肾阴虚为主。结论:正常高值血压病机性质属本虚标实,以阴虚为本,阳亢为标,瘀血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8.
李秀娟 《世界中医药》2012,7(4):345-347
目的:探讨以中医体质辨识养生为特色的社区非药物干预对血压正常高值老年人群的影响。方法:240例血压正常高值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非药物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每周随访2次并测血压,1年后对2组间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在知识知晓率及改善行为执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的收缩压、体重指数、血清胆固醇、餐后2h血糖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高血压发病率30.83%,对照组为68.33%,2组高血压发病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平和体质增加10%,对照组平和体质减少5%,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中医体质辨识养生为特色的社区非药物干预可降低血压正常高值老年人的高血压发病率,同时还可降低体重指数、血脂、血糖等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干预后虽然平和体质的人数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有较为明显的变化趋势,可为以后的社区临床提供参考,且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步行运动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对我校2014年教职工健康体检中血压升高的48例患者,正常高值血压21例、1级原发性高血压27例,进行步行运动疗法,半年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显效37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7%,降压效果显著改善。结论:步行运动降压效果显著,可作为正常高值血压和1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前的有效预防控制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从《内经》血脉理论出发,阐明高血压是因痰、瘀、虚等病理因素导致脉道壅滞或堵塞,脉内压力增大而形成一种血管疾病,用血脉辨证取代传统的脏腑辨证能更准确的解释高血压的生理病理。现代医学根据疾病不同阶段,多以改善血液质量(抗炎、抗氧化等),防治血管病变(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重塑等)两大方面治疗高血压,这与中医血脉理论指导下辨别病位,采用治血、治脉的辨证疗法不谋而合。现将血脉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介绍高血压形成的病机及高血压血管病变的实质,并提供从血脉论治高血压的临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