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任、督二脉是奇经八脉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着溢蓄、调节、统辖的作用,从而加强了人体经脉之联系。任督二脉,又总济十二经脉,故有“阴阳脉之海”之称。任、督二脉皆起于小腹内,分别循行于前后躯干的正中,上至头面,在奇经八脉中唯有任督二脉分布着它本经所属之穴位,而不依附于它经,起着组合与统领全身诸阴阳经的作  相似文献   

2.
手少阴与手太阳经交接的探讨经络作为运行气血的通道,“内属于藏府,外络于肢节”,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十二经脉首尾相接,如环无端,其运行气血,流通阴阳,终而复始,无有停息。然而,十二经脉之交接,除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交接之外,其它经脉都是通过...  相似文献   

3.
十二经补泻穴,又名“十二经子母穴补泻法”,即《针灸大成》“十二经病井荥俞经合补虚泻实”(以下简称补泻穴)。此法是每经都有一补穴一泻穴,十二经共有24穴。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凡是十二经脉中的阴阳失调,或在某经的循行通路及其相连脏腑出现邪盛正衰的各种疾患时,都可运用该经的补泻穴施行补虚泻实,以调整其有余和不  相似文献   

4.
“会通六合”一语,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对于这段文字中“六合”的解释,唐代王冰尝注曰:“谓十二经脉之合也,《灵枢经》曰:太阴、阳明为一合,少阴、  相似文献   

5.
《灵枢.经别》中有“足太阳之正”等十二正,十二正之别为十二经别。历代医家认为十二正即十二经脉,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笔者经反复研究,认为这种理解有悖于《灵枢》原义,故不揣自陋,简要论述如下。《灵枢.经别》中言“足阳明之正”与“足太阴之正”皆“上至髀”。可见,足阳明之正与足太阴之正为向心性循行,而足阳明经脉从头走足,故言“十二正即十二经脉”于理不通。同理,十二经别也为向心性循行,言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的支脉也于理不通。营气行于脉中,沿十二经脉顺序循环流注,昼夜营五十周;卫气日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  相似文献   

6.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有这样一段经文:“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藏府各因其经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历代医家对这段经文的解释各不相同,其中分歧最大者为“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一句。下列举有代表性的三家观之:其一,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阳明为阴阳脏腑之海,五脏六腑各因十二经脉受气于阳明,故经脉得为胃行津液之气”。他认为十二经脉为胃行其津液。  相似文献   

7.
处英 《家庭中医药》2007,14(6):41-42
早在《灵枢·动输》篇中就有“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末”即指四肢手足末端,说明四肢末端是人体阴阳经络之气会合联络之处.人体脏腑组织各部位通过十二经脉气的散布,在手部有其相应的反应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井穴为五输穴之首穴,为十二经脉之气所出始发之源,又为阴阳经史会之所.从五输穴的排列顺序、井穴配属五行、井穴配属天干、“根结”理论及临床治疗作用等方面可以很好地理解井穴为五输穴之始的实质.  相似文献   

9.
根据《灵枢·逆顺肥瘦》篇的记载,十二经脉的循行为“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如此”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气血随之终而复始,流行不止。但在其它文献中如《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难经》以及《灵枢》的《卫气》《根结》等均有一些有关气的循行分布与之不相一致的描述,兹试就这一问题做一尝试性探讨,冀从理论和临床角度说明经气流注  相似文献   

10.
《灵枢·经别》中有一段文字,通行本作如下标点:“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藏六府所以应天道。”这里应改正两处:“诸经”之后应加一逗号;“十二时”之后的顿号应改作句号。句逗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对原文的理解。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说:从音乐六律(包  相似文献   

11.
马廷辉 《针刺研究》2002,27(4):308-310
本文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关于经络间的内在实质联系的论述总结出十二经络阴阳二气盛衰和经脉交接的规律 ,认为经络阴气变阳气在于手 ,阳气变阴气在于足 ,故十二经中经络阴气始于足 ,汇于胸 ,上散于手 ;经络阳气始于手 ,汇于首 (头 ) ,下泻于足。阴阳二气交换转变形成大周天。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的内涵及辨证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柴瑞震  陈业兴 《河南中医》2012,32(4):397-399
《伤寒论》中三阴三阳是对外感病的阴阳划分,分为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若只见三阴三阳就视为"六经脉",不见后面的"病"字,是错拿三阴三阳六个概念硬套经脉。"六经"并不等于《伤寒论》三阴三阳六病,不能强加"六经"于《伤寒论》。应该使用"三阴三阳六病辨证"或简称"六病辨证",才符合《伤寒论》的原义。  相似文献   

13.
经别求是     
赵京生 《中国针灸》2008,28(9):691-695
将经别置于经脉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考查,显示其属于十一脉模式经脉理论的遗存,表达阳脉与脏腑的联系及阴阳经脉具一定共性的关系,是《灵枢.经脉》之前的十二脉成分。现代对经脉体系的表述,混淆了其与《灵枢.经脉》十二脉理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从五运六气看六经辨证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讨论六经实质,关键在于对“三阴三阳”的理解。三阴三阳表述的是自然界阴阳离合的六种状态。三阴三阳的开、阖、枢,决定了“六经”各自的属性和不同特点。需要用五运六气在不同时空方位阴阳气的状态来理解三阴三阳。从五运六气看六经,以往六经理论中的一些难题,就可以得到较为合理的解释。三阴三阳之间是有序的动态时空变化。三阴三阳辨证,可较好地反映疾病发生时内外环境整体变化的动态时空特征。讲《伤寒论》不能不讲六经辨证,六经辨证绝不可废。  相似文献   

15.
郑钦安在易学理论的启发指导下,将人身阴阳分为先天阴阳、后天阴阳。先天阴阳为元阴元阳,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后天阴阳为元阴元阳在人身五脏、六腑、经络等各个部位运行的不同状态。郑钦安借助易学概念,用乾元比拟人身真气,用乾坤两卦比拟先天阴阳,用坎离艮兑震巽六卦分配脏腑经络并配合五行学说、六经气化学说阐释后天阴阳,将后天人身诸象归属于先天元阴元阳的消长,进而归属于一元真气的盈缩,以此阐发人身阴阳合一之道,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医易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十二经脉气血盛衰变化临床意义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ang ZL  Zhao SH 《中国针灸》2010,30(10):859-862
十二经脉流注次序不是按照三阴三阳排列的,而是根据气血在人体的运行规律确立的。气血在流注过程中的多少盛衰变化,形成了由气血阴阳最盛的太阴与阳明,依次消长转化递减,经少阴与太阳,至气血阴阳衰少的厥阴与少阳,衰尽复生,终而复始。这种终而复始、如环无端的流注次序,不仅反映了经脉上行下循、内注外达的"脉行之逆顺",而且反映了人体阴阳互根、消长转化和气血多少平衡协调的变化关系,以及疾病的虚实病理变化。因而,明辨十二经脉气血多少流注规律,是掌握经脉流注次序意义的前提,是行针施药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使初学者更好地理解伤寒论原文的含义,探讨《伤寒论》六经的由来。方法:以建筑物内管网作比喻,简要分析与伤寒理论有关的一些概念,比如脏腑、阴阳、经络,同时也指出了伤寒六经的概念及形成的名、名形结合、名形用像结合的三个阶段;指出六经辨证的内涵是对疾病因、性、位、时、量、势六因素的分析,而其外延则是后世中医所有辨证方法的基础。同时也提出了伤寒传变的条件和方式。结果:认为十二条正经是以阴、阳、手、足、脏、腑分别命名而来的,若不分左右和手足就合并为六经。六经传变、六经辨证即依此而来。结论:六经辨证是从《黄帝内经》发展而来,又成为后代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三焦辨证等方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毛德西 《河南中医》2006,26(7):9-11
张仲景在阴阳学说指导下,将伤寒证候分为两纲,即三阴三阳,然后在两纲之内辨其六目,即表里部位、寒热之性、虚实之体,这就是后世人们所概括的“六经辨证”。在具体分析方法上,张仲景用比较分类法、考论虚实法、设喻达旨法、对偶举证法等,对397条进行了交叉印证、反复推论,使得这些条文井然有序,病证分明。  相似文献   

19.
王斌  陈燕荔  潘玥  陈波  王琮  潘战宇  郭义 《河南中医》2020,40(2):193-195
人体胸腹部属阴,足阳明胃经为三阳中阳气最盛之经,其循行于胸腹部,既可充养阳经,又可固护阴经,有平衡阴阳之意。胃经为阳,冲脉为阴,足阳明胃经循行于胸腹部可能也与平衡冲脉之阴有关。胃的盛衰影响五脏,胃既可以充养人体的气血,又可以调节人体的经脉,足阳明胃经气血旺盛,循行于阴盛的胸腹部,起到调节人体气血经脉的作用,同时也濡养全身经络脏腑的气血。胃虽然为阳土,但其实有母寓之阴,其脉既循行于属阳的区域,又循行于属阴的区域,体现了胃阳中寓阴的特征。足阳明胃经向里循行至胸腹部与太阴相接,使太阴经气得开,衔接了开合枢。足阳明胃经循行于胸腹部,揭示了人体脏腑经络之间阴阳互根,五脏相关,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关系。  相似文献   

20.
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蹻脉、阳蹻脉、阴维脉、阳维脉,是中医经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冲脉属于奇经八脉之一,冲脉被称为"五脏六腑之海"、"血海"、"十二经之海"。从对古今文献的统计看,清代以前尚未有正式的奇经医案。从清代始,奇经医案逐渐盛行。尽管奇经医案在数量上相对较少,但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奇经医案、用药的探讨是否有价值,更是一个现实的问题。通过研究、分析清代著名医家叶桂编著的《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的奇经医案,认为奇经医案对奇经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对中医理论体系的有益补充,使得中医辨证体系更加丰满与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