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线粒体遗传病和线粒体相关疾病的临床表征涉及到中医病证多个方面,目前基于病证结合线粒体疾病中医证候研究较少。笔者通过分析线粒体疾病临床表征,从中医角度分析其所属证候特征并探讨其分布规律,认为线粒体疾病的临床表征,以中医气虚为主,涉及到五脏、气血以及经络病证的相关证候。  相似文献   

2.
肝郁证实验研究概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特征,而证候则是中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和客观把握,是论治的前提条件和依据,是中医诊查疾病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医发展的关键战略问题.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五脏病证中,中医肝脏病证占总体病证的40%,而肝郁证是肝脏病证的基本病理变化,是肝病证候的核心,是最为常见的中医脏腑证候之一.肝郁证即肝气郁结证,乃因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胁闷胀或易怒善哭为特征的一类临床病证.由于本证涉及许多疾病,且常常衍变转化为其他证候,影响面大,危害甚广,已成为中医学病证研究领域的重点脏腑证候.近几年来,国内许多研究机构对本证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在肝郁证动物模型及实质研究方面取得了有益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文献对中医临床常见证型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对符合标准的286篇文献中病名、证候的数据提取、规范和频次统计,得出疾病、证候的频次分布,分析文献涉及疾病中临床常见证型,分析证候相关疾病和疾病相关证候的分布规律,整体上了解中医临床常见疾病的基本证型分布情况,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病证结合模式为中医临床的重要诊疗模式,陈可冀院士不仅在应用病证结合方法治疗心血管病、老年病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对于如何开展病证结合临床研究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病证结合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最佳切入点之一,“病”与“证”在研究中的碰撞,不仅为进一步优化疾病辨识方法、提高临床疗效奠定了基础,对中西两种医学的互补融合、乃至新医学体系的创建也具有重要意义。病证结合临床研究涉及范围广泛,包括疾病证候分布特点研究、疾病证候演变规律研究、疾病证候客观化研究、疾病证候分类及诊断标准研究、病证结合干预性治疗研究等,陈可冀院士认为,病证结合临床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凸显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和特色,以提高疗效、应用推广为目标,力争所研究的治疗方案或中药制剂为中医、中西医结合界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5.
周宏剑  黄铭涵  高远  林平 《新中医》2019,51(9):35-38
从病证结合角度对消化系统疾病进行诊疗,是中医脾胃病学的一个特色。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连接中医临床与基础研究的纽扣。因此,构建符合临床特征的病证结合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有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发挥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证优势。目前多数学者常应用多因素复合法制备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但与自然发病状态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构建中医疾病的动物模型,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中医发病机理,并通过模拟中医病因、证候,以及方证结合等方法阐明中医证候的相关特征,优化构建方法,以促进中医药临床和科研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胃黏膜异型增生是最直接和最具癌变趋向的胃癌前病变,在当前缺乏公认有效逆转方法的情况下,针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和干预成为降低异型增生发生率的有效手段。把西医疾病发病因素和中医证候研究相结合,以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目标人群,构建异型增生病证结合风险预测模型,以筛选危险因素、确定高危人群、探索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将为临床针对性的预防和中西医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就异型增生病证结合风险预测模型构建研究的目标人群、发病相关因素和中医证候临床调查、模型构建及涉及的关键问题进行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7.
中医证候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在整个中医药理论体系中始终处于核心的地位,是连接临床和基础理论的桥梁.从病证相互关系、证候现代研究和病证结合证候研究两大方面入手,回顾分析了中医病证结合证候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今后病证结合的证候研究的发展思路及趋势.提出中医证候研究应以证素的提取为前提,从病证结合入手,逐步建立证候规范化研究体系;提倡中西医结合寻找更有针对性的病证结合的证候治疗方案,从更深层面探讨中医证候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8.
张华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9):1317-1319
探讨证候与疾病的相关性涉及到中医学与西医学两种不同临床评价体系的关键问题,也是揭示中医辨证体系与疾病评价体系之间内在关联的重要途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众多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中风病的证候诊断以及疗效评价标准不断完善。中风病自《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出台以来,许多学者以此为标准开展了中风病证候学的多方面研究,如统计证候的出现概率和证候的动态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9.
1关于中药临床定位的思考开展中药临床研究,要首先明确中药的临床定位,中药可以定位于治疗病,或治疗同时符合中医某一辨证分型的疾病,即病证结合,或治疗中医的某一证候,或治疗疾病某一相关症状,如果定位于治疗现代医学体系下的疾病,临床研究设计要遵循现代医学体系的相关要求;如果定位于病证结合的治疗,临床研究设计既要评价对现代医学体系疾病的疗效,又要评价改善中医证候的疗效;如果定位于治疗中医证候,临床研究设计要关注证候诊断和疗效评价的规范性和公认性,关注证候改善临床价值的阐述;如果定位于治疗疾病某一相关症状,临床研究设计要关注症状改善的临床价值和与疾病的相关性。中药临床定位的确定,既要尊重中药的临床实践经验,又要结合现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解决临床问题、体现临床价值为导向,要重视医师经验对确定临床定位、明确临床价值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瘀热互结证模型大鼠中医表征指标量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验证本课题组研究开发的中医实验动物证候表征采集分析系统,并对瘀热互结证模型大鼠的多项与望诊相关的表征指标进行测试与评价。方法:利用中医实验动物证候表征采集分析系统对瘀热互结证模型大鼠的毛色、眼睛颜色、耳廓颜色、舌色、足爪与尾部等多项中医证候表征指标采集分析。结果: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在眼睛颜色、耳廓颜色、舌色、足爪瘀血程度与尾部瘀血比例等方面相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多数指标RGB百分比值相比较,P0.05),且与肉眼观察到的症状及其它病理指标反应的病证情况相一致。结论:本系统初步实现了中医实验动物证候表征某些望诊指标采集的数字化,分析自动化,达到了客观、科学的要求,且实用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中医儿科常见病相关标准化诊疗方案的一致性。方法检索《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临床路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与中医儿科相关的标准化诊疗方案,采集疾病病名术语、中医诊断、证候分类、方剂等信息建立数据库,采用Jaccard系数对比相同疾病的病名术语、中医诊断、证候、主方选择等方面的一致性。结果病名术语《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与其他方案相似性一般(矫正后0.50~0.57),其余四类之间相似度较高(矫正后0.50~1.00)。中医诊断《中医临床路径》多引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与这两类方案相似性约为0.40。证候《中医临床路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三者相似度矫正后在0.57~0.68之间。主方《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与《中医临床路径》相似性为0.26,矫正偏倚后为0.40,其中同证同方相似性为0.62。结论五类中医儿科标准化诊疗方案在病名术语、中医诊断、证候、主方选择等方面的一致性不高,证候分类、主方选择历史差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12.
肝郁证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华 《光明中医》2009,24(5):983-984
肝郁证即肝气郁结证,乃因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胁闷胀或易怒苦哭为特征的一类临床病证,是肝病证候的核心.也是中医肝病发病学的主要环节.由于本证涉及许多疾病,且常常演变转化为其他证候,影响面大,危害甚广,已成为中医学病证研究领域的重点脏腑证候.近年来,为了探讨此证进行了广泛的实验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5,(12):2361-2363
目的:探讨冠心病不同亚型、合并不同疾病及介入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特点,为其临床中医辨治提供参考。方法:对50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亚型、合并不同疾病及介入治疗前后的证候类型及证候要素分布特征。结果:冠心病主要证候为气虚血瘀,心绞痛多实证,心肌梗死多虚证;合并高血压气阴两虚证增多,合并脑卒中气滞血瘀证较明显;介入术后较介入前证候有由实转虚趋势。结论:冠心病不同类型及阶段有不同中医证候特点,临床诊治应病证结合。  相似文献   

14.
湿热证是临床常见基本证候,选择与临床、教学与科研紧密相关的指导用书—《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对其所列疾病及湿热证型进行分析,提取与湿热证相关证型(子证型),揭示病证分布特征,归纳湿热相关证型。发现湿热证与代谢性疾病、慢性肾病、肝胆疾病、脾胃疾病等多个重大或慢性疾病关系密切。但目前对湿热在重大或慢性疾病中的重视程度与研究深度均有待提高,且湿热证相关证型繁杂,尚需统一规范。因此,厘清与湿热证候有关的重大或慢性疾病,建立规范化辨证标准,是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颈椎病中医证候模型研究思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动物模型是动物实验研究的首要因素,而颈椎病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塑造是实现颈椎病中西医结合现代化研究的关键环节。就有关颈椎病的病与证、疾病模型、证候模型及病证结合模型的研制(包括动物选择、造模方法、模型评价)等相关内容加以论述;从病证同塑、病证复合、基因敲除与转基因技术等角度探讨颈椎病中医证候模型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以量表为载体的生存质量已被引入中医药行业中,用于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但现有量表存在诸多不足,不能凸显中医特色优势。国内外学者开展探讨研制符合中医疗效评价的量表。通过回顾国内外中医量表的研究现状,发现无论是疾病特异性量表还是证候特异性量表,均存在不足之处。在前期通过改良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在其基础上加入中医痰瘀互结证候维度,建立了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病证结合评价量表(TCMSAQ),经临床应用,信度、效度、反应度良好。中医临床证候复杂多样,无法逐一研制相关病证量表。借鉴美国西北大学慢性病评价量表的研制方法,引入共性模块、特异性模块相结合的方法,在现有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的基础上,加入中医普适性症状,研制"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病证结合疗效评价量表共性模块(TCM-SAQ-GM)",并针对冠心病心绞痛常见中医基本证型,如气虚、痰浊、瘀血等,研制"证候特异性模块(TCM-SAQ-SM)",将TCM-SAQ-GM与TCM-SAQ-SM组合,构建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病证结合疗效评价量表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中医证候模型研究起步较晚,发展迅猛,近年来随着中医病证方药的研究不断加深,为了中医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中医证候模型研究更加具体和深入。气虚血瘀证作为一种临床上常见证型,在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病、癌症等疾病中多有出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重,因老年人多气虚,多血瘀的体质特点,气虚血瘀证的研究已成为中医学界的热点问题。综合近年来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将其造模思路概括为病理造模、病因造模、病证结合造模三方面。通过观察实验动物出现符合中医理论的宏观表征、肢体行为学表现,以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评价造模方法,为气虚血瘀证造模方法提供思路与借鉴,针对气虚血瘀证类模型的研究应遵循因-脉-证-治的思路,即病因-外在表征-病理机制-辨证论治,将中医证候模型研究同现代科学结合,令造模方法规范化发展,构建相对完善的气虚血瘀动物模型造模方法,为今后探究气虚血瘀证的发病机制及新的治疗思路提供模型支持。  相似文献   

18.
对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并探讨未来发展思路。在发展模式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是“证诊断标准”和“病证结合诊断标准”并行发展的两种模式。在制定方法上,运用到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多种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在应用模式上,以病证结合诊断标准应用较为广泛,操作性强,更适于临床推广和使用。总体来说,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研究呈现出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由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趋势,为中医临床诊断提供了较为客观、标准化的工具。未来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发展主线或将以病证结合诊断标准为主,同时建立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方法学规范,强化诊断性试验的应用;重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中名词术语的规范化研究;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探索并构建微观诊断指标体系或是未来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微博直通车     
正@九星悬朗七曜周旋#《国际疾病分类》纳入中医证候#2018年6月18日,数十年推广中医的世卫组织发布了新版《国际疾病分类》,首次将中医"证候"纳入:阴阳虚实寒热表里八纲之证、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证、十二经脉病证、奇经八脉病证、六经病证、三焦病证、五脏病证……  相似文献   

20.
肾阳虚证是由肾阳虚衰而出现一系列以虚寒症状为主的临床常见证候,多涉及复杂的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和退行性疾病。肾阳对机体有调节脏腑功能和增强机体活动的作用。而线粒体作为细胞赖以生存的能量核心,其能量代谢的水平和状态直接影响着细胞生理活动和人体机能活动。因此一般认为线粒体能量代谢与肾阳虚证的临床常见证候存在相关性,文章就线粒体代谢功能失调与肾阳虚证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