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经络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呈线状,反复分支并相互联络,整体上构成网状结构。经络系统的网状结构把人体各组织器官联络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运行气啦、调理阴阳,达到沟通机体上下内外的整体调节作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则主要是通过神经递质、激素、免疫活性分子等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从细胞分子水平对机体的整体功能进行调控。本文从生物学基础与作用通路等角度将经络系统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进行比较,对针灸经络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结合阐述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人体的能量系统与中医经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用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经络以前,人们认为经络是神经、肌肉、血管、淋巴等系统组织,建立了不少有关学说。但针刺经穴不能完全按这些组织系统传导,发生矛盾,因而怀疑人体是否有经络的存在。近些年来用理化等手段测定,特别是电生理学的发展,认为经络有电、光、热、磁等客观现象,但并未找到实体及机理,因而认为经络有现象,无实体。大家知道,宇宙万物有真象必有实体。作者用细胞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结合现代科学成就,发现经络穴位中的细胞线粒体量多质好,建立  相似文献   

3.
郑利岩 《中国针灸》2003,23(4):222-224
目的:从中医学整体观出发,正确认识经络实质。方法:以《灵枢》中有关经络论述为指导,综合我国学者多年来经络研究的成果,归纳、总结了构成经络实质三大要素,即经络组织结构、经络作用通路及经络效应表现的相关资料。结论:提出经脉是附着于筋膜组织,借助神经、血管、淋巴管,调整人体机能的带状结构;络脉是小血管,借助神经、血管、淋巴管,调整人体机能的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4.
邓亲恺  殷平善  王升旭  邓凡 《中国针灸》2003,23(10):605-608
目的:寻找实现经络生理调控功能的信息载体,为阐明经络本质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方法:应用细胞分子生物学和信号转导的理论、方法并援引相关实验数椐。结果:针刺穴位时,被刺细胞产生了Ca^2 振荡(在胞内)并引发Ca^2 波(在胞间),其幅频信号中可能蕴含有经络通路和生理功能调节信息。结论:钙离子(Ca^2 )以及配合针刺实现在细胞间Ca^2 波接力传递的三磷酸肌醇(IP3),可能是人们长期探寻的调控人体经络网络的信息载体;它们联同在经线上的细胞缝隙连接蛋白(connexon),构成了经络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楼新法  蒋松鹤 《中国针灸》2012,32(4):319-323
目的:探讨穴位的实质,并进行解剖学分类。方法:在前期大量穴位解剖研究的基础上,选用经红色乳胶灌注固定成人标本男女各1例,对全身穴位定位后进行层次解剖和断层解剖观察,重点观测穴位的已知结构配布的特异性并据此进行分类。结果:①穴位的配布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神经血管束或含血管神经的筋膜结缔组织富集部,具有气血输注之功能,为穴之内核;二是骨、肌或筋膜围成的孔隙或隧道,为穴之外壳。人体不同功能状况会影响"穴壳"开合,对"穴核"起节制、调节作用,以调节气血运行。②穴位依据解剖学特征可分为孔隙型、隧道型和终末型穴三类。孔隙型、隧道型穴多见于十二经穴,由"穴核"和"穴壳"构成;终末型穴包括任脉、督脉诸穴和耳穴,脑脊神经终末及其伴行血管终末交汇于浅筋膜,是经络气血输注体表的部位。结论:穴位是神经血管束或含血管神经的筋膜结缔组织穿经骨、肌或筋膜围成的孔道和脑脊神经终末及其伴行血管终末在身体中轴的浅出交汇部位,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体表路径中的节点和终末点。  相似文献   

6.
经络的本质是人体大脑信息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柳青 《光明中医》2009,24(8):1560-1563
经络的本质.方法:将研究结果以及前人对气功功能态脑电波的检测;气功师内气外放的测量;针灸治疗与脑电(化学)变化的实验;对"经气"的测定,"经气"运行;经络现象的生物物理学特性;对经络穴位组织形态的假说等进行综合分析.结论:经络的本质是人体已知的形态结构组织,未知的大脑信,息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7.
实用药枕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为 《家庭中医药》2006,13(11):56-56
药枕作用的发挥,一是通过人的呼吸进入人体:二是通过渗透方式进入人的皮肤;三是长期持续作用于人体的经络和穴位,对机体产生良好的调节作用,使全身经络疏通、气血流畅、脏腑安和,达到保健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8.
关于“金凤汉经络实体”的验证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和针灸疗法起源于中国,经络学说是中医解释人体的生理机能、病理机制、临床症状的重要理论.但我国几十年来的研究均未找到独立于神经、血管和淋巴之外的经络系统.1961年,朝鲜金凤汉发现机体内存在有经络的实体结构,穴位内存在"凤汉小体",血管内存在有"凤汉管".我国对朝鲜的重大科学发现非常重视,1963年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以数版篇幅全文刊载了金凤汉"关于经络系统"的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9.
<正> 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具有运行气血、濡养周身,抗御外邪和调节人体各部分的作用。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外许多学者均致力于其实质的探讨,建立了一些假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尽管各类研究已经证实经络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人体信息系统,但其实质至今仍莫衷一是。为此,近年来我们从生物化学角度入手,通过研究离子(K~+、N~+a、Ca~+、Mg~+等)分布状态及其与生命系统的相互关系,探索了一些规律,希望能从中研究出经络的实质。我们认为:针刺可以影响机体组织的活动过程,特别是离子运动等,通过离子运动产生一系列经络现象及针灸效应,这个设想的主要依据是:第一、经络感传速度很慢,约0.1m/s 左右,如果从离子淌度和离子在活细胞中扩散速度结合考虑,经络的感传速度与离子在活体中的输送速度是相近的。  相似文献   

10.
经脉是以神经为主的“络”的感应重心的连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仰光 《光明中医》2002,17(6):14-15
经络学说中的一些概念颇为杂乱模糊 ,经络的物质基础离不开神经系统、血管等网络状组织 ,经脉实际上就是神经等网络状组织局部感应重心的连线 ,现作一具体阐述。1 关于经络与神经、血管的关系 :经络为“经”与“络”的总称 ,“经”为主干 ,“络”为其它的分支网络。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各组织器官的相互联系主要是依靠经络的沟通联络作用来实现的 ,从经络的“网络”、“通路”等概念 ,就极易使人联想到神经、血管等。《灵枢·本胜》曰 :“经脉者 ,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海论》曰 :“经脉者 ,内属于脏腑 ,…  相似文献   

11.
试谈薄氏腹针疗法与脏腑经络理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针疗法是薄智云教授创建的一种安全、无痛、高效、快捷,通过针刺腹部穴位调节先后天经络而治疗疾病的一种针灸疗法.薄教授根据全息理论特点,认为腹部存在着与人体各部位相关联的信息,提出神阙经络系统即先天经络系统的理论,并指出这一系统对脏腑及全身调节的规律,有着自身特点,治疗人体疾病也有,"泛的适应症和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经络实质的模型遐想——关于“波粒”二象性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梦玄 《中医药学报》2010,38(5):148-150
本文通过光的波粒二象性类推到经络实质上,提出了经络的波粒二象性特征,粒子性即细胞舒缩功能,波动性即机械波与电磁波的协同性,电磁波是启动波,机械波是功能波,它们之间相互协同;经络是多波源的自组织系统,组成经络的每个组织细胞既是波源,又是传导媒介;经络生物电传导的开环单向性,可以在非闭合回路中传导的观点;机体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传导是经络现象的基础;并提出了经络低阻抗现象,即经刺激穴位后细胞的舒缩功能,组织的机械振动强弱是形成经络传导难易程度的原因。从以上观点出发,就可以很好解释经络传导现象形成的原因,表明了经络实质的整体性与复杂性,它与神经,血管,淋巴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3.
经络是机体活系统新陈代谢在筋膜间隙形成的水蒸气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为中国人和西方人研究人体的思维和方法不同而创立了中医学和西医学。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中医学用阴阳、气化理论描述活人是一个复杂、动态、整体与系统论天然相吻合;从解剖、生理学与系统论观察,活人象数百部活机器构成的动态平衡复合整体,经络则是活系统(如活机器)交换能量的平衡气管;从相对论揭示水的特性,证明人的生命是以心脏为核心,利用肠道内毒素分解食物获得能量,通过器官分泌激素调控器官、组织气泵中NO变化调节真空度来调控器官、组织、细胞间隙中水和水蒸气的相互转化交换能量进行新陈代谢;从控制论探索,人体具有人脑为主机的自动化调控系统和体表备用人工调节系统双保险调控器官、组织协调进行新陈代谢。因此,经络的物质基础是水蒸气,经络的结构是人脑调节机体"活"系统新陈代谢在筋膜间隙形成的一个巨大动态平衡水蒸气网。  相似文献   

14.
经络和穴位既沟通内外联络肢体,又运行气血营养周身、防御疾病,所以经络的作用不仅是治“已病”,更能治“未病”。通过调理经络和穴位,保持人体各个脏腑功能的平衡、协调,使气血畅通,“经气盛则邪气不入”,从而提高对外来疾病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5.
经络作为人体功能的联络、调节和反应系统,对人体功能调控有其特殊的作用,揭露经络实质,意义重大。人们从经络能量代谢这一角度切入,成功展示十四经脉路线,并发现沿经组织具有更高的ATP、更充足的氧供、更多的二氧化碳释放量、及更丰富的血流灌注量。正因为组织中高能储备,使经络参与人体功能的调控成为可能;针灸可以调节经脉组织能量代谢,得到充分体现。鉴于当前研究的不足,期待今后对方法学加以研究,多指标结合,同步检测,理清各指标间的内在联系,以探求经络的实质。  相似文献   

16.
埋线是为了延长对穴位的刺激时间,而用多种方式将医用羊肠线埋入人体穴位或组织里,通过肠线长时间刺激穴位及肠线逐渐液化被人体组织吸收,从而产生生物反应的全过程来激发神经,调节经络脏腑气血功能,促进阴阳平衡,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免疫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穴位贴敷疗法的理论基础及目前应用现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穴位贴敷疗法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其理论基础为整体观念、经络学说以及腧穴作为脏腑经络气血汇聚之处,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几个方面.通过药物的吸收作用、激发经气作用来达到治疗的目的.目前,穴位贴敷疗法多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各种痛症的治疗.在发挥药物治疗作用的同时还发挥了经络腧穴对人体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祖国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及预防等各个方面,对于指导中医各科特别是针灸、推拿、针麻的临床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针灸医学的理论核心。有关其平衡与失衡的探讨,在生理、病理及治疗学上的意义,非比一般。一、经络平衡在生理上的意义十二经络的命名均冠以手或足、脏或腑,说明经络在人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联络系统。十二经脉作为经络系统的主体,在体内  相似文献   

19.
中医的人体经络,是在皮肤与肌肉和骨骼等器官之间的筋膜间隙中,其中有疏松结缔组织、组织液气、能量物质、神经、血管和淋巴等现代医学已知的几种组织结构共同参与未知的综合功能的调控系统。用这种经络气道筋膜间隙的多种物质,能统一对经络实质认为是神经、体液、能量等一种物质的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20.
作者通过研究生物体内调节功能的进化过程,结合国内外大量有关经络穴位研究的资料,用唯物辩证思想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经络本质的新观点:经络是人体内保留下来的生物初级调节系统,其本质是离子的排列与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