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塞病是一种以血管炎为基本病理改变的慢性全身性炎症疾病,病变可累及多系统,病情复杂,缠绵难愈。周彩云教授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白塞病,提出了分期辨治的治疗原则,认为"湿热毒邪内蕴、热毒伤络"为本病病机关键,急性活动期关键病机为"湿热毒邪内蕴、热毒伤络",治疗应以清热解毒、凉血护络为大法,可兼以清热利湿;间歇期病机特点为"脾气亏虚、湿热毒余邪内蕴、络脉受损",治疗应益气健脾,兼清热解毒利湿、凉血护络。  相似文献   

2.
白塞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血管炎症性疾病。目前中医多从湿热毒瘀论治白塞病,日久易损伤脾肾之阳,形成虚阳上浮,上热下寒的病机,宜选潜阳封髓丹以扶阳抑阴,引火归元。  相似文献   

3.
白塞病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白塞病的病因病机,脾虚运化无力是其发生的根本的内在基础,邪气内舍是其发病的外部条件,湿热毒瘀胶结是其病机关键.丰富和发展白塞病的辨证理论体系,可以为临床治疗白塞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白塞病,属于中医学"狐惑病"范畴,病机为脏腑功能失调,致湿热毒蕴,伏藏于内;或外感湿毒,湿热浊毒流注,火毒循经环络上攻。张鸣鹤教授认为本病当从清解湿热毒邪入手,常用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疗效较好。现介绍其临床验案1则如下。孙某,男,31岁,2013年8月24日初诊。病史:患者5年前因关节疼痛、口腔溃疡于北京某医院诊断为白塞病,近2年曾口服帕夫林、沙利度胺、甲氨蝶呤等药物,效果不显。  相似文献   

5.
白塞病,中医称之为"狐惑病"。张仲景《金匮要略》对其有较详细的论述,认为狐惑病乃湿热化生虫毒所致,应以甘草泻心汤为主方,治疗上以清热燥湿、和中解毒为原则。钱先教授结合《金匮要略》指导现代白塞病的治疗。认为初期病机为湿热内蕴,疮毒内扰,治以清热燥湿,和中解毒,方用张仲景《金匮要略》之甘草泻心汤加减;后期湿毒不化,目黑酿脓,治以《金匮要略》之赤小豆当归散清热利湿、行瘀排脓。外治方面:前阴溃疡可用苦参汤外洗,后阴溃疡可用雄黄熏之。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近几年来我国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1 病因病机 中医对肝炎的认识常见于胁痛、黄疸、积聚及虚劳等病症中。其病因为湿热疫毒或先天胎毒,病机特点为湿热羁留、肝胆不疏,脾胃受损。  相似文献   

7.
张羽  吕行  王鑫 《环球中医药》2020,13(8):1410-1412
白塞病以消化道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称为肠白塞病,肠白塞病病因病机复杂,周彩云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肠白塞病的基本病理为血管炎症,其发病与湿热毒邪密切相关,湿热毒蕴、肝郁脾虚为其关键病机。治疗上当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初期清热解毒,后期健脾疏肝"为法,强调本病的前期热毒炽盛,治疗应以清热解毒为主,方选四妙勇安汤为主方,后期"本虚标实",治疗应寻其根本,以健脾疏肝为主,方选参苓白术散为主方,同时配以清热解毒之品,以防病情反复。治疗过程中应灵活辨证用药。久病治瘀,瘀血为肠白塞病的重要病理产物,治疗应重视活血药物的应用。兼症各有不同,治疗临症应重视药物加减及甘草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张鸣鹤教授认为白塞病病机为湿、热、毒、瘀、虚,热毒是其病机关键。湿热可分为上中下三焦,中焦湿热是疾病的起源,祛除中焦湿热是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关键所在。治疗上主张辨证论治,清热解毒贯彻始终,活血化瘀、滋阴清热、收肌敛疮治疗兼症,同时顾护胃气。  相似文献   

9.
总结苏励教授治疗白塞病的临床经验。认为该病病机以脾失健运为本,肝经湿热瘀毒为标。治疗时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邪正盛衰,以清热利湿、化瘀解毒为先,扶正贯穿始终,并根据病情分期论治。  相似文献   

10.
靳锋主任医师系甘肃省名中医,首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甘肃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肾病临床近30 a,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介绍靳锋主任医师运用敦煌辅行诀之大泻肾汤治疗白塞病的经验,指出白塞病多以肾虚为本、湿热夹实为标,临证治疗应以清热利湿、补肾化气为法。靳师根据白塞病的病机,遵"异病同治",强调健脾补肾,兼顾解毒化瘀,灵活运用敦煌辅行诀之大泻肾汤,临床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1.
白塞病发病机理及诊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兰 《湖北中医杂志》2004,26(12):15-16
白塞病 ,现代称之为贝赫切特综合征 (Behcetsyndrome ,BS)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慢性多系统疾病。本病以口腔和 (或 )外阴溃疡及皮肤、眼部病变最为常见 ,可累及全身各系统。本病类似祖国医学之“狐”病。笔者按照中医“审证求因”、“辨证施治”的思路 ,对白塞病的发病机理及诊治探讨如下。1 病因病机白塞病的早期症状多为实证、热证 ,具有湿热胶结夹邪致病的特点。热为阳邪 ,其性上炎 ,熏蒸焚灼 ;湿为阴邪 ,重浊粘滞。湿热胶结 ,缠绵难愈 ,反复发作 ,病程较长。湿热之邪有内外之分。外感者 ,多为直接感受湿热邪气所…  相似文献   

12.
文中探讨白塞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并辨证论治,认为本病属虚实夹杂之证,湿热互结、瘀血阻络为实,是其标;脾失健运、相火不位为虚,是其本。临床根据该病的病因病机特点运用补虚泻实法,采用具有清热利湿、活血通络、益气健脾、补虚伏火之功能的白塞补泻汤治疗。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名中医夏时金主任医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经验,认为乙肝病因为湿热疫毒,病机为正虚邪恋,治疗大法为扶正祛邪并将清热解毒利湿,化瘀通络贯穿乙肝治疗始终,进一步阐述名中医的临床思维和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14.
杜瑜  沈洪 《光明中医》2011,26(6):1303-1304
溃疡性结肠炎由多种因素导致其病位在大肠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以脾气亏虚为病机之根本以湿热、痰浊或血瘀等为发病之标其中湿热又为本病最重要的病理因素故健脾清热化湿为第一要旨。本文从中医辨证思维出发将该病从毒、痰、痈三个角度进行病机探索从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5.
高冬来副主任医师是甘肃省第二、三、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被评为“甘肃省名老中医”,兼任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医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高老从事中医教学、临床50余年,对于白塞氏病的治疗经验丰富。高老认为白塞病在早期多为实证,中、晚期多为本虚标实,病机主要是热邪内扰,湿热毒气熏蒸。内则扰乱神明,外则发为痈疡。本病的治疗,初期以清热利湿、解毒祛邪为主,中、晚期则以补虚佐以祛邪解毒之法。  相似文献   

16.
结节性痒疹是以结节为典型皮损,剧烈瘙痒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认为此病主要与风、湿、热、虫毒等相关,中医外科名家艾儒棣教授善从“湿热生虫”理论辨治该病,认为其病机为脾虚湿蕴,外感风邪或蚊虫叮咬,风毒湿邪胶结,郁而化热,湿热内生,化而为虫,治以健脾除湿、杀虫止痒,方选四君子汤合杀虫方加减。文章通过对艾儒棣教授基于“湿热生虫”理论论治结节性痒疹的经验介绍,以期为临床治疗结节性痒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许鑫梅教授认为湿热蕴毒、肝郁气滞、脾虚不运是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主要病机,中医诊治上以清热祛湿、疏肝解郁、健脾益气为根本大法。虽病机较复杂,但许教授认为不外乎归纳为毒、郁、虚、清、解、健为其治疗的主要治则,但在临床上多需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8.
外阴溃疡是发生在外阴部位的一种皮肤疾病,属中医中"阴疮"范畴,可由炎症、白塞病、尖锐湿疣等多种原因引起,西医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张仲景之经方是祖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对中医临床做出了巨大贡献,其认为外阴溃疡以湿热之毒浸淫下焦为病机,以清热利湿之甘草泻心汤、苦参汤、狼牙汤内外合治,对于临床治疗外阴溃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近50年慢性乙肝中医的病机和病性证素的分布特点,为本病的中医病机病证研究提供依据或思路。方法:电子检索从1960年到2013年末,近50年关于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文献,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论:统计慢性乙肝共有41099例,可归纳分类为68个病机,其中复杂病机包括32个,有12471例,占总例数的30%。最常见的复杂病机有湿热毒瘀,正虚邪实型、肝郁脾虚,湿热毒瘀型和毒侵正虚,气郁血瘀型。包括13个病性证素,其中主要包括湿热、毒、瘀、肝郁、脾虚、气滞、阴虚、气虚、痰、阳虚、血热、气阴两虚、气血亏虚这13个病性证素。结果提示复杂病机和病证是导致慢性乙肝病情缠绵难愈、易复发和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治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治的理论,寻求更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参阅中医古籍中相关论述。结合现代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研究成果,对命题进行探讨分析。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是医学难题。病因病机认为外感“疫毒”是发病的根本条件,正气不足是发病基础,湿热、虚实、瘀相互夹杂共同为病;辨证论治首先为抗“疫毒”,其次为补正气,最后辨证论治要兼顾湿热、虚实、瘀兼症。本病的研究方向应该是筛选有直接杀灭乙肝病毒的中药(或有效成分)或复方,是彻底解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