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类生息于天地之间,日月之下,随着四时的变更,昼夜的变动而阴阳消长,气血流注,这就是说,人的正常生理活动存在着广泛的周期性节律变动,而这种节律性变动,谓之人体昼夜节律(Circadianrhythm),或称为生物钟(Biological O'clock)。生理学家则称之为生理节律。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中医理论及现代时间医学的指导下 ,对实验性大鼠血清α-淀粉酶活性的昼夜节律进行了观察 ,并针刺足三里穴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实验性大鼠血清α-淀粉酶有典型的昼夜节律 ,实验性大鼠塑造成急性时间相位转移模型 (昼夜颠倒 )则使上述节律发生倒相 ,针刺足三里可使其倒相节律加快恢复。本实验为急性时间相位转移对消化系统节律的影响提供了客观依据 ,证实了针刺对消化系统失常节律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症状具有关节肿胀、僵硬、疼痛晨起加重,白天缓解到相对稳定状态的典型的昼夜节律特征。前期研究发现其临床表现的昼夜节律变化归因于RA细胞因子和激素水平的昼夜振荡,而基于RA昼夜节律性制定的药物时间疗法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临床进展。而针对RA的昼夜节律性,针灸治疗也取得了相应的研究进展;对RA病理生理的昼夜节律性以及针灸如何基于其昼夜振荡对RA进行良性调节进行检索、整理、总结,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人体昼夜阴阳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振彬 《中医研究》1995,8(2):22-25
人体昼夜阴阳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探讨福建350005福建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潘振彬主题词生理昼夜节律,阴阳,时间因素,服药方法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长期受到自然界的影响也形成了与此相应稳定的昼夜变化节律,而阴阳昼夜节律就是最重要的节律之一。早在《内经...  相似文献   

5.
<正> 人类为适应自然环境的周期性变化而形成了随昼夜时间改变而变化的人体昼夜节律性。中医认为人身气血盛衰皆有定时,十二经脉,脏腑九窍,气血津液的循行流注皆按一定时辰有节律的往复循环。即体内的阴阳气血等物质的生理活动,功能代谢,在时间上均有其最高  相似文献   

6.
中医时间医学奠基于秦汉,发展于宋金元,成熟于明清。梳理《黄帝内经》中关于时间节律的相关内容,包括昼夜与营卫运行、月事、脉象四季变化等生理性节律,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五脏应时发病、四时病气伏而后发等病理性节律。认为中医时间节律性可帮助理解疾病的发病时间、症状表现和病程特点,从而指导针灸临床应用。依昼夜节律,以调和营卫为法,治疗营卫不和导致失眠等症;应年月节律,以调和气血为法,治疗气血不调导致痛经等病证;据四季节律结合邪气所居,调整针刺深浅;对应时发病者,依病邪性质,以祛邪防传为要;对伏邪致病者,先期治疗及病愈防复。  相似文献   

7.
已知17-羟类固醇(17-OHCS)的分泌有很明显的昼夜节律,正常参考值的高低相差太大。究其原因是与昼夜分泌节律有关,以及个体差异有关。但是否与年周期有关,未见资料报告。为此,我们对健康人群进行年周期分泌节律的正常参考值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神阙穴外贴大蒜膏对抗睡眠剥夺所致昼夜节律紊乱的整复作用,初步探讨大蒜膏的抗昼夜节律作用.方法 将南方医科大学20名健康成年男性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睡眠剥夺组(B)、睡眠剥夺并贴药组(C),对B和C组同时进行48 h睡眠剥夺,A组不做任何处理,观察A组及睡眠剥夺后B和C组的体温昼夜变化.结果 3组的体温都有昼夜节律性,A组峰值为280.620,大约出现在19:11;B组峰值305.538,出现在20:37左右;C组峰值278.130,出现在18:54左右.B组经睡眠剥夺后虽然仍保持着节律性,但是其峰值、振幅及峰相位均与A组相差较大,而C组的各项指标则更接近于A组,但A组和B组、B组和C组之间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蒜膏穴位贴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持节律的稳定性,促进节律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续名医类案>中反映古代医家的时间医学观主要表现在根据时阃节律(运气理论、季节节律、昼夜节律、疾病发作的时间固定性)诊断疾病、根据因时制宜原则(四季节律、昼夜节律)治疗疾病、根据时间节律判断预后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
吴优  杨健威  张华 《河南中医》2016,(12):2201-220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on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 HDCP)患者昼夜血压节律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GDM合并HDCP 25例(Ⅰ组),GDM 25例(Ⅱ组),HDCP 25例(Ⅲ组),正常妊娠孕妇25例(IV组),进行动态血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及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 gram,DCG)同步监测,分析24 h昼夜血压节律与HRV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1ABPM:昼夜节律Ⅰ组低于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组、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RV:SDNN、SDNNindex、SDANN、RMSSD,Ⅰ组低于IV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组、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昼夜血压节律改变与HRV的改变具有相关性,GDM合并HDCP者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下降,在治疗时应注意平稳血压及血糖波动范围,尽可能恢复昼夜血压节律及改善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以减轻自主神经受损所致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1.
针刺调整消化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倒相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在中医理论及现代时间医学的指导下,探讨针刺作用机理的时间影响。方法对实用性大鼠空肠隐窝上皮细胞及舌粘膜上皮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MI)的昼夜节律进行了观察,并针刺足三里穴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皆有典型的昼夜节律,实验性大鼠塑造成急性时间相位转移模型(昼夜颠倒)则使上述节律发生倒相,针刺足三里可使其倒相节律加快恢复。结论急性时间相位转移对消化系统节律的影响提供了客观依据,证实了针刺对消化系统部分失常节律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生气通天"意指人体的生命活动与四时阴阳变化相通应,与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具有相似的节律。结合《内经》有关文献,从营卫运行的昼夜节律与光-褪黑素-生物钟系统对睡眠调节、五脏应时与人体褪黑素分泌的季节性波动、人体生命周期与褪黑素相关性三个方面分析,阐述了具有昼夜和季节性节律的光-MT-生物化学信号是生气通天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梁欣  吕明庄  贺志光 《中国针灸》2004,24(8):573-577
目的:探讨耳针、艾灸延缓衰老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通过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大鼠,在造模过程中,各治疗组分别给予耳针、艾灸、耳针 艾灸治疗,治疗6周后,测定各组血清褪黑素(MT)昼夜含量、血清MT昼夜节律性振幅变化、松果体细胞数.结果:(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夜间血清MT含量增加、MT昼夜节律性振幅变大、松果体细胞数增多,其中以耳针 艾灸组最为显著.(2)各组日间血清MT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血清MT含量呈现昼低夜高的特点.结论:耳针、艾灸通过对MT及松果体的调节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刺对血清α—淀粉酶倒相节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军 《江苏中医》1999,20(10):47-48
本文在中医理论及现代时间医学的指导下,对实验性大鼠血清α-淀粉酶活性的昼夜节律进行了观察,并针刺足三里穴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性大鼠血清α-淀粉酶有典型的昼夜节律,实验性大鼠塑造成急性时间相位转移模型(昼夜颠倒)则使上述节律发生倒相,针刺足三里可使其倒相节律加快恢复,本实验为急性时间相位移转对消化系统节律的影响提供了客观依据,证实了针刺对消化系统失常节律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5.
禄颖 《吉林中医药》2011,(10):1028-1029
"因时摄生"是《内经》养生思想的主要特点,它以"四时五脏阴阳"理论为基础,重视人体与自然界变化的统一性,根据自然四时、昼夜阴阳消长规律以及人体的生命活动节律来因时调摄身体,增强体质,从而达到防病抗衰,延年益寿的目的。《内经》"因时摄生"养生思想主要体现在,顺应天之四时而养生、顺应昼夜节律而养生以及顺应人体生命活动周期而养生等3个方面。其中顺应昼夜节律养生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睡眠养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体温昼夜节律参数的特征性改变角度揭示“阴虚”、“阳虚”状态的时间病理学基础。方法:分别采用氢考Ⅰ型(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多)和氢考Ⅱ型(肾上腺皮质机能抑制)方法塑造大鼠“阴虚”、“阳虚”病理模型,昼夜监测动物肛温,并用单个余弦法程序对体温数据进行昼夜节律性分析。结果:正常大鼠的体温具有明显昼夜节律性波动峰相位平均为351.13度(约在23.4时);“阴虚”大鼠的体温仍保持昼夜节律,但峰相位为32.23度(约在2.2时),发生明显心后性转移,节律中值、振幅有升高趋势;“阳虚”大鼠体温昼夜节律消失,峰相位为307.50度(即20.5时),发生明显超前性转移,节律中值、振幅明显降低。结论:“阴虚”、“阳虚”大鼠体温具有不同的昼夜变动模式,“阴虚”、“阳虚“状态具有不同的时间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卢筱潇  蔡定均 《吉林中医药》2014,(12):1310-1314
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人和实验动物的痛阈都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与针刺镇痛各环节相关的神经递质、激素分泌水平、神经元活动也同样具有昼夜节律,针刺在发挥镇痛功效的同时,也具有整复节律的作用。从时间节律特征来探索针刺镇痛机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思路,可望取得新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脾法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及其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氧嘧啶(ALX)200 mg/kg腹腔注射制作小鼠糖尿病模型,将糖尿病模型小鼠随机分为A、B 2组,分别给予健脾方水煎剂和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并与正常动物对照,分别于给药前1 d、给药1周、给药2周测定各组昼夜6个时间点的血糖值,描绘各组昼夜血糖-时间曲线图,对各组血糖值的生物时间序列进行宏观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小鼠昼夜血糖浓度的波动呈明显的峰值与谷值交替,在所检测的24 h之内,出现2次峰值(时间分别为10:00和20:00)和2次谷值(时间分别为6:00和18:00),且昼夜血糖浓度均低于10.0 mmol/L。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的昼夜节律与正常小鼠相比,其峰值与谷值时间发生移位,出现明显的节律紊乱,其血糖浓度也有2次峰值时间(分别为10:00和14:00),2次谷值时间(分别为14:00和6:00),且其血糖浓度明显高于10.0 mmol/L,但是,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峰值浓度与谷值浓度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糖尿病小鼠经给药2周后血糖水平有一定的下降,而给予生理盐水对糖尿病小鼠各时间点血糖水平和昼夜节律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健脾法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机制在于调整血糖节律。  相似文献   

19.
不同时辰针刺对金黄地鼠自发活动及体温昼夜节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针刺调整生物昼夜节律的时间规律性.方法:在子、午、卯、酉不同时辰电针金黄地鼠"肾俞"穴,运用时间生物学研究方法观察分析不同时辰针刺对动物自发活动及体温昼夜节律的不同影响.结果:对于自发活动昼夜节律,午时针刺使其节律振幅降低(P<0.05),卯时针刺使其节律峰相位迟后(P<0.05),酉时针刺使其节律峰相位超前(P<0.05);对于体温昼夜节律,卯、酉时针刺对节律峰相位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卯时针刺使峰相位迟后22.36度,酉时针刺使峰相位超前39.32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环境中光照变化对果蝇昼夜节律和24h睡眠时间的影响.方法 收集8h内羽化未交配的果蝇.在CO2小气流麻醉后,将果蝇按照简单随机抽象的方法分为正常光照组、昼夜颠倒组、24 h光照组和24 h黑暗组,雌雄各4组,32只/组.分别采用不同光照条件对果蝇生活环境进行干预,以果蝇活动监测系统(DAMS)监测器和数据采集系统评价,观察比较不同光照条件下果蝇昼夜节律和睡眠时间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光照组比较,昼夜颠倒组果蝇昼夜节律明显颠倒;24h光照组果蝇活动次数明显增多,昼夜节律的周期性变化减弱;24h黑暗组果蝇昼夜节律尚在,但白天活动频繁,19:00的活动高峰消失.结论 果蝇昼夜节律和睡眠时间随光照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