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也论灸法之补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刺补泻效果与三个因素有关,即针刺手法、腧穴的选择、机体的机能状态。其中针刺手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论灸法之补泻如下。文献中关于艾灸补泻的内容最早见于《灵枢·背俞》:“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其后《针灸大成》中亦提出:“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这种以艾炷燃烧时自灭或助燃、按穴或不按穴作为艾灸的补泻手法,在现代针灸医籍和教材中均有记载。但事实上,这种补泻手法在临床上并未被接受。因为对艾炷吹火,将其燃…  相似文献   

2.
宋光虎 《中国针灸》2003,23(6):375-375
《金针赋》首次提出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等复式针刺补泻手法 ,称为治病八法。这些手法是后世针刺补泻手法的主要内容 ,但是这些手法不容易掌握。比如在“足三里”穴上做“烧山火”手法 ,可刺 1 5寸 ,按照《刺法灸法学》一书中所说 ,把可刺深度分为浅、中、深三等份 ,每层 0 5寸 ,“三进一退” ,可是我们无法估计每次进了多少寸 ,每次退了多少寸。初学针灸的学生或者初入临床的医生 ,往往不容易把握针刺深度。比如刺“肩井”穴 ,刺之前估计可刺入 0 8寸 ,此时按理论可选用 1寸以上的毫针 ,但是刺浅了很可能达不到效果 ,刺…  相似文献   

3.
针刺要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要有“辨证辨病—选穴配穴—手法补泻—调和阴阳”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辨证辨病和选穴配穴有一定规范性,但其中补泻手法从古代开始就分流分派,甚至基于对古书的误解也发展成为一种补泻手法,所以现在的补泻手法五花八门,而众多医家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的实  相似文献   

4.
从基本手法、复式手法、补泻手法、得气针法、透穴针法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杨继洲在刺法上的学术成就及其对针刺手法的完善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在针灸临床上对于补泻方法的运用是为了达到理想的补泻效应,在针刺补泻法的探求上,应重视发挥针灸的无副作用、痛苦小的优势,重视理、法、方、穴的应用,重视留针得气,手法倡用平补平泻以补虚泻实;不应片面强求补泻手法对机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主张针、灸、药、摩并重,重视辨证,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在针法灸法上,创立了十二字口诀,总结了"下手八法",提出补泻分"大补大泻"和"平补平泻"等;在选穴配穴方法上,发展了透穴针法,重视选用经验效穴与奇穴,丰富了井穴主治等,内容丰富.  相似文献   

7.
浅谈针刺补泻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勇 《中医药学刊》2006,24(4):748-748
在针灸临床上对于补泻方法的运用是为了达到理想的补泻效应,在针刺补泻法的探求上,应重视发挥针灸的无副作用、痛苦小的优势,重视理、法、方、穴的应用,重视留针得气,手法倡用平补平泻以补虚泻实;不应片面强求补泻手法对机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金春兰 《北京中医药》2011,30(10):760-761
补虚泻实是针灸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针灸治疗全过程包括理、法、方、穴、术几个环节,针刺手法是针灸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法补泻亦是针灸补泻最为独特的一面,然而不能以偏概全.针灸补泻是贯穿于针灸治疗全过程的,即理、法、方、穴、术多个层面,全过程,应从针灸疗法、经脉与脏腑相关性、穴位特性及其配伍、针刺手法等方面综合考虑.临床常...  相似文献   

9.
易玮 《中医药通报》2002,1(1):39-40
文章通过介绍靳瑞教授几个行之有效的经验针灸成方的组穴原理、组穴原则来体现靳老的主要学术思想——独创的三针疗法体系;重点介绍了靳老“候气、辨气、补泻”的行针三要素的针法特色;简要介绍了靳老对传统针刺补泻手法与现代针刺补泻手法的独到见解和二者有机组合的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10.
浅析针刺补泻手法在认识上的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斌 《中国针灸》1997,17(8):501-502
浅析针刺补泻手法在认识上的局限性张建斌(南京铁道医学院附院针灸科,210009)主题词针刺补泻,刺法针刺操作手法是针灸临床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临床疗效的取得离不开针刺操作手法。历代医家发明和总结了许多操作手法,并结合“补泻”来认识,形成了针刺补泻手法...  相似文献   

11.
袁宜勤  海月明  岳增辉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918-1919
从基本手法、复式手法、补泻手法、得气针法、透穴针法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杨继洲在刺法上的学术成就及其对针刺手法的完善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针刺补泻手法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手法 (指毫针针刺手法 ,下同 )是指从进针到出针的一系列操作过程。针刺手法包括基本操作手法和补泻方法。而进针得气后的补泻手法是治疗中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笔者仅就针刺补泻手法中的有关问题阐述如下。1 针刺补泻手法种类于书庄[1] 收集了多种古今的补泻手法。其中基本补泻法 :徐疾、提插、捻转、迎随、呼吸、开合、九六等 ;综合针刺手法有 1分层 (部 )补泻法 :烧山火、透天凉 ,2补泻结合法 :阴中隐阳、阳中隐阴 ,3捻转补泻法 :龙虎交战 ,4捻转提插补泻法 :子午捣臼 ,5捻转升降行气法 :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风迎原 ,6…  相似文献   

13.
目前学术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针刺补泻手法的实施是在得气的基础上进行的。换言之,即补泻法的应用是在得气后开始,而使针刺得气的各种操作都不是补泻手法。此观点值得商榷。“补泻手法”的内涵“补泻手法”的概念是由“补泻”和“手法”两个子概念复合组成的。凡是与操针有关、且能引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医家对针灸补泻手法中的“强弱刺激”的争议,提出“强弱刺激”与针刺补泻手法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以《内经》为立足点,通过总结当代针灸名家关于针刺补泻的经验,并结合当前与针刺补泻效应相关的科研进展,古今相参,认为针刺补泻手法不能简单地以“强弱刺激”一言蔽之,但是“强弱刺激论”可以对针刺补泻手法的临床实践和现代科研的标准量化起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灸疗效的成败,固然和疾病的轻重久暂,医师的诊断是否正确,选穴是否慎重,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对于施术时,补泻手法是否熟练,运用得是否适当,也是一个重要关键。对于补泻手法问题,古今针灸文献之中,多颇重视,大体上有五种方法:1.捻转补泻法:川左转右捻相反的手法,来分补泻的作用。2.提插补泻法:用一进三退或三进一退的手法来明补泻的作用。3.呼吸补泻法:隨患者的呼吸而作进针出针来定补泻的作用。4.迎隨补泻法:是根据了十四经的行气上下,取  相似文献   

16.
窦默是金元时期针灸名家,曾从师于山东滕县名医李浩,其著作《针经指南》从临床实际出发,对穴位、针刺方法、得气、针灸宜忌等方面作了深入的阐发。窦默特色针法体现在临证重视经络,针具方面偏爱使用毫针,取穴方面重视特定穴,倡导使用流注八穴。针刺时强调神朝、气至,强调针下手感,气速至而效速,气迟至而不治。针刺时进针重视押手,主张双手进针,提出针刺十四法(动、摇、进、退、搓、盘、弹、捻、循、摄、按、爪、切、扪)的具体操作。善用综合补泻法,并创寒热补泻法,后世基于寒热补泻发展出"烧山火""透天凉"等手法,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7.
井穴补泻论     
本文在分析井穴的穴性特点、“泻井当泻荥,补井当补合”的井穴变通补泻方法以及古代针灸医家运用井穴的经验基础上,从多方面论证了井穴补泻的可行性,并针对井穴特点,相应提出了八种补泻手法——补泻前按摩、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提插补泻、灸法补泻、荥合补泻、刺血泻法等,还对施行补泻时需注意的一些问题,如针刺手技、井穴特异性及辨证选择刺激量等也作了说明。对扩大井穴应用范围、丰富针刺手法内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追溯郑魁山教授创新针法“热补”法与“凉泻”法的渊源,将其与烧山火、透天凉术式对比剖析,探讨其创新点与临床应用优势.郑氏“热补”“凉泻”针法源于“烧山火”“透天凉”针法,其术式由捻针补泻、提插补泻、三五助补助泻与开阖补泻等单式补泻手法组成,其中捻针补泻和三五助补助泻法为郑氏首倡,也是郑氏针法特色之一.“热补”“凉泻”针法操作术式较“烧山火”“透天凉”针法简易,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又不失“烧山火”“透天凉”针法之功效.  相似文献   

19.
十二经补泻穴,又名“十二经子母穴补泻法”,即《针灸大成》“十二经病井荥俞经合补虚泻实”(以下简称补泻穴)。此法是每经都有一补穴一泻穴,十二经共有24穴。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凡是十二经脉中的阴阳失调,或在某经的循行通路及其相连脏腑出现邪盛正衰的各种疾患时,都可运用该经的补泻穴施行补虚泻实,以调整其有余和不  相似文献   

20.
异穴补泻是针刺补法或泻法施行于不同腧穴上的补泻方法,配合适当的针法在临床上有较好的疗效。上补下泻刺法和远近配穴,取病位局部或邻近穴为近穴,即"上穴",距病位远处,手足远端穴者为远穴,即"下穴",其针法运用为补法以针芒顺经而刺,刺宜浅;泻法以针芒逆经而刺,刺宜深。阴阳对偶刺法与俞募配穴,配穴时选腹部募穴和背部背俞穴对偶而刺,针法之一为腹募穴以捻转补泻为主,背俞穴行提插补泻为主,针法之二为刺背俞穴时尽可能使其针感沿节段水平向胸腹部远传。这2种腧穴配伍与针刺补泻手法组合,对提高针刺疗效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