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属于炎症性肠病(IBD)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中医无溃疡性结肠炎的名称,依据本病临床表现当属中医“肠游”、“久痢”、“休息痢”等范畴。  相似文献   

2.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防治优势及辨治要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腹痛、腹泻、反复粘液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以结肠粘膜慢性弥漫性炎症为病理表现的一种消化道疾病。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且一旦发生则缠绵难愈,成为疑难病症。中医药防治本病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和研究。试述如下。1中医药防治概况溃疡性结肠炎一般归属于中医学“肠风”、“泄泻”、“肠辟”、“滞下”范畴。我们认为,结合本病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以归属于“休息痢”范畴较为恰当。溃疡性结肠炎多属本虚标实,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清肠利湿、活血祛瘀、健脾消食、补肾健脾,或者参用五行理论施以…  相似文献   

3.
朱向东 《中医研究》2012,25(8):75-78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是难治性肠病,复发率高,危害大,很多医家治疗本病从湿热病机入手,多采取清热利湿法治疗,但临床观察发现,UC在急性期多表现湿热,而进入慢性期,多数患者出现精神心理症状,肝气郁结症状比较明显.肝气郁结日久,克伐脾土,导致脾虚,所以肝郁脾虚是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证候类型,而且患者常常因为久治不愈,出现身心交织的临床表现,说明精神情绪在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影响,所以采用疏肝健脾法治疗疗效较好.本文从疏肝健脾法治疗UC的临床应用概况、实验研究概况,肝郁脾虚证与UC的关系做了深入探讨,同时提出了疏肝健脾法治疗UC的研究思路与设想.  相似文献   

4.
健脾益气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re colitiS,UC)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临床多见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等症状。其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且有癌变倾向,属于公认的消化道难治性疾病。中医文献无“UC”之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从历代典籍中关于“肠瓣”、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消化系统疑难病。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标本兼治、不良反应小、远期疗效好等优势。各医家对于本病多从湿热、血瘀论治,但近年研究发现,情志因素在诱发UC、影响其转归复发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临床上肝郁脾虚证患者多见,采用疏肝健脾法治疗本病疗效颇佳。现从肝脾生理特性、病机变化、临床方药等多个方面探讨疏肝健脾法在UC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光明中医》1995,(2):9-11
乔保钧老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窥探乔振纲整理(河南省洛阳市第二中医院,471003)溃疡性结肠炎归属中医肠、久痢、肠风等范畴。临床表现以大便溏薄,夹带粘液,甚则便下脓血为主症。乔保钧老中医认为:本病脏腑定位“标在大肠,本在脾肾,并与肝,肺相关”;本...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腹痛、腹泻、黏液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迁延不愈,可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亦有发生癌变的可能性,有报道发生率约10%。西医认为该病与免疫、遗传、环境、自由基损伤等有关。该病属于中医“肠僻”、“泄泻”、“痢疾”范畴。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辨证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文来  周正华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0):1449-1450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特发性的结肠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层,且以溃疡为主,可累及直肠,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症状。本病当属中医学“肠僻”、“泄泻、“肠风下血”及“痢疾”等范畴。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UC)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疑难病。叶柏教授从事临床30余年,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认为UC缓解期以脾虚为本,治疗以健脾为本,提出从肺论治,补肺固肠的观点,并擅长佐以祛风药,临证以玉屏风散为主方进行加减,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介绍蒋士生教授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经验.蒋教授认为脾胃虚弱、湿热蕴肠为UC的主要病机,治疗上主张活动期"标本同治",缓解期"扶正固体",以健脾益气为主,辅以理气、解毒、止血之品.其拟定的芪连结肠宁攻补兼施,可益气健脾、清热祛湿,在治疗UC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1.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目前病因尚不明确,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一,病程较长,多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本病属中医学“泄泻”、“痢疾”、“肠湃”范畴,其病位在肠,与脾肾密切相关。目前认为治疗难点是复发率高,合并症多,有恶变倾向。笔者近年接诊百余例UC患者,常用中西医结合之法进行治疗,多数患者病情能够得到控制。现结合临床治疗经验和体会简单阐述UC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2.
潘炜  于玲  甘淳 《新中医》2019,51(12):325-326
简版:正文:溃疡性结肠炎(UC)在消化内科疾病中比较常见,中医学将其归为久泄、肠湃、肠风等范畴。结肠黏膜或其下层是UC的好发部位,可出现排脓血便、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且迁延不愈。目前西医治疗UC的指南中以水杨酸类药物、免疫抑制剂为主,但长期使用会使自身免疫力下降,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联合中药治疗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认为脾肾阳虚是UC发病的根本病机,是导致本病预后不佳的基础,因此贯彻健脾温肾为治疗原则,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大意义,现阐明如下。……  相似文献   

13.
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系统的难治性疾患,因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西药治疗不良反应多,导致病情反复发作,而中医药在治疗该病具有独特优势。通过追溯伏邪理论内涵,从伏邪理论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与发病特点,认为伏邪是导致溃疡性结肠炎病情反复的关键。笔者认为本病病因与内伤伏邪、外感伏邪、先天伏邪相关,病机以脾虚为本、湿热为标,血瘀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治疗上以健脾固本、清化湿热、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并对本病进行分期论治,活动期以清化湿热、凉血行瘀为主,健脾固本为辅,缓解期以健脾固本为主,清化散瘀为辅,以期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提供理论指导和诊疗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尚未阐明的炎症性肠病.由于该病病因及病理机制研究滞后,西药的治疗作用缓慢且缺乏特异性,致使疗效欠佳且副作用较大,从而限制了长期使用.导师万强主任医师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和经验总结,认为本病病机为脾虚湿盛,热毒瘀结.并针对病机,总结出了治疗UC的有效方剂愈结汤(内服)和结肠炎灌肠液(灌肠).现将2007年2月~2008年2月临床治疗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反复发作的难治性疾病,尤其UC伴肠化易致癌变发生,因此本病是现代医学面临的一个难题。我们运用中医理论,采用健脾理气活血之肠癖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为特征。中医将本病归属为“泄泻”“痢疾”“便血”“肠风”“脏毒”范畴,多因素体脾胃虚弱,或饮食不节,或忧思恼怒伤脾胃,湿热内生,蕴结于肠腑,实属本虚标实之证,必须标本同治,才能治愈,减少复发。本病发作期标实为主,兼有本虚,治疗以祛邪为主;缓解期本虚为主,余邪未除,往往兼有瘀血,以扶正为主。  相似文献   

17.
溃疡性结肠炎(UC)为肠道免疫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可能与自身免疫、变态反应、遗传、环境、感染、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中医药在治疗UC手段多样、个体针对性强、疗效确切。临床上使用健脾温肾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从根本上驱除病因、标本兼治,使脾气健,肾阳复,对提高UC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作者从中医角度阐明脾肾阳虚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持续不愈的根本病机,并通过临床病例论述附子理中汤保留灌肠治疗UC的确切疗效和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溃疡性结肠炎实验动物模型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和健脾灵、补脾益肠丸、SASP 三种药物的复健治疗结果。研究表明,免疫方法复制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实验模型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与人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相一致,健脾益气、调节免疫功能为主中药的组织病理学疗效显优于 SASP。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于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之一。为了探讨本病的免疫发病机制和组织病理学特点,采用免疫法复制成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实验模型,并应用健脾灵中药进行复健治疗,现将造型动物的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UC)是大肠黏膜的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病变常从直肠开始,常呈弥漫性,偶呈节段性分布,多涉及乙状结肠和降结肠,严重者可累及全结肠和末端回肠。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本病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UC是现代医学病名,祖国传统中医学虽无与其完全对等的病名,但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当属中医的“泄泻”、“肠辟”、“痢疾”等范畴。现将各项中医护理的研究进展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 ,病变主要限于粘膜与粘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等 ,多反复发作呈慢性病程。本病可以发生任何年龄 ,多见于 2 0~ 4 0岁 ,亦可见于儿童或老年 ,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自拟健脾涩肠汤治疗临床辨证为脾胃虚弱型溃疡性结肠炎 5 2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9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5 2例 ,男 32例 ,女 2 0例 ;年龄 2 7~ 6 9岁 ,平均 4 1.3岁 ;病程 5个月~ 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