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祛风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探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冠心病的病因病机与风邪的关系;探讨祛风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功效及临床常有祛风药的作用或机理,为防治冠心病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孙海涛 《河南中医》2012,32(7):927-928
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与风邪密切相关.冠心病心绞痛发病形式,证候特征大多表现为风性,且重要致病因素为风邪,重要病机为络滞风阻,祛风药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理想药物.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重视风邪为患在冠心病心绞痛发病中的作用,往往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风邪在冠心病发病中的地位越来越多的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临床观察认为外风,内风皆可诱发冠心病,风邪确是冠心病的重要致病因素,我们在传统冠心病益气活血祛瘀之法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加入祛风活络之药,往往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祛风升阳药在下焦疾病中的应用于义哉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735000)祛风升阳药是指具有发散风邪,祛风止痛的一类药物,如白芷、防风、羌活等,一般常用于风邪袭表及风湿阻络之证。笔者在临床上根据祛风药能胜湿和善行上达之特点,常在治疗泄泻、便血、带证、水肿...  相似文献   

5.
心血管疾病发病与风邪密切相关,发病形式、证候特征大都表现为风性。风类药质轻气清,疏解宣透,多具有辛、散、窜、透、动等特点。冠心病络滞风阻,治以温阳散寒,祛风通络,辛散祛风、活血祛风;心律失常本虚标实,本为气血不足,阴阳亏损;标为气滞、血瘀、痰浊、水饮,治以辛散祛风、平肝熄风、解毒祛风、活血祛风、养血祛风、搜络祛风。高血压肝风内扰,风阳上亢,平肝熄风类、理气熄风;无风不作眩,平肝熄风、理气熄风;无虚不作眩,补肾祛风、养血祛风;无瘀不作眩,活血祛风、辛散祛风、理气祛风。风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疗效显著,重视风邪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关系,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祛风药是指具有发散风邪、祛风胜湿功能的一类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邪及风湿类疾病.风药属木,辛温通达,能疏达肝气;风药其性升浮,能助脾气升腾,调节脾胃的气机升降,鼓舞阳气,升清举陷,阳升则有利于脾健,所以,祛风药在脾胃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李东垣《脾胃论》载方63首,所用风燥升阳药者达31方,堪称在脾胃病中应用祛风药之典范.笔者根据祛风类药物的作用特点,结合脾胃病的生理、病理及其与相关脏腑的联系,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治疗脾胃病时适当加入祛风类药物,常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祛风药在脾胃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鹏  张新 《中医杂志》2004,45(6):475-475
祛风药是指具有发散风邪,祛风胜湿功能的一类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邪及风湿类疾病.根据风类药物的作用特点,结合脾胃病的病理表现,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在临床上治疗脾胃病时,适当加入部分祛风类药物,常常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沈洪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颇丰,认为祛风药有发散风邪、祛风胜湿的作用,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过程中善用风药,本文将从祛风驱邪、祛风胜湿、祛风通郁三方面介绍沈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诊治经验。  相似文献   

9.
祛风药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邪致病 ,可自外而入 ,亦可由内而生。外风易与它邪兼夹为患 ,成为风寒、风热、风湿等 ;内风则因气血阴阳、脏腑功能的失调而生于内。由此导致了风邪为病的特殊性和多样性。祛风药也因之分列于药物学的各个章节而未专列条目 ,如祛风除湿、镇肝熄风等。可见祛风药的临床使用是很广泛的。如表现为震颤、强直、口 口内口、痉挛、、痒等的病证均可用祛风药治疗。临诊时 ,对风邪致病特点典型的病证 ,辨证用药并非难事 ,而对症状不典型者则需医者仔细观察 ,举一反三 ,方可获效。笔者仅将祛风药治疗咳、痛、麻的临床所得记录于后 ,以期与同道共…  相似文献   

10.
祛风药是指具有发散风邪,祛风胜湿功能的一类药物,此类药物辛温通达,能疏达肝气,并助脾气升腾,在泄泻、痞满、便秘、口疮、痢疾等脾胃病治疗中,配伍祛风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祛风药多辛香走窜,易于耗气伤阴,因此在临床应用时,祛风药的药味要少,药物用量要轻。  相似文献   

11.
血管痉挛性心绞痛(vasospastic angina,VSA)发作时疼痛部位不固定,或者表现为牙痛、头痛、腹痛等,疼痛时发时止,病位不固定,与风邪"善行"特点相符;VSA发病急骤,轻重不一,变化无常,与风邪"数变"特点相符。善行数变是风邪致病的特点,风邪外侵是VSA重要的病因。风邪包括外风、内风,VSA的发病病机为正虚邪中,由脏腑虚弱,风邪内侵而致,常因感受风寒邪气或在季节更替时诱发或加重,可见,外风是VSA的重要致病因素。内风与VSA也密切相关,肝为风木之脏,肝病则风从内生,肝风内动,风邪乘于心,心脉痉挛,卒发VSA。基于治病必求于本,中医治疗本病应重视运用风药,风药是指具有发散风邪、祛风、解痉功能的一类药物。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祛风药均具有解除血管痉挛、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改善末梢循环、止痛等多方面的作用,是治疗VSA的有效中药。  相似文献   

12.
简要论述了西医学过敏性结膜炎与中医风邪之间的关系。阐述风邪与过敏性结膜炎的密切相关性,风邪在过敏性结膜炎中的表现,评价祛风药治疗过敏性结膜炎药理作用机理,提出发挥中医特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祛风药是指具有发散风邪、祛风胜湿功能的一类药物。溃疡性结肠炎乃脾虚湿盛,湿热风毒之邪蕴结大肠脂膜,日久脂络受伤,气滞血瘀,血败肉腐而成,其发病与风邪的关系密切。临证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常用之法如健脾、祛湿、疏肝、活血等的基础上配合祛风药,可有助于健脾升清、祛风胜湿、疏肝理气、辛润活血。总结祛风药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具体应用有疏风宣肺、活血化瘀、疏理肝气、健脾升清、风能胜湿。  相似文献   

14.
杨红娣 《新中医》2015,47(1):240-241
介绍夏翔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经验。夏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一般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多为患者自身禀赋薄弱,元气不足,表卫不固;外因则是感受风邪,侵犯机体,损伤脉络。病机特点是正虚邪实,元气亏虚为本,风邪留恋为标。治疗以益气养阴,祛风固卫,清营凉血为大法,从而达到扶正托邪的功效。治疗本病善于从风论治,运用大量祛风药以抗过敏,祛紫癜。  相似文献   

15.
王娟  崔志军 《陕西中医》2016,(10):1390-1391
荨麻疹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皮肤病,起病快、变化迅速,与风邪的致病特点相匹配,祛风法有辛散疏风的作用,能疏散皮肤腠理、经络及关节间滞留的风邪,故临床常常应祛风法治疗荨麻疹。本文从荨麻疹的发病特点入手探讨风邪与荨麻疹的关系,并从辨证论治古代医家、现代医家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如何祛风论治荨麻疹。  相似文献   

16.
探讨风邪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系,从风论治支气管哮喘的方法及祛风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唐蜀华教授认为冠心病的病机为"阴虚为本,瘀热为标",治疗以"养阴活血,清热解毒"为法,方以"黄芪生脉饮"、自拟"芦黄颗粒"加减。并介绍了特殊类型冠心病(变异型心绞痛)的病机特点是以"阴寒"及"风邪"为主,治疗上应以温阳及祛风通络活血为主。  相似文献   

18.
浅谈祛风药的十种效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祛风药,即泛指有疏散风邪作用的一类药物。“风者善行而数变”,上犯头面,则头痛,或口眼歪斜;外伤于皮毛,则恶风发热,或发为风疹;侵入手足经络、筋脉,则手足痹痛,屈伸不利;风邪内侵,或为泄泻,或为燥结,或为气血郁结等。可见,风邪致病具有复杂性及多变性的特点。现将祛风药的十种主要效用简析如下: 一.疏散风邪;用于头痛、目赤肿痛、眉棱骨痛,以及口眼歪斜等。其主要病因,为风邪上窜头面所致。风性轻扬,“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头面诸疾,以风邪所致者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9.
面神经麻痹是由于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认为治疗上以养血祛风法用于正气不足证,以驱邪祛风法用于风邪入络证,并提出内外合治,针药并用。  相似文献   

20.
<正>风药指具有祛风、散风、息风等功效的药物,用于治疗因风邪引发的各种内伤及外感证候,是临床常用的一类药物。风药的作用包括祛风散邪、行气畅脉、疏通经络等。在眼科临床中,有些经过常规治疗,疗效不佳的疑难眼底病,笔者配合应用风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