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敷脐疗法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敷脐疗法临床应用举隅徐化君安徽省临泉县宋集中心卫生院(236414)敷脐疗法属中医外治法的范畴,是选用适当的中药为末填敷脐中或将药末加油膏、唾液、酒、醋、药汁等调和成稠糊状敷于脐部,或在脐部给予某些(艾炙、热熨、拔罐等)刺激,通过皮肤给药途径以防治疾...  相似文献   

2.
中药脐敷是将鲜药捣烂,或将干药研成细末,加以水类或醋、蜜、油脂、蛋清、葱汁、姜汁、凡士林等调和后敷于脐部,外用膏药、胶布或绸带固定以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早在宋代的《普济本事方》中就有记载。脐,  相似文献   

3.
试论脐疗的治疗机理及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论脐疗的治疗机理及作用四川省重庆市第二卫生学校(632260)周天寒,温志源,叶嗣清关键词:脐疗/外治法,治疗机理,治疗作用中医脐疗,又称“敷脐疗法”、“贴脐疗法”,属外治法范畴.是指根据症情选药,研为细粉,分别选用酒、醋、蛋清、水或油类等辅料调敷...  相似文献   

4.
卢国盘  谢孝春 《四川中医》1993,11(10):22-23
敷脐疗法,简称“脐疗”是把新鲜的植物药捣烂或用干药研末加酒、蜜、醋等汁调和敷在脐部,或烫脐、灸脐、在脐部拔罐以治疗某些疾病的外治方法。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就有用盐纳脐中、灸之治疗霍乱的记载,至清代吴师机的《理论骈文》收集脐疗验方达百余种之多,可谓集其大成。吴氏认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  相似文献   

5.
中药敷脐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烨 《江西中医药》2002,33(3):52-53
现代医学将盆腔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之痛经称为原发性痛经 ,此多见于未婚青年以及婚后未育者。一般认为 ,本病与内分泌失调、子宫过度倾屈、颈口狭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子宫痉挛性收缩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 ,本病的机理由气滞血瘀、寒凝胞宫等因素导致瘀阻胞宫、胞脉 ,使行经阻滞 ,不通则痛[1] 。1 敷脐法的解剖和生理学基础敷脐法属于中医外治法的范畴 ,是选用适当的中药为末 ,填敷脐中或将药末加油膏、唾液、酒、醋、药汁等调和成稠糊状敷于脐部 ,或在脐部给予某些(艾灸、热熨、拔罐等 )刺激 ,通过皮肤给药途径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脐 ,…  相似文献   

6.
脐疗在小儿腹泻中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嘉云  吴奇方 《针灸临床杂志》2001,17(8):56-57,F004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脐疗治疗此病安全简便、疗效可靠。现将近几年用脐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情况作一综述。1 药物贴敷  周氏[1 ] 用吴茱萸 1 5 g ,胡椒 30 g ,肉桂 6g ,大蒜子 1 0 g(捣烂 ) ,山药 1 5 g ,车前子 1 0 g。研粉 ,取适量与食醋调糊 ,敷脐后贴消炎止痛膏 ,日 1次。30例中平均止泻天数为 1 .5± 0 .5d。对照组 34例用复方新诺明。小诺霉素及助消化药 ,平均止泻天数为 4.2± 1 .1d(P <0 .0 1 )。崔氏[2 ] 用生姜捣糊 ,醋烧至烫手。取适量用纱布包裹 ,胶布固定于神阙穴 ,2h换 1次 ,晚上 6~ 8h换 1次。治疗…  相似文献   

7.
答:脐疗是中医常用的外治法之一,可治内、外、妇、儿各科多种疾病。吴尚先曾谓“中焦之病……敷脐为第一捷法”,“对上下焦之病,也可用敷脐而上下相应”。由于脐眼敏感度高,渗透力强,药物易于穿透、弥散而被吸收,是经穴给药的首选部位。临床常用的为贴脐法,根据药物剂型及病情需要又分为填脐、敷脐、覆脐、涂脐、滴脐、围脐、熨脐、缚脐等。现今临床常结合使用,如将药末或药糊填满脐眼,然后用胶布贴盖,为增强疗效,加快吸收,贴敷后再加热水袋热熨数分钟或结合使用艾灸或按摩,如此就包括了填、敷、贴、熨及灸疗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肝性腹水脐疗经验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性腹水脐疗经验谈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226500)吴元祥贴脐疗法(简称脐疗),是我国传统医药的一种外治疗法,它是将一味或数味药物研末制成糊、膏样剂型敷贴脐部,治疗各种疾病。具有药效快、操作简便、安全性好等优点,易被患者接受。脐疗的药效机理,中医学认...  相似文献   

9.
<正> 敷脐疗法,是指选用适当的药物,制成粉末、膏状、药饼等填脐、敷脐,利用脐部皮肤结构有利于药物吸收的特点和局部的穴位刺激作用,以达治病之目的。其法简便,易被患者接受,故临床应用日趋广泛。现将1980~1988年本法在儿科应用情况综述如下。断脐婴儿初生断脐后,外敷药物以防止尿湿及受风邪。臭氏等主张用烙脐饼子按灸脐上,随用胡椒粉敷脐带间,用软绢新棉封裹之。河南省医科所用脱脐散(枯矾、白及、黄柏各等份,研细束高压消毒后贮瓶备用)外敷脐带上,治疗768例,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来小儿敷脐疗法临床应用概况河南省新蔡县中医院李存富(463500)敷脐疗法,是指选用适当的药物,制成粉末、膏状、药饼填脐、数脐,然后加压、热敷或者按摩等综合措施,利用脐部皮肤结构有利于药物吸收的特点和局部的穴位刺激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方法简便,易被患者接受,故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现笔者仅就近十年来本法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供同道参考。1临床治疗进展1.1泄泻文氏(1)将婴幼儿泄泻分为寒型和热型;寒型用干姜、’丁香、五倍子按3:3:1配方碾末,以干粉1勺填于脐部,用伤湿止痛膏外敷固定,日一次;热型用车前草、滑石、黄齐、黄连接3:3:2:1的比例碾成细末,用温水调末2小勺,制成小指头大小丸填脐,外用伤湿止痛膏外敷固定,日一次。结果治疗300例,治愈260例,好转3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6.6%。陈氏(2)将黄连、吴荣黄、木香各2克和肉桂、苍术各3克共碾细末,用食醋调成2X2厘米的药饼填脐,固定后,轻轻按摩片刻,隔日换药一次,连用2次为一疗程,治疗232例,治愈117例,显效28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为93.5%。董氏(3)取吴荣美、自术各等份,研成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取1~2  相似文献   

11.
李雅  郑娥 《陕西中医》1997,18(8):381-382
<正> 婴幼儿泄泻是小儿常见病,发病率较高,由于小儿服药比较困难,近年来在临床上多采用中药外治疗法,既简单方便,又无痛苦,易使患儿接受。本文仅就90年以来中药外治泄泻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1 药物敷脐疗法 1.1 辨证论治 于氏分三型:伤食泄先用朴硝20g,敷于脐窝,纱布固定,6h后取下;再用苍术、车前子等量研末;湿热泄取苦参10g,藿香、苍术各5g,车前子10g,冰片3g,研末;寒湿泄取吴茱萸5g,车前子10g,丁香3g,研末;脾虚泄用肉桂5g,车前子、苍术、小茴香各10g研末;以上药末均用醋调敷,每日1次,每次10~24h。王  相似文献   

12.
细辛敷脐治口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曰 :“天气下降 ,气流于地 ,地气上升 ,气腾于天 ,上下相召 ,升降相因。”《灵枢》曰 :“病在上者 ,下取之…… ,病在头者 ,取之足。”用针如此 ,用药亦然。故前人治疗口疮牙疳 ,用吴萸 ,或附子 ,或川椒 ,或天南星为末 ,醋调贴脚心 ,或生硫磺末水调涂手足心等方 ,古方甚多。用细辛敷脐为其中之一。《本草纲目》载 :“小儿口疮 ,细辛末醋调贴脐上。”口舌生疮不可因其病小而忽视 ,既往外敷常用冰硼散、锡类散等 ,疗效不明显 ,且多有刺激性 ,不易为患者接受。细辛敷脐用药不犯病所 ,且无副作用 ,用于小儿尤为方便。笔者治疗阿弗它口炎…  相似文献   

13.
熨脐法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具有穴位、经络、刺灸疗法、物理疗法与药物疗法的综合调节作用,因此对全身疾病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常用的熨脐法有:药袋熨脐法,药饼熨脐法,药膏熨脐法,药汁熨脐法,葱热熨脐法,姜热熨脐法,盐热熨脐法,沙热熨脐法,醋热熨脐法,酒热熨脐法,热水熨脐法;冷水熨脐法,阴阳熨脐法,蛋熨法.  相似文献   

14.
脐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昆 《山西中医》2011,27(5):58-59
脐疗是指将药物做成适当的剂型(如糊、散、丸、膏等)敷与脐部,或在脐部给与某些物理刺激(如艾灸、针刺、热熨、拔罐等)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如隔盐灸、隔姜灸、隔葱灸、隔附灸、药饼灸、保健灸以及药物填脐、熏脐、贴脐、温脐、滴脐、吸脐、热脐等法。这些治疗方法,也统称为神阙灸。现介绍有关脐疗研究进展概况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中药赋形剂敷脐对湿热泻大鼠的作用,探讨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在肠道黏膜及血清中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水平表达变化情况。方法:所有Wistar大鼠首先给予适应性常规饲养3 d,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醋调贴脐组、蜂蜜调贴脐组、凡士林调贴脐组,每组各20只。采用ETEC菌苗制备模型后,醋调贴脐组、蜂蜜调贴脐组、凡士林调贴脐组给予不同赋形剂调配的中药贴剂,贴敷于神阙穴,分别于1 d和连续3 d后,进行肠道组织的免疫组化染色,通过图像分析法检测SIgA在肠道黏膜的变化情况,并分析比较;放射免疫平衡法测定应用中药敷脐1 d和连续3 d后的血清IL-10的水平。结果:SIgA在肠道黏膜改变情况的图像分析中积分光密度与模型组比较,中药敷脐1 d和连续3 d后显示醋调贴脐组、蜂蜜调贴脐组、凡士林调贴脐组均增多,且醋调贴脐组高于蜂蜜调贴脐组和凡士林调贴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免疫平衡法实验发现与模型组比较,中药敷脐1 d和连续3 d后的血清IL-10醋调贴脐组、蜂蜜调贴脐组、凡士林调贴脐组均增多,尤其是醋调贴脐组均高于蜂蜜调贴脐组和凡士林调贴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赋形剂制备中药贴剂对湿热泻大鼠治疗中,醋调贴脐中药能更好的促进肠道炎症的修复,且随贴敷次数与时间的增加,对大鼠模型的免疫影响递增。  相似文献   

16.
药物填脐,又叫敷脐疗法,简称脐疗。它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应用药物敷贴于凹状脐上的一种外治法,具有简、便、廉、验等许多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试对药物填脐的治疗机理与用药规律进行初步探讨。 一、药物填脐的治疗机理 药物填脐是经药物的直接和间接作用,达  相似文献   

17.
正将芥子研末,用水或醋调为膏状,每次取5~10g贴敷于肺俞,油纸覆盖,胶布固定;或将芥子1g研细末,放置于直径为5cm的圆形胶布中央,直接贴敷于肺俞,可用于治疗哮喘、肺结核空洞、膝关节肿痛等。每日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我科运用《张氏医通》中白芥子涂法贴敷背部俞穴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 ,取得了显著疗效。然三伏天气候炎热 ,部分病员贴敷后局部起疱 ,痛苦殊深。为此 ,我们为减轻患者痛苦 ,逐渐摸索出贴敷前后的护理措施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而又减少痛苦。现简介于后。1 贴敷方法用炒白芥子、醋炒元胡各 30 g ,细辛、甘遂各 15g。上药研为细末 ,密封贮存 ,临用时取药末 18g ,生姜汁适量调膏 ,分贴于肺俞 (双 )、心俞 (双 )、膈俞 (双 ) ,塑料薄膜或敷料盖贴 ,外用胶布固定。贴敷 3小时去药 ,每 10天贴敷 1次 (初、中、末伏 ) ,共贴 3次 ,连贴…  相似文献   

19.
穴位贴敷法是指在一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由于某些带有刺激性的药物贴敷穴位后,可以引起局部发泡,又称为天灸、自灸、发泡灸。若将药物贴敷于神阙穴,又称敷脐疗法,简称脐疗。  相似文献   

20.
小儿夜啼是婴幼儿的一种常见病症。该病症病因复杂 ,有因脏热心烦或脾寒腹痛引起 ,也有因受惊恐和生活习惯改变 ,及尿布浸湿、饥饿或包盖过严所致。临床表现 :小儿白天喜笑如常 ,但在晚间睡眠时啼哭不安 ,多为每晚定时啼哭 ,有的甚至通宵达旦。对于夜啼的患儿 ,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效果较好。现介绍疗法 4则 ,供临床选用。 1、填脐疗法 :取五倍子 1 5 g,生地 1 0 g,黄连 3 g,朱砂 0 .5 g,共研细末 ,用陈茶汁调成小饼状 ,敷于脐部 ,胶布固定 ,每晚更换 1次 ,一般敷 2~ 6次可效。2、外敷疗法 :取吴茱萸 1 2 g,研为细末 ,用陈醋适量调成糊状 ,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