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9 毫秒
1.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作为慢性复杂性疾病之一,发病率、致死率较高,是现代医学面临的治疗难题,中医药辨证论治,体现出一定特色和优势。近年来,络病理论指导慢性复杂性疾病的防治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并取得一定的成效,本文以络病理论为基础,总结肺络的结构和功能,进而根据络病理论和肺络的结构、功能特点,结合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表现,提出其急性发作期的根本病机为“肺热络瘀”,为进一步探究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发作期的辨证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从"肺毒"与"络病"角度探讨虫类药物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治疗中的作用,指出IPF基本病理为毒损肺络,是本虚标实之证,痰毒和瘀毒贯穿整个病程,而久病入络所致的脏腑虚损则是疾病发展的最终结果,临床常用蝉蜕、僵蚕、蜈蚣、全蝎等化痰散结,祛瘀生新,治疗肺毒所致IPF;以蛤蚧、冬虫夏草等活血祛瘀,补肺益肾,治疗久病伤络所致IPF。  相似文献   

3.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作为一种不可逆的严重肺系疾病,其发病率随环境污染、雾霾、电离辐射等加重而逐年提升,特发性肺纤维化致死率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较差,当前医学界并无特效的医治手段。从中医脏腑理论及辨证论治入手,探讨肺与脾二脏的生理关系和病理联系,以及在IPF的疾病发展中的肺与脾为病的病机内涵,以此入手,探寻经典,总结前人经验,提出并归纳肺脾同治之法,以此探究特发性肺纤维化之治法治则。阅读经典及学者试验,笔者以培土生金法为治疗之总原则,选用麦门冬汤为代表方剂,归纳肺脾同治常用的用药组合,为临床上论治特发性肺纤维化提供新的肺脾同治的思考角度及治法。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肺系疑难疾患,因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早期诊断困难,无特效治疗药物,导致预后极差,而中医药在防治该病中具有独特优势。通过追溯伏邪之渊源,分析伏邪发病过程,发现伏邪致病具有隐匿性、进行性、反复发作和迁延难愈的特点,这与IPF发病具有高度相关性和内在一致性,从而为IPF从伏邪论治提供理论依据。在伏邪理论的指导下,提出正气亏虚,邪伏于肺是IPF发病的重要病因,痰瘀胶结是IPF的病机关键,反复感邪可加重病情进展,治疗上重视"治未病"思想,将益气养阴、祛痰化瘀之法贯穿始终,为临床深入认识及防治IPF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肺间质性病变。近年来发病率及病死率不断上升,发病机制迄今不明。为世界性重大疑难疾病。近些年来,中医药防治肺间质纤维化的研究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热点,在本病的治疗上有一定优势。我科在此领域作了大量研究,并将IPF作为临床路径管理,采用中医药从"虚瘀"着手,阐述IPF的病机,治疗早期袪邪辅以扶正,治以化痰活血为主,升补宗气为辅;晚期标本兼顾,治以补益肺肾、通络散结,对于肺痹早期患者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肺部磨玻璃影,渗出影吸收,缩短病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为中医药防治肺间质纤维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特发性肺纤维化所致慢性缺氧具有慢性复杂性肺疾病的共同特性,病变广泛,病可由外感不愈,留邪为内伤,致使正气虚衰,或可本无外感,初病即已呈现虚态,因虚而时时感邪,故从全病程分析,初病已虚,久病更虚,可以说肺络痹阻以虚为本,久之湿热痰瘀痹阻肺络,此即为"络虚"与"邪瘀"相互胶结,虚虚实实,虚实共存,终致肺之"气虚络痹"的病机观。气虚络痹为特发性肺纤维化所致慢性缺氧的基本病机,故从气虚络痹论治,运用扶正通络法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所致慢性缺氧。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指原因不明并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肺泡炎、肺泡单位结构紊乱和肺纤维化[1]。IPF是一种难治性疾病,西医治疗措施有限,疗效较差。近年来中医界学者对IPF的中医药治疗进行了很多研究探讨,取得了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1 IPF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中医学没有与IPF对应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目前大多数学者将其归属于“肺痿”、“肺痹”、“喘证”等范畴。IPF的病因病机复杂,各家观点不一致。刘建秋认为本病主要发病机制是气虚血瘀,痰热互结,痹阻肺络,病性属本虚标实,肺肾气阴亏虚为本虚,外邪、痰浊、瘀血、热毒为标  相似文献   

8.
历代医家多数将特发性肺纤维化归属中医"肺痿"范畴,对其病机认识多宗仲景"肺燥津亏、肺气虚冷"论。基于此理论,参照现代医学对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来探索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根本病机。肺易感受燥热之邪,燥热伤阴,而虚冷之证多从阴虚内热演变而来。肺阴亏虚,必劫肾阴以助;肾阴不足,必致肺阴易虚。而病久成瘀生痰,伏于络脉。由此总结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病机为"肺肾阴虚,痰瘀伏络",以期为创新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防治思路,提高其临床疗效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特发性间质性肺疾病。现代研究表明凝血异常是IPF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中医学则认为"瘀"贯穿于间质性肺疾病发展的始终,中医治疗瘀证的理论论述详备,针对IPF瘀为核心病机,以活血化瘀作为基础疗法,结合益气、养阴、化痰等治法,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还具有副作用小等特点。探究中医药从瘀论治IPF的科学本质对临床实践具有尤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阐述特发性肺纤维化(肺痿)的中医病名来源,分析其产生的病因病机。回顾相关文献及近代医家经验,董瑞提出从补肺生肌通络为原则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认为特发性肺纤维化属中医"肺痿"病范畴,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肺阴虚为主,痰瘀毒损伤肺络为标。并创立"珠及汤"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肺纤维化是许多慢性炎症和自身免疫性肺病的病理结果,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其最常见形式,目前该病临床上有效治疗方法欠缺,给人类健康带来了重大威胁。大量研究已证实TGF-β1/Smads信号通路在治疗IPF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医药防治IPF疗效显著,前景良好,不少单味中药及有效成分和中药复方可通过靶向调节TGF-β1/Smads信号通路来防治IPF。现将近几年的相关研究做简要综述,以期中医药防治IPF在临床上的广泛运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络脉理论与特发性肺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并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等,病程一般呈进行性发展,晚期多引起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迄今为止,IPF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治疗方法仍非常有限,尚未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案[1].运用中医药防治肺纤维化的研究已引起学术界普遍关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亦将"试用中医药治疗"作为推荐治疗方案的主要内容之一正式颁布实施[2].从中医药学的角度探求抗肺纤维化的研究已成为广大临床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课题.笔者试图从"络脉理论"出发,为中医药治疗IPF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组发病原因不明的慢性间质性肺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代表性疾病,以肺实质受到不同程度炎症和纤维化损害为特点。目前IPF治疗除肺移植外尚缺乏令人满意的方法 ,药物治疗虽以抗纤维化为目的,但无法改变或逆转IPF的纤维化病变。本病发病率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逐年上升,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祖国医学将其归属为"肺痿""肺痹"的范畴,近年来随着络病学发展及疾病谱的变化,从络论治逐渐受到医家重视。  相似文献   

14.
总结史利卿运用温阳化湿通络法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经验。史利卿认为阳虚寒凝为IPF发病的病机关键。湿热、血瘀是主要病理要素,贯穿IPF疾病各个阶段。病位在肺、肺络,兼及脾、肾等多个脏腑。病性本虚标实,因虚致实,因实致虚,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相兼共存,互为影响,故预后不佳。史利卿主张临证以温阳化湿通络为治疗大法,注重标本兼顾、寒温并用、补泻兼施、肺脾肾多脏同调。通络之法不限于活血通络,尤为注重开宣肺气、温通阳气以通络开痹,补而不滞,宣通肺络,清化湿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组织学分类、病理特点及临床表现的分析 ,明确病因病机 ,归纳分型 ,辨证用药。结果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病机为肺肾不足 ,气阴两伤 ,兼有痰、瘀。临床分为痰热郁肺、痰瘀互结、肺肾气虚三型。治以泻肺化痰 ,活血通络 ,补肺纳肾 ,降气平喘为法。结论 中医药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通肺络丸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分为治疗组(通肺络丸)和对照组(强的松组),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及血气分析、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肺络丸治疗IPF可使病情趋于稳定,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本文从肺损络伤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与治疗,认为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以肺络为中心,气、血、津液代谢异常所致肺损络伤合并脾肾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病,治疗上调气以治其本,活血通络、养阴润燥以治其标,重用虫类药搜剔络邪,重视脾肾脏腑功能,以期为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诊治提供理论依据及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络病理论浅谈特发性肺纤维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类病程长且病情迁延反复的间质性肺疾病,好发于老年人。其发病率的趋势近年来不断上升,而关于其起病原因的说法却尚未得到统一。近年来,随着络病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学者们对络病理论的深入研究,将该理论应用于指导慢性复杂性疾病(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预防及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19.
周贤梅教授认为特发性肺纤维化属于中医学"肺痹""肺痿"范畴,病机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肺脾肾亏虚,标实为痰、热、瘀痹阻肺络。本病治疗总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痰通络为要。在临床中喜用五味子汤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五味子汤出自《圣济总录》,具有益气养阴、止咳平喘、活血化痰之效,可以获得较为明显的临床效果。在临床使用中,要注意根据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分期及症状的轻重进行加减用药。  相似文献   

20.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常见的,以气道重塑、炎症、肺泡破坏和纤维化为特征的致死性间质性肺病。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4E结合蛋白1(mTORC1/4E-BP1)轴与成纤维细胞表达胶原关系密切,其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尚待进一步阐明。中医药在改善IPF患者肺功能、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等方面都有着良好的疗效。中医“异病同治”为柴胡治疗肺纤维化提供了中医理论依据,而西医研究已初步表明柴胡复方、单药及有效成分均对肺纤维化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本文将阐述mTORC1/4E-BP1轴在IPF病理机制中的作用,以及柴胡有效成分对于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mTOR通路的研究结果,为IPF的治疗及药物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