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扶正贵扶阳 阳密本自固:试论扶阳法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扶正贵扶阳 阳密本自固──试论扶阳法及其临床应用上海第二轻工业局职工医院陆纪云(200031)关键词:扶正祛邪,扶阳扶正祛邪是中医学的特色。《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扶正中又以“扶阳”为最重要。《内经》云:“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气...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以小关节疼痛为主的慢性疾病,中医学者大多将之归类于痹症的范畴,痹症之因由责之于风寒湿三气杂至,风寒湿多为阴邪,最易耗损阳气,外有风寒湿邪,内有阳气虚损,乃本虚标实之症,治则当以扶正祛邪。扶阳法是治疗痹症的诸法之一,扶阳乃扶助阳气之义,分而言之有温阳法,有通阳法,文章旨在从扶阳的必要性及扶阳的具体方法两个方面阐明扶阳法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扶阳法源流与临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扶阳法的理论渊源 扶阳法,是扶助补益人体阳气、治疗因体内阳气虚弱或阴寒所致病症的大法。重视阳气的思想早在《内经》中就明确体现,《素问一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在阴阳的关系中,认为阳气是主要的,阳气不足,人体卫外功能就下降,百病乃生。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后期的一种复杂症候群,是临床上较为难治性疾病。中医认为治病必求于本,阳气乃人身之根,通常应用扶阳法固护人体之根本,以达治病求本之目的。然扶阳并非单纯的温阳,而是包括保护阳气、资助阳气、调理阳气,通过阳气的融会贯通以祛除邪实。临床上常以补护、调理脾肾之阳,以达降浊解毒祛瘀的目的,这在CRF的治疗过程中是很常用的,笔者结合临床实习和跟师所学阐述扶阳法在治疗CRF过程的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5.
传承吴佩衡学术思想 践行温阳扶阳大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佩衡学术思想渊源于《黄帝内经》重视人体阳气的理论,法自《伤寒论》三阴寒化证温阳扶正思想,传承、发扬了郑钦安学说之精华。吴氏学术思想之核心是极其重视阳气在人体的重要作用,认为阳气乃人身立命之本,立法论治首重温阳,善用、重用附子大剂起死回生,誉满天下,世誉吴附子。文中所附笔者2则医案,遵循吴佩衡先生温阳扶阳之法而施治,疗效满意,验证了扶阳大法在临床实践中的科学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扶阳法作为火神派的代表治疗方法,近些年来备受医界重视和关注。对“扶阳”的扶字,清·阮元解释为:助也、护也、治也,意指“扶”有帮助、保护、调节治理之义。而扶阳指宣通、保护、温助、调理阳气,从而使人体阳气宣通、强盛之义。扶阳法的核心就是重视阳气,认为阳气是维系生命的根本,扶阳以阳为主导,基于重阳,或温阳,或通阳,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中处处贯穿扶阳思想,阳气未伤者防患于未然,阳气既伤者温助阳气。阳气贵在流通,阳气不能枢运亦可致其不足,此时运通阳气即是扶阳,故张仲景的扶阳法主要体现在温补阳气与运通阳气两方面。故分析辛味药在六经病中所起的通阳、护阳、运阳及回阳的作用,如通阳扶阳以辛甘温,清热通阳以辛寒,调枢运阳以辛苦,温扶阳气以辛热,指出了张仲景对阳气的重视,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赵杰主任临床上擅长运用经方扶阳法治疗抑郁症,认为抑郁症的根本原因就是阳虚,主倡"阳主阴从"是达到"阴平阳秘"之关键,治疗疾病当以扶阳为先,扶助阳气即是扶助生命,留住阳气即可延续生命。用干姜、附子、肉桂、吴茱萸等温热药帮助抑郁症患者提升阳气,常常产生意想不到的疗效。本文列举数则赵杰主任应用干姜治疗抑郁症病案,以期对中医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仲景论治杂病十分重视阳气的盛衰存亡,认为阳气在疾病发在发展变化中起重要作用。针对阳虚诸证,仲景以甘温扶阳药为主组方治疗,称之为"扶阳法"。本文试就《金匾》一书中有关扶阳法的运用,作以探讨。一、  相似文献   

10.
中医儿科学寒温两派学术之争,始于宋代钱乙和陈文中对小儿体质的不同见解,后世形成寒凉与温阳两大主要流派。温阳学派起源于陈文中,经后世众多医家不断演绎而渐趋完善。温阳学派认为小儿"稚阴稚阳"之体,不耐寒凉攻伐,注重固护小儿阳气,治疗多以温阳扶正为主。今人对扶阳法研究较多,但对其重要组成部分儿科温阳扶阳研究较少,故应深入对儿科温阳扶阳治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扶阳思想是蕴于《伤寒杂病论》中的一个重要的学术观点,这一观点体现在张仲景对疾病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处方用药等各个方面。阳气是生命存在的基础,人体气血的运行、躯体的运动、疾病的防护等都离不开阳气的温煦、推动和卫外等功能。抑郁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点,这也是阳气不足或阳气运行障碍的外在表现之一。五脏之阳气是人体阳气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五脏阳气虚衰可直接或间接引发抑郁的相关表现。《伤寒杂病论》中有多种临床症状符合抑郁症的临床诊断标准,综合其治疗方案,张仲景多从扶固阳气着手进行治疗。文章从《伤寒杂病论》的扶阳思想入手,探析五脏阳虚与抑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谈论扶阳问题,首先要知道阳气在人体哪里?《内经》言人体阳气在胃脘,《素问·阴阳别论》说:"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因为脾胃主四肢,故《素问·阳明脉解篇》说:"四肢者,诸阳之本也。"《内经》没有一处讲阳气在肾,故张仲景多用大小阳旦汤(桂枝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和四逆汤(太阴病主方,亦云小泻脾汤)温中扶阳。  相似文献   

13.
介绍杨金坤教授运用温阳化痰法治疗胃癌经验。认为其病因病机是脏腑失调、脾阳不足、肾阳不足,治疗宜扶正祛邪、顾护阳气,并列举相应的单味药及复方。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4.
陈华  张国骏  马晓峰 《河南中医》2010,30(12):1147-1148
虚阳外越之证乃阴阳失调之特殊状态,其发生、发展均与阳气虚衰及阴液耗竭有着密切关系,治则总以温固阳气为主。此证实属危殆证候,病至此际,不可不慎,误治或失治皆可出现阳亡阴竭的证候。  相似文献   

15.
介绍林兰教授论治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经验。认为甲状腺具有助肝疏泄、助肾生阳的生理功能,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主要是由于助肾生阳的功能不足所致;临床常见有肾阳不足、脾肾阳虚、心肾阳虚、阴阳两虚、阳气衰竭五种证型,治疗宜以温补阳气为先,再针对兼证施治。  相似文献   

16.
《中国针灸》2020,(1):79-83
陈日新教授探究现代疾病谱中医证候特点的成因,提出其证候普遍呈现"阳常不足,阴常有余"的特点。陈教授基于临床,并结合中医经典与古代文献对肿瘤的认识,提出肿瘤晚期患者的证候亦普遍表现为"阳常不足,阴常有余"的特点,而热敏灸具有温补阳气、芳香化湿、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等功效,故肿瘤患者证属虚(阳虚、气虚)、寒、湿、痰、瘀者,均是热敏灸的适应证。热敏灸治疗肿瘤患者化疗、放疗后脾胃功能紊乱,化疗、放疗后骨髓抑制,癌性虚乏,癌性疼痛,胸腔积液,腹腔积液,便秘等6方面的病症具有独特优势,对提高肿瘤晚期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时间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辛甘化阳法在《温病条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甘化阳”四字常指辛温、辛热之品与甘温甘平之剂合用以扶助阳气。其实不然,寒凉之品中辛甘合用亦可有扶阳之能,又可制其温燥之性,从而化生无穷妙用。辛甘相合,其应用广泛,化阳之功用可简概为以下七种:一、扶正阻邪深入,二、护阳守津液,三、扶正清余邪,四、扶阳化浊,五、通阳调气,六、生津润燥,七、护心通窍。  相似文献   

18.
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以本虚标实为显著特点,表现为阴阳失调,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燥湿相混,脏气亏虚与痰浊、水湿、饮、瘀、六淫之邪相互胶结并存等正虚(毒)邪结的复杂情形。泻下通便法是中医药治疗OIC的主要方法之一,临床报道采用寒下及润下法较多,而温下法常被忽视,然而结合癌症、癌痛基本病因病机,从内因与外因关系,对OIC中医病因病机进行辨证分析,阳虚寒凝,阴结便秘亦是其常见证型,采用温阳通下法治疗此型OIC,得到理论与临床实践支持,同时应用温阳通下方,进行恰当的药物配伍,对于缓解癌痛等癌症相关症状亦有很好疗效,有益于控制甚至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19.
白癜风是以获得性皮肤色素脱失为主症的皮肤疾病,其病机以外风侵袭、气血营卫失和为主,但临床部分患者病机以阳虚为本。重寒伤肺理论源于《内经》,因肺合皮毛、肺脉起于中焦,阳虚感寒、虚虚相得,故重寒可导致肺伤、营卫气血不和、肌肤失煦,治疗上应表里同治以扶正祛邪。临床上阳虚型白癜风的病因病机可总结为阳虚脾寒,阳虚血瘀,阳虚痰凝。基于重寒伤肺理论,可从扶阳散寒论治,兼以暖脾健脾、化瘀通络、宣通瘀滞,使气血畅和,营卫调和,皮肤白斑消散。  相似文献   

20.
李宇铭 《河南中医》2012,32(5):531-533
《伤寒论》第29与30条论述的是由于胃热炽盛阴伤却经误汗,使阳气更虚,导致阴阳两虚证.临床包括误用桂枝加附子汤发汗出现的阳虚证、阴虚证、胃热证以及重发汗及烧针后出现的内热重证,仲景分别予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调胃承气汤及四逆汤治疗,以示范复杂病机治疗的先后缓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