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名精属植物中含有多种倍半萜类成分,迄今为止从该属植物的全草及果实中至少发现了201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其中吉马烷型倍半萜86个,桉叶烷型倍半萜30个,愈创木烷型倍半萜29个,倍半萜二聚体23个,伪愈创木烷型倍半萜9个,卡拉布烷型倍半萜9个,苍耳烷型倍半萜7个,无内酯环倍半萜6个,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1个,十二烷型倍半萜1个。研究表明这些倍半萜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肿瘤,抗炎,抗菌,抗寄生虫,杀虫,抗病毒等。该文对天名精属植物中的201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进行分类归纳,以期为天名精属植物的深入研究与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倍半萜类化合物是苍术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从苍术属植物根茎中分离得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按骨架类型可分为桉叶烷型、愈创木烷型、香根螺烷型和艾里莫酚烷型4种,以桉叶烷型为主。苍术属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抗炎、抗肿瘤、保护神经系统、保肝、抗菌和抗病毒等活性。总结了苍术属植物中倍半萜类化合物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和生物活性,为该属植物深度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杜松烷型的倍半萜在自然界中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结构复杂,是植物精油重要组成成分。该类型的化合物中部分具有较好的抗炎、抗菌、抗肿瘤、抗疟疾等药理作用。主要对近10年来杜松烷型倍半萜的最新结构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分类和总结,以期为杜松烷型倍半萜类成分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依据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论文文献,对旋覆花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和归纳该属植物中近二十年来相继发现的化合物,主要报道了倍半萜、二萜、黄酮及甾体类化合物,并对其中主要化合物的药理活性进行了概述。认为倍半萜类化学成分是菊科旋覆花属植物的特征性成分,其药理活性主要集中在抗肿瘤和抗炎两方面。  相似文献   

5.
凤尾蕨(Pteris)属植物为传统药材,迄今为止已发现300余种该属植物,我国约有66种,有24种可入药。据《岭南采药录》记载,多数凤尾蕨属植物具有消肿、解毒、止痢等功效,民间常将该属植物用于治疗腹泻、肠炎、肺咳血、外伤出血、咽喉肿痛、痢疾、肾炎、风湿等疾病。凤尾蕨属植物化学成分多样,主要有黄酮、二萜、倍半萜、挥发油、多糖等类型的化合物。该属部分植物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抗病毒、抗肿瘤等生物活性,特别对萜类成分的体外抗肿瘤、抗菌、抗炎等作用研究较为透彻。进一步开发利用凤尾蕨属植物资源,特别是利用该属植物中具有高生物活性的萜类化合物,该文通过查阅1973年以来有关凤尾蕨属植物的研究文献,总结和阐述国内外凤尾蕨属植物中萜类成分的化学结构、生理活性以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凤尾蕨属植物的开发利用及其在预防、治疗癌症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凤尾蕨属植物中萜类成分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茄科为被子植物门、管状花目下的植物,1992年至今从茄科植物中分离得到209个倍半萜类成分,其类型主要包括链状倍半萜、单环倍半萜、桉叶烷型倍半萜、香根螺烷型倍半萜、愈创木烷型倍半萜等,药理作用研究表明部分倍半萜类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抑菌、抗病毒和免疫抑制等活性。主要综述茄科倍半萜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茄科植物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药用植物萜类化合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萜类化合物是植物中一类非常重要的次级代谢产物,其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结构多样,是天然产物中最多的一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除了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环境应答等生理过程,还作为原料广泛应用于药品、食品和化妆品中,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抗疟、促进透皮吸收、防治心血管疾病、降血糖等活性。此外,研究还发现萜类化合物具有抗虫、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衰老、神经保护等作用,具有广阔的开发与应用前景。萜类化合物结构复杂、功效多样、作用机制各异。本文就药用植物中常见萜类化合物的主要生物活性及药理活性、活性机制及萜类化合物的新来源途径进行综述,并对药用植物萜类化合物的药物开发进行了展望,为基于萜类化合物的新药发现和药物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风毛菊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风毛菊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情况,介绍了从该属植物中分到的倍半萜类、三萜、黄酮、苯丙素类等化合物及其抗炎、强心、抗肿瘤、抗疲劳等药理活性,并探讨了雪莲花的药材资源与资源再生。  相似文献   

9.
雷公藤属药用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夏焱  段宏泉  张铁军  高文远  张骏  张彦文 《中草药》2005,36(7):1093-1096
雷公藤属药物植物具有抗炎、抗免疫、抗肿瘤、抗H IV等多种药理活性。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倍半萜类(包括倍半萜生物碱)、二萜类、三萜类和少量木质素等。综述近年来雷公藤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雷公藤类药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倍半萜是一类由15个碳原子构成,以3个异戊二烯单元为基本母核的萜类化合物。天然来源的倍半萜类化合物众多,按其结构可分为无环型、单环型、双环型、三环型、四环型,亦有五元以上的大环型倍半萜,其中单环倍半萜是倍半萜类化合物中种类和数目都较为庞大的一类,而其药理活性也多种多样,如细胞毒、抗氧化、抗炎等活性,为了更好的研究和开发此类天然产物,该文整理了近五年(2014—2018)文献发表的降碳倍半萜(megastigmanes)、单环金合欢烷型(monocyclofarnesoltype sesquiterpenes)、没药烷型(bisabolane-type sesquiterpenes)、单环吉马烷型(germacrane-type sesquiterpenes)等五大类共计161个单环倍半萜类化合物,其中一些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抗氧化、抗炎等生物活性,并讨论了这些化合物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风毛菊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情况,介绍了从该属植物中分到的倍半萜类、三萜、黄酮、苯丙素类等化合物及其抗炎、强心、抗肿瘤、抗疲劳等药理活性,并探讨了雪莲花的药材资源与资源再生.  相似文献   

12.
南蛇藤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蛇藤属植物分布广泛,含有丰富的萜类、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近来的研究证明其具有抗肿瘤、抗炎、镇痛、抗菌等广泛的药理活性,因此对其药效学物质基础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苦苣菜属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苦苣菜属植物主要含倍半萜类及黄酮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有香豆素类、木脂素类、甘油酸酯苷类等化合物。该属植物及其提取物具有保肝、抗肿瘤、利尿、降血糖、降血压、降胆固醇、抗炎、抗氧化、抗凝血、抗菌、解毒、对脑缺血缺氧脑保护等药理作用。综述了近年来对苦苣菜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情况,为国内研发和推广该属植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桂凡  许学健 《中医药学刊》2003,21(6):1012-1013
目的:综述我国近十年来对香茶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的研究成果。方法:查阅我国近十年来有关文献,对香茶菜属植物中新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进行总结。结果和结论:近十年来,在香茶菜属植物中共分得23个新的化学成分,有三萜、甾醇、脂肪酸以及少量的黄酮、倍半萜、连烃甙等,但主要为二萜类化合物。研究证明该属植物的二萜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但对近年来发现的新化合物的活性研究还较少,应当结合药理实验对其作进一步的活性筛选及结构改造的研究。药理筛选发现许多二萜化合物具有细胞毒、抗肿瘤、抗炎活性作用。在研究中还发现该属植物除含二萜成分外,还富含三萜、甾醇、脂肪酸以及少量的黄酮、倍萜半、连烃甙等。从香茶菜属植物中分得23个新化合物在分离鉴定新成分的同时进行简单的活性测试,同时结合药理实验对有活性作用的化合物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根据药理实验对某些化合物进行适当的结构改造,极有可能发展成为有希望的抗癌新药。  相似文献   

15.
雷公藤的剂型及不良反应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为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国内某些省称为黄藤。雷公藤近20年来广泛应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炎、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性紫瘢及各种皮肤病等。研究表明雷公藤可以抗炎,免疫,抗生育和抗肿瘤,抗菌活性。雷公藤含有生物碱、倍半萜类、二萜、三萜等多种成分,其中二萜类为其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6.
阿魏属在植物分类学上归类为伞形科,全球约150余种,其中13个物种在我国药用。本文评述其化学成分和生物学活性以及临床应用。阿魏属药用植物中单萜、倍半萜和香豆素类化合物无论是在含量上还是在化学结构多样性上,占绝对优势地位,它们可能是阿魏属药用植物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基础之一。最具特色的是该属的大部分单萜或倍半萜类化合物在化学结构类型上杂合香豆素的结构单元。该属药用植物的许多活性诸如细胞毒、抗菌、抗病毒、P-糖蛋白抑制和抗炎等皆与单萜杂合香豆素或倍半萜杂合香豆素化合物有关。这些研究结果能够用于阿魏属药用植物的药用亲缘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近10年来从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度其药理活性,为该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新分得的黄酮类化合物包括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二氢异黄酮和多环系黄酮等,药理活性包括抗菌、抗肿瘤、抗炎、抗病毒、抗雄性激素样作用等。  相似文献   

18.
丁香属植物在园林观赏、经济、医药卫生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与其含有丰富的萜类成分密切相关。目前在该属植物中报道的萜类包括环烯醚萜、倍半萜和三萜等多种类型,具有心肌保护、神经保护、降血糖、抗流感病毒、抗菌、抗炎和抗氧化等作用,其中丁香属倍半萜类成分日渐受到关注。该文对丁香属植物中萜类的化学和药理学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其生态学意义、调控机制及未来研究进行讨论与展望,以期为该属植物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综述我国近十年来对香茶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的研究成果。方法 :查阅我国近十年来有关文献 ,对香茶菜属植物中新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进行总结。结果和结论 :近十年来 ,在香茶菜属植物中共分得 2 3个新的化学成分 ,有三萜、甾醇、脂肪酸以及少量的黄酮、倍半萜、连烃甙等 ,但主要为二萜类化合物。研究证明该属植物的二萜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 ,但对近年来发现的新化合物的活性研究还较少 ,应当结合药理实验对其作进一步的活性筛选及结构改造的研究。药理筛选发现许多二萜化合物具有细胞毒、抗肿瘤、抗炎活性作用。在研究中还发现该属植物除含二萜成分外 ,还富含三萜、甾醇、脂肪酸以及少量的黄酮、倍萜半、连烃甙等。从香茶菜属植物中分得 2 3个新化合物在分离鉴定新成分的同时进行简单的活性测试 ,同时结合药理实验对有活性作用的化合物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根据药理实验对某些化合物进行适当的结构改造 ,极有可能发展成为有希望的抗癌新药。  相似文献   

20.
黄槿为《全国中草药汇编》收载的两种半红树植物之一,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在海南黎族聚集地区作为药物使用.有关黄槿的化学成分研究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至今从中分离得到了大量的三萜、黄酮、倍半萜和酰胺类化合物,其中木栓烷型三萜和高度氧化的倍半萜类成分是该药用植物的特征性成分.药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抗炎、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现就该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