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电针,是在针刺腧穴得气后,在针上通过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它的优点是:在针刺腧穴的基础上,加以脉冲电的治疗作用,针与电两种刺激相结合,能比较正确地掌握刺激参数的代替手法。但常因电针操作方法的不同而各异,就是同一种疾病,同一个穴...  相似文献   

2.
马霞 《河南中医》2012,32(4):478-480
针刺治疗抑郁症有普通针刺治疗、电针治疗和针药结合治疗.普通针刺即指根据病情采用传统针刺补泻手法,刺激腧穴进行治疗,为临床最常用的针刺方法;电针治疗是对传统针灸方法的发展,在普通针刺的基础上,通过适当地运用电流刺激可增强和维持针感,提高疗效;针药结合即指针刺治疗与抗抑郁药物或中药同时应用.针刺治疗抑郁症不良反应少,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3.
谈腧穴深度与针刺深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建军  解秸萍  付平 《针刺研究》2006,31(4):246-248,251
本文讨论了腧穴的深度与针刺深度之间的关系。认为腧穴的深度取决于经脉所在位置的深度;虽然腧穴的深浅决定针刺的深浅,但针刺深度不能等同于腧穴的深度,针刺的深度也不应以安全深度为准;腧穴的深度及针刺深度应以腧穴位于体表的点至最佳针感的深度为标志。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6,(6):1128-1131
目的:通过腧穴之间的针刺感应传导差异、针刺感应敏感度与SEP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循经感传敏感体质的中枢传导时间(CCT)的特点。方法:健康人为对象,检测下肢部腧穴的针刺感应以及SEP,比较腧穴与腧穴、经脉与经脉之间得气反应特点,以及针刺感应敏感度与Onset(Onset Latency)N13与Onset N20成分的相关性。结果:阳陵泉、解溪穴的针感传导计数低于其他腧穴(P0.05);悬钟穴的左右侧针感传导差异较大;针刺小腿部8个腧穴时的针刺感应传导率为32.6%、小腿部的胆经腧穴为26.1%、胃经腧穴为34.8%;A组(针感传导腧穴计数6)的Onset N13左右侧差异大于B组(针感传导腧穴计数≥6)、A组Onset N20左右侧差异小于B组(P0.05)。结论:小腿部8个腧穴的针感传导率为32.6%,针刺感应传导计数最高的是上巨虚穴,最低的是阳陵泉、解溪穴。针感传导率高的体质中,Onset N13左右差异较小、Onset N20左右侧差异较大,暗示针刺感应与经络-腧穴-体质之间的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头皮针加推拿治疗中风偏瘫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将经CT检查确诊为脑血管疾病恢复期的中风后偏瘫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以头皮针加推拿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针刺肢体腧穴治疗,结果显示头皮针加推拿组疗效优于针刺肢体腧穴组(X2=4.79,P<0.05),而且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6.
留针时间规律及与针刺疗效关系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原理  何扬子 《山西中医》2002,18(3):36-37
留针是针刺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意在候气、补泻和巩固疗效。留针时间原则上应根据病证、针刺经脉腧穴、患者体质、病程长短及治疗季节等的不同而定。分析有关文献认为,留针时间古今变化较大,临床存在很大随意性;针刺疗效与留针时间密切相关,研究针刺时效关系,寻找不同状况下最佳留针时间,对于提高针刺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浮针进针点“去腧穴化”现象,笔者梳理了浮针进针点的演变过程及特点,从形态及结构、定位、命名、数目及分类归经、作用主治、针刺手法6个方面,将浮针进针点与传统腧穴进行比较,认为:(1)浮针进针点具备腧穴的基本属性,不仅是操作部位,也是病症反应部位,更是有着显著疗效的治疗部位;(2)优化后的浮针进针点将有不同的名称,以及相对固定的位置和数目;(3)浮针进针点与传统腧穴将进一步交集、整合,部分传统腧穴将成为浮针进针点;(4)接纳融合浮针进针点,扩大腧穴范畴,可能是传统腧穴学面对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新九针磁圆梅针疗法,是指用特制的具有强磁性的圆梅针叩刺经络腧穴以达到治病健身的一种针刺疗法。其针具磁圆梅针具有圆针、梅花针、磁疗3种针具的治疗作用,临床运用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9.
腧穴针感在针刺防治疾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针刺作用的感受器,腧穴针感的外周传入神经,以及针感与中枢神经的关系,诸方面,列举大量实验结果和理论,阐明针感形成的物质基础是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10.
电针是在针刺腧穴得气后在针具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技术操作.此法在针刺基础上加以脉冲电的治疗作用可提高疗效.从2004年3月至2005年9月采用百会穴为主针灸治疗颈椎病37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针刺对山羊"腧穴"pH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红芝  王琪  张明敏  龚萍  黄光英 《中国针灸》2006,26(10):732-734
目的研究针刺对穴位和非经穴位pH值的影响。方法用针型pH生物传感针单独和同时针刺检测山羊穴位和旁开非经穴位处时pH值的变化。结果①单独针刺时穴位和非经穴位的pH值都下降,穴位下降的更明显,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同时针刺穴位和非经穴位时,二者pH值下降的幅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①针刺使穴位代谢增强更明显;②同时针刺穴位、非经穴位时局部代谢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背部特定腧穴低频脉冲电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将顽固性呃逆患者110例分为2组,观察组55例,对照组55例。观察组给予背部特定腧穴低频脉冲电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及针刺手法治疗,两组每次治疗时间相同。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背部特定腧穴低频脉冲电针刺可以有效治疗顽固性呃逆,在取穴简便,方法独特,缩短病程及消除病人极大痛苦上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梗死早期不失时机地针刺治疗,可阻止病情继续发展,提高神经系统的自我修复与代偿能力,加速自然恢复过程,缩短病程并为功能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头部腧穴、头针、其他腧穴针刺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近10年针灸临床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相关文献,例举了针刺、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穴位针挑以及针灸结合、针药结合、针刺水针结合等多种的有效方法,提示针灸治疗男性不育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从基因表达差异分析腧穴和非腧穴针刺效应差异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于建春  于涛  韩景献 《中国针灸》2002,22(11):10-18
目的:从基因转录水平分析针刺腧穴和非腧穴效应的差异。方法:选取健康、雄性7月龄快速老化模型鼠(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SAM-P/10)。随机分为非针刺组、穴位针刺组和非穴位针刺组,每组20只,采用DDRT-PCR技术,展示三组脑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情况,结果:针刺腧穴可引起某些基因表达的增强,而非穴则没有明显的变化,同时观察到针刺非穴可以引起一定的应激反应。结论:腧穴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临床上应准取穴以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16.
秦研  张晓彤 《山西中医》2014,30(11):33-34
目的:探讨针刺日月穴对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用以证明穴位的特异性,以指导临床对胆囊疾病的治疗。方法:33例胆囊炎患者于针刺前后超声检查,常规测量胆囊大小。结果:针刺日月穴后胆囊大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经统计学处理有差异(P0.01)。结论:针刺"日月"穴可使胆囊炎患者胆囊运动功能增强,利于胆汁排泄、炎症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数据挖掘技术在针灸治疗头痛的文献研究中的应用,总结头痛中医辨证与选穴配穴关系的规律。方法:整理1950~2008年国内公开发表的针灸治疗头痛的临床文献,采用频数分析法对文献中的选穴数量、用穴频数、辨证分型中主穴选择规律和频数、主穴及配穴的归经关系、常用穴体表的分布规律等进行研究。结果:针灸治疗头痛的主穴以头部穴、阳经特定穴为主,不同证型配穴以经脉辩证为原则进行配穴。结论:通过数据挖掘对针灸治疗头痛的用穴规律进行分析,可以获取其中的新规律。  相似文献   

18.
综述近五年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文献,发现针刺治疗包括单纯针刺法;局部取穴、局部+远端取穴、透刺;针刺配合药物;针刺蝶腭神经节。通过临床研究发现针刺治疗过敏鼻炎可以提高过敏性鼻炎患者近期及远期生活质量。对于针刺治疗过敏鼻炎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头针加眼周穴治疗中风后视觉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血流图和眶区血流图的影响。方法 以视力、视野作为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对36例中风后视觉障碍患者行头针加眼周穴的针刺治疗,观察其视力、视野的改善情况,同时观察针刺后脑血流图及眶区血流图的改善情况。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达97.2%,疗程与疗效关系密切;头针加眼周穴可以改善脑及眶区血流。结论 头针加眼周穴可以改善中风后视觉障碍患者的视力、视野及脑和眶区血流。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针灸治疗阿片类毒品稽延性戒断综合征(POAS)的用穴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有关治疗POAS的针灸临床文献,建立其处方数据库,采用SPSS 21.0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聚类分析,采用SPSS Modeler18.0对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探究针灸治疗POAS的腧穴运用特点及其规律。结果:对纳入的36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针灸治疗POAS最常用的干预措施为电针;所选腧穴以特定穴为主体,注重上下配穴;腧穴配伍存在固定搭配,经穴置信度最高的关联群为足三里-内关;通过聚类分析可得到4个聚类群。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发现针灸治疗POAS存在一定规律,特定穴是处方的主要组成部分,足三里-三阴交-神门-内关为针灸治疗POAS的主要腧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