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药物配伍是中医遣方用药的主要形式,中药复方是药物配伍的进一步延伸,要科学阐明中药复方疗效、优化复方配伍,单纯针对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不足以讲清复方配伍规律及其基本药效与作用机制。中药复方作为一个整体,应通过复方作用于机体和机体所处的整体反应来判定其疗效,进而优化复方配伍。代谢组学通过分析机体相关代谢簇和代谢网络的时序变化,阐明药味及复方的疗效,进而解析复方配伍规律。单味药是配伍的基础,药对是配伍最基本的形式,方剂是复方临床应用的最主要形式。综述了近年来代谢组学在“四气五味”“七情合和”和“君臣佐使”配伍理论中的应用研究,从性味、药对、复方等不同层次对中药复方配伍进行系统性评价,分析中药复方配伍规律,有助于指导中药复方临床用药以及新复方的研制。  相似文献   

2.
中药复方是几味中药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则配伍组成,复方中的化学成分是中药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中药复方药效是各味药各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用整体的观点研究中药复方,阐明中医理论,揭示中药配伍规律和作用机制,制定质量标准,优化制剂工艺。研究中药复方的化学成分以及配伍规律,才能更科学的阐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本文总结了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及中药复方化学成分配伍规律,为中药复方走向国际市场垫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药复方药理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中药复方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君臣佐使”的组成原则,由数种单味药配伍构成的统一整体,目前已涌现出许多行之有效的中药复方药理研究方法,可分为全方研究与拆方研究法两大类,无论哪种方法都要注意量效关系,与化学成分研究也应相辅相成。以下就近年来中药复方...  相似文献   

4.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斌  张铁军  高文远  陈海霞  张家欣 《中草药》2006,37(11):1601-1606
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药方剂的组方原理、各种化学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从系统分析三元论设计思想到有效部位、有效成分组学,分子中药组学理论的提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来认识中医理论和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的治疗模式。通过拆方、药对和化学物质研究来对传统方剂的配伍理论进行验证和解释。通过研究中药有效成分、单方及复方体内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中药化学成分肠内菌代谢过程,来阐明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和作用机制。这对中药新药研制、创新药物研发以及指导临床应用都有重要意义。提出目前中药复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是中医复方的关键,多数中药复方配伍都是关于配伍、化学成分变化、药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展开。中医药理论对配伍规律具有指导作用,其中理论研究占据绝大部分,而关于复方配伍的研究,在药理学、药物效应学、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也有增长,正交设计、均匀设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的文献报道开始增多。现今,实验大部分是对药物配伍、以及不同剂量配伍的研究,查找药效增强或减弱,以确定最适宜的药物配伍和剂量配伍关系。在一定范围内,药味剂量的变化可能不会导致药效的改变;但在更多的情况下,不同的剂量配伍将会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从而导致复方功效强弱、性质方面发生变化,甚至产生新的化学成分。研究者从中医药理论、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化学成分与药代动力学和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等不同角度阐述了对中药组方配伍的认识与思考,其中有效组分配伍研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特点,并论述了从拆方方法、指纹图谱法和现代仪器运用等多种途径揭示中药组方配伍研究中的配伍原则、配伍规律和相关进展。2000年后,实验研究分别在饮片和有效成分,以及体内体外不同方面,多角度、多学科融合进行了研究,随现代科学发展,中药复方配伍研究也开始了新的探索和实践,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概况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是中医复方的关键,目前研究中药复方配伍规律多围绕“综合分析配伍-化学成分变化-药理效应”三者之间的关系来展开。研究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认识,并在中药复方药理学、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中药含药血清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一定进展。随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加快,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也进行了新的探索,利用有效组分进行组方配伍成为新近研究的特点。并以基因表达和蛋白质表达为指标,试图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揭示中药复方配伍规律.实现中药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中药方剂配伍是一个复杂的组分系统,蕴含着丰富的配伍信息。将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中药复方配伍的研究,对促进方药配伍优化筛选,提高药效及促进我国中药事业走向现代化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数理统计方法作为定量化分析与推断数据资料、探究事物内在规律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定性定量地揭示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内涵。该文就数理统计方法在中药复方配伍研究中的应用,从方药配伍剂量优化、复方配伍的药效和化学成分变化规律、中药配伍禁忌规律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揭示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机制和内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均匀设计-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UD-PLS)的方法研究中药复方配伍规律,运用数学、系统科学、计算科学、非线性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综合手段,用数学语言定性定量分析中药复方配伍的相互作用效应,建立针对中药复方药味多、相互作用复杂等特点的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方法。以小承气汤和厚朴大黄汤配伍组方规律为研究实例,分析研究中药复方七情和合与君臣佐使配伍关系及相互作用效应。通过UD-PLS方法获得了中药复方不同配伍与整体疗效密切相关的认识,阐明了药物配伍对中药复方整体作用的重要性和合理性,能体现中医学的整体观与系统论的思维模式,对科学揭示中药复方配伍及组方科学化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药复方是由2味或2味以上中药遵循中医理论组合而成的方剂。多味中药在合适的剂量配比之下,协同发挥作用,实现中医的整体调节治疗。研究中药复方的配伍对推动中药现代化发展、新药开发以及临床应用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者们在传统的"七情和合"与"君臣佐使"的基础上,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对中药复方的成分、药效活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等进行了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同时,多种数理方法和模型的建立、网络药理学和数据挖掘方法的发展与应用,也对中药复方配伍研究提供了很大帮助。研究方法的发展虽促进了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研究,但还需进一步建立适合中药复方配伍复杂关系的研究方法,以阐明中药复方及其成分/组分配伍的内在规律,进而构建新的现代中药复方,这也是目前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方剂学具有将网络科学与中医方剂学特点相结合,借助现代科技,整合中医整体思辨的宏观思维与现代医学生物细胞分子的微观视角,通过知识关联网络构建及分析法,建立一个系统方剂知识库及病症结合网络,重点研究方剂功效物质组整合调节机制、配伍规律的阐明、源自方剂的中药新药创制及类方网络方剂学构建等特征。物质基础研究能揭示方剂作用机制,是中药复方质量控制及安全性的保障;配伍规律是方剂的核心;方剂在治疗复杂疾病方面具备整合调节的优势,是研制多靶点新药的重要源泉;类方的研究有利于对方剂复杂体系的系统认知及对方剂配伍规律等核心问题的理解。以上4方面是方剂现代化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网络方剂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及方向。网络方剂学的发展则有助于诠释中药复方的科学内涵,提高临床用药疗效,拓展新药的研发思路。该文对网络方剂学的特征进行总结,对基础研究、配伍理论、新药创制、类方研究4个方面的研究方法及进展进行概述,以期有助于阐明方剂的组方原理、配伍规律及其临床使用方式,促进方剂的现代化研究。  相似文献   

11.
病证结合复方拆方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病证结合中药复方血府逐瘀汤拆方的临床疗效,以期进一步阐明中药复方配伍规律.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法,将123例患者随机分为血府逐瘀组、精制血府逐瘀组、药对组、安慰剂组.每人服药10ml/次,每日3次,疗程为4周.结果:冠心病心绞痛病证疗效依次为血府逐瘀组、精制血府逐瘀组、药对组、安慰剂组(P<0.01);血府逐瘀各组改善血液流变性、血管内皮功能及降低炎性介质等客观指标优于安慰剂组.结论:(1)病证结合、方证对应的中药复方拆方研究平台的建立,有利于明晰中药复方的适应症,阐释复方配伍规律;(2)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拆方药物具有其共同的作用基础,随着药物配伍的改变,作用程度及作用靶点出现差异,理法方药一致时临床疗效优于方药不一致时.  相似文献   

12.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窑先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8):1583-1584
中药复方是中医治病的主要临床应用形式,复方中的化学成分是中药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在阐明中医的方药理论,揭示中药配伍规律和作用机理,优化制剂工艺,制定质控标准,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并走向国际市场等方面均具重要意义。笔者就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四逆汤配伍规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逆汤方出《伤寒论》,为回阳救逆之代表方。近年来,四逆汤配伍规律的实验研究已有了很大进展,验证了复方配伍的特色和优势,但复方配伍不是简单的药物加合,中药复方是一个高效而复杂的系统,充分体现出中医的整体观。  相似文献   

14.
利用系统生物学开展方证对应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国内外关于方剂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全国通过拆方研究配伍关系的中药复方约60余个,其中正柴胡饮、桂枝汤等名方的研究,堪称这类研究的典范。天津中医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清华大学化学系的"复方丹参药效物质及作用机理研究"采用药理和化学紧密结合的方法,在饮片、组分及成分3个化学层次上,通过整体、组织、细胞及分子4个药理水平,采用多种模型对复方丹参方的药效物质、配伍配比规律及作用机制进行了较系统的深入研究。国外主要是日本对中药复方配伍规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较多地运用现代技术揭示中药复方作用机理并进行新…  相似文献   

15.
关于加强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加强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的必要性;应用多种方法、途径探索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可能性及研究中药复方化学成分应注意中药复方的特殊性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蒙药复方相关拆方研究的进展,以便更好优化复方指导临床组方用药。方法:检索有关中蒙药复方配伍及拆方研究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结果:目前拆方研究的目的主要有探讨中蒙药方剂配伍规律的内涵,明确方剂中各类药物的有效物质,减毒增效,或精简方剂药物组成等;实验采用的方法以按照方剂中药物功效、性味等进行分类分组的实验法,和以统计原理为指导的拆方研究为主;结论:中药复方的拆方实验研究目前仍较为粗浅,蒙医药的拆方研究才初步展开,拆方研究阐释了复方配伍理论的物质基础及内涵,便于临床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精准加减药物,优化复方药物组成,更好的拓宽中蒙医方剂的临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张静宇  年莉  尹进 《中医杂志》2015,(6):526-530
方剂配伍的实验研究经历了从方剂的单味药到有效部位再到化学成分研究、从体外到体内再到提取血清体外药物化学研究、从单一方法研究到多学科技术融合的历程,近年来用于方剂配伍实验研究的方法主要集中在剂量配比研究、药对配伍规律研究、药理学研究、拆方研究、整方加味研究、化学成分研究、中药复方组分配伍研究、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及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9个方面。各种方法各有其优势,但也存在着研究不具有普遍性、脱离中医理论、研究局限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实现多方法多手段的相互融合、避免单一方法的局限性仍是方剂配伍实验研究方法有待突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药复方配伍及拆方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荆鲁  王阶  花照泉  温林军 《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2):1125-1128
目的 :对中药复方的配伍及拆方研究进行综述 ,为创新中药提供思路借鉴。方法 :从拆方研究的主要模式、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等方面对目前进展进行综述。结果 :拆方研究呈现多元化、交叉性态势 ,以中医药理论模式进行基础研究 ,对原方合理性验证评价较多。结论 :中药复方配伍及拆方研究有利于中药开发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方剂配伍实验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随着中药复方药效实验研究的深入开展,对传统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也正在引起人们的注意。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通过拆方比较和正交设计方法研究的古方巳逾50个,已发表的论文超80篇,对方剂的组成原则和配伍变化均有所揭示。  相似文献   

20.
中药配伍对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笛  刘法锦等 《中成药》2003,25(2):153-155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 ,千百年来 ,其疗效已得到证实。中药复方是以中医的辨证论治、方药理论和中药的配伍规律为基础组合而成的。中医用药最基本的单元———单味中药 ,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的整体 ,其化学成分 (如生物碱类、黄酮类、蒽醌类、皂苷类、强心苷类、香豆素类、多糖、多肽、蛋白质等 )是其临床疗效和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那么 ,中药配伍对其化学成分究竟影响如何呢 ?本文拟对近年来国内有关期刊上发表的相关论文进行综述 ,以供参考。1 对有效成分溶出率的影响1 .1 有效成分溶出率降低黄连为常用中药之一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