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癌因性疲乏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伴发症,发生率较高,影响患者的治疗和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手段对于癌因性疲乏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相关研究表明癌因性疲乏的发生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文章总结近年中医药治疗方法对于癌因性疲乏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癌因性疲乏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免疫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华为 《陕西中医》1990,11(7):309-310
本文分别从概念、分类及调节等方面探讨了中医学中的免疫思想,认为其概念应包括正气(真气)、元气、卫气及邪气等;其分类有脏腑免疫、体质免疫及种族免疫之不同;其调节具有整体自稳性。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免疫调节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小红  刘瓦利 《北京中医》2005,24(5):311-313
从中药中寻找高效、安全的免疫调节剂应用于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的治疗,是当今免疫药理学的热门课题,因此中药对免疫功能的调节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有很多新的进展.一般根据中药或中药单体对免疫系统的作用不同,分为免疫促进剂、免疫抑制剂等.  相似文献   

4.
免疫抑制剂是对机体的免疫反应有抑制作用的药物,主要功能为抑制机体异常的免疫应答反应,从而达到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和抗肿瘤等目的;但长期使用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肾毒性、性腺抑制、胃肠道反应、感染、诱发肿瘤等不良反应。临床上因不能耐受免疫抑制剂毒副作用而不得不终止治疗的患者不在少数,有时这些毒副作用甚至直接成为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正>肿瘤的发生不仅仅是细胞异常增殖的过程,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深入,肿瘤与机体免疫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并促成了免疫编辑学说的提出,通过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进而达到控制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中医药因其具有多靶点、多环节的治疗特点,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中医药对于肿瘤免疫抑制状态的逆转机制。1 免疫重塑与免疫抑制传统免疫学理论旨在揭示肿瘤细胞因自身具有的免疫原性而启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人参总皂苷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复制免疫功能低下的动物模型,测定胸腺、脾脏质量,计算脏器指数,碳廓清法测定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溶血素IgM、IgG水平;二硝基氟苯诱导迟发型变态反应模型,观察人参总皂苷对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影响。结果人参总皂苷可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脏器指数、碳廓清指数(K)和吞噬指数(α);提高免疫低下小鼠血清IgM和IgG的生成;促进免疫低下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结论人参总皂苷对免疫低下小鼠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唐珊珊  徐友华 《新中医》2018,50(5):184-189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是一类异质性很强的疾病,是在多种环境因素刺激下,对机体自身的抗原产生病理性免疫反应的过程。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理论解释其发病机制。中性粒细胞是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重要一员,具有介导吞噬和杀菌的作用。近年来,作为中性粒细胞的一种全新机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上的研究备受关注。目前临床上常应用的化学药免疫抑制剂因毒副作用大而无法从根本上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而中药免疫抑制剂则具有毒副作用小、疗效好等特点,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文献对NETs的形成、NETs参与AID的发生发展以及有关中药免疫抑制作用的基础研究和临床作用分别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药免疫抑制剂的药理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洋  姚成芳 《中成药》2007,29(3):412-414
免疫抑制剂是一类具有免疫抑制效应的药物,可以抑制机体异常的免疫反应。随着重症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排斥反应等免疫相关性疾病发病率显著升高,免疫抑制剂得到了广泛应用。关于中药免疫抑制剂的免疫药理基础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雷公藤、川芎、青风藤、苏木等多种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已展示了较好的免疫抑制效应,其作用机制和药效靶点也已较为明确。  相似文献   

9.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免疫功能低下48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350001)邓祥雄黄俊山【关键词】免疫功能低下参苓白术散加减中医治疗笔者近年来治疗西医一些病种,因免疫功能低下疗效不佳,而经配合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后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  相似文献   

10.
免疫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综述免疫分析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免疫分析技术的研究论文,对放射免疫分析(RIA)、酶免疫分析(EIA)、荧光免疫分析(FI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等免疫分析技术进行了综述,同时指出了发展前景和尚待解决的问题。结果:多种免疫分析方法相互结合,可大大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增大检测范围;CLIA和TRFIA是非放射免疫分析的两大主流,其中,CLIA更具有竞争力。结论:目前还没有一种免疫分析技术是完美无缺的,各种技术还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开发出更新、更理想的免疫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11.
复方附桂合剂具有补肾生髓作用,运动员服用1W后能显著增强组织细胞的生理适应性,减轻因剧烈运动对外周血细胞的影响。本文通过测定复方附桂合剂对昆明种小鼠胸腺、脾脏及外周血白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影响,以及拮抗免疫抑制剂CTX(环磷酸胺)的抑制作用,以评定复方附桂合剂对免疫造血机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草药的免疫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综述了中草药的免疫促进作用及抗炎免疫抑制作用,并分别阐述了其免疫有效成分、方剂、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为开发、应用具有免疫作用的中草药提供了重要理论。  相似文献   

13.
癌因性疲乏(CRF)是肿瘤患者临床上不可忽视的伴随症状之一,发病率较高,极大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治疗手段的提高和治疗观念的转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及治愈率逐年提高,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成为目前肿瘤研究热点之一。中医学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一定程度上可缓解CRF患者的症状且能改善其生活质量,研究表明CRF的发生与免疫功能相关,中医药治疗具有调节免疫功能作用。本文基于免疫调节机制,对中医药治疗癌因性疲乏患者免疫功能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浅析免疫与祖国医学理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莲  王笈 《中医药学刊》2005,23(7):1242-1243
“免疫”一词出现较晚,《免疫类方》中免疫与传染性疾病相关,与现代免疫有一定区别。但早期的免疫学方法的运用在我国晋唐时期已有记载。本文通过对免疫概念的溯源、中医理论与免疫的联系、对免疫认识的差异,论述了免疫理论的核心与祖国医学理论核心密切相关,具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治疗男子免疫性不育5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金鑫 《西部中医药》1999,12(2):22-23
男子不育症病因甚多,免疫功能障碍便是其中之一。在血液或精浆以及精子表面存在抗精子抗体,从而引起精子凝集及活力降低,影响受孕而致不育,称为男子免疫性不育。中医药治疗有独特疗效,我们根据中医理论,审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原则,于1994年9月~1998年5月...  相似文献   

16.
"免疫"一词出现较晚,<免疫类方>中免疫与传染性疾病相关,与现代免疫有一定区别.但早期的免疫学方法的运用在我国晋唐时期已有记载.本文通过对免疫概念的溯源、中医理论与免疫的联系、对免疫认识的差异,论述了免疫理论的核心与祖国医学理论核心密切相关,具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7.
现代免疫学研究表明 ,中医学的虚证多表现为免疫功能下降 ,实证多表现为免疫功能亢进或紊乱 ;祛邪可以抑制免疫也可增强免疫 ,扶正可增强免疫也可抑制免疫。但这并不是说祛邪可治虚 ,扶正可治实。临床运用中药免疫促进剂 ,必须在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进行 ,而不能把提高免疫的中药(如清热解毒的黄芩、黄连以及剧毒攻破的蟾酥、斑蝥等 )不加辨证就拿来增强免疫。否则 ,不但达不到良好的疗效 ,而且还会使正气更虚 ,免疫功能更加削弱。但是 ,若辨证为实证或虚实夹杂证 ,且免疫功能低下者 ,这些提高免疫功能的祛邪药则有特殊意义。习惯上只…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胶体金免疫层析两种方法的检测性能。方法:用化学发光定量与胶体金免疫层析两种方法对127例血清标本的癌胚抗原进行检测,然后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性显著(P0.05),其相关性良好,但在线性实验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优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结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结果稳定、可靠、灵敏度高、精密度好。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物标记技术的不断进步,免疫分析技术也不断发展与更新。标记免疫分析技术的出现使临床生化分析由常量分析向微量分析进步,由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向非放射免疫分析技术转变。在此期间涌现出许多非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如酶免疫分析技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电化学免疫分析技术、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等。标记免疫分析技术是当前免疫诊断技术中最为活跃,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结合反应的特异性加上各种标记物的可测量性来方便敏感检测体内各种微量生物活性物质,包括内分泌激素、蛋白质、多肽、核酸、神经递…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中医及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1月到2021年9月期间因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收治入院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n=60,免疫抑制剂治疗)、实验组(n=60,中医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临床总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治疗后RF、CRP、ES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治疗后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关节肿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中医及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后,可以改善各项临床指标,提升整体疗效,值得进一步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