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苓桂术甘汤是治疗脾胃阳虚所致饮证的主要方剂。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均有苓桂术甘汤的明文记载。《伤寒论》所载苓桂术甘汤为主治伤寒误治,中阳被伤,水饮上逆之证。《金匮要略》所载苓桂术甘汤主治为中阳不足,水停为饮,升降  相似文献   

2.
伤寒脾胃观     
归纳《伤寒论》中六经、防病、治病、预后方面相关内容,将其与脾胃之间关系进行总结分析,探讨《伤寒论》对于脾胃的认识,发现《伤寒论》关于脾胃的论述颇丰,仲景先师在对疾病各个过程的论述中均可见脾胃相关内容的踪影。表明《伤寒论》十分重视脾胃的作用,认为脾胃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均有影响,脾胃为后天之本,顾护脾胃的观点应贯穿于治病、防病的始终。  相似文献   

3.
"噫"病病位在上、中焦,即心肺、肝脾胃,起于心出于肺肝脾胃;病因病机为饮食所伤或素体禀虚等所致脾胃运化不及,水饮内蕴,趋下流于胸胁;湿邪性质重浊黏滞,容易阻滞气机,郁而化火形成痰湿结气停聚胸中心下;正邪交争,易于寒热从化,多以寒热错杂并见。《伤寒论》中治"噫"代表方剂为生姜泻心汤和旋覆代赭汤,生姜泻心汤化饮消痞,和中降逆,用于脾弱肝木疏泄太过之"噫";旋覆代赭汤降气化痰,重镇止逆,用于胃虚挟饮水气上逆之"噫"。  相似文献   

4.
刘炳凡研究员主张病、证、症、脾胃相结合的临证思维,与仲景在《伤寒论》中的临证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从刘老"首重脾胃"的思想与《伤寒论》对其的影响,《伤寒论》与刘老的病、证、症结合思维,病、证、症、脾胃相结合的临床应用举例3个层面,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述。  相似文献   

5.
吴茱萸汤为汉代张仲景方,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均有记载,本方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四味药组成。《伤寒论》第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吴茱萸汤主之。"第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  相似文献   

6.
《周易》中的卦象思想对中医学有深远影响,一些中医症候可与《周易》卦象类比认识。在先天八卦的震卦状态中,阳爻在下,受迫于阴爻,有"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的特点,与《伤寒论》厥逆证病机一致。厥逆论述源于《内经》,完善于《伤寒论》,是经方中重要病症,其分类众多,难以掌握,然其作为一种症候,有其共同病机。本文从《周易》震卦角度论述厥逆证病因病机、分类、治法,以期有助于厥逆证的认识与掌握,拓宽厥逆证的掌握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四逆散,本为四肢厥逆而设,笔者把握肝气、胆气、胃气、经气四逆之真谛,舍其症而用其机,以四逆散“调气平逆”,用于肝胆脾胃及冲任诸脉病症,常获良效,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黄帝内经》、《难经》、仲景《伤寒论》、叶天士《温热论》和《临证指南医案》、薛雪《湿热条辨》、吴鞠通《温病条辨》等相关书籍中有关脾胃病证治的方药进行整理汇总。探讨清代温病名家对《伤寒论》脾胃病证治理论体系的继承与发展情况,强调顾护脾胃在诊治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脾胃病证是中医临床上的常见病证 ,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所载方剂中 ,有不少治疗脾胃病证的方剂。这些方剂不仅临床疗效卓著 ,而且配伍用药简练。本文仅就其脾胃寒证、热证方剂的用药思路作初步探讨。1 脾胃寒证脾胃病证方面 ,寒与虚常相兼而生 ,寒则致阳气不足 ,虚则使寒从中生。寒是病之标 ,虚是病之本。《伤寒论》论述的太阴病 ,所谓之里虚寒证 ,即是此道理。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中 ,治疗脾胃寒证最主要的代表方剂是理中丸和吴茱萸汤。理中丸以治太阴病下利为主 ,并用于寒证霍乱吐泻和大病瘥后 ,喜唾 ,久不了…  相似文献   

10.
在《伤寒论》中,仲景继承了《内经》的基本理论,并结合大量临床实践,认为脾胃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预后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提出了“阳明居中”,“万物所归”的著名论点,把顾护胃气这一学术思想始终贯穿于每一辨证论治的过程中。这不仅启迪了后世医家对脾胃的重视,而且也为现代医学对脾胃实质的探讨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就《伤寒论》的脾胃学术思想进行探讨,对提高中医学术水平是很有必要的。现将《伤寒论》中有关脾胃学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伤寒论》三泻心汤方证进行了探析,结合《伤寒论》中有关条文和《内经》中有关论述,对少阳枢与脾胃枢的辨证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少阳枢为脾胃枢所统。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开辟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在其所论中进一步阐发了《内经》之旨意,对保护脾胃功能的认识奠定了后世脾胃学说的基础。其论之精之妙备受后人推崇。本文就《伤寒论》对保护脾胃的论点谈个人体会。 伤寒的发病过程,即是邪正相争的过程,在对疾病的治疗中时时顾护脾胃,甚为重要。脾胃是正气之源,这就决定了治病必须重视脾胃。通篇《伤寒论》体现了以脾胃为本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3.
脾胃升降理论在中医脾胃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占有核心地位,起源于《内经》,发展于《伤寒论》,成熟于《脾胃论》并经由叶天士"脾升胃降"理论而完善。以脾胃升降理论为指导思想,半夏泻心汤、旋覆代赭汤、补中益气汤分别作为代表辛开苦降法、和胃降逆法、益气升提法的经典方剂,在临床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脾胃学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小勤 《陕西中医》2003,24(7):637-639
脾胃是后天之本 ,研究脾胃的特性和脾胃在治疗中的作用 ,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临床价值 ,脾胃学说作为中医学中一个独立的学说 ,具有重要的地位。脾胃学说从提出到建立、完善 ,经历了几个阶段 ,其中仲景的脾胃学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在《伤寒论》中 ,脾胃学说作为一个完整的学说已初露端倪。因此 ,研究《伤寒论》中的脾胃思想 ,对整理、深化脾胃学说 ,开拓视野 ,提高临床疗效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以脾胃为本的学术思想渊源于《黄帝内经》,书中首度提出"五脏六腑皆禀于胃""、胃气为本"等论述。作为我国第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法方药俱全的经典之作,《伤寒论》中虽未能直接论述《内经》所载的脾胃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吴茱萸汤是张仲景《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在《伤寒论》中,关于吴茱萸汤的论述有三条[1]分别是243条"食谷欲吐,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厥逆,烦躁,呕吐,下利者吴茱萸汤主之"。吴茱萸汤常常用于治疗各种脾胃证候明显的疾病,而本文着重报告吴茱萸汤加减治疗肢体震颤的临床案例2则。  相似文献   

17.
"四逆散"为张仲景《伤寒论》方,本方主证为传经热邪,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四末的四肢厥逆证,故方名"四逆"。其主治病症如《伤寒论》所述:"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故"四逆散"有透邪解郁,疏肝理气的作用。近年来笔者运用此方加减治  相似文献   

18.
张仲景的著作《伤寒杂病论》在流传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的内容结集为《伤寒论》。《伤寒论》重视脾胃的观点体现在辨证论治、理法方药、护理调养、预后及药物煎服等各个方面。脾胃乃后天之本,化生之源,试从《伤寒论》中的煎服法浅析张仲景顾护脾胃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曾祺  陈琦辉 《新中医》2015,47(3):287-289
《内经》有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为本";胃气,是脾胃对饮食、水谷转输和消化吸收的功能,是"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升胃降"的生理活动的具体反映。《素问·厥论》曰:"脾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胃将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津液,是人生存之根本;顾盼脾胃元气始终贯穿于整个中医学术体系。张仲景发《内经》之微,所著《伤寒论》为治疗外感热病方书之祖,处处注意顾盼脾胃元气,并将  相似文献   

20.
心下痞与恶寒的病机分别为脾胃气机升降失常与肌表卫气出入不利。本文从分析《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二者共见的条文着手,结合仲景对此所施方药及《黄帝内经》中卫气理论与升降出入理论,得出表证与脾胃症状密切相关,多存在"必有表,复有里"的现象。且由于升降与出入相因,调营卫出入以利脾胃升降不失为临床上遇到棘手案例时的一种尝试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