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利伐沙班预防髋部周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0例髋部周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予以利伐沙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补阳还五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2组术前、术后7 d的股静脉血流速度、凝血指标及患肢肿胀周径的变化,并记录2组DVT发生情况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术后7 d,观察组的股静脉血流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T、APTT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均0.05),患肢髌骨上缘10 cm、内踝上缘15 cm的周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利伐沙班可有效预防髋部周围骨折术后DVT形成,且有助于减轻患肢肿胀,并可有效避免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河北中医》2021,43(3)
目的 观察红元胶囊联合利伐沙班片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 将9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9例术后6 h予利伐沙班片治疗;治疗组4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元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2周,出院后随访至术后1个月。比较2组术后1个月下肢DVT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下肢周径差;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3、7 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下肢DVT发生率8. 16%(4/49),对照组下肢DVT发生率20. 41%(10/49),治疗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小(P 0. 05);治疗组治疗后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均小于对照组(P 0. 05)。对照组术后3、7 d FIB水平均较本组术前升高(P 0. 05);术后3、7 d对照组FIB水平均高于治疗组(P 0. 05)。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应用红元胶囊联合利伐沙班片治疗,有助于预防下肢DVT,改善血液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平乐正骨活血灵方与低剂量利伐沙班预防髋部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106例行髋部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试验组口服活血灵汤,同时口服低剂量利伐沙班,对照组口服正常剂量利伐沙班,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变、凝血指标、血栓发生率及用药安全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APTT和PT均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和患肢大腿周径差值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7.54%,对照组为5.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平乐正骨活血灵联合低剂量利伐沙班预防髋部术后DVT,能减少利伐沙班用量、降低DVT发生率,有效性和安全性与正常剂量利伐沙班相当。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切口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8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接受小切口PFNA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46例接受小切口PFNA内固定术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术后7天,观察组PT、APTT较对照组高(P<0.05),FBG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下肢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PFNA内固定术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能有效提高髋关节功能,改善凝血功能,降低下肢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益气活络方与利伐沙班片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84例在我院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掷硬币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术后行利伐沙班片治疗,实验组42例术后行益气活络方+利伐沙班片联合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下肢DVT发生率及其他疗效指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下肢DVT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19%(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静脉血流速度显著加快,大腿周径差及小腿周径差显著减小,APTT、PT显著升高,D-D、FIB显著降低,且实验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利伐沙班片基础上应用益气活络方可有效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从而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利伐沙班治疗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妇产科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9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与观察组(n=48),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利伐沙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PTT、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术后患者采取利伐沙班治疗,可减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  相似文献   

7.
张浩  钟浩  杨旋芳 《新中医》2016,48(10):110-112
目的:观察肢伤一方联合利伐沙班片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60例气虚血瘀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2组均给予骨科基础治疗,以及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后10 h给予口服利伐沙班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肢伤一方治疗。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血小板计数(BPC)、D-二聚体、凝血功能、DVT发生率、切口引流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前1天,2组BPC、D-二聚体水平、PT、APTT和FIB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14天,2组BPC水平均较术前1天下降(P0.05,P0.01)。术后14天,治疗组的BPC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术后1天,2组D-二聚体水平均较术前1天上升(P0.05)。术后14天,2组D-二聚体水平均较术后1天下降(P0.01),PT、APTT均较术前1天延长(P0.01),FIB含量均较术前1天减少(P0.01);治疗组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PT、APTT长于对照组(P0.01),FIB含量少于对照组(P0.01)。2组术后14天DVT发生率和术后1天切口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肢伤一方联合利伐沙班片治疗气虚血瘀证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D-二聚体水平,预防DVT,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集成疗伤片预防髋关节置换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1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80例,Ⅱ组182例。术后当天即开始预防血栓治疗,Ⅰ组采用集成疗伤片和利伐沙班口服治疗;Ⅱ组单纯使用利伐沙班片口服治疗。于手术前2 d及手术后第9天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及D-二聚体(D-Dimer)水平含量;第8天行彩色超声多普勒,统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PT时间延长D-Dimer含量降低;DVT发生率对照组6.73%,治疗组2.94%,2组差异显著。结论:集成疗伤片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膏联合低剂量利伐沙班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接受单侧THA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各36例。试验组予低剂量利伐沙班片口服,联合活血通络膏外敷,对照组予正常剂量利伐沙班片口服,连续2周。观察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大腿及小腿周径差值、DVT形成情况及用药安全情况。结果:1)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APTT,PT均明显延长(P0.05),D-D、患肢大腿及小腿周径差值均明显降低(P0.05);2)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HGB、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3%(3/36),对照组为2.8%(1/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消化道出血、皮肤黏膜出血、胃肠系统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应用活血通络膏联合低剂量利伐沙班预防THA术后DVT,能减少利伐沙班用量、降低DVT发生率,有效性和安全性与正常剂量利伐沙班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联合下肢牵引闭合复位小切口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下肢牵引闭合复位小切口PFNA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对比2组术后1 d、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骨代谢指标[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骨钙素(OC)]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APTT、PT较对照组长,血浆D-D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血清BALP、OC水平较对照组高,血清β-CTX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下肢牵引闭合复位小切口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调节凝血功能指标、骨代谢指标,降低下肢DVT发生率,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行气破血法联合利伐沙班预防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2017年11月~2019年4月收治的90例初次施行THA的患者分为三组,A组(使用利伐沙班)、B组(行气破血法)、C组(行气破血法联合利伐沙班)患者各30例,对比各组术后LDVT发生情况及临床用药疗效。结果:术后第14天,A组、B组、C组LDVT发生率分别为30.0%、26.7%、6.7%,C组LDVT发生率最低(P0.05)。术后第7天、14天,C组DVT早期诊断指标的下降幅度显著优于A组和B组(P0.05),A组、B组之间的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一用药方案相比,初次THA患者联合行气破血法与利伐沙班预防术后LDVT形成的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拟通脉活血汤联合利伐沙班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术后口服利伐沙班预防DVT,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自拟通脉活血汤。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术后在凝血功能方面的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DVT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在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在临床上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补气活血方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TK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符合纳入标准病例共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术后第1天至第10天治疗组予补气活血方治疗,对照组予利伐沙班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第4天,第7天,第10天D-二聚体、C反应蛋白水平及术前、术后第11天患肢深静脉彩超结果,同时记录有无不良反应或事件。结果:与术后第1天比较,两组术后第10天D-二聚体、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术后第11天患肢深静脉彩超结果提示,治疗组DVT发生率为16.67%,与对照组13.33%相当(P0.05)。研究全程两组均无不良反应或事件发生。结论:补气活血方能在术后10 d内有效降低D-二聚体、C反应蛋白水平,有效预防TKA术后DVT,临床有效率和利伐沙班片相当,使用安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D-二聚体、C反应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联合补阳还五汤预防髋部周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通过对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2月就诊收治的80例行手术治疗的髋部周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天、术后15天血流动力学指标、D-D水平变化及术后2天、术后15天患肢周径及肿胀率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天,第15天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治疗后各时段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利伐沙班联合补阳还五汤可有效的改善髋部周围骨折术后患者血液高凝、高粘状态。术前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段D-D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各时段患肢周径及肿胀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联合补阳还五汤可有效降低髋部周围骨折术后患者血液高凝、高粘水平,改善其患肢肿胀程度,进而可起到预防DVD的发生作用,是预防髋部周围骨折术后患者DVD发生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黎海妮 《环球中医药》2013,(Z2):153-154
目的研究利伐沙班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应用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科术后患者80例进行本次研究,按照入院先后划分为研究组(利伐沙班治疗组)和对照组(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各40例。术后观察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引流量和DVT发生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研究组在术后DVT发生率和术后48h引流量方面的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且术前术后未出现凝血指标异常变化。结论利伐沙班用于预防骨科术后DVT形成,可取得较低分子肝素更为满意的临床效果,且无大出血发生,安全有效,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陕西中医》2017,(12):1745-1746
目的:观察清营凉血化瘀汤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3例,采用清营凉血化瘀汤联合利伐沙班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利伐沙班治疗。观察治疗14d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栓再通率、临床症状及体征(肿胀与疼痛)、相关生化指标(D-二聚体、白介素-6、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对比出血风险。结果:研究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94%和84.8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照组治疗后下肢肿胀、疼痛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改善更显著(P0.05)。研究组、对照组治疗后D-二聚体、白介素-6、C-反应蛋白均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清营凉血化瘀汤联合利伐沙班可有效提高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减轻下肢肿胀及疼痛,改善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炎症反应,提高血栓再通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钙(LMWH)与利伐沙班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及对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2组。LMWH组40例术后6 h开始皮下注射LMWH 4 100 IU 2次/d,利伐沙班组40例术后6 h开始口服利伐沙班10 mg/d,比较2组下肢DVT的发生率以及术后总引流量、失血量、凝血指标、血液流变学等情况。结果 2组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治疗期间及出院后2周均未发生严重出血。2组术后各时点凝血指标及2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LMWH或利伐沙班均可有效预防下肢DVT,二者均安全。  相似文献   

18.
曹杰  夏冬琴  王维  陈红 《河北中医》2020,42(2):230-234
目的观察脉通散外敷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恶性肿瘤下肢DVT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8例采用利伐沙班口服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脉通散外敷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双下肢大、小腿周径差及凝血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变化,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58%(31/38),对照组总有效率60.53%(23/3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双下肢大、小腿周径差均降低(P 0.05),治疗组治疗后双下肢大、小腿周径差均小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D-D、FIB均降低(P 0.05),PT、APTT均延长(P 0.05);治疗组治疗后D-D、FIB均低于对照组(P 0.05),PT、APTT均长于对照组(P 0.05)。结论脉通散外敷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恶性肿瘤下肢DVT患者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预防髋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14例髋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和联合组各157例,利伐沙班组术后6 h给予利伐沙班治疗,联合组在利伐沙班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24 h、7 d、14 d内皮素(ET)、血栓素B_2(TXB_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及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统计2组术后指标和DVT发生率。结果术后24 h、7 d,联合组ET、TXB_2水平均明显低于利伐沙班组(P均<0.05),6-KetoPGF1α水平均高于利伐沙班组(P均<0.05);术后14 d,2组ET、TXB_2、6-Keto-PGF1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术前及术后24 h、7 d、14 d Plt、APTT和P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术后引流量、总输血量、显性红细胞丢失量和隐性红细胞丢失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均无肺栓塞发生,联合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利伐沙班组(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可降低髋部手术后DVT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通脉汤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174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7例,对照组术后12 h开始给予利伐沙班口服,每天1次,观察组口服利伐沙班并服用自拟补肾活血通脉汤,每天1剂,2组均连续用药14 d。治疗前后检测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及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水平。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为1.1%,对照组DVT发生率为8.2%,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PTT、PT明显延长,D-D水平明显降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D-D改善较对照组改更明显(P0.05)。结论:补肾活血通脉汤可减少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