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15年来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研究发现中医药可通过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和增殖,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诱导肝癌细胞分化,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抗肝癌复发转移,逆转肝癌细胞多药耐药性,调节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调节细胞信号转导等环节达到治疗肝癌的目的。但同时也存在中医药的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脱节等问题。如何发挥中医药在肝癌治疗中的优势,寻找更有效的抗肝癌药物,并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肝癌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不易被早期诊断并且病情进程快,仍然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中国亦是肝癌的高发地区,发病人数较多且呈上升趋势,防治形势相当严峻。目前,西医对于肝癌复杂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思路尚不清晰,仍然存在许多短板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中医药在治疗肝癌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讲究整体观念,对于肝癌的治疗功效独特、副作用相对较小;不仅可以抑制肿瘤生长,还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其生存质量。因此,中医药方剂治疗肝癌的研究吸引了无数临床工作者和科研学者们的目光。但是中药复方的化学成分复杂,作用靶点多,发挥药效机制网络庞大,极大地限制了学者们对其的深入研究与临床用药开发。近年来,中药复方在抗肝癌的药效与作用机制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集中在复方对肝癌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阻滞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与自噬作用、抑制肝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调节免疫功能、增效减毒和逆转耐药性等方面。该文对中药复方抗肝癌上述药效与作用机制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检索,并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现就其抗肝癌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为今后中药复方抗肝癌的作用机制研究及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科学思路与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中医药防治肝癌复发转移机制的逐步深入研究发现,中医药可以通过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影响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调控细胞基质降解酶的表达、调节免疫功能、抗多药耐药、抑制肝癌血管形成、抑制黏附侵袭能力、调控细胞信号通路等方面,干预肝癌细胞的转移与复发,有效提高了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本文将围绕中医理论、实验研究整理汇总,对中医药防治肝癌复发转移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研究肝癌癌前病变的发病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述评,认为癌前诊断、癌前治疗是主要预防措施,中医"治未病"理念,未病先防,中医药对肝癌癌前病变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在肿瘤领域的应用,极大的丰富了肿瘤的研究内容。中医药在对肝癌的实验研究中也充分利用了这些理论和技术,如中药对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影响,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药诱导分化作用,中药对端粒酶的影响,中药诱生TNF等细胞因子的作用,中药对拓扑异构酶的影响,中药对P糖蛋白的抑制作用以及血管生成基因VEGF的表达等,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从分子基因水平证实了中医药具有抑制肝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并且对于研究中医药的抗癌机理、筛选有效抗癌中药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西医学尚无有效逆转或阻断肝癌前病变的药物或技术,而近年来国内外的多项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从发生癌变的各个阶段及各个层面对肝癌前病变实施干预,显示出中医药对肝癌前病变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但中医药防治肝癌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十多年来,本项目组探索金属硫蛋白家族(Metallothioneins,MTs)在肝癌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中医药防治机制。研究发现,MTs对于肝癌细胞恶性增殖是必要的,在不同应激状态下肝癌细胞MTs表达会显著增加,MTs可能通过上调肝癌细胞核糖体蛋白等基因的表达发挥促进其恶性增殖的作用。MTs在肝癌细胞中的过表达,可能直接改变了细胞核内离子的平衡,并通过与多基因的相互作用,发挥促进肝癌细胞恶性增殖基因表达的作用。中医药防治肝癌常用治法方药可以不同程度地减轻和缓解由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所造成的肝毒性和损伤作用,降低MTs表达,提示在肝脏保护、抑制其异常增生和肝癌发展方面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primaryhepatocellularcarcinoma)简称肝癌,是肝细胞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恶变引发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控制肿瘤,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本文就中医药治疗肝癌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作用机制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癌的复发转移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探讨中医药防治肝癌复发转移的方法,开发抑制肿瘤转移的中药具有重要意义。扶正培本是中医药防治肿瘤及转移的基本治则,对肝癌形成的病因、病机及病理可用“虚、瘀、毒”概括。近年中医药抑制肝癌复发转移的诸多研究仅局限于实验性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医药抑制肝癌复发转移的研究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吴孟超院士肯定中医药治疗肝癌的思想。方法:分析吴孟超院士有关中医药治疗肝癌的相关言论,归纳其关于中医药治疗肝癌的思想。结果:吴孟超院士认为中医药在治疗肝癌的全过程中均可发挥积极作用。结论:吴孟超院士对传统中医学十分重视,主张要充分利用中医药的优势结合西医治疗肝癌。  相似文献   

11.
阐述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调控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并探讨中药治疗肝癌与ceRNA调控作用的关系。ceRNA的调控以miRNA为核心,在miRNA反应元件(miRNA response element, MRE)的作用下,mRNA、假基因转录本、lncRNA、circRNA等竞争性地与miRNA结合,构成ceRNA调控网络。ceRNA的调控模式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侵袭等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有关ceRNA调控肝癌机制的研究还在探索阶段,其可提高靶向预测的准确性,有效筛选潜在治疗靶点和预后生物标志物。ceRNA调控机制也是中药治疗肝癌的重要调控方式,中药有效成分干预在肿瘤治疗方面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而基于ceRNA调控的中医药抗肿瘤机制研究也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人肝癌干细胞中miR-200c的表达改变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从MHCC97人肝癌细胞系中分离出肝癌干细胞。应用脂质体介导转染miR-200c mimics到肝癌干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转染miR-200c mimics前后肝癌干细胞中miR-200c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通过噻唑蓝(MTT)法检测miR-200c对肝癌干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肝癌干细胞中miR-200c的相对表达量为0.17±0.02,转染miR-200c mimics后肝癌干细胞中miR-200c的相对表达量为1.24±0.28,转染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前5-氟尿嘧啶(5-Fu)和阿霉素(ADM)对肝癌干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2.74 mg/L和9.56 mg/L,转染miR-200c mimics后5-Fu和ADM对肝癌干细胞的IC50分别为12.63 mg/L和3.51 mg/L,转染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上调人肝癌干细胞中miR-200c的表达可以增强肝癌干细胞的化疗敏感性,具有逆转其化疗耐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细胞焦亡是一种新发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肝癌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故拟基于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及其在肝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中医药在调节焦亡肝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属祖国医学“症瘕”“积聚”“肝积”“臌胀”“黄疸”“胁痛”“胆胀”“痞满”“暴症”“血症”“岩”等范畴,中医历代医家对其防治较为重视,现代中医学对肝癌的研究又有长足进步,中医药治疗在肝癌的综合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现将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为原发于肝细胞或肝内小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肝癌的主要症状为上腹肿块与右胁疼痛,黄疸或腹水,病情险恶,发展迅猛。在中医古医籍描述中,类似于“症积”、“黄疸”、“膨胀”“暴症”等疾病。中医中药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1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作用机制1.1中药直接杀伤肝癌细胞和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作用:有些中药可通过直接杀伤肝癌细胞和抑制其增殖而发挥抗癌效应。陈小义等〔1〕发现0.01umol/L及以上浓度蟾蜍灵对SMMC-7721细胞具有显著细胞毒作用,细…  相似文献   

16.
从两个方面探讨了近年来中医药诊治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中医诊断,包括病因病机的认识、舌脉象等客观化研究、辨证分型的归纳,中医药治疗,包括名老中医的治则治法、中药临床运用的分析、中成药及其他辅助疗法的运用。认为中医药在防治肝癌的过程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中西医结合也成为目前诊治肝癌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7.
杨涛  郑琦  樊永平 《中医药导报》2012,18(11):86-89
综述了中医药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现代研究状况,从中药复方,单味中药及中药单体分别概述了中医药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作用机理。认为中医药在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中起了重要作用,临床研究中取得了明显疗效,并根据实验研究总结了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多药耐药(MDR)是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也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的瓶颈。肝癌细胞作为一种先天性耐药的肿瘤细胞,普遍对放化疗不敏感,且肝癌患者早期症状缺乏典型性,多数患者确诊已为晚期,生存期短,复发率高,随之而来的对化疗药物敏感性降低,继之MDR成为原发性肝癌(PHC)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寻找安全、不良反应小、疗效佳的化疗增敏剂已成为肝癌耐药研究中需迫切解决的问题。随着中药在肿瘤疾病治疗的广泛应用,中药复方、中药注射液、中药单体在逆转肝癌化疗耐药方面机制研究也日益增加。基于中药研究现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数据库,其机制可概括为增加细胞内药物浓度、影响酶类物质活性变化、诱导细胞凋亡,逆转细胞信号通路异常、调控肿瘤微环境等。传统中医药从多靶点、多途径的角度减轻了肝癌细胞化疗耐药,增加了肝癌细胞的化疗敏感性以及化疗药物对肝癌细胞的毒性作用,因此,从中医药角度探讨肝癌MDR作用机制,对于逆转肝癌MDR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临床治疗肝癌提供参考价值。然而目前研究存在实验类型较单一,不良反应等不足,因而在未来需要从实验室到临床进行多机制,多靶点的实验研究及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19.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现代医学观念的转变、防治重心的前移和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发展,本文运用中医的"体质学说"结合现代科技以及分子生物学的进展,通过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和辨体施治,进行中医药肝癌防治的临床研究探索,以发挥中医药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肝癌的发生可能部分起源于肝癌干细胞(liver cancer stem cells, LCSCs),LCSCs有关的标记物CD133、EpCAM(CD236)、CD90、OV6、CD44等在体内外调节LCSCs活性,现有研究显示中医药能够靶向肝癌干细胞标志物,达到防治肝癌的目的。该文综述了LCSCs关键分子标记物研究进展及中医药调控不同肿瘤干细胞的研究现状,为靶向LCSCs治疗肝癌提供了新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