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治未病"的概念,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一书中就已论及,主要思想是"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内容概括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疾病微而未显,显而未成,成而未发,发而未传,传而未变,变而未果,趁此之时防范于未然。2000多年来治未病的内容不断得到充实发展,我们要正确理解中医治未病的"治"实际上是"防"的意思。治未病是预防疾病的理念,治未病不治已病只是强调防重  相似文献   

2.
目前,肥胖在全世界呈流行态势。肥胖症不仅是独立的疾病,又是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风病和多种癌症等疾病的危险因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近二十年来,我国肥胖症的患病率逐年增长,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生命质量,预防和控制肥胖症已刻不容缓。中医学"治未病"思想认为,对于任何疾病的干预,都应预先采取措施,针对疾病处于的不同阶段,控制其发生、发展、传变与复发,具体包含"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愈后防复"四阶段内容。本文尝试以"治未病"思想为核心和思路,指导临床肥胖症的干预。未病之时认识肥胖症的危害,预防于先;将病之时及时控制体重,防微杜渐;已病之时早日治疗肥胖症,防其传变;减重之后调护身体,预防肥胖症复发。  相似文献   

3.
邹燕勤教授认为肾气不足是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在肾病治疗中注重辨证施治,维护肾气,其"治肾"学术思想中独特的维护肾气、调补脾胃、预防肺卫咽喉或皮肤之邪传变的理论,及在遣方用药中运用"扶正祛邪""未病先防""已病防变,防微杜渐"等理论均体现其学术思想。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4.
中医"治未病"理论对于健康管理、慢病防控和老龄化具有重要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由于目前尚无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有效治疗方法,治疗重点应转移到防治上。治未病理论对降低AD发病率、延缓其病程进展具有重要意义。AD病程历经AD临床前期、AD痴呆前期、AD痴呆阶段共3个时期,基于治未病理论,提出健康人群未病先防、临床前期欲病救萌、痴呆前期及早期既病防变的AD防治思路。未病先防以调养精气神、改善体质为要点;欲病救萌强调从虚、痰、瘀调控危险因素,从毒论治生物标记物;既病防变以补虚与祛实为原则,突出基于辨证论治的中药复方的长期使用,从而充分发挥中医药对AD的防治效果和优势。  相似文献   

5.
周维顺教授认为肾癌为湿、热、毒、气、血互结于肾而成.临床将其分为4型,湿热蕴毒型治以清热利湿解毒,方选二妙散加减;气滞血瘀型治以疏肝理气,化瘀散结,方选逍遥散合失笑散加减;脾肾虚衰型治以温补脾肾,扶正祛邪,方选金匮肾气丸合四君子汤加减;气血亏虚型治以补益气血,扶正抗癌,方选八珍汤加减.  相似文献   

6.
《光明中医》2021,36(15)
中医"治未病"思想可概括为"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4个预防措施,该文基于"治未病"思想,分别探讨这4个措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预防与治疗中的具体应用。COPD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整个过程都以"治未病"思想作为指导。于未病、欲病之时就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祛除危险因素、扶正固本、欲病早调以预防COPD病理因素的生成并防止疾病的发生;已病之时,对COPD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尽快阻截疾病的传播途径并固护好人体正气和还未受到病邪侵袭的脏腑,越早控制病情,就越早避免了病情的进一步深化和传变;瘥后则应积极调摄,做到除邪务尽,使气血达到平衡,使机体脏腑功能恢复正常,防止疾病复发。"治未病"思想是对预防医学理论的深度总结,为COPD预防和治疗方面提供了不同的思维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脏病(CKD)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对其早期防治意义重大。《内经》中"治未病"的实质包括未病先防、将病防发;既病防变及早期诊治。概而言之,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患于未然。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的发生,已病之后,防止疾病的传变及早期诊治以防止疾病转深转重。强调以"预防为主"。分别从未病先防、将病防发;既病防变及早期诊治几个方面来论述《内经》中"治未病"思想在慢性肾脏病防治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方面,探讨"治未病"理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未病先防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工作环境、早期诊断以及积极治疗基础病症;既病防变包括先安未受邪之地、截病于未传之时;瘥后防复包括健康教育和管理、营养支持、肺康复锻炼等。以为"治未病"理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医“治未病”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荣建新 《北京中医》2007,26(11):723-724
"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精髓之一,它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未病先防"是在未病之前,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既病防变"是指若疾病已经发生,应该争取及早诊断、及早治疗,以防疾病的发展和传变。"治未病"的思想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阐述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相似文献   

10.
“治未病”应贯穿于防治肿瘤的始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晓羽 《光明中医》2010,25(3):348-350
治未病,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患于未然,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的发生,已病之后,防止疾病的传变,强调以"预防为主"。本文分别从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等方面论述了治未病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治未病"的含义、"治未病"思想与脾胃理论的关系(未病重防、欲病防作、既病防变、未变防重、已变防逆、已瘥防复等)论述"治未病"的含义及其中医脾胃理论的关系。指出: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要遵循"治未病"原则,务以保胃气,存津液为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中医"治未病"理论经过历代医家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不断完善,形成了指导临床防治疾病的先进医学理念,具体包括了"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愈后防复"三个方面内容,现代医学将慢性心力衰竭分为四个时期,即心衰A期(前心衰阶段)、B期(前临床心衰阶段)、C期(临床心衰阶段)和D期(难治性终末期心衰阶段)四期;"未病先防"在心衰A期主要是针对易发生心衰的病人,通过中西医积极治疗原发病,给予饮食、运动的指导及中药治疗,调整体质,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已病防变",贯穿在心衰B期、C期和D期治疗的全过程中,B期病变在心肺,治疗益气活血,同时健脾补肾,防其传及脾肾;C期本虚标实,本虚以心肺脾肾气虚为主,标实以水湿、血瘀互阻为主,治疗上益气活血,利水消肿,同时阴阳兼顾,防止虚虚实实;D期标本同病、虚实夹杂,治疗上以补气回阳,活血利水为主,此阶段易变生诸证,应采取中西医结合,同时优化治疗方案,进行个体化治疗。愈后防复是在心力衰竭诱因去除或病因平稳之后,给予患者调节机体气血阴阳之剂,指导患者的生活,避免心衰复发。"治未病"理论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具有临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医"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盛病防危、新愈防复五个方面,即预防为主、早期治疗,掌握疾病发展趋势、控制病情恶化.骨质疏松症属中医"骨萎"、"骨痹"的范畴,病因主要归于肝肾亏虚、脾虚、血瘀.以"治未病"的理论指导来提高峰值骨量、延缓骨量的丢失,以期达到降低骨质疏松发病率,减少患者骨痛和骨折发生,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脏疾病中医属"水肿"、"腰痛"、"虚劳"等不同范畴,证候总不外以虚为主,虚的基础上形成标实,病机属本虚标实、虚实错杂,关键为"虚、瘀、湿".然临床无症状者又不可拘泥于"症",此时应辨病与辨证相合、重视中药药理的作用,以弥补中医辨证之不足,导师舒惠荃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疾病病位主要在肾与膀胱.病变早期多以气虚为主,中晚期多瘀、多湿;根据肾脏疾病易反复、易加重的特点,同时提出补肺益气固表,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注重未病先防,饮食调摄,而中医治疗中优势所在为加减随证、灵活方便、内外兼治,故中药内服与灌肠相结合治疗慢性肾功不全病人疗效尤佳.  相似文献   

15.
李军 《天津中医药》2015,32(10):603-605
基于"治未病"理论,探讨盆腔炎性疾病及其后遗症的预防和治疗。以盆腔炎性疾病发生发展的病因病机和临床特点为依据,探究其诊疗思路和方法。依照"治未病"理论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病愈防复,将"治未病"理论贯穿始终,减少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6.
"治未病"是中医学精华,未病之时,固护正气,预防疾病;已病之时,防止传变及病后康复,老年肺系病更应遵循,"未病养生,防病于先",采取各种养生保健方法,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起居有常,情志畅达,睡眠良好;"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及时调理疾病先兆、萌芽,防止发展;"已病早治,防其传变""见微得过,用之不殆",治疗时应顾护胃气,酌加益气、滋阴,淡渗利湿之品,以防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疾病初愈,正气尚未完全恢复,邪气未尽,需调理才能逐渐康复,应避寒热,慎起居,节饮食,勿过劳,方能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7.
荣建新 《北京中医药》2007,26(11):723-724
"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精髓之一,它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未病先防"是在未病之前,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既病防变"是指若疾病已经发生,应该争取及早诊断、及早治疗,以防疾病的发展和传变."治未病"的思想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阐述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相似文献   

18.
治未病是中医重要的防病治病思想,包含了未病先防,欲病防发,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内容。其临床应用强调人们未病之时要注重保养身体,增强正气,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既病则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疾病传变;瘥后巩固疗效,防止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19.
权喜玲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3):161-162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疾病,它不仅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引起损害,也是脑血管病及冠心病的重要致病因素,早在《内经》中就有"治未病"预防思想,即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如何做好老年高血压病的防治和康复护理,减少致残率、死亡率意义重大。1影响因素1.1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①症状不典型,有的患者无症状或  相似文献   

20.
中医"治未病"理念源远流长,目前已形成一套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既变防渐、瘥后防复等方面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膝骨关节炎(KOA)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发病率高,将中医"治未病"理念融入到该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等阶段,可有助于KOA患者及时发现与治疗,改善预后。KOA的未病先防可通过功法锻炼、合理膳食及防避外邪、外伤与慢性劳损等方式保持膝关节的健康;KOA的既病防变可通过中药内服、针刺艾灸、中药熏洗、手法按摩等手段;通过现代康复方法及手术等达到既变防渐;KOA的瘥后防复可通过功法锻炼、冬病夏治、药膳食疗等中医特色方法以扶正固本,达到防止复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