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应用三维动静态平衡康复模式治疗非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98例非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维康复组和传统治疗组,每组49例。三维康复组采用三维颈椎康复垫结合三维颈肌抗阻静力锻炼治疗,传统治疗组采用枕颌带牵引、药物治疗和颈肩锻炼治疗,共治疗3周。比较2组患者的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部功能残障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颈椎前缘序列线弧弦距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颈部疼痛VAS评分、NDI及颈椎前缘序列线弧弦距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16±1.21)分,(5.21±1.17)分,t=0.168,P=0.829;(28.63±5.07),(28.56±5.11),t=0.131,P=0.896;(7.15±5.68)mm,(7.08±5.77)mm,t=0.156,P=0.863];治疗3周后三维康复组的颈部疼痛VAS评分和NDI低于传统治疗组,颈椎前缘序列线弧弦距大于传统治疗组[(2.53±1.05)分,(3.79±1.71)分,t=1.680,P=0.012;(17.21±4.75),(24.15±5.82),t=1.132,P=0.023;(9.83±5.98)mm,(7.69±6.03)mm,t=-3.265,P=0.002]。治疗3周后三维康复组的颈部疼痛VAS评分和NDI均较治疗前降低,颈椎前缘序列线弧弦距较治疗前增加(t=2.946,P=0.004;t=2.685,P=0.013;t=-3.496,P=0.001);传统治疗组的VAS评分、NDI及颈椎前缘序列线弧弦距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89,P=0.617;t=0.632,P=0.582;t=0.182,P=0.632)。治疗3周后,三维康复组治愈39例、有效8例、无效2例,传统治疗组治愈18例、有效20例、无效11例,三维康复组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治疗组(R_(三维康复组)=38.51,R_(传统治疗组)=60.49,Z=-4.339,P=0.000)。结论:应用三维动静态平衡康复模式可有效减轻非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颈椎生理曲度和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椎间融合器原位植骨与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7月接受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的7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病例资料。男34例,女36例;年龄30~66岁,中位数54岁。病变节段,C_(3~4)3例、C_(4~5)19例、C_(5~6)21例、C_(6~7)27例。术中充分减压后,采用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椎间融合器原位植骨融合者归入椎间融合器原位植骨组,采用自体髂骨植骨融合者归入自体髂骨植骨组,每组35例。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观察植骨融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依据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脊髓型颈椎病评分标准分别对术前和术后12个月时患者颈椎情况进行评价,并对2组患者的颈椎JO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7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椎间融合器原位植骨组较自体髂骨植骨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49.5±5.1)min,(74.5±5.1)min,t=20.412,P=0.000;(6.9±0.5)d,(13.8±1.0)d,t=34.997,P=0.000;(44.5±3.6)mL,(60.3±5.1)mL,t=14.832,P=0.000]。2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5个月,中位数14个月。术后12个月,2组患者融合节段均达到骨性融合。术前2组患者颈椎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0.8)分,(9.7±0.3)分,t=0.715,P=0.477]。术后12个月,2组患者颈椎JOA评分均高于术前[(16.7±0.5)分,(9.8±0.8)分,t=50.306,P=0.000;(14.0±0.6)分,(9.7±0.3)分,t=37.329,P=0.000],且椎间融合器原位植骨组高于自体髂骨植骨组[(16.7±0.5)分,(14.0±0.6)分,t=19.529,P=0.000]。椎间融合器原位植骨组术后无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自体髂骨植骨组术后并发颈部切口血肿1例,血肿清除后切口愈合;并发取骨处疼痛3例,未行特殊处理,术后3个月后疼痛缓解。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中采用PEEK椎间融合器原位植骨比自体髂骨植骨更有利于颈椎功能的恢复,且具有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椎穴浅筋膜厚度与颈椎病的相关性,探讨其腧穴敏化形态结构改变的实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将344例颈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者依照《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7年)诊断标准分为对照组73例与观察组271例,对照组为健康人群,观察组为符合诊断标准的颈椎病患者,包括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5种类型。根据颈椎MRI图像,测量大椎穴皮肤、浅筋膜层和腱膜韧带层厚度。结果:观察组大椎穴深度为(56.6±8.8)mm、浅筋膜厚度为(22.8±7.6)mm,对照组大椎穴深度为(49.8±7.0)mm、浅筋膜厚度为(16.6±6.6)mm,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脊髓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大椎穴浅筋膜厚度依次为(23.8±8.1)mm、(23.0±7.3)mm和(22.6±6.5)mm,大椎穴深度依次为(58.7±8.8)mm、(56.2±9.1)mm和(55.8±6.4)mm,均较对照组的大椎穴浅筋膜厚度和大椎穴深度明显增加(P<0.01)。观察组中脊髓型颈椎病的大椎穴浅筋膜厚度较交感型颈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后颈椎矢状位影像学参数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1月59例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访12~24个月,术前常规行颈椎动力位片(站立位)摄片、颈椎CT、颈椎MRI及末次随访时行颈椎正侧位(站立位)摄片,并测量颈椎矢状位参数,其中包括C_2~C_7 Cobb角、T1倾斜角(T1-Slope T_1S)、C_2~C_7矢状位轴向距离(C_2~C_7Sagittal Vertical Axis,C_2~C_7SVA),颈椎曲度丢失。根据术前T_1S值中位数的大小分为较大的T_1S值组(T_1S≥23.0°,n=29)与较小的T_1S值组(T_1S23.0°,n=30)。结果:共有59例入选:其中男30例,女29例;年龄32~74岁,平均(57.12±10.09)岁。随访12~24个月,平均(14.4±3.9)个月。手术节段为C_(3~7)50例,C_(3~6)9例,手术时间(136.69±42.65)min,出血量(178.81±105.12)mL,男女性别无差异。T_1S由术前的24.15°±8.22°降为21.00°±6.44°,Cobb角由术前的21.51°±8.08°降为14.25°±5.01°,C_2~C_7 SVA由术前的(14.63±6.79)mm增至(19.31±7.37)mm,且三个参数术前及末次随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术前的T_1S的中位数的大小分为A组(T_1S23.0°与B组(T_1S≥23.0°)。两组组间对比发现术前的Cobb角(t=2.803,P=0.007)和C_2~C_7SVA(t=1.889,P=0.064)。同时两组组间对比发现术后的Cobb角(t=2.295,P=0.025)、C_2~C_7SVA(t=0.998,P=0.323)和LcL(t=2.465,P=0.017)。术前颈椎矢状位参数相关性:T_1S与C_2~C_7SVA(r=0.313,P=0.160)、Cobb角(r=0.592,P0.001)两者存在相关性,而C_2~C_7SVA与Cobb角(r=-0.029,P=0.829)两者不存在相关性。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后会造成颈椎曲度的丢失,术前较大的T_1S值(T_1S≥23.0°)有更多的颈椎前凸角,但术后发生颈椎曲度丢失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雷火灸联合经穴拍打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肌力改善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徐州市中医院骨科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治疗及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雷火灸联合经穴拍打的方法,比较2组患者颈椎肌力的改善情况及颈椎活动度。结果 经过干预,观察组患者颈椎肌力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椎活动度积分(3.28±0.72)分,高于对照组的(3.18±0.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火灸联合经穴拍打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肌力改善中效果显著,同时也改善了颈椎活动度,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颅脑核磁表观弥散系数(ADC)对早期脑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35例外伤性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正常人35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例行磁共振扫描,采用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后计算感兴趣区(ROI)ADC值,分析两组病例ADC值的差异,对脑损伤患者病情进行初步判断。结果:(1)观察组DWI异常高信号灶状区域ADC值为(0.98±0.05)×10~(-3)mm~2/s低于对照组(1.27±0.08)×10~(-3)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DWI异常高信号弥漫区域ADC值为(0.95±0.04)×10~(-3)mm~2/s低于对照组(1.26±0.11)×10~(-3)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DWI异常高信号区域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 ADC)值为(0.51±0.02)×10~(-3)mm~2/s高于对照组(0.35±0.01)×10(-3)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核磁ADC对早期脑损伤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整脊推拿配合导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35~60岁,中位数47.5岁。病程2~49周,中位数14.5周。治疗组采用整脊推拿配合导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整脊推拿治疗。治疗结束后分别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分方法及Bobor’s法比较2组患者的总体疗效、疗效评分及颈椎生理曲度。结果:①总体疗效。治疗组治愈47例,好转13例;对照组治愈31例,好转29例;治疗组患者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U=3.050,P=0.002)。②疗效评分。治疗前治疗组疗效评分(13.93±2.14)分,对照组疗效评分(14.07±2.19)分;治疗后治疗组疗效评分(28.44±1.52)分,对照组疗效评分(24.34±2.20)分;治疗前2组患者疗效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4,P=0.723);治疗后2组患者的疗效评分均增加(t=42.819,P=0.000;t=25.627,P=0.000),治疗组增加更明显(t=15.898,P=0.000)。③颈椎生理曲度。治疗前治疗组颈椎生理曲度(2.72±1.60)mm,对照组颈椎生理曲度(2.64±1.34)mm;治疗后治疗组颈椎生理曲度(4.30±1.23)mm,对照组颈椎生理曲度(3.55±1.82)mm;治疗前2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7,P=0.767);治疗后2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均改善(t=6.064,P=0.000;t=3.119,P=0.002),治疗组改善更明显(t=15.041,P=0.000)。结论:整脊推拿配合导引能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颈椎生理曲度,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研究 MRI 弥散张量成像(DTI)诊断轻度脊髓型颈椎病(CSM)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丰顺县人民 医院 2017 年 10 月至 2019 年 5 月收治的 38 例轻度 CSM 患者为观察组,选取 36 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 象进行 3.0T MRI 扫描,对其 DTI 进行分析,观察其颈髓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A)值。结果:观察 组研究对象 ADC 值比对照组高,FA 值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研究对象 C3 ~ C4 水平颈 椎 ADC 图像呈蓝绿色均匀信号,脑脊液呈橘红色信号。FA 图像中,C3 ~ C4 水平颈椎信号为红色均匀信号,脑脊液为蓝绿 色信号。观察组研究对象 ADC 信号为不均匀的绿色信号,ADC 值也较正常值显著升高,说明其扩散能力变强。而由于脊 髓受到压迫,其 FA 图像会转变成不均匀的淡红色,甚至变为黄色斑片状信号区。结论:采用 MRI DTI 对轻度 CSM 患者进 行临床诊断,能够通过其信号变化和 ADC 及 FA 值的定量分析,评估脊髓神经受损程度和微观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跳跃式与连续式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跳跃式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60例(跳跃式固定组),C_3、C_5、C_7开门侧予以Arch钛板固定,C_4、C_6开门侧予以传统缝线固定;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连续式微型钛板内固定60例(连续式固定组),C_3~C_7开门侧均予以Arch钛板固定。同时按照内固定方式不同将600节椎板固定节段分为钛板固定节段和缝线固定节段。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脊髓型颈椎病评分(17分法)、颈椎功能障碍指数(the 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JOA改善率、颈椎曲度指数、颈椎活动度、脊髓后移距离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钛板固定节段和缝线固定节段的椎管矢状径、Pavlov比值、椎板开门角度。结果:①一般指标。跳跃式固定组住院费用少于连续式固定组[(5.56±0.29)万元,(7.76±0.37)万元,t=-36.383,P=0.000];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05.50±59.99)mL,(292.50±52.35)mL,t=1.265,P=0.208;(132.33±16.79)min,(132.67±18.88)min,t=-0.102,P=0.919;(10.38±2.34)d,(10.42±2.36)d,t=-0.078,P=0.938]。②JOA脊髓型颈椎病评分。术前和术后1年,2组患者JOA脊髓型颈椎病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58±1.37)分,(9.55±1.53)分,t=0.126,P=0.900;(14.52±1.52)分,(14.42±1.64)分,t=0.400,P=0.690];术后1年,2组患者JOA脊髓型颈椎病评分均高于术前(t=49.103,P=0.000;t=48.991,P=0.000)。③NDI评分。术前和术后1年,2组患者NDI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7.40±10.10)分,(27.70±9.91)分,t=-0.164,P=0.870;(14.17±6.08)分,(14.43±5.38)分,t=-0.255,P=0.799];术后1年,2组患者NDI评分均低于术前(t=-13.285,P=0.000;t=-10.365,P=0.000)。④JOA改善率。术后1年,2组患者JOA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8.73±16.13)%,(67.88±16.36)%,t=0.355,P=0.723]。⑤颈椎曲度指数。术前和术后1年,2组患者颈椎曲度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0.07±3.63)%,(19.76±3.15)%,t=0.495,P=0.622;(19.92±3.82)%,(19.53±3.20)%,t=0.614,P=0.540];术后1年2组患者颈椎曲度指数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94,P=0.430;t=-1.186,P=0.240)。⑥颈椎活动度。术前和术后1年,2组患者颈椎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5.52°±5.76°,44.93°±3.75°,t=-0.672,P=0.503;32.78°±6.59°,32.81°±5.03°,t=-0.031,P=0.975);术后1年,2组患者颈椎活动度均小于术前(t=-42.051,P=0.000;t=-32.826,P=0.000)。⑦脊髓后移距离。术后1年,2组患者脊髓后移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7±0.43)mm,(3.09±0.61)mm,t=-1.243,P=0.216]。⑧椎管矢状径。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不存在交互效应(F=1.929,P=0.165);钛板固定节段和缝线固定节段椎管矢状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分组效应(F=0.001,P=0.972);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之间椎管矢状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14 533.825,P=0.000);钛板固定节段和缝线固定节段椎管矢状径随时间均呈先增加后小幅度下降趋势,且二者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10.09±0.79)mm,(17.16±1.26)mm,(16.91±1.30)mm,F=5 954.60,P=0.000;(10.25±0.96)mm,(17.07±1.52)mm,(16.83±1.56)mm,F=953.260,P=0.000]。⑨Pavlov比值。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不存在交互效应(F=1.516,P=0.219);钛板固定节段和缝线固定节段Pavlov比值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分组效应(F=0.004,P=0.950);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之间Pavlov比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2 499.316,P=0.000);钛板固定节段和缝线固定节段Pavlov比值随时间均呈先增加后小幅度下降趋势,且二者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74.11±4.50)%,(93.52±5.98)%,(93.34±6.00)%,F=1 945.93,P=0.000;(74.54±4.78)%,(93.63±5.49)%,(92.72±5.55)%,F=497.54,P=0.000]。⑩椎板开门角度。术后3 d和术后1年,缝线固定节段的椎板开门角度均小于钛板固定节段(38.91°±4.86°,41.15°±3.88°,t=4.676,P=0.000;37.04°±4.71°,41.20°±4.02°,t=9.808,P=0.000);术后1年,钛板固定节段的椎板开门角度与术后3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0,P=0.208);缝线固定节段的椎板开门角度小于术后3 d(t=-29.709,P=0.000)。(11)安全性。2组患者均未出现心脑血管意外事件、颈部轴性症状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跳跃式固定组4例出现C5神经根麻痹,连续式固定组3例出现C5神经根麻痹; 7例患者均予甘露醇脱水、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抗炎和甲钴胺营养神经治疗后,C5神经根麻痹症状消失。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000,P=1. 000)。结论: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跳跃式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虽然存在缝线固定节段开门角度丢失问题,但可取得与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连续式微型钛板内固定相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且可明显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0.
颈椎前入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颈椎前入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方法,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4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为A组20例、B组20例,分别于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下施行颈椎前入路椎间盘切除、椎体次全切除并椎体间cage(A组)和钛网(B组)植入融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根据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评分及影像学改善程度,评价手术疗效。结果:40例患者手术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无1例发生出血、瘫痪、脑脊液漏、食管瘘及内固定松脱、断裂等严重并发症。术后2组病例JOA评分均有改善,A组术后3d及1个月JOA评分分别为(13.76±0.74)分和(14.67±0.64)分、B组术后3d及1个月JOA评分分别为(14.36±0.75)分和(14.74±0.67)分,均较术前A组(7.95±0.82)分、B组(8.35±0.61)分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影像学显示2组病例均减压充分,椎体间融合良好,内固定位置准确。结论:经颈椎前入路施行椎间盘切除、椎体次全切除并椎体间融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安全性好,成功率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温通补益中药结合理筋、按摩手法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下肢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58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例被随机分为中药加手法组(研究组)32例,热敷牵引加手法组(组)26例,经8周的治疗,测量并观察下肢行走试验、临床表现、MRI表现和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研究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平均的30 m行走时间缩短20.34±17.82s,而对照组则仅缩短11.81±8.36s,F=5.0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平均行走步数减少14.34+10.50步,对照组平均行走步数减少8.73+6.89步,F=5.49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I表现统计分析,对脊髓压迫最明显的节段为C5-6,占65.5%(38/58例);有超过1/3的患者(20/56例)存在颈脊髓信号的小圆点状、片状和线条状的T2 W1高信号影像改变;颈脊髓受压程度大多数在20%~80%之间,平均为43%。采用颈脊髓功能的40分法评价,总体有效率为65.5%,优良率为43.1%。结论:温通补益中药结合理筋、按摩手法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下肢功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是脊髓型颈椎病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椎曲度与脊髓型颈椎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颈椎X线检查的11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型颈椎病组)和同期在医院进行颈椎X线检查的61例健康体检者(非颈椎病组)进行研究.采用Borden法在拍摄的侧位X线片上测量颈椎曲线深度(cervical curve d...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拔伸顶推手法对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颈椎曲度改变的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拔伸顶推手法治疗)30例与对照组(常规手法治疗)组30例,采用Borden法测量颈椎生理曲度,疗程结束后对2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值的变化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的颈椎生理曲度值分别为(3.27±1.72)mm、(2.32±1.59) mm,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说明拔伸顶推手法在改善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方面优于对照手法,拔伸顶推手法能有效改善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异常的颈椎生理曲度,从而增强颈椎椎稳定性,加强远期疗效,减少颈椎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25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男15例,女10例。年龄33~68岁,中位数45岁。C3~C5狭窄16例,C3~C6狭窄9例。发育型狭窄18例,退行性狭窄7例。病程1~7年,中位数4年。均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测定患者的颈椎曲度和活动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量表评价颈肩部疼痛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脊髓型颈椎病评分量表(17分法)评价颈髓功能,采用Odom评级标准评价整体疗效,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至术后12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时患者的颈椎曲度和活动度均增大(5.25°±3.05°,8.02°±3.13°,t=3.169,P=0.003;38.48°±13.60°,56.12°±12.90°,t=4.705,P=0.000),颈肩部疼痛VAS评分和ODI均减小[(7.69±0.53)分,(3.14±0.21)分,t=39.906,P=0.000;(21.75±5.48)分,(10.13±2.12)分,t=9.888,P=0.000]。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JOA评分比较,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2±1.51)分,(14.75±3.32)分,(16.53±3.52)分,(16.78±3.66)分,F=41.001,P=0.000];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JOA评分均高于术前(P=0.000;P=0.000;P=0.000)。术后12个月时,按照Odom评级标准评定,优12例、良10例、一般2例、差1例;疗效评定为差的1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病情控制。1例患者术后出现背部疼痛,服用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后疼痛缓解;均未出现吞咽困难、脊髓损伤、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结论: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颈椎曲度和活动度、减轻颈肩部疼痛症状、改善颈髓功能,总体疗效较好,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患者DTI参数、神经环路与气虚证的相关性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研究病例随机抽取分成WML组162例和对照组78例,2组均进行DTI参数分析,分别测得左右脑室前角、后角、体部的平均扩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MD)、部分各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牵引、中药外敷联合推拿对交感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15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5),对照组单纯采取推拿治疗,观察组则采取牵引、中药外敷配合推拿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DI评分均得到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NDI评分(5.62±1.05)显著低于对照组(9.67±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引、中药外敷配合推拿治疗能够提高交感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颈椎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1.5T MRI扩散加权成像对鼻咽癌颈部小淋巴结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4月经病理证实的60例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颈部淋巴结MRI常规平扫资料、增强扫描资料、DWI影像学资料等。对患者的颈部转移性大淋巴结组、转移性小淋巴结组、良性淋巴结组的ADC值进行测量。进而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转移性小淋巴结组的ADC值为(0.75±0.43)×10~(-3)mm~2/s,而转移性大淋巴结组的ADC值为(0.73±0.23)×10~(-3)mm~2/s,两者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淋巴结组的ADC值跟转移性大淋巴结组ADC值以及鼻咽癌颈部转移性小淋巴结组ADC值却有着明显的差异.两者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对患者的鼻咽癌颈部小淋巴结转移瘤的诊断特异性、敏感性、.ADC诊断阈值进行总结,分别为90.90%、83.22%、0.907×10~(-3)mm~2/s。结论对于鼻咽癌颈部小淋巴结转移瘤的诊断,使用1.5TMRI扩散加权成像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具有非常显著的诊断价值以及诊断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韦氏颈椎手法配合中药烫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3例和对照组131例.治疗组采用韦氏颈椎手法配合中药烫疗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配合中药烫疗治疗.治疗结束后3个月分别采用Boeden测量法、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颈椎病疗效标准评定并比较2组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颈椎症状体征功能评分及总体疗效.结果:①颈椎生理曲度.治疗前2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7±2.32) mm,(3.15±2.14) mm,t=-1.194,P=0.234];治疗结束后3个月2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均改善[(7.79±3.74)mm,(5.98 ±3.56)mm],治疗组改善更明显[(4.12±2.34)mm,(2.83±1.18)mm,t=5.221,P=0.000].②颈椎症状体征功能评分.治疗前2组患者颈椎症状体征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77±12.25)分,(38.36±8.79)分,t=0.311,P=0.756];治疗结束后3个月2组患者的颈椎症状体征功能评分均降低[(17.65±5.94)分,(20.50±8.79)分],治疗组降低更明显[(21.12±10.64)分,(17.86±8.93)分,t=2.310,P=0.022].③总体疗效.治疗组治愈32例,显效81例,有效15例,未愈5例;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85例,有效17例,未愈17例.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69,P=0.000).结论:采用韦氏颈椎手法配合中药烫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以及颈椎生理曲度和颈椎功能,疗效优于颈椎牵引配合中药烫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两种不同颈后路手术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从而探讨C__7棘突在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对其轴性症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同一手术组2013年9月至2016年10月治疗的67例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的相关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经颈后路C_3~C_6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组(A组)和经颈后路C_3~C_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组(B组)。其中A组32例,B组35例。分别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以及术后2周、2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轴性症状评分、JOA评分、VAS评分及颈椎曲度指数(Cervical Curvature Index,CCI)。结果:共有67例患者入组。其中男性36例,女性31例。年龄在41~70岁,平均年龄(54±3.6)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3.4±0.9)年,其中A组32例,B组35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在不同时间段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JOA评分在不断增加。所有67例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颈肩疼痛,随访结果显示由于采取不同的措施(治疗、理疗或未处理)有23例患者在术后颈肩疼痛,麻木僵硬,持续时间长,即为出现术后轴性症状。其中A组7例,B组13例。两组的轴性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21.88%和37.14%,A组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5,P0.05)。A和B两组术前颈椎曲度指数在术前、术后2周、术后2个月、术后6个月四个时间段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12个月颈椎曲度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1,P=0.036)。结论:两组方法均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但选择性颈后路C_3~C_6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较之传统的颈后路C_3~C_7单开门手术能明显减少患者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且更有利于术后颈椎曲度的维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4月,采用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4例。男31例,女33例。年龄37~69岁,中位数45岁。单节段病变57例,双节段病变7例。病程8~38个月,中位数18个月。通过X线检查观察颈椎融合情况,比较治疗前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及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脊髓型颈椎病评分(17分法),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颈椎单节段融合57例、双节段融合7例。手术时间,单节段融合(64.4±12.3)min、双节段融合(86.7±16.2)min。术中出血量,单节段融合(70.4±10.8)mL、双节段融合(112.0±18.5)mL。术后卧床时间(2.7±0.4)d。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7~57个月,中位数34个月。2例出现切口延迟愈合,采用抗炎药物治疗后愈合;术后3个月,3例植骨融合欠佳,继续佩戴颈托,术后4个月植骨融合情况良好;6例去除颈托后颈部僵硬,采用理疗结合功能锻炼治疗后症状缓解。均未出现食管功能障碍、硬脊膜囊破裂、椎动脉损伤及内固定系统松动、移位、下沉或断裂。末次随访时,NDI较术前降低、JOA评分较术前增高[(23.4±7.9)%,(5.2±0.7)%,t=16.104,P=0.001;(11.3±1.6)分,(15.9±2.1)分,t=14.324,P=0.001]。结论: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综合疗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