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络传变顺序反映了病邪所在位置,通过诊察经络的状态可以判断病邪所在经络的层次,推测邪气侵袭的部位;气血具有不断变动的特质,经络作为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必也有特殊的运行规律,通过经脉气血流注的时间特征来判断疾病的性质;经络气血传递至相应的脏腑组织、五官九窍、四肢百骸,反映经络功能状态,从而判断疾病的轻重以及病势的转归。通过辨识病邪在脏腑与肢体的内在关系、时间进程中的内在变化、气血流注时的空间层次,推测经络病机为经络病机体系构建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余师徐真老中医,擅长内、妇科疾病的诊治,对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尤有独道之处。兹就余师治疗该症的一些经验,简介如下。病机阐发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多因风、寒、温三邪乘虚侵袭人体肌表经络而成。余师认为该症起始多与体虚有关,因气血不足或气阴两虚,外邪才得以乘虚而入,导致气血失和,进而邪留脉络,气血痹阻。因此治疗时  相似文献   

3.
符为民治疗手痹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为民教授认为手痹病位初在经络,久伤气血,病及肝肾。病机在本为肝肾气血亏虚,在标为风寒湿痹阻脉络,若体虚邪实则呈虚实夹杂之候。治疗分早、中、后三期进行,早期实证多见,祛邪为主;中期常见气血失调,治疗主以调和气血;后期多表现为体虚邪实,治以平补肝肾为大法。附验案2则。  相似文献   

4.
风湿病药酒     
中医对风湿病的治疗方法是:若风湿在表者,则使用祛风湿药与解表药同用,使表邪从肌表外解;若病在筋骨经络之间,气血阻滞,则用活血祛瘀药,令气血畅通,风湿不再滞留。而药膳疗法与中药疗法一样,都是根据病邪在表或在里而定,对病邪在表者,则用解表祛风湿药膳;若病邪在里,则用活血祛瘀药膳,使气血畅通,令风湿病痊愈。一般风湿症未能治愈,则发展为痹症,形成慢性疾病,使治疗更加困难。药膳常以药酒剂治疗,往往可以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风药具有升阳调气、引经报使、祛风胜湿、开通玄府等功效。认为“内风暗旋”是肿瘤的主要病理特点,肿瘤患者机体因正虚邪实、气血阴阳失调,导致气机逆乱,引动内风的产生。内风又易与积聚之邪相和,挟痰、毒、瘀流窜全身脏腑经络,终致“稽留不去”而为患。提出风药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调节气机、扶助正气,引导药物直达病所,针对邪实辨证治疗等作用与优势,可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痹证是指人体营卫气血失调,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热之邪侵袭,气血经络为病邪闭阻而引起经脉、肌肤、关节、筋骨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肿大、僵直、畸形、肌肉萎缩等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本文应用三合汤合雷公藤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莎莎  沈鹰 《河北中医》2012,34(4):631-633
痹证是指由于人体营卫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风、寒、湿、热及戾气等外邪侵袭肌表、经络,内外合邪,导致气血经络为病邪闭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肌肤、筋骨、关节痠痛、麻木、重着、屈仲不利或关节肿大、灼痛、僵直、畸形,甚或累及脏腑为特征的一类病证的总称.中医学对其病因病机及治法有深刻认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皮肤病的发生多因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而不通,临床上应以通法为其常用的治疗方法。表邪郁闭者宜发散,寒邪凝滞者宜温散,湿邪困阻者祛湿,气滞不畅者行气,血瘀者和营,里实者下之,虚者宜助之。使人体经络畅达,气血和顺,驱病邪外泄,从而使机体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膝关节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属中医“痹症”范畴,是由气血为病邪而引起的疾病,多因风寒、湿邪侵袭人体,留滞经络、肌肉关节,阻碍气血的运行,致使经络闭阻不通而引起肢体,关节的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状。2000年10月至今,我们以电针配合TDP治疗本病18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经络具有运行气血,联络人体内外各组织器官的作用,既是运行气血的通道也是传导毒邪的通路。“经者,精也”水谷精微通过经络的运行而输布全身。体表的毒邪由外传里、内攻脏腑或脏腑内在的病变毒邪由里出表、外达肌肤都是通过经络的传导而形成的。皮肤病发病也与脏腑经络密切相关,在临床治疗中,依据经络理论指导辨证归经,选择相应的引经药,可以更好的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一、根据脏腑经络命名仲景首先以病邪在脏腑和经络而确定病名,如依据风邪侵入人体的深浅不同,而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名。病在五脏,有“五脏水”病名;若肝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即名肝着;寒湿侵袭肾府,病名肾着;脾气因胃热而约束者,名脾约。心中悸动不安者,谓心悸;肺脏萎弱不振,名之肺痿;肺叶生疮或成痈者,称肺痈;肺气胀满者,名肺胀。内脏阴液不足,见喜悲伤欲哭者,名“脏躁”。病邪在腑,有胃反(又名翻胃、反胃)、肠痈之名;若妇人怀孕小便不利,即名转胞(胞同  相似文献   

12.
秦亮甫先生擅长针药合用,综合舌脉,同时抓住基本病机特点。偏头痛发病急骤剧烈、时发时止,具有风的特性,治疗上应用轻轻之品疏风散邪。肝胆经循行病所,针刺胆经腧穴条达阴阳,疏通头部经络气血,从肝论治泄肝清火、养肝阴,同时加入引经药使药致病所。久病气血亏虚,首诊多不以大量攻伐药物治疗,而在补益气血的基础上加入驱邪通络、平肝熄风之品,配合针刺疏通经络,标本兼治,注意保护正气。总的治疗思路是理气活血、疏风止痛、平肝潜阳,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证型变化调整用药。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肝癌多归属于中医学肥气、痞气、积气等病,其病机为脏腑气血亏虚,脾虚湿聚,痰凝血瘀,六淫邪毒入侵,邪凝毒结,七情内伤,情志抑郁等,使气、血、湿、热、痰、毒、瘀互结胁下而成。原发性肝癌病位在肝,与脾胃、肾、三焦有关;病机较为复杂,统而言之,多为正虚于内、邪毒凝结。笔者就从疏肝健脾解毒论治原发性肝癌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肿瘤转移是癌毒传舍过程。"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癌毒传舍-转移成因。属内伤杂病传变,经络间传变即一经有病传至他经,或影响相连各经;经络脏腑传变乃经络至脏腑,邪气由浅入深;也有由脏腑至经脉;脏腑间传变更多。由腑及脏,其病较重,脏病难治;脏腑转移概率并不均等,肝、肺易成转移癌罹患器官,心、脾转移却罕有发生。癌毒传舍有规律,经络传舍、乘侮传舍、母子传舍等。藏象学说与现代医学解剖概念不尽相同,癌毒传舍不可盲目套用现代医学病名。痰毒流注-转移必要条件。痰的流动使癌毒随痰播散周身,痰的留着、黏滞使癌毒易在某些脏器组织中形成转移灶。痰毒流注之毒为内生之毒,乃阴阳失和、气血运行不畅及脏腑功能失调导致,多由诸邪蓄积,胶结壅滞成毒。流注于肝成肝积,流注于肺成肺积,流注于经络成瘰疬。正气虚弱-转移促进因素。恶性肿瘤全身属虚、局部属实,始终表现正气为癌毒耗散,特别是晚期转移者,随病程进展,气血津液耗损,脏腑失养,正气虚弱会愈加明显;癌毒稽留而不去,治疗攻伐太过,致正虚邪陷,促进癌毒扩散、传舍至机体局部成为新病灶。虚证在恶性肿瘤病程,尤其中晚期是极为重要病理因素。未来期待引入现代科研先进方法,探讨辨证分型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及转移诸因素之间相关性,尤其是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的基因、黏附分子、血管生长因子等,筛选出有分子生物学证据的与肿瘤转移高度相关的证候,从而丰富和发展肿瘤转移的中医病机学说。  相似文献   

15.
<正> 痹证一病,乃风寒湿热诸邪客于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肌肉、关节、筋脉酸重疼痛,甚或出现关节肿大畸形,或伴见皮下结节。关于痹证,从古至今论述颇多,总以祛风蠲痹,除湿通络为其治疗大法。然而,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痹证日久,正虚邪恋,痰浊内生,或邪阻经络,津聚成痰,则见关节肿大畸形,或见皮下结节的病例,往往单用祛风湿之品,收效罔然,而参入化痰通络之品,则可提高疗效,现介绍如下,并浅谈体会。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肝癌属祖国医学"积聚"、"臌胀"、"黄疸"、"胁痛"、"胆胀"、"痞满"、"岩"等范畴"[1],中医认为病机为本虚标实.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气血津液、十二经脉息息相关,紧密联系,任何一脏发病,均会牵连他脏,这与中医所说的生克、乘侮关系密切.肝癌的病因,多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亏虚,邪毒内侵,致气虚、痰湿、热毒等互结于肝,日积月累而成.本病病位在肝,与脾肾两脏关系最为密切.肝邪太过乘脾土,脾虚肾水来侮.该病本虚为脾肾两脏功能亏虚,治疗重在培补脾肾.笔者就中晚期肝癌的病因病机及健脾益肾法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各组织器官借此相互联络沟通以获得气血充养濡润。当生理功能失调时,经络则为病邪传变之路径,外邪侵袭,首先导致经络之气失调,进而内传脏腑;反之,当脏腑存在病变时,同样可循经络反映于体表,在体表经络循行的部位,出现各种异常反应。而经络辨证在皮肤病  相似文献   

18.
刘氏圈疗传承人刘应凯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挖掘整理其父名老中医刘俊岑的中医药生物圈疗法,并不断实践探索,在肿瘤调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血聚成痞谓之瘤,痞老开花谓之癌。刘应凯认为,肿瘤的病机以气血瘀滞、体质失衡为本,多为本虚标实,治疗根本大法在扶正袪邪,调理气血,调阴升阳,平衡体质。其辨治要点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内病与外治相结合、扶正与袪邪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行气与活血相结合。圈疗主要通过圈药对经络穴位、漩涡通道和皮肤毛孔的作用进行围病圈剿,达到驱除体内的病邪与毒素,增强后天之本和平阴秘阳的整体调治作用。另外,通过圈疗的好转反应还可进一步辨病。在圈疗基础上,进一步配合梅花香灸疗法和平消康福膏贴敷疗法进行综合调治,起到疏经通络、行气活血、软坚散结、止痛散寒、功效叠加之效。  相似文献   

19.
钱海凌教授运用温法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海凌教授30余年来,潜心致学,深入研究高血压病的中医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老年高血压病,其病本在气血,标在不通。壮火食气,邪盛正虚,留邪阻滞而变证多端。治疗之法当从脾肾取气,兼顾胃阴。消邪扶正,通阳化气,内达气血,外展经络,平和神气。形神并治,平阴密阳则精气充于内,元阳蕴于下,少火生气而无壮火之忧。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中脏结一证在现今临床中证实与肝硬化、肿瘤等诸多疾病相关,但其病情较重,病机复杂难解,至今并无令人满意的治法。其因"脏气虚衰,邪结在脏,气血阻滞"而成,属内伤杂病。浅述脏结成因、分属五脏之症状及产生机理,并对其治疗思路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