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春华  陈建斌  黄鹂  杨小波  杨志敏 《中医杂志》2012,53(16):1412-1415
目的通过中医期刊文献了解中医对阳虚失眠的辨治认识。方法检索1979年3月至2010年2月维普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中医期刊中从阳虚论治失眠的文献,应用内容分析法分别从辨治思路、辨治依据、治疗法则、常用方剂等方面分析文献对阳虚失眠的论治。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文献60篇。从阳虚论治失眠辨治思路以辨病思维(27篇)和辨病结合辨证(25篇)为主,其依据主要是阳虚症状及舌脉象(39篇)、伤阳(气)因素(14篇),所用治法主要是温阳安神法(32篇)、温阳补益法(22篇),使用最多的方剂是桂枝汤类(17篇),其次为自拟方(11篇)、四逆汤类(9篇)、肾气丸类(7篇)。结论中医对阳虚失眠辨治积累了一定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但是从文献数量来看,其总体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2.
岳睿  陆嘉惠 《新中医》2014,46(2):15-1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属中医学血证、髓毒劳范畴,为"毒"、"劳"相兼的邪实正虚、虚实夹杂证。其病机可归纳为脾肾亏虚、瘀毒内蕴,且发病过程中脾肾亏虚贯穿始终。临床辨治以虚实辨证为首辨;脏腑辨证为基础;瘀毒辨证为指导。总以健脾补肾、化生气血为根本治法,再根据辨证,以治脾为主或治肾为主入手。  相似文献   

3.
顽固性失眠属中医"不寐"范畴,病机为阴阳失和,阳不交阴。临床证型复杂,常互相兼夹,病情缠绵难愈。中医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顽固性失眠的治疗中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中医学的痹病范畴。对于本病的治疗必须坚持辨证论治为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根据笔者多年临床经验,其辨治要点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  相似文献   

5.
目的重构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治认识的理论模型。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的文献研究设计方案,基本研究过程为明确文献研究对象、抽取文献样本、确定分析单元、制定内容分析工具、中医辨治认识的内容分析、定性与定量统计处理、解释比较、构建理论模型。结果目标文献242篇,分析了整体和局部治疗的中医辨病、辨证规律,初步重构了中医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理论框架。结论中医辨治有辨病、辨证、辨症之分,可以实现相对的规范统一,内容分析法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王琦教授在传统中医学辨病、辨证基础上,提出以辨体为核心的“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从体-病-证多维角度来反映疾病的本质、阐释人与病证之间的关系、指导疾病的临床诊疗。文章以失眠为例,从辨体、辨病、辨证3个维度和层次,对以辨体为核心的思维贯穿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的诊疗模式进行论述,以期为中医临床诊疗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提出继承传统中医学、发展现代中医学的关键是要创新与完善现代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现代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除了必须发展微观辨证,实行整体辨证、局部辨证和微观辨证相结合以外,还必须发展辨病论治,实行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辨病论治有利于对疾病的性质与预后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辨病论治应根据病情实行阶段论治,注意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无论是辨病论治,还是辨证论治,都必须整体辨证、局部辨证和微观辨证相结合,都必须坚持整体观念、系统思维、辨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六经辨证角度出发,探讨阿片类药物戒断综合征继发顽固性失眠(IISS)的辨治特色。方法:运用仲景六经辨证方法,结合营卫学说、胃气学说、神明学说加以探讨。结果:"营卫不和,阴阳失调"与"胃气不和,枢机不利"是IISS的主要病机;和法、通法是IISS六经论治的主要方法:"大建中州,顾护后天"、"益阴扶阳,三阴并治"是IISS六经辨治的关键和根本。结论:从六经辨治IISS,发病初期,辨在三阳经;发病后期,辨在三阴经。治疗上以和法、通法为主,重视枢机,三阴并重,对于改善睡眠,增强正气,缓解阿片类药物戒断综合征症状,提高临床效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体现了仲景学说全程性、多维度的辨治特色。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中医体质学说为指导,通过挖掘问题与困惑,提出冠心病辨体、辨病和辨证研究模式的优化策略,即:促进和规范体质分类研究,改进体质辨证研究方法;构建现代中医学对冠心病辨"病"和病证结合的再认识;结合藏象及证素辨证理论将辨体质与冠心病的病证融为一体;运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揭示不同体质冠心病同病异证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从六经辨治临床取得较好疗效,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的独特辨证方法,六经辨治规律即为先辨六经,继辨方证,审证求方,方证对应。临床应用六经辨治失眠,不可忽略合病、并病而杂以脏腑辨证。  相似文献   

11.
贾澜 《中医研究》2012,25(4):9-11
病的文字记载最早可追溯到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比《黄帝内经》对证的论述早了约1000a;辨证和辨病理论体系的确立,均得益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开创了中医学六经辨证的先河;在《金匮要略》中,张仲景以辨病与脏腑辨证相结合的方式辨治杂病,完善了辨病论治理论体系.辨证和辨病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辨病是认识和解决疾病的基本矛盾,而辨证则是认识和解决疾病的过程中的主要矛盾,辨证和辨病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12.
中医外科临床思维备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临床思维对临床诊疗决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中医外科临床思维包括首辨阴阳,重视局部辨证与微观辨证;辨病为先,辨证为主,辨体与辨症参合;外病内治,重视整体,顾护脾胃;分期论治,内外合治,最重外治。建立和强化中医外科临床思维,是提高临床疗效、提升中医学术水平、振兴中医外科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从《黄帝内经》对病、脉、症的全面认识和论述,到《伤寒论》辨病脉证并治,是中医学从理论到临床的两次里程碑式的跨越。辨证论治是当代对中医学理论的运用和发展。中医临床思辨模式归于五个方面:基于疾病认识的中医思辨模式,基于人体的中医思辨模式,应时辨证,应地辨证,应天辨证。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以阴阳五行等为说理工具,天人相应、整体观念、唯物唯象、理法方药、经脉针灸、辨病脉证论治、辨证论治,凝聚了中华文明的精华。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学目前对于胃癌前病变(PLGC)早期如肠上皮化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以手术、对症治疗为主,中医通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并结合"治未病"思想,在PLGC的治疗中有独特优势。PLGC属中医学"痞证""结证"范畴。张仲景在《伤寒论》中阐述了痞证、结证之症状、病机,认为张仲景痞证、结证的辨治思想可运用于PLGC的辨治,但应审时度势,把握要害。结合PLGC的三个阶段,浅述张仲景痞证、结证的辨治思想在PLGC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总结相关文献,发现众医家多以动态综合辨证、脏腑辨证、气血辨证为主辨治糖尿病。并对糖尿病的中医病机有趋于一致的认识,即认为气阴两虚,夹痰夹瘀是糖尿病的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16.
莫小勤  梁少华 《河南中医》2013,33(7):1045-1047
男性乳房发育症属中医学乳疬的范畴.李廷冠教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将本病分为肝郁气滞型、脾肾虚弱型、肝肾阴虚型3个证型分型辨治,同时配合药物外敷,内外合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正>蓄血证的辨治主要包括病机病位认识、证候辨识、治疗原则及选方施治。其辨治体系以仲景六经辨证为主,温病学派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为辅。本文以《伤寒论》辨治蓄血证的体系为基础,阐述温病学派对伤寒蓄血证辨治的继承及创新。在比较归纳蓄血证寒温辨治异同的基础上,使蓄血证的辨治思路更加清晰完整。  相似文献   

18.
病下辨证是将现代医学与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结合起来,在明确疾病诊断前题下进行辨证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和中医学理论选方用药进行诊治。病下辨证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灵活应用在诊断、治疗、用药等各方面。刘教授认为凡是在疾病过程中使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充分发挥中现代医学互补优势的思路皆可应用,临床可根据疾病的性质,患者的体质,用药是否特殊,或偏于辨病,或偏于辨证,或病证结合灵活变动,以诊疗消化性溃疡为例说明,临床常从三个层面出发:一是先辨病以确立总则;二是将现代医学中消化性溃疡的分期与中医辨证结合起来,使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三是辨病用药使病证结合。刘教授灵活运用病下辨证诊疗消化性溃疡临床优势明显,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冼慧  裴清华 《北京中医药》2007,26(3):136-137
抑郁症是西医学名词,其症状表现千变万化,临床以心境低落、思维迟缓、认知功能损害、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为主.根据其临床表现,本病应属中医学的神志病范畴,与中医的"郁证"、"百合病"、"脏躁"、"癫证"、"失眠"、"善忘"等有密切联系. 近年来,随着中医界对抑郁症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治疗抑郁症的优势日益突出.现结合笔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和临证经验,简述抑郁症的中医辨治体会.  相似文献   

20.
马洁 《山西中医》2009,25(6):3-3
失眠又称不寐,临床有轻重之别。顽固性失眠是指病延日久、顽固难愈者。笔者临床据其病因病机和常法辨治收效甚微的情况,运用痰瘀辨证治疗该证,常获理想疗效,兹举验案2则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