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观察艾灸颈夹脊(1~4)和悬钟配合常规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艾灸颈夹脊(1~4)和悬钟配合常规针刺的治疗组和单纯针刺治疗的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针剌风池、颈夹脊(1~4)、天柱、肩井等穴位,艾灸颈夹脊(1~4)与悬钟穴;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其操作同治疗组中的针剌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疼痛积分、压痛积分及Borden氏颈椎生理曲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疼痛积分与压痛积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配合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较好,能改善颈椎的生理曲度,消除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宋仲涛  谭曾德  王军 《吉林中医药》2020,40(8):1099-1102
目的探讨曲度牵引配合推拿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就诊的颈型颈椎病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坐位直线牵引配合中频电治疗,观察组采用卧位曲度牵引配合推拿疗法,连续治疗2个疗程共20天。治疗前后摄颈椎正侧位片,测量颈椎曲度(Borden氏测量法),测定NDI指数及VAS评分,并检测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hs-CRP水平,综合评价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组颈椎曲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NDI指数及VAS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清hs-CRP水平与治疗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和观察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曲度牵引配合推拿疗法能显著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NDI指数及VAS评分,其作用机制与重建颈椎生物力学平衡、改善机体炎症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扶正祛邪针刺法联合推拿对颈椎病患者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及疼痛状况的影响。方法将90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盐酸乙哌立松片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扶正祛邪针刺法联合推拿治疗。2组均治疗3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评分、颈椎曲度、疼痛状况[疼痛分级指数(PR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现在疼痛状况(PPI)],以及主要症状(颈肩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颈部压痛、上肢麻木疼痛、上肢肌力下降)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总有效率75.6%,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颈椎活动度评分、颈椎曲度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RI评分、PPI评分、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颈肩部疼痛评分、颈部活动受限评分、颈部压痛评分、上肢麻木疼痛评分、上肢肌力下降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祛邪针刺法联合推拿能够改善颈椎病患者颈椎活动度,促进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有助于缓解疼痛等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4.
颈椎牵引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颈椎牵引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颈椎牵引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颈椎牵引配合针刺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功能评分及颈椎失稳等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改善明显,差异也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半年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颈椎失稳情况(包括颈椎曲度变直、颈椎曲度反向、颈椎旋转移位)比较,除颈椎旋转移位外,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颈椎牵引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颈椎牵引配合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5.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颈椎牵引、推拿治疗加用针刺和艾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94例)。两组均予颈椎牵引和推拿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针刺和艾灸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积分变化情况,并对治疗结束后4个时间点(3、6、9、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62.19%、40.43%,总有效率分别为89.02%、85.11%;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临床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针刺和艾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积分、减轻疼痛、降低复发率等方面均优于单纯使用常规牵引和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6.
颈外夹脊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海锋  沈小雷 《中国针灸》2005,25(3):173-175
目的:比较针刺颈外夹脊穴为主与针刺传统夹脊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颈外夹脊穴组(40例)与传统颈夹脊穴组(32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和头颅超声多普勒(TCD)检查.结果:颈外夹脊穴组总有效率为87.5%,传统夹脊穴组总有效率为65.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TCD检测的血流速度和血管搏动指数(PI)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 (P<0.05,P<0.01). 结论:颈外夹脊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优于传统颈夹脊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华佗药枕对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方法将46例颈椎曲度改变的神经根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刺结合华佗药枕治疗)23例和对照组(针刺治疗)组23例,采用Borden法测量颈椎生理曲度,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值的变化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的颈椎生理曲度值分别为(6.67±1.82)mm、(4.76±1.63)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善或重建颈椎生理曲度可能是针刺结合华佗药枕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Mulligan手法结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于2018年2月~2020年2月期间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干预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2例常规理疗,观察组42例加用Mulligan手法结合电针颈夹脊穴,2周后,对比颈椎生理曲度与疼痛程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颈椎生理曲度改善效果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Mulligan手法结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可纠正关节错位,缓解肌肉紧张,从而恢复患者正常颈椎生理曲度,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配合推拿对颈椎病曲度变直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颈椎病颈椎曲度变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及中药外敷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颈夹脊配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颈椎曲度变化。结果: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82.3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颈椎曲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纠正颈椎病患者的曲度变直,是快速缓解颈椎病疼痛症状和获得远期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王宇澄 《陕西中医》2013,34(7):892-893
目的:观察整脊调曲手法改善青年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效果。方法:将60例青年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前后分别拍摄颈椎CR片,比较颈椎生理曲度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组采用牵引合整脊调曲法,对照组采用牵引合常规推拿法治疗。治疗20次(8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颈椎生理曲度为6.47±2.54mm,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整脊调曲手法有助于重建颈椎内外的生物力学平衡,有效改善青少年颈椎病患者的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针刺颈夹脊穴为主配合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东直门医院针灸科门诊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以针刺颈夹脊穴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治疗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体疗效、症状评分、单一症状疗效及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平均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体疗效构成(Z=2.594)、痊愈率(x2=5.96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08,P>0.05);②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t治疗组=8.680,t对照组=8.266,P均<0.01),其中治疗组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39<0.05).③单一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眩晕、恶心呕吐症状的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598、2.984,P<0.05);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平均值比较各组疗前、疗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颈夹脊穴为主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单用推拿治疗明显提高,且对缓解患者主症眩晕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对颈源性眩晕患者颈椎曲度改变的影响。方法将78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颈夹脊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颈椎曲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为56.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颈椎曲度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颈椎曲度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颈夹脊可纠正颈源性眩晕患者颈椎曲度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牵引配合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中心、单盲、随机对照设计方案,治疗组40例采用牵引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治疗结束后行目测类比法(VAS)、简式Mc Gill疼痛问卷(SFMPQ)调查评分、颈椎MRI生理曲度测量值评分。结果:两组VAS评分、SF-MPQ评分、颈椎MRI生理曲度测量值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牵引配合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予改良PNF技术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60例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5次)。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VAS评分、压痛积分、Borden氏法测量颈椎曲度、表面肌电图(surfaceelectromyography,s EMG)等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压痛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Borden值、表面肌电信号均增加(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VAS评分、压痛积分均低于对照组,Borden值、表面肌电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PNF技术配合龙氏正骨手法可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症状,并且优于单纯使用龙氏正骨手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与常规的穴位针刺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条件的363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1例)和对照组(172例)。对照组患者用毫针针刺风池、颈夹脊、肩井、天宗、肩贞、外关等穴,接G6805电针仪治疗,同时配合推拿、颈椎牵引,静滴扩张血管药物;治疗组在上述疗法的基础上,针刺风池、颈夹脊、肩井、天宗、肩贞时,用毫针破坏相应的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后再留针通电。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前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综合疗效以治疗组为优(P<0.05)。结论: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能有效缓解疼痛和功能障碍,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艾灸配合苍龟探穴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艾灸配合苍龟探穴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配合苍龟探穴针刺是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刺颈夹脊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初步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3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接受针刺颈夹脊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接受推拿治疗,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特殊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在观察期内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临床控制率为43.76%(28/64),对照组为36.67%(22/60),治疗组的临床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针刺颈夹脊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优于单纯推拿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快刺液门、阴谷结合常规针刺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快刺组和常规针刺组,各26例。常规针刺组为针刺颈夹脊穴,快刺组在针刺颈夹脊穴的基础上,快刺液门、阴谷穴,6次为1个疗程,均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评分及证候评分,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疼痛评分及证候积分均有改善(均P 0. 05),且快刺组较常规针刺组更佳;快刺组总有效率为96. 15%(25/26),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3. 08%(19/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快刺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结论:快刺液门、阴谷配合常规针刺颈夹脊穴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常规针刺颈夹脊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陕西中医》2013,(2):220-222
目的:客观评价"颈九针"结合手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患者41例,给予"颈九针"结合手法推拿,对照组患者36例,给予常规推拿手法。结果:两组对比,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九针"结合手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更好,可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理曲度,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刺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20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结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针刺百会、风池、颈3-6夹脊穴、大椎,加头面颈肩背部的推拿手法;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法。结果:两组疗效对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疗法(P〈0.01);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临床体征变化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推拿结合疗法能明显改善或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