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蝎佛手散治疗痛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焱  陈晶 《山西中医》2002,18(5):41-41
1 药物组成全蝎 6 g,当归 15 g,川芎 10 g,益母草 15 g,香附 15 g。用法 :每日 1剂 ,水煎服。经前 3~ 5天服。2 典型病例李某 ,女 ,18岁 ,学生 ,2 0 0 0年 4月 6日初诊患痛经症 3年余。每逢经来必小腹疼痛 ,不能坚持上课。月经 13岁 4~ 5 / 35~ 4 5天 ,今 37天经来第 2天 ,经血紫黯有块、量少不畅 ,小腹痛甚 ,稍坠胀 ,拒按 ,伴呕吐 ,面色白 ,肢冷汗出 ,舌红略黯 ,脉弦。治法 :活血理气 ,通络止痛。予全蝎佛手散 ,1剂 ,水煎服。服药后排出血块较多 ,血行畅 ,腹痛止。继进 2剂 ,已无不适。此后每于经前 3~ 5天 ,服全蝎佛手散 6剂 ,每…  相似文献   

2.
无汗症治验     
无汗症临床较为少见,且无理想的疗法。笔者临床中治无汗症二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例1:杨某,女,23岁,教师,1988年1月16日初诊。主诉:全身无汗出2年余,自觉皮肤瘙痒难忍,每值盛夏,皮肤干痛,心烦难眠。平素多饮,多尿,心烦易怒。查:肌肤干燥,爪甲不荣,舌质淡红苔薄黄,脉细弱。处方:麻黄12g,桂枝6g,桃仁10g,红花10g,白术9g,杏仁10g,甘草6g。5付水煎服。二诊2月10日,患者服药5付后,自觉前胸微汗出,手足心潮湿,心烦之症稍减,上方去麻黄、桂枝,加生地30g,太子参30g,玄参15g,百合30g。3付善后。1988年12月20日随访患者,服药以来,汗出如故,皮肤柔软光滑,别无异常。  相似文献   

3.
宋国庆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2):1023-1023
《伤寒论》乃“方书之祖” ,其理法为历代医家所遵循 ,其方药为古今临床所习用。笔者临证十几载 ,深为仲景学说所感悟 ,临床运用 ,疗效显著。现就真武汤证的辨证施治 ,特选择病案 5则 ,与同道共同探讨。1 心悸 (风心病伴房颤 )李某 ,女 ,5 8岁。 1996年 11月 8日初诊。患风心病 10余年。 1周前偶感风寒 ,服羚翘解毒丸仍发热、汗出而来诊。自诉心悸气短 ,周身酸楚 ,乏力 ,舌淡苔薄白 ,脉微弱而结代。心电图示 :异位心律、快速房颤。辨证属心肾阳虚、水气泛溢。药用 :炙附子 10g ,白术 15 g ,茯苓 2 0g ,白芍 15 g ,桂枝10g ,黄芪 4 0 g ,炙…  相似文献   

4.
董建华教授治疗温热病,有以卫气营血立论,有以三焦立论,用药轻巧灵活,取效甚捷。兹举医案七则如下。案1 患某,女,57岁。1983年2月1日初诊。发热1天,微恶风寒,无汗,头晕,身痛,咳嗽,咯痰白粘,咽红咽痛。舌尖红苔薄白,脉细。证属风热之邪,初袭肺卫。治宜辛凉清解。予银花10g,连翘10g,牛蒡子10g,荆芥10g,淡豆豉10g,冬瓜子15g,桑叶6g,桑枝10g,甘草3g,薄荷(后下)5g,芦根2g,桔梗6g。服4剂,微微汗出,热退脉静。咳嗽未已,痰白,左胁隐痛,舌黯苔薄白,脉细滑。为外受风温  相似文献   

5.
赵某,男,38岁,干部,1992—6—20初诊。因肚脐周围汗出不止,已十余日,前来就诊。患者于此之前,曾在农村参加夏收,后感觉腰酸,乏力,时感心悸、咽干,唯独肚脐周围汗出不止。曾服止汗网效。查体见舌红少苔,脉细数。症属阴虚火旺,治宜滋阴降火。药用六味地药黄汤加减。热地20g、山药20g、山芋15g、丹皮15g、茯苓10g、煅龙骨20g、太子参20g、寸冬15g、五味子10g、知母15g,3剂,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2次温服。上药3剂服尽,诸症消失。嘱其原方继服2剂,以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6.
1产后汗证李某,女,26岁,工人。于1996年11月26日住院行剖腹产术,术后5日,全身汗出湿衣,头晕心悸,眠差,口干欲饮,舌质淡红,苔白,脉细数。辨证为气血两虚,阳不敛阴。治宜益气、补血、敛汗。补中益气汤加减:炙黄芪20g,白术10g,党参12g,当归15g,柴胡9g,甘草6g,白芍15g,川芎10g,生地、熟地各15g,麻黄根12g,大枣6枚,水煎服。3剂药后汗出大减,原方继服3剂,汗出止,他症亦除。按汗出之因,有气虚、阴虚、湿热之别,自汗多为气虚,此患者虽为自汗,但发于产后,又见阴血不足之脉证,故应以气血治疗,以补中益气汤加减,以…  相似文献   

7.
潘某,女,62岁,2000年7月18日诊。因患伤风感冒,自服解热止痛药后出现右膝关节疼痛,伴恶风怕冷,经常自汗,曾服中药及西药布洛芬片、英太青胶囊,外用正红花油,治疗达3个月仍效果不显。现右膝关节疼痛,每晚11点至凌晨3点钟左右痛甚,醒后汗出,怕风怕冷。夏季仍须着冬装、戴帽子,并关闭门窗,舌质淡、苔黄稍厚,六脉沉弱。观用方药,多为玉屏风散之类。辨证为湿热伤阳证。处方:桂枝、炙甘草、黄连各6g,附子(先煎1h)、人参、防风、黄芩各10g,白芍12g,白术15g,黄芪20g。水煎服。服3剂后怕风及自汗症状稍减。再服5剂后诸症明显减轻。前后加减共服15剂后已能外出活动,舌苔变薄白,六脉沉滑缓,诸症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8.
1急性结膜炎 徐某,女性,65岁,2006年12月20日就诊。时值严冬,双眼突发疼痛刺痒,伴鼻阻流泪,自觉周身酸楚不适,曾内服疏风清热剂无效。查外眼无眵,结膜充血紫张,脉浮紧,舌苔薄白。症脉合参,辨为风寒时邪郁滞眼窍。治宜祛风散寒。药用麻黄5g,细辛5g,羌活12g,防风15g,白芷12g,川芎10g,蔓荆子12g,藁本12g。2剂,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药后次日症大减,2d后诸症消失。  相似文献   

9.
王绍印 《国医论坛》1997,12(4):12-12
1麻黄汤徐某,男,23岁,未婚,工人,1997年1月5日就诊.患者平素体壮,3天前因受寒后发热(T39℃)恶风寒,伴头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无汗,气粗,查咽充血,双扁桃体I°肿大,口服退热药及复方大青叶片,静滴青霉素等无效。现诸症依然,无汗出,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辩证庸风寒外束,太阳伤寒。予麻黄汤加味:麻黄10g,桂枝10g,杏仁10g,羌活109,甘草6g,生姜3片,大枣5枚。1剂,水煎,分3次服。服上药1服后无汗出,心烦,心悸,不敢再服。余嘱继服勿优。3剂服尽,须臾遍身大汗出,旋即热退,肢体舒适,休息1日上班。随访未复发…  相似文献   

10.
经方辨治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验案5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糖尿病合并汗证某患 ,男 ,5 6岁。患糖尿病 7年 ,2 0 0 2年 3月因糖尿病合并酮症而入我院 ,经治酮体消失 ,血糖控制尚好。近 3天来每于夜间 1 2时即头部汗出 ,齐颈而还 ,心胸烦闷 ,不能入睡。诊见舌淡 ,苔薄白 ,脉缓。遂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处方 :桂枝 1 0 g,制龙骨 2 0 g,制牡蛎 2 0 g,炙甘草 1 0 g。水煎服 ,日 1剂。上药仅服 2剂 ,诸症即除。按 :子夜乃阴阳交接之时 ,阳虚则阴阳不相顺接 ,阳浮于上 ,津不内守 ,心神失养 ,则头汗出 ,齐颈而还 ,心胸烦闷 ,不能入睡。故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补益心阳 ,镇潜安…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报道例1 韦某,男,14岁.患肾病综合征5年.发病前1周曾用大剂量环磷酰胺治疗,800mg/d×7天.来诊时见:高热寒颤,头身疼痛,无汗、口渴心烦、小溲短赤,恶心欲吐,苔白腻.舌质红,脉滑数,白细胞计数0.9×10~9/L,分叶0.20,淋巴0.77.诊断:粒细胞缺乏症,证属伏署初起,表里同病,暑热内郁.处方:西洋参10g,石膏100g,知母15g,香薷15g,川厚朴6g.扁豆15g,柴胡20g,葛根20g,黄芩15g.银花20g,杏仁15g,薄荷20g,甘草6g.每日2剂,煎水600ml,分6次服用,每3小时一次.药上方2剂后,微汗,热渐退,体温38℃,继服2剂,寒热未作.二日后复查血白细胞3.0×10~9/L,中性  相似文献   

12.
笔者近年自拟清解汤治疗外感高热,疗效满意,介绍如下。1治疗方法基本方为荆芥10g,防风10g,金银花15g,连翘15g,生石膏100g,知母15g,赤芍10g,丹皮10g,茵陈蒿15g,甘草6g。水煎服。12岁以下者每日1剂,分4~6次服;13岁以上者每日2剂,日服4次。2适应证高热(T38.5℃以上),伴有外感症状,舌红,脉数。临床多用于西医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并感染引起的高热。3典型病例李某,女性,28岁,2001年12月8日初诊。恶寒发热、鼻塞头痛、周身酸痛3d,T38℃~39.5℃,服用解热止痛片、金羚感冒片、罗红霉素等效果不佳。刻诊:周身酸痛,恶寒…  相似文献   

13.
补中益气汤新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倾倒综合征男 ,45岁 ,1992年 6月 17日就诊。 3个月前因胃溃疡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 ,愈后出现上腹部不适 ,稍食则腹胀、嗳气 ,伴头晕、乏力、气短、汗出 ,进食肥腻之品则出现腹泻。西医诊为倾倒综合征。口服多酶片、维生素 B1 、庆大霉素等症状不减。刻诊 :面色白 ,语声低微无力 ,舌淡边有齿痕 ,苔薄白 ,脉沉细无力。脉症合参 ,辨为脾胃虚弱 ,治以益气健脾。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 30 g,党参 15 g,陈皮 10 g,当归 10g,炒白术 10 g,茯苓 10 g,半夏 9g,柴胡 6 g,升麻 3 g,炒山药 15 g,甘草 3 g。日 1剂 ,分 2次服。服 12剂腹胀、头晕…  相似文献   

14.
经方治验2则     
柴秀芳 《山西中医》2005,21(5):24-24
王某,男,32岁,2001年3月28日初诊.3天前外感后发热恶寒,肌注安痛定、口服正痛片后大量汗出,症情反加剧,遂入院就诊.症见恶寒汗出,身体倦缩,四肢拘急,肌肉动,纳差,尿少不利,舌淡红、苔薄白,脉略浮大.查:体温36.5℃,呼吸18次/分,脉搏76次/分,服真武汤1剂未效.细思之,证属太阳病阳伤漏汗证,当治以调和营卫,卫阳固表法,用桂枝加附子汤加减:桂枝12 g,白芍9 g,生姜5片,大枣5枚,甘草6 g,炮附子9 g,黄芪10 g,白术6 g.水煎服.服1剂病情明显减轻,改炮附子6 g,再服2剂病愈.  相似文献   

15.
1 桂麻各半汤治疗胸腹无汗案 黄某,女,12岁,2000年4月16日初诊.其母代诉:6岁开始手足有汗,但胸腹及头部无汗,炎夏亦然.伴手心脱屑、瘙痒,搔之则渗出白或黄色水液.舌红少苔,脉沉细.形体瘦弱,动辄感冒,各种检查无异常.治拟调和营卫、佐祛风胜湿止痒,方用桂麻各半汤加味:麻黄、桂枝、炙甘草各6g,白芍、杏仁、地肤子各10g,生姜3片,红枣10个.服上方3剂后,胸腹略有汗出,余症同前.原方再进3剂,全身微汗出,诸证若失.  相似文献   

16.
赵崇这 《国医论坛》1991,6(6):15-15
一、疝气张某,男,54岁.5年来,每受寒冷或潮湿则睾丸引腰脊疼痛,但无睾丸肿大.近日下肢受冷,上症又作且疼痛剧烈,约一小时后自行缓解.伴恶寒,时有汗出,汗出后又恶热,纳差,恶心,口淡,眠差,二便可,脉弦迟,舌淡苔白滑.此属疝气.用柴胡桂枝汤加味:柴胡15g,桂枝12g,白芍12g,甘草6g,黄芩10g,法半夏12g,党参15g,生姜10g,大枣10g,小茴香12g,川楝子10g,元胡10g,青、陈皮各6g.上方每日1剂水煎,连服5剂,疼痛基本消失,饮食、二便及睡眠均正常.最  相似文献   

17.
1 胃下垂 陈某,女,42岁,1998年10月15日初诊。自诉近2年来上腹胀满,少气懒言,体重渐减。1年前经上消化道造影,确诊为胃下垂(下垂10cm),屡服西药无效。刻诊:患者形瘦神疲,面色白光白,少气懒言,四肢乏力,身热有汗,舌淡苔白,脉细弱。辨属脾胃虚弱,气虚下陷。治宜调补脾胃,益气升阳。处方:黄芪30g,党参15g,当归15g,陈皮10g,升麻10g,柴胡12g,白术15g,炙甘草10g。日1剂,水煎服。服药20天后,诸症消失,上消化道造影示胃复常位。继服补中益气丸2个月以资巩固。随访1年,未见复发。2 子宫脱垂 刘某,女,45岁,1999年8月14日初诊。自诉有子宫脱垂史6年…  相似文献   

18.
张国建 《北京中医》2007,26(11):738-739
患者,男,58岁,于2000年11月6日初外感寒凉后出现发热,全身骨节酸痛、汗出、颈项僵痛、鼻塞头痛,自服中成药,上述症状未见缓解,舌尖略红苔薄白,脉浮数。中医辨证属太阳中风,经气不舒,投以桂枝加葛根汤为主以解肌祛风.生津舒经。处方:葛根20g,桂枝10g,白芍10g,生姜4g,炙甘草6g,大枣10枚,川芎10g,白芷6g,白薇10g,银柴胡10g。服上方1剂,热退汗减,继服2剂,悉症均缓解,后嘱其饮食调养大安。  相似文献   

19.
皮肤瘙痒     
<正> 患者男,26岁,1984年8月3日初诊。全身瘙痒3月余。曾用中西药效果不显,今周身皮肤散见皮疹奇痒,以夜间或更衣时皮肤寒栗而瘙痒难忍,皮肤干燥无汗,搔之皮肤现红色丘疹点,愈抓愈痒,心烦难眠难言,食欲二便正常。脉浮而细数,舌质淡红,苔薄黄。皮肤划痕试验(+),白细胞1O.6×10~9/L。嗜中性60%,淋巴36%,嗜碱性4%,嗜伊红细胞0.6×10~9/L。证属湿热郁阻肌腠,风邪伤卫,荣卫失和。治宜清热利湿,解肌散风驱邪佐以和血。仿《伤寒论》之旨,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麻黄9g,连翘15g,赤小豆15g,桑白皮15g,大胡麻12g,苦参15g,紫草15g,白蒺藜12g,赤芍工2g。日1剂,水煎温服,温复令周身微汗,连服3剂,皮疹消失,瘙痒瞬解。按余临证治疗皮肤瘙痒症,凡病机属  相似文献   

20.
1 营卫失调 ,身热不退李某 ,女性 ,2 5岁。于 1 990年 5月顺产一女婴 ,产后 3d,不慎感受风寒 ,恶寒发热 ,体温 39℃ ,周身胀痛 ,恶心微呕 ,汗自出 ,胸胁胀满 ,某医院静点氨苄青霉素 5d,体温不降 ,加用激素后 ,体温曾一度下降 ,但停药后体温又升至 38.9℃ ,又服银翘散数剂 ,其症不减 ,发热恶风 ,自汗不止 ,恶心欲吐 ,胸胁胀满 ,精神疲乏 ,二便调和 ,舌苔薄白、质淡红 ,脉浮。证属太少并病 ,治以和解表里 ,用柴胡桂枝汤 :桂枝 7g,白芍 1 0 g,黄芩 7g,党参 1 0 g,半夏 6g,柴胡 1 0g,大枣 6g,生姜 5g,炙甘草 3g。服 3剂 ,药后发热罢 ,诸症减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