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 ,男 ,6 0岁 ,因左侧附睾炎于 1999年 7月 2 0日收入院。入院后予泰利得 0 .2 g(10 0 m L )静点 ,每日 2次 ,用药后 2小时患者出现不自主的头部及双上肢震颤 ,呈持续性 ,第 2天再次用该药后 ,症状加重。查体 :神志清楚 ,语言流利 ,定向力、计算力、记忆力均正常 ,脑神经未见异常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腱反射正常 ,未发现病理反射 ;双侧指指试验、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均无异常 ,深浅感觉未见异常 ;头颅 CT及前庭功能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泰利得不良反应所致 ,停用该药 ,经对症治疗 ,症状消失。  讨论 :泰利得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抗…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48岁,教师.右手麻木疼痛6个月,伴震颤5个月.患者于6个月前,落枕后出现颈部僵硬,右上肢沉重,右手麻木疼痛.5个月前出现右手震颤,并与右手麻木进行性加重.  相似文献   

3.
笔者采用电针结合经颅重复刺激法治疗特发性震颤15例,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自2011年2月至2012年5月哈尔滨现代中医药研究所的门诊病例,男9例,女6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70岁,平均45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0年,平均3.2年;其中双手及上肢震颤者8例,右上肢震颤者5例,头震颤者2例;有家族史者3例.均符合美国运动障碍协会和世界震颤研究组织提出特发性震颤的诊断标准[1],主要表现为双手、上肢、头部的持续性震颤,伴有或不伴有动作性震颤,不伴有肌张力障碍,有阳性家族史,饮酒后震颤减轻.  相似文献   

4.
针刺治疗震颤性麻痹19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英 《四川中医》2000,18(9):56-56
震颤性麻痹是一种锥外体系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目前 ,临床上对本病的治疗 ,只能改善其症状 ,治愈的可能性很小。笔者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 ,采用体针与头针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 1 9例 ,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1 9例患者中男性 1 3例 ,女性 6例 ;年龄在 52~ 65岁之间 ;病程在 1~ 5年间。仅头部及一侧上肢或双侧上肢震颤者 1 1例 ,头部及上下肢均有震颤者 8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肌强直征 (如特殊姿势与步态 ,头部常前倾 ,肘关节屈曲 ,手指内收等 ) ,运动障碍(如书写困难、慌张步态等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如出汗增多、便…  相似文献   

5.
一般资料 患者,男,67岁,2013年4月15日因“进行性全身乏力1年余”入院。患者于2012年上半年出现双下肢无力,伴肌肉震颤,逐渐加重,渐至行走困难,后累及腰部、腹部肌肉。5个月前出现双侧上肢无力,双臂抬举不能,双手不能抓握,掌间肌肉萎缩,并逐渐出现活动后胸闷喘息,饮水呛咳,抬头乏力。  相似文献   

6.
易某,男,75岁.于2011年7月26日就诊.主诉:右上肢震颤20余年.患者症状渐进性加重,逐渐扩展到对侧.曾被误诊为帕金森病,并未系统服药,曾进行针灸治疗,症状有所缓解,停止针刺后加重.此次就诊,主要症状为:双上肢意向性震颤,姿势性震颤,右侧较重,不能书写,指鼻不稳,形体消瘦,小便频数,夜间尤甚,大便正常,眠欠安,舌淡,苔白,脉虚弦迟( ECG示窦性心动过缓,P:55次/min).既往乙型肝炎病史.影像学检查颅脑未见异常.脉证合参,证属肝肾亏虚.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tremor,ET)又称原发性震颤,是一组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呈常染色遗传,以姿势性和/或动作性震颤为主要特征,一般双上肢受累但一侧为重。病情多缓慢进展或不进展,呈良性过程,故又称良性震颤。特发性震颤在人群的患病率和发病率报道差别很大,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显著增加,发病无性别差异,近半数患病有阳性家族史[1]。  相似文献   

8.
韩冠先 《新中医》2001,33(12):55-56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tremor)是一种少见病,表现为头面部、舌头或肢体节律性不自主运动或震颤。该病病因不明,一般认为是局限性震颤麻痹的一种类型,与遗传有关,治疗比较困难。笔者近年来用中药平胃散为主治疗特发性震颤11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介绍于下,供同道参考。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23岁;病程最长22年,最短1年;全部病例均有头部颤动,不伴其他部位震颤者1例。1.2诊断依据早年或中年起病,常有家族史;震颤起初出现于一侧手或一侧前臂,然后扩展至整个上肢…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训练系统用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在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期间接收治疗的 80 例偏瘫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 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上肢功能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上肢康复训练系统,比较两组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效果 以及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不同时间 Fugl–Meyer 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FMA–U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观察组 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对偏瘫患者进行上肢功能康复训练中应 用上肢康复训练系统,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综合物理法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43例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行综合物理疗法等非手术治疗,包括弹力绷带压迫疗法和徒手淋巴导液法。结果43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经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轻中度的40例患者均恢复正常。3例重度水肿的患者中有1例获得痊愈,1例水肿明显减轻,剩余1例症状均得到改善,但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结论综合物理疗法是治疗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焦建凯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16-17,55
目的探讨上肢导引功法对中风病偏瘫上肢功能恢复的有效性。方法 90例中风病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患者实施上肢导引功法,对照组采用Bobath疗法,6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结果治疗组STEF、上肢FMA评定及MBI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上肢导引功法对提高中风病偏瘫上肢功能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又称原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头部、上肢和躯干等部位的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频率通常为4~12 Hz。目前,中西医对此病尚无特效疗法。笔者(除通讯作者)跟随导师何兴伟教授从温阳通督立法,以温针灸为主配合中药治愈特发性震颤1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患者,男,65岁,主因"左上肢持物震颤、左下肢活动后震颤1月余"于2016年12月19日就诊。病史:于2016年10月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上肢持物时震颤,半月后逐渐出现左下肢活动后震颤,震颤时频率不详,无静止性震颤,未曾就诊及服用药物,近1月震颤频率呈渐进性加重,故来就诊。刻下症:左上肢持物时震颤发作,震颤频率约8~12Hz,多于持箸、端碗等动作诱发,左下肢活动后震颤,饮酒后震颤可有缓解,纳可,夜寐安,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既往史:糖尿病病史6年余,冠心病病史11年余。家族史:母亲及1兄1妹均有特发性震颤病史。查体:神清,精神可,四肢肌力V级,肌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手段,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腋窝淋巴结的清扫易造成术后上肢淋巴水肿,致上肢外观异常、疲劳乏力、反复感染、上肢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预防术后的上肢水肿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发生率由于诊断标准、手术程度及患病人群的不同而差异较大,为6.7%-62.5%。乳腺癌术后早期常有上肢不同程度的肿胀,术后数月甚至30年后均可出现淋巴水肿,75%的患者上肢淋巴肿发生在术后第1年内,80%发生在术后2年内。目前对该病中西医治疗方法不一,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缩短震颤谵妄的持续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998月1月~2004年12月我院治疗过的震颤谵妄8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其临床表现,治疗过程,饮酒情况等。结果震颤谵妄的治愈时间与酒依赖时间呈正相关。临床症状轻、重直接影响震颤谵妄的治疗效果。维生素B1的不同剂量对震颤谵妄的治疗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震颤谵妄的治疗效果相关因素分析中得出酒依赖时间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说明慢性酒中毒导致广泛性大脑组织损伤,同时硫胺缺乏可引起急性韦尼克氏脑病。本文大剂量维生素B1对震颤谵妄意识障碍疗效显著,说明急性韦尼克氏脑病,成为导致震颤谵妄意识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六味地黄汤主治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引起的病症,笔者运用本方加减治愈溲后震颤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药物治疗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特发性震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予电针及口服心得安,对照组仅口服心得安治疗。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震颤评分与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配合药物治疗特发性震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我在实习期间,曾治一例震颤,效果满意,简介如下。李××,男,53岁,农民,82年6月4日就诊。两月前,自觉肌肉瞤动,渐至震颤不安,时发时止,持物困难。曾服镇静药(其药不详),可暂得缓解或停止,而后如故。近四日加重,四肢震颤以左上肢为甚,按压也不能止,表情痛苦,面色潮红略黯,精神不振,视物不清,四肢无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心烦易怒,饮食减少。口干不欲多饮,小便略黄,舌质红绛,脉弦,重按无力,左关尤甚。辨证:肝肾阴虚,精血不足,水不涵木,筋脉失养,虚风内动。治宜滋阴潜阳,佐以清热安神。方用大定风珠加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互动式头针与传统头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7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互动头针组(35例,中止1例)和传统头针组(35例,脱落1例)。两组患者均予脑梗死二级预防药物及常规康复治疗。互动头针组在头针留针期间同时进行上肢作业疗法,传统头针组在头针结束后进行上肢作业疗法。两组取穴相同,均取伏象头部、伏象上肢肩点、伏象上肢肘点、伏象上肢腕点等,采用飞针直刺法进针,轻捻重压震颤三联法行针,留针30 min;根据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程度的不同,制定个体化的上肢作业疗法方案,每次30 min。两组均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改良Ashworth量表(MAS)分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UE评分、WMFT评分、 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MAS分级较治疗前改善(P<0.05);互动头针组FMA-UE评分、WMFT评分和MBI评分均高于传统头针组(P<0.0...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震颤停对氢溴酸槟榔碱致小鼠肌肉震颤作用的影响,以探讨其治疗帕金森病的机理。方法:应用氢溴酸槟榔碱使小鼠产生肌肉震颤,观察震颤停是否具有桔抗其肌肉震颤的作用。结果:震颤停高剂量(10g生药/kg)、中剂量(5g生药/kg)、低剂量(2.5g生药/kg)在预防给药5d后,能够明显延长氢溴酸槟榔碱致小鼠出现肌肉震颤的潜伏期和缩短肌肉震颤持续时间;高剂量和中剂量并能够明显降低肌肉震颤强度。结论:震颤停对帕金森病小鼠肌肉震颤模型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