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目的比较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静脉注射国产低分子肝素钙(立迈青)和普通肝素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05年8月—2007年6月收治的98例行PCI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LMWH)组(50例)与普通肝素(SH)组(48例),观察术后30d内出血事件和死亡、心肌梗死、心绞痛复发及需行急症血管再通术等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果LMWH组出血发生率为0,SH组出血发生率为1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择期PCI术后30d内两组均无死亡、心绞痛复发及需行血管再通术等临床事件发生,LMWH组有1例病人PCI术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SH组无发生心肌梗死的病例,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择期PCI术后病人应用立迈青是安全和有效的,而且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复杂冠状动脉病变PCI术后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替代术后肝素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AMI、冠状动脉造影示复杂病变及伴发糖尿病行PCI者共64例,分为术后肝素化组(34例)和盐酸替罗非班组(30例),分别给予术后肝素化(肝素600~800U/h,持续18h)及盐酸替罗非班(术后即刻静脉注射盐酸替罗非班10μg·kg-1,继以0.15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入,维持36h后停用),使用替罗非班期间低分子肝素钙用量减半。结果: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随访1个月,2组患者均无支架内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无新近心肌梗死及再次急诊PCI,盐酸替罗非班组严重出血并发症明显低于肝素组。结论:盐酸替罗非班用于AMI急诊PCI、复杂冠状动脉病变PCI后预防急性及亚急性血栓形成的疗效与术后肝素化接近,严重出血并发症低于肝素组。  相似文献   

3.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术中冠脉内应用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冠状动脉内置入支架加替罗非班组34例,冠状动脉内置入支架加用普通肝素组30例,均于发病12h内行急诊PCI术。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对冠状动脉再灌注的影响,并随访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和出血并发症。结果替罗非班组PCI术后慢复流发生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普通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并发症的发生与普通肝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置入术后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减少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在年龄70岁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比伐卢定抗凝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6-01-2017-01因急性STEMI就诊于我院并行急诊PCI术且年龄70岁的患者共136例,根据术中基础抗凝药物的应用分为两组:比伐卢定组66例及普通肝素组70例。主要观察住院期间及术后30d内的出血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术中联合使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GPI)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普通肝素组患者术后依诺肝素和磺达肝癸钠使用概率明显大于比伐卢定组(P0.05)。与普通肝素组比较,比伐卢定组术后30d内总体出血事件发生率(5.7%︰3.0%)、支架内血栓事件发生率(1.4%︰0)及MACE发生率(8.6%︰3.0%)均有降低,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抗凝治疗应用比伐卢定与普通肝素相比,出血及MACE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比伐卢定抗凝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在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行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前后接受那屈肝素皮下注射与PCI术中普通肝素联合应用的安全性。方法190例ACS患者接受抗血小板治疗和2—4天那屈肝素治疗后分成3组:A组未行介入诊断和治疗,继续那屈肝素治疗;B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而未行PCI治疗;C组CAG后立即接受PCI治疗。B组和C组分别在停用最后1次那屈肝素注射后8—12小时内行CAG及CAG和PCI,介入操作时给予普通肝素,术后继续那屈肝素治疗。那屈肝素总的治疗时间不超过7天,观察10天期间出血发生情况。结果3组总的出血发生率分别为8.33%、12.7%和14.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行PCI术前、术后那屈肝素皮下注射和术中普通肝素联合应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在PCI术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及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35/40),低于观察组的100.0%(40/40)(P0.05)。观察组新近梗死、顽固缺血状态及少量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且耐受性、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应用比伐卢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15例拟行PCI术的肾功能不全ACS患者被随机分为比伐卢定组109例和肝素组106例,分别于术中应用比伐卢定和肝素抗凝,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抗凝效果,术后30d内出血事件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比伐卢定组和肝素组术中活化凝血酶时间(ACT)及其达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0d内MACE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伐卢定组术后30d内轻度出血及总体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肝素组(P0.05),且不随肾功能下降而显著增加出血风险。结论:比伐卢定在伴有肾功能不全的ACS患者PCI术中的抗凝效果与肝素相当,且能明显减少术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在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等药物的基础上合用不同剂量盐酸替罗非班及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DM)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于该院住院的ACS合并DM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治疗组40例(肝素组),低分子肝素联合半量替罗非班组44例(半量组),低分子肝素联合全量替罗非班组42例(全量组),观察三组出血事件发生率,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住院期间及术后半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包括恶性心律失常、严重心衰、再梗死、再次靶血管重建及心源性死亡)。结果三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量组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肝素与半量组(P<0.05),肝素与半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住院期间及术后6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比较:半量与全量组发生率低于肝素组(P<0.05),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合并DM且行PCI治疗的老年患者早期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加强抗血小板治疗较只应用基础抗凝抗栓治疗效果好,且应用半量盐酸替罗非班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PCI)时应用比伐卢定抗凝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择期行冠脉造影及PCI治疗且年龄≥75岁的患者141例,随机分为比伐卢定组(70例)及肝素组(71例)。比较两组PCI术后30 d出血发生率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比伐卢定组术后出血发生率(2.86%)明显低于肝素组(9.86%,P0.05);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中使用比伐卢定安全有效,降低出血发生率,未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国产比伐卢定应用于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随机将接受择期PCI的患者分为比伐卢定组和肝素组,在PCI术中分别采用比伐卢定或普通肝素抗凝治疗,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为术中测定激活的全血凝固时间(ACT)、手术成功率(靶病变术后狭窄程度小于20%并24 h内无冠状动脉事件发生)及30天无心血管事件生存率,主要安全性评价指标为轻度及重度出血.结果:共有218例患者入选,实际入组完成试验207例,比伐卢定组(n=105)和肝素组(n=102).用药后5 min除肝素组2例需要追加剂量外,其余两组患者PCI术中均能维持ACT>225 s,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伐卢定组和肝素组PCI手术成功率和30天无心脏事件生存率均分别为100%和98.0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伐卢定组和肝素组24 h内轻度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0.95%和6.86%(P<0.05)、30天内轻度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9%和8.8%(P<0.05),肝素组有1例发生严重消化道出血.结论:国产比伐卢定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择期PCI术中抗凝治疗,疗效不劣于肝素且出血副作用低于肝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低分子肝素(LMWH)与普通肝素(UH)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中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适合PCI的冠心病患者分为三组:A组,LMWH组,即PCI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均应用LMWH;B组,UH组,即PCI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均应用UH;C组,交叉抗凝组,即PCI手术前用LMWH,手术中应用UH,手术后用LMWH.观察30 d内三组临床效果及出血等不良事件.结果 C组反复心绞痛发作患者较A组、B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心脏性死亡、中风、急性及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或急性再次血运重建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少量出血患者较A组、B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严重出血,特别是需要输血的患者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导管室使用LMWH的A组患者出现2例导管内血栓形成.结论 LMWH和UH都各有优缺点.LMWH无需监测活化凝血时间,无需静脉持续输注,而UH用药期间需要监测APTT,有时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HIT).应用LMWH的个别患者会出现导管内血栓形成,交叉抗凝临床效果,如反复心绞痛发作较高,在出血不良事件方面也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不同时间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6月在我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强化组于PCI术前服用瑞舒伐他汀20 mg/d,术后持续1周,1周后减量为10 mg/d。对照组PCI术前术后均为10 mg/d。分别于术前、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检测患者血浆中hsCRP的变化。结果:强化组患者PCI术后1 d、术后1周血浆hsCRP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PCI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浆hsCRP的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PCI术前及术后1周应用瑞舒伐他汀20 mg/d较10 mg/d能够明显降低血浆hsCRP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介入治疗后ST段回落不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潮州市中心医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ST段回落不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剂量组(n=40)与低剂量组(n=40)。两组均采取PCI治疗,术后1 h静脉注射替罗非班,随后常规剂量组连续静脉注射常规剂量替罗非班,低剂量组静脉注射低剂量替罗非班。比较两组PCI治疗前及后30 d、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治疗前及治疗后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浓度、PCI治疗后30 d及治疗后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靶血管重建、再次心肌梗死、病死、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发生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1)PCI治疗后30 d、6个月两组LVEF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CI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LVEF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BNP及CRP血清浓度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PCI治疗后30 d低剂量组MACE发生率(12.50%)与常规剂量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CI治疗后6个月低剂量组MACE发生率(20.00%)与常规剂量组(1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低剂量组出血事件发生率(10.00%)低于常规剂量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替罗非班治疗ST段回落不良急性心肌梗死均可有效改善患者LVEF,降低BNP及CRP血清浓度,减少PCI治疗后MACE发生率,且低剂量替罗非班还可有效降低出血事件发生风险,利于保证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新型抗栓药替格瑞洛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抗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9-12月收治的80例发病12h以内、接受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40例)和氯吡格雷组(40例)。术前及术后分别使用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抗栓,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术后5d血小板聚集率以及30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等,评价安全性的指标主要为出血并发症和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病变支数、TIMI血流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30d,均无再发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心源性死亡发生。两组患者急诊PCI术前凝血指标及术后5d血小板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术后5d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优于氯吡格雷组(P〈0.01)。两组均无严重出血发生,无血小板减少。替格瑞洛组有4例呼吸困难不良反应,经换用氯吡格雷后症状缓解;氯吡格雷组无呼吸困难发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抗栓药替格瑞洛对急诊PCI术的抗栓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冠心病(CHD)合并糖耐量受损患者应用金属裸支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CHD合并糖耐量受损患者在我院行支架植入术的资料,依据植入支架种类分为:金属裸支架(BMS)组(36例),药物涂层支架(DES)组(32例)。术后6月复查冠脉造影,比较两组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临床试验血流分级及 Gensini冠脉病变积分的差异。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再狭窄发生率、急性血栓形成、亚急性血栓形成、血运重建率及猝死率等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 TIMI分级及 Gensini 冠脉病变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与DES组比较, BMS组的急性血栓形成(6.25%比2.78%)、亚急性血栓形成(15.63%比5.56%)及猝死率(6.25%比2.78%)均明显降低(P均<0.05),两组患者再狭窄发生率及血运重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受损患者应用金属裸支架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预后较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血栓弹力图评价半量替罗非班治疗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效果。方法: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高龄ACS患者126例被随机分为替罗非班半量组和全量组,各63例。两组均常规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手术前开始应用替罗非班。监测两组术前、术后12h的血栓弹力图变化。观察两组住院期间的不良反应(出血、血小板减少)及30d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死亡、再梗死、靶血管重建、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2ha角[半量组:(61.3±14.7)。比(38.5±8.2)°,全量组:(58.7±12.8)°比(36.1±5.7)°]、曲线最大幅度(MA值)[半量组:(49.3±17.8)mm比(24.8±12.5)mm,全量组:(54.2±19.6)mm比(21.4±13.6)mm]均显著下降(P均〈0.01);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半量组:(27.5±14.3)%比(69.3±18.2)%,全量组:(32.4±15.2)%比(72.6±20.3)%]显著增加(P〈0.01)。术前及术后12h两组间各血栓弹力图参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住院期间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11.1%比17.5%)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9.5%比11.1%),全量组轻度增多,但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期间两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15.9%比14.30.4,P〉0.05)。结论: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半量替罗非班相对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7.
韩兆帅  文明洪 《心脏杂志》2017,29(6):672-675
目的 探讨比伐芦定对女性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凝血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将71例女性拟行PCI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普通肝素组(n=39)和比伐芦定组(n=32)。分别于PCI术前、用药后5 min、术后即刻、停药后0.5、1和2 h测定激活凝血时间(ACT)。用药前、用药结束后6、24和72 h分别测定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24 h测定血小板计数(PLT)。30 d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术后出血并发症以及支架血栓事件。结果 比伐芦定用药后5 min、术后即刻ACT值显著大于肝素组(P<0.01);停药后30 min和术前,两组患者A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药后1 h、2 h ACT比伐芦定组小于普通肝素组(P<0.01)。两组术后凝血4项及PLT,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随访30 d,MACCE及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0 d出血总发生率及美国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BARC) Ⅱ-Ⅴ型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普通肝素相比,比伐芦定对女性行PCI的冠心病患者抗凝治疗中起效更快,半衰期短,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外周血Th1/Th2漂移的影响及胸痹虚实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ACS患者,随机分为参芪扶正注射液组和常规治疗组。参芪扶正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术前1d开始连续用药10d。两组于术前1d、术后1d、术后3d,术后10d抽取外周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介素10(interleukin-10),并进行中医胸痹辨证分型。结果两组术前血清中INF-γ、IL-2、IL-4、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d、3d、10d血清IFN-γ、IL-2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相同时段治疗组IFN-γ、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4、IL-10在术前、术后无显著性改变。虚证组IL-2、IFN-γ水平均较实证组明显增高(P<0.05)。冠脉介入术前、术后证型虚实分布存在差异,介入治疗后气虚证增加,血瘀证、寒凝证减少。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明显降低ACS患者介入术后Th1细胞因子水平,使Th1/Th2细胞恢复至相对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钙(LMWH)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疗效的影响。方法:第一组(43例,溶栓前应用LMWH 尿激酶组):入院后立即腹壁皮下注射LMWH5000IU,抗凝后平均(40±20)min使用尿激酶150万U溶栓。第二组(45例,尿激酶 溶栓后2h应用LMWH组):入院后(40±20)min使用尿激酶150万U溶栓,溶栓后2h应用LMWH5000IU腹壁皮下注射。第三组(42例,常规尿激酶溶栓组),常规溶栓后6h应用LMWH5000IU腹壁皮下注射。冠状动脉再通标准为同时具备1996年7月太原会议参考方案中间接指征的2项或2项以上。结果:第一组43例中37例再通(再通率83.7%)。第二组45例中再通35例(77.78%)。第三组42例中再通24例(57.14%)。第一组和第二组血管再通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一组与第三组血管再通率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第二组与第三组血管再通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可提高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溶栓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早期使用氯吡格雷能否较术前临时用药进一步改善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近期预后。方法将拟行早期PCI治疗的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早期用药组和对照组。早期用药组272名患者于入院临床诊断明确后立即开始服用氯吡格雷(首次给负荷量300mg,后以75mg/d维持)。对照组共入选265名患者,于冠脉造影后决定选择PCI治疗时开始用药,首次服用氯吡格雷300mg,术后以75mg/d维持。比较两组在PCI术后30d内死亡、支架血栓、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和靶血管血运重建等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病情、冠脉病变及支架置入治疗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I术后30d内早期用药组死亡、支架血栓、心肌梗死和靶血管血运重建等联合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PCI术前早期使用氯吡格雷能够明显减少NSTE-ACS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改善患者PCI术后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