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钼靶X线摄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至2011年2月于我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早期乳腺肿瘤患者64例,肿瘤均为单发,直径均≤2 cm.选择GE Senographe 2000D乳腺钼靶机和飞利浦HD11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肿瘤的部位、数量、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内部钙化情况、乳头有无凹陷、邻近皮肤是否增厚、是否伴有腋窝淋巴结肿大及血流情况.结果 ①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对乳腺肿瘤的诊断符合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联合应用后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独应用(P<0.05).②钼靶X线摄影对直径小于1.0 cm的乳腺肿瘤的显示率为75%,明显高于超声(P<0.05).③钼靶X线摄影对微小钙化显示率为37.5%,明显高于超声(P<0.05);超声对局部血管及血流异常的显示率为37.5%,明显高于钼靶X线摄影(4.7%)(P<0.05).结论 钼靶X线摄影与超声在乳腺肿瘤的诊断中各有优势,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隐蔽肺部小结节病灶的传统X线诊断与数字化摄影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接受传统普通X线诊断与数字化摄影检查的肺内结节病灶病例36例,采用ROC分析传统X线诊断与数字化摄影检出隐蔽肺部小结节病灶的能力。结果高年资医生观察直接数字化摄影(DR)胸片的ROC曲线下面积(Az=0.838)明显大于传统X线胸片的ROC曲线下面积(Az=0.824)(t=3.11,P<0.05)。低年资医生观察DR胸片的ROC曲线下面积(Az=0.843)明显大于传统X线胸片的ROC曲线下面积(Az=0.718)(t=6.87,P<0.05)。所有医生观察DR胸片的ROC曲线下面积(Az=0.841)明显大于传统X线胸片的ROC曲线下面积(Az=0.771)(t=4.29,P<0.05)。结论数字化摄影胸片对于发现与正常解剖结构重叠的隐蔽肺部小结节病灶优于传统的X线摄影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德军 《山东医药》2014,(13):60-61
目的:探讨高千伏摄影联合数字X线摄影( DR)在尘肺病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尘肺患者进行高千伏摄影和DR检查,测定血清hs-CRP。结果高千伏摄影与DR均能很好地显示尘肺小阴影、大阴影、结节、肺门及胸膜改变;DR还能更清晰显示以上病变的内部细小特征、与邻近组织的边界及一些细小病变,如发现磨玻璃样阴影9例、瘢痕型肺气肿5例,可疑小肺癌2例。根据X线征象分为尘肺Ⅰ期41例,Ⅱ期32例,Ⅲ期27例,Ⅲ期患者血清hs-CRP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 P均<0.01),Ⅱ期血清hs-CRP明显高于Ⅰ期患者(P<0.05)。结论高千伏摄影联合DR可以清晰显示尘肺患者的肺部改变,并且其影像改变与血清hs-CRP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DR及X线平片检查在诊断早期矽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96例早期矽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螺旋CT、DR检查及X线平片检查,对比不同诊断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 CT检查对矽肺的检出率显著高于DR检查(P0.05);CT检查对矽肺病理特征的检出率显著高于DR检查(P0.05);CT检查肺部圆形小阴影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P0.05),肺部无阴影检出率显著低于X线检查(P0.05);CT检查对影像指标的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P0.05)。结论螺旋CT检查在矽肺的早期诊断中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及准确率,对矽肺患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车载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 DR)在肺结核普查中的优势.方法 对车载 DR 与车载普通X线荧光摄影(车载荧光缩影)的影像质量和初次阅片可疑者的最终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车载DR影像质量水平构成:优 86.4%,良 11.7%,差 1.9%;车载荧光缩影片质量水平构成:优 51.8%,良 34.8%,差 13.4%;前者质量优于后者(P<0.05).车载 DR 初次阅片有可疑结核阴影者确诊活动性肺结核者占 17.1%,车载荧光缩影初次阅片有可疑结核阴影者确诊活动性肺结核者占 8.7%,前者高于后者(P<0.05).结论 与传统车载荧光缩影相比,车载 DR 影像质量高,肺结核筛查准确率高,在肺结核普查中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X线平片中易导致误诊为肺癌的各种因素。方法分析近年,9例X线平片误诊病例,并对误诊的原因进行总结。结果我院放射科X线平片共诊断肺癌108例,最后经临床或手术证实9例误诊,误诊率为8.3%,X线胸片描述为:右肺门区占位性病变1例,双上肺占位性病变1例,右肺门增宽并右肺上叶实变1例,右肺下叶占位性病变3例,左、右肺下叶占位性病变并肋骨破坏2例,左肺胸膜下占位性病变并胸腔积液1例。其中2例为结核球,1例为炎性假瘤,2例为浸润性肺结核并侵犯肋骨,1例上腔静脉迂曲增宽,1例大叶性肺炎,1例肺放线菌病,1例慢性肺脓肿。结论 X线平片诊断肺癌虽然有特征性表现,但是平面观察病灶具有局限性,存在误诊的可能,所以要认真总结各种少见病的X线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在结核病暴发密切接触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2014年5月的一起结核病暴发事件中,对35例密切接触者同时进行DR和CT检查,通过DR与CT的对照研究,用卡方检验和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和计算DR对于肺隐蔽部位及不同性质病变的漏检情况.结果 DR和CT在本组密切接触者群体的异常阴影检出率分别为22.9%(8/35)和40.0%(14/35),两者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6.154,P<0.01).在DR漏检的6例微小病变中,因DR对肺解剖学隐匿部位识别不足漏诊3例,其中受肺门重叠遮挡1例,奇静脉食管隐窝微小病变1例,受下肺浓密肺纹理遮挡1例;因对6例中非解剖隐匿部位病变识别不足导致漏诊3例,早期树芽征是主要漏诊征象.经ROC曲线分析得出:早期树芽征长轴<22 mm时,DR检查容易导致漏诊.ROC曲线下面积(AUC)0.925.敏感度为90.0%,特异度为83.3%.对密切接触者检出的12例肺内异常阴影进行CT影像分析:病变累及1个肺段至5个肺段以上分别达58.3%(7/12)、16.7%(2/12)、8.3%(1/12)、8.3%(1/12)和16.7%(2/12).病变累及范围<1个亚段的占41.7%(5/12);按照部位累及频度统计:上叶累及占66.7%(8/12),中叶和舌叶累及占16.7%(2/12),下叶累及占50.0%(6/12),下叶的累及频度明显增多.首发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类型为空洞播散性,以空洞和树芽征为主要的征象群.密切接触者发病以树芽征为主要影像表现,占91.7%(11/12).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均在治疗3~4个月后出现胸膜下结核瘤.胸膜改变检出患者中也表现为影像同质性.6例漏诊微小病变采取抗结核实验性治疗,强化期末病变显著吸收者仅2例,疗程结束后病变均显著吸收.结论 相对DR而言,CT在结核病暴发密切接触者的筛查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车载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在肺结核普查中的优势。方法对车载DR与车载普通X线荧光摄影(车载荧光缩影)的影像质量和初次阅片可疑者的最终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车载DR影像质量水平构成:优86.4%,良11.7%,差1.9%;车载荧光缩影片质量水平构成:优51.8%,良34.8%,差13.4%;前者质量优于后者(P<0.05)。车载DR初次阅片有可疑结核阴影者确诊活动性肺结核者占17.1%,车载荧光缩影初次阅片有可疑结核阴影者确诊活动性肺结核者占8.7%,前者高于后者(P<0.05)。结论与传统车载荧光缩影相比,车载DR影像质量高,肺结核筛查准确率高,在肺结核普查中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数字X线摄影系统的管电压对影像质量、辐射剂量的影响,寻找数字X线摄影系统最适宜的管电压.方法 选择200例体检者,随机分为70、80、90、100、110 kV组.采用Kodak DR 3000数字X线摄影机检测不同管电压背景、肩部软组织、第8胸椎正中、肝脏、第7后肋间右肺野的正常后前位胸片信号值、曝光指数(EI)等,计 算单位面积X线照射量.结果 单位面积X线照射量:70 ~ 110 kV组依次减低,80 kV与90 kV组、100 kV与110 kV组比较P均>0.05,其余各组两两比较P均<0.01.EI为1600~1 800.70~110 kV组空白背景、软组织、肺、肝脏的胸片信号值呈上升趋势,但90、100、110 kV组比较P均>0.05;胸椎70 ~ 110 kV组信号值呈下降趋势,80、90、100 kV组比较P均>0.05.结论 随着X线摄影管电压的增大,图像质量逐渐增高,摄影电压超过90 kV时图像质量增加不明显.从辐射防护考虑,数字化X线胸部摄影适宜的摄影管电压为100 kV左右.  相似文献   

10.
肺部局部断层摄影和普通肺部断层摄影没有根本上的差异;只是在投照面积、胶片用量和病人的X线防护上,有所不同。普通肺部断层摄影,是不管病变部位,均拍摄一张或数张全肺断层影像(图1)。而局部新层摄影,乃是根据病变位置决定投照面积。局部断层摄影法将全部肺野,划分为两上、两下、左上、左下、右上,右下以及左右两侧共八个部位。划分的方法,是以全肺的上下中心线和左右中心线为标准。根据平片上病变位置,进行局部断层摄影。在设备方面,需有12″×7.5″及6″×15″铅胶片各一张,这是为了在曝光时遮盖一部分胶片之用,以便在一张胶片上摄取两个或四个断层影像。如病变在两肺上部,预定摄取两个体层时,则将11″×14″的增感胶片夹的1/2与肺部两上垂直对准,其余1/2以12″×7.5″铅胶皮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肺结核同时行DR与常规X线摄影检查,分析两种摄影成像质量及对病变分辩率的差别。结果DR分辩率高,能够清楚显示病变,其影像质量明显优于常规X线摄影。结论在肺结核诊断中,DR弥补了常规X线摄影的不足,提供了更高的影像质量,能够更清楚显示病变,提高了诊断的正确率,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陈玉莉 《山东医药》2009,49(27):67-68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诊断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价值。方法对39例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别行双手、双腕关节(共390个关节,1794个骨端)X线摄影和DR放大摄影,比较两种影像检查方法对骨侵蚀的程度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显示情况。结果X线关节病变检出率为27.95%(109/390),骨端病变检出率为2.06%(37/1794);DR分别为67.95%(265/390)、9.59%(172/179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DR放大摄影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明显优于普通X线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胸部CT在多发性骨髓瘤骨病评价中的价值以及在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46例临床资料,分析其胸部CT和相应范围X线片检查、临床分期[包括Durie-Salmon (DS)分期和国际分期系统(ISS)]及其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染色体异常).结果 (1)CT和X线片对骨髓瘤骨病骨折的诊断阳性率相近,分别为41.3% (19/46)和30.4%(14/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2) CT较X线片对5 ~10 mm和>10 mm溶骨性病变病例的检出率均显著提高[60.9% (28/46)比13.0%(6/46);50.0%(23/46)比10.9%(5/46);P均<0.001].(3)各病例中CT检出的溶骨性病变数目显著多于X线片[5 ~ 10 mm病变:5(0 ~21)处比0(0 ~4)处;>10 mm病变:2(0 ~14)处比0(0 ~2)处;P均<0.001].(4)CT诊断溶骨性病变阳性的患者较阴性患者的RB1基因缺失、D13s319基因缺失和高危细胞遗传学特征发生率更高[46.7%(14/30)和18.8% (3/16);43.3%(13/30)和18.8%(3/16);50.0%(15/30)和25.0%(4/16);P均<0.001].结论 胸部CT对评价多发性骨髓瘤溶骨病变较X线片敏感,且溶骨性病变与DS分期和RB1基因缺失、D13s319基因缺失及高危细胞遗传学特征相关,对预后判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前弓位X线摄影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25年Baum和Black二氏著文报导使用前弓位胸部X线摄影,检查肺部隐蔽病灶的实际价值,如小面积的肺尖病灶和肺尖空洞;Fleischner氏利用此种摄影法检查叶间渗出液以来,有些人还用它来检查右肺中叶萎缩和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弓的情况。到目前为止,关于前弓位胸部X线摄影检查肺部隐蔽病灶的文献报告逐渐增加,在国内各医院应用这种X线摄影方法,也日趋广泛。我院从1954年1月至1957年10月在后前位像136张中,同时拍照了前弓位像,其中108例发现有明显病灶或空洞存在,约占79.4%。在我们应用的过程中,感到前弓位在检查肺尖病灶、肺尖空洞、叶间胸膜炎上,非常必要;同时在确定病灶部位上也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灵芝孢子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豚鼠引喘潜伏期及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释放的影响.方法 10%卵蛋白腹腔注射致敏,雾化吸入1%卵蛋白方式诱导复制哮喘动物模型.30只健康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哮喘组(B)、灵芝组(C)3组,每组10只,分别用生理盐水,灵芝孢子灌胃15 d.测定哮喘豚鼠的引喘潜伏期及呼气相气道阻力(Re),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总数及分类,肺组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及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分布情况.结果 ①灵芝组的引喘潜伏期明显较哮喘模型组延长,Re显著降低(P<0.05).②哮喘BALF白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比例较生理盐水组增高(P<0.05),肺组织炎性病变明显;灵芝组BALF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比例及肺组织炎性病变明显较哮喘组降低或减轻(P<0.05).③哮喘组类胰蛋白酶染色阳性的肥大细胞计数明显较生理盐水组增多(P<0.05),主要分布在气道黏膜下,肺泡间隔及血管周围;灵芝组类胰蛋白酶染色阳性的肥大细胞计数较哮喘组显著减少.结论 灵芝孢子有延长哮喘豚鼠引喘潜伏期,降低气道阻力,减轻肺组织炎性病变,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类胰蛋白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老年常见肺部疾病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310例住院治疗的肺炎、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急性肺栓塞及原发肺癌患者及转移性肺癌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测定,分析比较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性.结果 肺炎、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急性肺栓塞及原发性肺癌及转移性肺癌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低于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急性肺栓塞、原发性肺癌及转移性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原发性肺癌及转移性肺癌组间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与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原发性肺癌及转移性肺癌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急性肺栓塞、原发性肺癌及转移性肺癌均可引起凝血机制的异常,导致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在急性肺栓塞中最为明显.但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不是诊断急性肺栓塞的特异性指标,也不是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其临床价值在于阴性排除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患者血清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MDA5)抗体水平,探讨其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113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30例类风湿关节炎(RA),15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21例急性肺部感染患者以及50名健康对照组血清中抗MDA5抗体的阳性率.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Mann-Wittney U检验、X2检验、Fisher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血清抗MDA5抗体的阳性率在多发性肌炎组、皮肌炎组、SLE组、RA组、SS组、肺部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分别是0、22.6%、3.3%、3.3%、0、0和0.皮肌炎组血清抗MDA5抗体阳性率(22.6%)明显高于多发性肌炎患者(0,P<0.01),亦高于SLE患者(3.3%,X2=5.68,P<0.05)、RA患者(3.3%,X2=5.68,P<0.05)、pSS患者(0,P<0.05)、肺部感染患者(0,P<0.05)及健康对照(0,P<0.01).皮肌炎亚组中,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CADM)患者抗MDA5抗体阳性率(62.5%)较经典皮肌炎( CDM)患者高(18.4%,P<0.05).抗MDA5抗体阳性的皮肌炎患者关节炎、发热、Ⅴ字疹、癌胚抗原升高、CA153升高的发生率及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铁蛋白浓度较抗MDA5抗体阴性患者显著升高(X2=4.08,8.06,6.357,32.4,4.867;Z=-2.86,-2.44;P均<0.05);而抗核抗体阳性、血清肌酸激酶浓度及外周血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计数则低于抗MDA5阴性组(X2=4.08;Z=-2.072,-2.013,-2.907;P均<0.05).此外,抗MDA5抗体阳性的皮肌炎患者急性/亚急性间质性肺炎(A/SIP)的发生率(78.9%)显著高于阴性患者(3.2%)(P<0.01).抗MDA5抗体诊断皮肌炎合并A/SIP的敏感性为88.2%,特异性为94%.多因素分析发现血清抗MDA5阳性为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0R=8.46,95%CI 1.77~40.36,P<0.01).结论 在我国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人群,血清抗MDA5抗体主要存在于皮肌炎患者,是皮肌炎合并A/SIP的敏感及特异性血清学指标,也是皮肌炎合并IL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床旁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与可移动数字X线摄影系统(DR)对老年危重患者胸部摄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患者1 000例,分为两组各500例,CR组进行CR摄片,DR组进行DR摄片,比较两组对心肺部不同结构的显影效果,重复检查情况和废片情况以及摄片所需时间、出图时间和曝光剂量。结果 CR组对肺部病灶、纵隔病灶以及心影后肺部结构的检出率显著低于DR组(P<0.05),CR组重复检查率和废片率均高于DR组(P<0.05),CR组摄片所需时间长于DR组,但出图时间长于DR组,曝光剂量大于DR组(均P<0.05)。结论使用DR对老年危重患者进行胸部床旁照片,其诊断效果优于CR,且缩短了检查时间和出图时间,是一种效率更高更环保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粟粒型转移癌、粟粒型肺结核、矽肺三种肺部弥漫性病变之胸部X 线片进行计量鉴别诊断,结果提高了诊断符合率,又减少了诊断工作的计算量,可供X 线诊断医师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萍香  王书敏 《山东医药》2003,43(27):53-53
应用计算机 X线摄影 (CR)技术床边摄影可以克服 X线摄片的不足 ,因为床边摄片者大多是危重患者 ,要求摄片成功率高。CR技术是具有数字影像处理系统的摄影手段 ,其摄影条件宽容度范围较大 ,可以获得大量的 X线诊断信息 ,同时对各部位的质量控制起着较大的作用。材料与方法 :应用的床边机为日本岛津 AD12 5 P- MU XH移动式 X线机。CR技术应用富士 CR数字系统 ,富士 CR激光相机及激光片 ,Fm - DP干式打印机。结果 :床边摄影以胸部较多 ,占总数的 83%,应用 CR数字影像处理系统 ,能清楚地显示肺段以上气管、支气管、纵隔、心影以及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