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收的80例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预防护理,并采用药物抗凝、导管溶栓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情况。结果对照组26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5.0%,观察组8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0%,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34例患者行下腔静脉过滤器植入治疗,12例患者行药物抗凝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22例患者行导管溶栓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7%,导管溶栓与药物抗凝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针对性预防护理后,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一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应及时采取药物抗凝、导管溶栓等积极有效的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予胸腺肽α1结合抗凝与单纯抗凝的疗效。方法 :经下肢静脉彩色超声确诊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病例随机分为胸腺肽α1结合抗凝组(45例)、单纯抗凝组(47例)。比较胸腺肽α1结合抗凝组和单纯抗凝组治疗前后深静脉血栓变化。结果 :治疗4周后,胸腺肽α1结合抗凝组(136支)与单纯抗凝组(145支)比较,血栓完全溶解的血管支数分别为67支(49.26%)和54支(37.24%);血栓进展或复发的血管支数分别为6支(4.41%)和16支(1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胸腺肽α1结合抗凝的疗效优于单纯抗凝。  相似文献   

3.
经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经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经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共对2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导管溶栓治疗,根据患者血栓部位和发病时间,选择同期20例抗凝治疗患者进行配对对照研究。观察时间点为术后即刻、6个月和12个月。使用血管开通评分方法来评价目标血管的开通情况。同时,观察溶栓组和抗凝组的出血等重大不良事件。结果:溶栓组和抗凝组的一般资料基本相当,累计髂静脉的病例均为15例(75%),发病1~3 d的急性血栓均为10例(50%),4~7 d为6例(30%)。抗凝组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溶栓组。溶栓组的平均溶栓时间(79.2±28.1)h,使用尿激酶平均(343±70.0)万单位,2例患者因尿激酶使用后D-二聚体上升不明显,另外使用了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100 mg。住院期间、术后6个月、12个月的血管开通评分,溶栓组均显著优于抗凝组。溶栓组有3例大出血事件,抗凝组有1例出血事件,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选择合适的病例进行经导管溶栓可以获得满意的近期和中期效果,对于溶栓导致的出血事件应有充分的预案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及抗凝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确诊治疗的脑卒中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为临床常规疗法,试验组则采取低分子肝素抗凝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情况。结果试验组60例患者中,仅有1例为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60例患者中,仅有7例为无效,治疗有效率为88.33%,试验组优势更加明显,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ADL评分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来讲,明确诊断后可采取抗凝治疗方案,效果良好,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骨伤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3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67例与对照组6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原活血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1.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复原活血汤加减与西医抗凝、溶栓、抗聚类药物合用治疗骨伤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明显提高,促使下肢深静脉血栓再通,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37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获得性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特点,分类鉴别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获得性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月诊断的37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8例中发病有明确诱因者253例(67%),未发现明确诱因者104例(33%)。较常见的危险因素有外科手术/外伤(27.5%)、恶性肿瘤(15.3%)、妊娠(8.4%)、静脉曲张(8.4%)、长期住院卧床患者(5.3%)、风湿免疫性疾患(2.6%)。39例患者经肺血管造影确诊存在肺血管血栓形成,仅19例患者出现肺血栓栓塞相关临床表现如呼吸困难、咯血和胸痛。结论:手术/创伤,尤其是骨折和骨科手术,恶性肿瘤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发肺栓塞的患者临床表现多变,诊断主要依赖肺血管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取下腔静脉滤器置人、手术取栓、溶栓、抗凝、祛聚、穿减压袜等综合治疗。结果治愈43例(69.35%),好转15例(24.19%),无效4例(6.45%),无死亡病例。总有效率为93.5%。结论综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好,可缩短病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CD62P)、溶酶体颗粒糖蛋白(CD63)、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浆D-二聚体(D-D)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 17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病例组,并给予常规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治疗后7 d的血浆CD62P和CD63的阳性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治疗前、治疗后7 d血清PAF和血浆D-D水平,分析CD62P、CD63、PAF、D-D与双下肢周径差的关系,并与同期随机选取60例无血管相关疾病的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治疗前CD62P、CD63阳性率及PAF、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均降低,且仍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病例组治疗后7 d膝上15 cm、膝下10 cm患肢与健肢周径差均降低(P<0.05)。经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病例组治疗前CD62P、CD63、PAF、D-D与膝上15 cm、膝下10 cm患肢与健肢周径差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CD62P、CD63、PAF和血浆D-D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和早期预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患者接受骨科手术后出现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疾病,对该种治疗疗效进行评估与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骨科手术而出现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评估,两组患者的病症表现、平均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两组患者疾病均有所好转,实验组组患者的病症缓减时间平均为(1.23±0.42)天,对照组患者的病症缓减时间平均为(3.07±1.12)天,实验组病症缓减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2%。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因骨科手术后出现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疾病疗效显著,可以最大程度的缩短病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急性肺栓塞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不同治疗方案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分析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症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探讨对该类人群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5月于我院连续收治、临床疑诊肺栓塞并经CT肺动脉造影及心脏彩超、下肢血管超声或CT血管造影确诊为急性中危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科.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单纯抗凝组和溶栓联合抗凝组.结果 73例急性中危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外伤手术(50.7%),其次是下肢静脉曲张(35.6%);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95.9%),最常见的体征是双下肢不对称肿胀(79.5%);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临床表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二聚体及心超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明显升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之间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二聚体及PaO2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溶栓联合抗凝组PASP明显低于单纯抗凝组(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未出现重要部位出血.结论 溶栓联合抗凝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肺动脉收缩压,进而改善患者右心功能和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导管直接溶栓和静脉溶栓加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1人,随机分为介入直接溶栓组(30例,介入组)和静脉溶栓+抗凝组(溶栓+抗凝组,31例)。治疗4周为一疗程。结果:介入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溶栓+抗凝组的64.52%(χ2=4.987,P=0.032)。两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介入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溶栓+抗凝组只有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与溶栓+抗凝组比较,治疗后介入组全血低切粘度[(12.10±2.13)mPa·s比(11.08±1.67)mPa·s]和血浆粘度[(1.85±0.13)mPa·s比(1.31±0.09)mPa·s]显著降低(P均0.05)。治疗后介入组血管开通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溶栓+抗凝组的61.29%,χ2=4.173,P=0.047。结论:对于急性期深静脉血栓形成并且无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导管直接溶栓疗效更显著,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提高血管开通率,可推荐为临床首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溶栓抗凝治疗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变化.方法 从急性PTE溶栓与抗凝治疗多中心研究中选取确诊的于溶栓抗凝治疗前后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的PTE患者362例,观察治疗前后深静脉血栓的变化.结果溶栓抗凝治疗后14 d与治疗前相比,DVT明显减少(x2=22.667,P<0.001),但有11.6%的患者出现新发或再发DVT.溶栓治疗者血流改善率为56.5%,抗凝治疗者为47.8%,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35,P=0.231).3个月随访,有30.4%的患者DVT仍未恢复正常,另有10.4%的患者经超声检查发现DVT.结论 溶栓抗凝治疗后14 d,DVT的治愈率较低,新发或再发率较高,溶栓治疗的血流改善与抗凝治疗相仿.短期治疗尚不能显著改善DVT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普外科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围术期抗凝治疗和临床管理的方案。方法:术前对患者进行VTE风险评估,选择围术期抗凝治疗方案,分析围术期不良事件(出血、血栓复发)发生情况并对不良事件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149例入组患者分为四组,术前无抗凝14例、华法令抗凝无桥接组27例、华法令抗凝桥接组87例、新型口服抗凝药组21例。其中进行围术期抗凝者,下肢血栓多为中央型或混合型、同时存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肺血栓栓塞症(PE)、合并恶性肿瘤、易栓症检测异常、VTE多为3个月之内、VTE多为中高风险、术前进行化疗并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P<0.05)。围术期桥接抗凝者血栓复发率(2.3%)明显低于无桥接组(9.7%)(P<0.05)。与血栓复发的相关因素为既往已有VTE复发(P<0.001)。围术期桥接抗凝者出血率(16.1%)与无桥接组(4.8%)无明显差异(P>0.05)。与出血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年龄(P<0.01),将年龄≥65岁的患者再进行出血相关因素分析,手术分级、桥接抗凝有统计学差异(P<0.05)。80岁以上低分子肝素0.6 mL/24 h或0.4 mL/12 h桥接抗凝患者无血栓复发及大出血。新型口服抗凝药组既无血栓复发也无出血病例。结论:对于普外科疾病合并VTE患者,中高复发风险、低出血风险患者选择低分子肝素桥接抗凝。既往有过反复VTE发作或停抗凝药后复发患者围术期血栓再复发的风险较大。高龄、手术规模较大、需要进行桥接抗凝者,则要警惕出血的风险。高龄患者小剂量抗凝加穿医用弹力袜、抬高患肢、早期离床活动,更为安全有效。新型口服抗凝药将可能成为有效、安全的首选抗凝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置入下腔静脉滤器联合介入性溶栓治疗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收治7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其中观察组50例采用下腔静脉滤器联合介入性溶栓,同时常规抗凝治疗;28例常规进行抗凝、溶栓治疗,为对照组,观察临床变化,并进行1个月~46个月随访。结果观察组在出院时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8.0%和57.1%,P<0.01),随访3个月治疗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98.0%和75.0%,P<0.01);观察组出血并发症明显减少(4.0%和28.6%,P<0.05),静脉血栓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和17.9%,P<0.05);观察组在肺动脉栓塞(PE)发生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0%和14.3%,P<0.01)。结论置入下腔静脉滤器联合介入性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优于传统溶栓治疗,能有效预防或减少肺栓塞的发生,但应严格掌握下腔静脉滤器的置入指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在乙肝表面抗原(HBs Ag)阳性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中的应用安全性。方法检索2005年1月-2015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诊治的IBD患者,筛选出其中HBs Ag阳性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记录其一般情况、IBD的诊断及治疗方案、HBV感染的临床类型及治疗方案,以及IBD治疗前后患者肝功及HBV临床类型的变化。结果共检索到IBD患者1 259例,其中HBs Ag阳性者54例,IBD患者中HBs Ag的阳性率为4.29%;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患者中HBs Ag的阳性率分别为2.89%和8.28%(P0.001)。在临床资料完整的51例患者中,38例应用免疫抑制治疗,8例出现HBV再活动,其中全身激素治疗组6例,激素灌肠组1例,类克治疗组1例,再活动出现在免疫抑制治疗后3周~12个月;21例免疫抑制治疗前开始抗乙肝病毒治疗的患者中仅1例(4.76%)出现HBV再活动,而17例未抗病毒的患者中7例(41.18%)出现HBV再活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51例患者中26例在IBD治疗前未行抗病毒治疗,其中7例(26.92%)出现HBV再活动,不同IBD治疗方案对HBV再活动的总体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08),其中全身激素治疗组与美沙拉嗪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CD患者中HBs Ag的阳性率高于UC患者;激素灌肠、全身激素治疗及类克治疗均可导致HBV再活动,其中全身激素治疗的再活动率最高;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预防HBV再活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妇产科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 对7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72例患者给予综合治疗后,经静脉顺行造影证实治愈33例,显效28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2%.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应用溶栓、抗凝及活血化瘀治疗,加强肢体主被动活动、避免高脂饮食综合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糖皮质激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CD4+Foxp3+T细胞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4+ Foxp3+ T细胞水平的影响以及CD4+Foxp3+T细胞与SLE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6例SLE患者和5名正常人外周血CD4+Foxp3+T细胞百分率,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CD4+Foxp3+T细胞与SLE疾病活动指标及糖皮质激素的相关性.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CD4+Foxp3+T细胞百分率(2.4±1.6)%低于正常人(3.3±0.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CD4+Foxp3+T细胞百分率(3.3±0.7)%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活动期SLE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外周血CD4+Foxp3+T细胞(6.1±3.5)%较治疗前(3.9±2.4)%升高(P<0.05).SLE患者外周血CD4+Foxp3+T细胞水平与年龄、病程、红细胞沉降率、尿蛋白定量(24 h)、血清补体C3浓度、血清抗双链DNA(anti-dsDNA)抗体水平及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无相关性,但与糖皮质激素每日用量呈显著正相关(r=0.51,P<0.05).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CD4+Foxp3+T细胞水平不能作为狼疮活动指标.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上调SLE患者外周血CD4+Foxp3+T细胞水平,CD4+Foxp3+T细胞水平上调可能是糖皮质激素治疗SLE有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double balloon enteroscopy, DBE)联合SES-CDa评分(simple endoscopic score for CDa)在评估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8月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98例CD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结肠镜及DBE检查,根据结肠镜SES-CD评分分为缓解期组、轻度活动期组、中度活动期组及重度活动期组,比较各组的小肠镜内镜下表现及SES-CDa评分。其中39例CD患者治疗后复查肠镜及小肠镜,比较治疗前后SES-CD评分及SES-CDa评分,并比较不同治疗方案黏膜愈合率。结果 98例CD患者缓解期55例,轻度活动期30例,中度活动期9例,重度活动期4例,缓解期患者进行SES-CDa评分显示仍有56.4%有溃疡性病变,38.2%有轻中度狭窄,21.8%有重度狭窄,提示SES-CD评分可能低估CD的病情。缓解期与轻度活动期患者黏膜愈合率分别是43.6%及46.7%,两者差异不大,部分缓解期患者并未达到黏膜愈合。其中39例CD患者治疗后再次评估,缓解期及活动期SES-CDa评分溃疡性病变比例明显降低,狭窄率比例较前升高。治疗前后比较黏膜愈合率,英夫利昔单抗+硫唑嘌呤治疗组愈合率(72.7%)高于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组(63.6%)和氨基水杨酸制剂组(50.0%)。结论 DBE联合SES-CDa评分可以更好地反映CD患者溃疡性病变情况,同时可以合理评估狭窄状态,对于诊断和治疗CD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经皮血管腔内成形和支架置入术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疗效.方法 根据是否接受经皮血管腔内成形和支架置入术将39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为支架组(21例)和非支架组(18例)两组.全部患者均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并经患侧腘静脉行接触性抗凝溶栓治疗,17例接受血栓消融(支架组10例).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支架组患者5日内患肢与健肢膝上、膝下15 cm处平均周径差改善更明显,治愈率和显效率明显好于非支架组(P《0.05).结论 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中支架辅助的血管腔内成形术能起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彭静涵  黄德良  禹弘  陈军 《肝脏》2023,(2):165-170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患者股静脉导管相关血栓抗凝治疗效果及出血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62例经股静脉置管后出现导管相关深静脉血栓的终末期肝病住院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抗凝治疗中出血与不出血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分析影响抗凝至血栓消失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 62例患者中,出血组15例(24.2%),未出血组47例(75.8%)。出血组总抗凝时间为8.0(4.0,22.0)d、FT4为14.6(13.4,17.3)pmol/L,未出血组总抗凝时间为21.0(9.0,42.0)d、FT4为18.0(14.7,21.4)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抗凝至血栓消失时间与Cr、抗凝药物种类(低分子肝素组、利伐沙班组、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组、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终末期肝病患者导管相关深静脉血栓抗凝选择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或者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治疗出血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FT4可能与抗凝出血相关,Cr与抗凝至血栓消失时间呈负相关;抗凝前关注FT4、Cr等指标,对抗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