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4岁,因"反复发作右上腹不适4年余,加重1周"入院。无发热、黄疸、腹痛。外院查甲胎蛋白(AFP)5.09IU/ml,癌胚抗原(CEA)1.86 ng/ml。血清K+3.0 mmol/L,肝功能正常,HBeA g及丙型肝炎抗体均阴性。B超示:肝脏大小正常,形态规则,肝内可见多个异常回声区,边界清晰,部分为无回声区,壁增厚,部分为高回声区,其一无回声大小约3.5cm×4.1 cm,余肝实质回声密集中等,分布均匀。PET-CT示  相似文献   

2.
门静脉瘤B超检查诊断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静脉瘤极为罕见,目前报道较少,我们曾于1995年经B超检查诊断1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男,63岁。因右上腹隐痛不适数月,曾在他院多次行肝胆B超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于1995年12月1日来我院就诊行B超检查见肝内回声光点分布均匀,影像清晰正常,胆囊形态、大小、回声均未见异常。门静脉内径不宽,门静脉右支见一2.4cm×2.8cm圆球形回声,囊内为液性无回声,边界清晰并向一侧壁外突出,且与门静脉右支相通连,B超检查诊断为门静脉瘤,后经CT、彩色B超检查证实。2 讨论门静脉瘤是因某种因素致使血管壁局部发生改变所形成永久性的囊性扩…  相似文献   

3.
陈某,男,40岁,江陵县荆州镇芦巷村2组农民.因经常接触疫水,近半年来,每天排脓血便3次,于1990年8月粪检普查时发现血吸虫毛蚴,用Kato-Katz法检查(查3片),EPG为24252.体检和实验室检查 体检:面容较瘦、巩膜无黄染.A超:肝上界锁骨中线6、7肋间,下界在肋下1.5cm、剑突下6cm,前后径9cm,波型为密集微小波、近波呈齿状;脾肋下未及.B超:肝切面形态正常,肝内光点增粗增强,呈大网络状,门静脉内径1.1cm,脾前后径3.0cm.A、B超皆提示为血吸虫病肝.诊断为慢性血吸虫病.治疗和复查 于1990年8月28日用吡喹酮按50mg/kg体重、总剂量2900mg顿服,服药后3个月  相似文献   

4.
娄占玉 《山东医药》2001,41(24):70-71
患者女 ,2 3岁 ,体检时 B超发现胆囊明显增大 (14.0 cm×6 .0 cm)而就诊。 B超显示胆囊内透声好 ,壁厚约 0 .3cm,肝大小正常 ,肝内回声均质 ,肝内外管道无扩张 ,脂餐后胆囊面积大小无变化。体检 :皮肤巩膜无黄染 ,胆囊区无叩痛。给予消炎利胆治疗。 3个月后 B超复查 ,肝内回声增强 ,略粗 ,胆囊又有增大 (15 .5 cm× 6 .7cm) ,胆囊未见沉积物和点闪烁。肝内胆管轻度扩张 ,左外叶胆管内径达 0 .6 cm,胆总管内径达 0 .72 cm.胆总管内中 ,下段交界处可见 1.2 3cm× 0 .6 cm的实质性略强回声片状区 ,后方无声影。体检 :巩膜 ,皮肤仍无黄染。血…  相似文献   

5.
女患,31岁,因突发右上腹疼痛,伴畏寒,发热3天于1989年9月18日入院。慢性胆囊炎病史8年。发病前无外伤史。入院检查:T40℃,P120次/分,R22次/分,Bp14.7/9.36kPa。巩膜皮肤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上腹部紧张,右上腹明显压痛,墨菲氏症(+),肝肋弓下1.5cm,质尚软脾肋下未及。肝胆脾B超检查,右肝斜径139mm,回声密,胆囊大小正常壁厚毛糙,内见两枚黄豆大小强回声伴声影,诊断胆囊炎胆石症,脾厚45mm,回声均匀,未见液性暗区。化验:Hb100g/L,WBC25.4×10~9/L,N0.94.入院后即给利胆药口服,静滴氯霉素及丁胺卡那霉素及地塞米松,次日  相似文献   

6.
例1,患者,男性,59岁因右上腹间歇性疼痛5年,加重2月入院。患者自1985年开始右上腹部不适,隐痛呈间歇性,不放射,无其他消化道症状。查体心、肺、肝、脾均正常。B 超检查见肝脏形态大小正常,回声稍致密增强。胆囊轮廓模糊不清,囊壁粗糙增厚,厚薄不均0. 5~1. 1cm,胆囊颈后壁增厚为0. 9~1. 1cm,胆囊腔内呈致密片状强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5岁,反复上腹疼痛且放射至腰背部10年.体检:肝脏轻度肿大,肝区压痛明显,墨菲征阳性.B超示:肝脏增大,实质回声弥漫增粗,分布不均,肝右叶内可见部分平行管征,胆总管内径增宽至1.2 cm,肝静脉、门静脉显示欠清,胆囊10.0 cm×4.2 cm,外形饱满,壁厚0.4 cm,内壁不光滑,胆汁透声差,其内可见絮状弱回声光点飘浮,胰腺头部囊状扩张(3.5 cm×2.4 cm),其内可见多个线样强回声分隔及1.0 cm×1.0 cm弧形强回声,后伴声影,胰腺体尾部实质变薄,主胰管扩张至内径0.7 cm,其内可见串珠样强回声,后伴声影,脾脏未见明显异常(图1).超声诊断:华支睾吸虫病累及胆囊、胰腺可能,胆汁淤积性肝炎.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69岁,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1个月。有肝硬化病史30余年,脾脏切除术24年,反复上消化道出血十余次。以“肝硬化”于1989年2月14日入院。查体:左上腹扪及约10×15cm大小包块,质较硬,表面光滑,触痛明显。B超示左上腹部相当于胰尾部可见10×8.9cm的囊状液性暗区,其内呈分格状,囊被膜光滑,囊壁完整,肝区光点回声增粗增强。门静脉1.9cm。胆囊位于右肝后叶上方,形态及大小均正常,脾脏缺如。B超诊断:1.左上腹部巨大囊性占位(提  相似文献   

9.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22岁,因右侧腰部胀痛1周来诊,门诊拟诊尿路结石行B超检查.B超所见:右肾大小形态正常,实质回声均匀,右肾盂分离前后径15 mm,肾窦内未见强回声团,左肾回声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报告例1女,29岁。因发热、盗汗、纳差、右上腹痛3个月入院。T38.2℃,心肺正常,肝肋下1.5cm,剑突下3cm,边缘钝,质中等,表面光滑,压痛。B超示肝肿大,有回声较强粗细不均匀的光点。按肝炎治疗40d无效,经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确诊为肝结核,给予抗核治疗1月好转出院。例2男,18岁。因发热、畏寒、肝区疼痛25d入院。38.5℃,消瘦,巩膜黄染,心肺正常,肝肋下2cm,剑突下4cm,边钝质韧,表面光滑,触痛明显。B超表示肝  相似文献   

11.
病人女,30岁,无明显不适,健康体检时发现胆囊壁回声不均。查体: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无压痛、反跳痛,Murphy征阴性。实验室相关检查均正常。超声检查示:肝脏大小形态正常,包膜光滑,实质回声均匀,门静脉主干不宽,肝内外胆管不扩张,肝内未见占位病变。胆囊大小尚可,胆囊体部壁不均匀增厚,最厚处达0.4cm,累及长度2.2cm,其内可见多发小液性囊腔(使用高频探头探查显示更为清晰),胆囊底部及颈部壁未见异常,腔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脂餐试验示病变处胆囊壁收缩功能亢进。超声诊断:胆囊壁体部异常所见,符合胆囊腺肌增生症声像图改变。病人要求手术治疗而行胆囊切除术。病理检查:胆囊腺肌样增生。  相似文献   

12.
正常时肝脏内部的回声由大小相似、灰度相近、分布均匀的细小光点组成。而肝功能异常时相关指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这对临床诊断有着重要意义。由于B超检查具有无损伤、无痛苦、安全可靠、能反复检查的优点,很受患者的欢迎。尤其对肝脏疾病,B超检查能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43岁,生活在血吸虫病流行区,曾行血吸虫杀虫治疗4次,现仍感上腹饱胀,食欲不振,全身乏力。临床诊断为血吸虫肝纤维化、肝脾肿大。1991年3月15日B超所见,肝脏大小正常,右叶最大斜径11cm,厚径9.8cm,左叶全长5.7cm,厚径6.2cm,剑下触及,肝实质密集增粗光点,网状光带,分布不均,纹理不清,肝包膜线呈波浪状,门静脉显示不清。肝右后叶下段见直径为2.6cm增强光团,边界尚清,无包膜,其后无声影。提示为血吸虫肝纤维化,肝内实质性占位病变,定期复查。同年6月3日B超复查,肝内光团未见增大,肝脏声象图同前,诊断为血吸虫肝纤维化,肝内实质性占位病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 1.1我们对302例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及B超异常情况进行对照分析,其判断标准为:血清纤维化指标(HA、Ⅳ-C、PⅢP、LN、MAO)5项指标中,1项以上增高为异常;B超提示脾肿大、肝内光点分布欠均匀,肝内管道变细迂曲,边缘变钝,肝内见斑片,门静脉、脾静脉内径增宽,符合其中任何一项为异常;胆囊壁增厚呈双边影者为肝炎胆囊改变.肝功能包括血清总胆红素增高、A/G倒置、ALT、AST增高,符合其中任何一项者为异常.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56岁,因问歇性右上腹伴肩胛背部疼痛6年余。疼痛加重1天入院。病程中无畏寒、黄疸等症。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左锁骨上方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约黄豆大小,质硬。余无异常。B超:胆囊萎缩4cm×3cm×2cm大小,壁厚5mm,胆囊内充满多个光团其后伴声影,肝内无异常回声。CT检查:胆囊体积缩小,囊壁增厚不光滑,囊内数个大小不等的高密度结节,肝脏大小、肝内胆管均正常。  相似文献   

16.
病例摘要:患儿,男,12岁.因纳差伴腹胀1年余,下肢浮肿5天而就诊.有食生鱼史.体检:营养差,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腹部膨隆,腹围65cm,腹水征( ).剑突下有轻压痛.肝肿肋缘下3cm,剑突下4cm,质地软,表面光滑.实验室检查:华枝睾吸虫抗原皮试( ),大便直接涂片查到华枝睾吸虫卵.改良卡氏法计数虫卵,EPG为25800.血、尿及肝功能未见异常.B型超声示;肝上界第5肋间,右叶最大斜径14cm,肋线下2—3cm,剑突下4—5cm.肝内回声光点较密至密集,分布不均.胆囊6.3×3.1cm,壁增厚、模糊.总胆管直径4mm.临床诊断为重型华枝睾吸虫病.  相似文献   

17.
现将我院经临床、胸水化验、胸膜活检证实的胸膜间皮瘤3例声象图表现报告于下。例1:女性,63岁。左胸腔内可见半月形胸水暗区。壁层胸膜增厚,表面呈很规则的波浪状,凸部分壁厚3.1cm,凹部1.8cm。增厚的胸膜内部充满均匀、较密集的弱回声光点。超声诊断:胸膜间皮瘤。  相似文献   

18.
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的肝脏超声声像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250例血吸虫病患者肝脏慢性病灶的B超声像图特征,以供辅助诊断参考。 病例和方法 250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男性245例,女性5例,年龄32—70岁,均有疫水接触史,经直肠镜检查证实患有血吸虫病,病史最短10年,最长50年。 采用Aloka SSD—256型,线阵式电子扫描实时显像。探头频率3.5MHz。B超探查含肝脏大小,肝内回声,门静脉宽度,脾脏大小,脾门部脾静脉宽度。  相似文献   

19.
肝片吸虫病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患者男性 ,40岁 ,云南省牟定县人 ,右上腹不适一年余 ,B超提示“胆囊内胆汁淤积 ,结石可能 ,肝右叶异常回声” ,入院。查体 :腹软 ,无压痛、反跳痛 ,Murphy征 (-)。血检 :谷丙转氨酶(GPT) 5 5U ,嗜酸粒细胞正常。磁共振 (MRI) :肝右后叶下段良性占位性病变 ,范围 3 .5cm× 2 .6cm× 4.0cm。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考虑 :原发性肝癌可能。 1周后拟行肝Ⅳ段切除 ,胆囊切除 ,胆总管探查术。术中见肝纤维化明显 ,肝Ⅳ段 5cm× 4cm× 4cm大小病灶 ,胆囊壁厚 ,慢性充血 ,行胆囊切除术时发现胆总管壁厚 ,上段厚达 3mm ,粘膜粗糙 ,慢性充血 ,…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34岁,上海市金山县人,1990年4月健康检查发现脾脏肿大.患者出生地原为血吸虫病流行区,曾有1次血吸虫病治疗史,否认肝炎史,因此作为晚期血吸虫病巨脾症于1990年4月24日到金山县某乡卫生院治疗.体检 一般情况尚好,略消瘦,巩膜无黄染,腹平软,腹围65cm,肝脏剑突下3cm,肋下1cm,质中,表面光滑,脾脏平卧肋下15cm,质中.B超检查脾厚74mm,长124mm,肋下长54mm,肋下斜134mm,脾区光点分布尚均匀,结论脾重度肿大.化验检查 红细胞3.18×10~(12)/L,白细胞13.9×10~9/L,血红蛋白95g/L,血小板179×10~9/L,ALT正常,乙肝标志物二对半均阴性,血吸虫环卵试验环沉率为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