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我国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分布特点以及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中美协作研究队列中的石景山人群和多省市队列中的北京大学社区人群2007年9至10月期间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以及颈动脉超声的横断面复查结果进行分析.参加调查人数共计2681名,年龄43~81岁.结果 (1)颈动脉内中膜36点厚度平均值为0.68 mm,最大值为1.07 mm.(2)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60.3%.男女两性颈动脉膨大部斑块检出率分别为61.2%和51.6%(x~2=23.44,P<0.01).颈内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24.7%和12.2%(x~2=69.57,P<0.01).颈总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20.9%和13.8%(x~2=23.18,P<0.01).(3)多因素分析:男女两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平均值和最大值随着收缩压、血糖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与无危险因素者比较,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较高(P<0.05).结论 我国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普遍存在,且与多个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有关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我国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分布特点以及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中美协作研究队列中的石景山人群和多省市队列中的北京大学社区人群2007年9至10月期间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以及颈动脉超声的横断面复查结果进行分析.参加调查人数共计2681名,年龄43~81岁.结果 (1)颈动脉内中膜36点厚度平均值为0.68 mm,最大值为1.07 mm.(2)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60.3%.男女两性颈动脉膨大部斑块检出率分别为61.2%和51.6%(x~2=23.44,P<0.01).颈内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24.7%和12.2%(x~2=69.57,P<0.01).颈总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20.9%和13.8%(x~2=23.18,P<0.01).(3)多因素分析:男女两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平均值和最大值随着收缩压、血糖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与无危险因素者比较,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较高(P<0.05).结论 我国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普遍存在,且与多个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有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我国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分布特点以及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中美协作研究队列中的石景山人群和多省市队列中的北京大学社区人群2007年9至10月期间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以及颈动脉超声的横断面复查结果进行分析.参加调查人数共计2681名,年龄43~81岁.结果 (1)颈动脉内中膜36点厚度平均值为0.68 mm,最大值为1.07 mm.(2)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60.3%.男女两性颈动脉膨大部斑块检出率分别为61.2%和51.6%(x~2=23.44,P<0.01).颈内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24.7%和12.2%(x~2=69.57,P<0.01).颈总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20.9%和13.8%(x~2=23.18,P<0.01).(3)多因素分析:男女两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平均值和最大值随着收缩压、血糖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与无危险因素者比较,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较高(P<0.05).结论 我国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普遍存在,且与多个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有关联.  相似文献   

4.
正当今,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人类的第一杀手,心血管病导致的死亡和致残率居高不下,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尽管心血管病的致病因素众多,发病机制也十分复杂,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仍是发病率最高、致残及致死性最强的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演变过程中,斑块内纤维帽的薄厚、基质蛋白酶的活性强弱、脂质池的大小、纤维成分的多少,以及炎性反应的轻重等,决定了斑块的稳定性。当斑块发生熔蚀、糜烂、出  相似文献   

5.
膳食与心血管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心血管病的发生心血管病的发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遗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最早的病理改变是脂质纹,由充满脂质的泡沫细胞组成,发生在儿童时期,20岁左右时约50%的人有脂质纹。部分脂质纹在遗传因素和危险因素的影响下,进一步发展成斑块,30岁以后形成脂肪斑块,脂肪斑块通常是由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所组成,40岁左右损伤发展成纤维斑块,通常被平滑肌细胞和纤维组织所覆盖,产生的损伤伸向血管腔内,导致血管变窄,管腔阻塞50%以上,就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果这种损伤变为溃疡,就会产生易…  相似文献   

6.
据我国2018年心血管病报告[1]统计,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处于上升阶段,心血管病死亡率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动脉粥样硬化(AS)不稳定斑块的破裂或糜烂导致冠状动脉(冠脉)内血栓形成,被认为是大多数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的主要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队列人群基线(1992年)血压水平及10年(1992年至2002年)血压的变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1992年在北京大学社区建立了年龄为35~64岁共1985人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研究队列,取得了基线调查数据;在2002年对该人群再次进行了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并进行了颈动脉超声检查。本研究对两次调查资料完整的1331人基线血压水平及10年血压的变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1)北京地区45~74岁研究人群中颈动脉内中膜(IMT)的增厚率为514%,颈动脉斑块的患病率为347%。(2)高血压者颈动脉斑块的患病率(495%)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289%)(P<0001)。随着血压水平的增加,颈动脉IMT增厚、颈动脉斑块的患病率均呈增加趋势。在血压≥180/110mmHg(1mmHg=0133kPa)时,颈动脉IMT增厚的相对危险是理想血压组的18倍,而颈动脉斑块的相对危险是理想血压组的56倍。(3)1992年和2002年查体血压均正常者其颈动脉斑块或IMT增厚的患病率为506%;1992年检查高血压,2002年检查血压正常者其颈动脉斑块或IMT增厚的患病率为636%;1992年和2002年查体均为高血压者其颈动脉斑块或IMT增厚的患病率为742%。结论在北京地区45~74岁的研究人群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是普遍存在的。随着基线血压水平的上升,无论是颈动脉斑块、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系众所公认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之一,且其心血管病死亡风险较非糖尿病人群升高3倍,尚与中至大面积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壁斑块形成有关。既往研究发现,超声所示的低灰度回声性易损斑块与脑血管意外风险增加有关。本文旨就2型糖尿病患者超声所示颈动脉壁斑块性质与非糖尿病  相似文献   

9.
高尿酸血症与新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分析人群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关系,探讨血清尿酸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早期预防中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是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研究(CMCS)中的一部分,2002年对1442人进行危险因素调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2007年进行第二次颈动脉超声检查,本研究对两次资料完整且基线无颈动脉斑块的810人进行分析.结果 (1)基线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年龄标化后为5.4%,男性7.7%,女性3.9%;(2)5年问颈动脉斑块发病率年龄标化后为45.3%,男性51.7%,女性42.7%,颈总动脉分叉处斑块发病率在四个测量部位中最高;(3)调整年龄、吸烟、高TC、高TG、高血压、糖尿病、超重和肥胖等因素,女性高尿酸血症是颈总动脉分叉处新发斑块的独立的危险因素,OR为3.56(P=0.02,95%CI=1.21~10.41).结论 高尿酸血症对女性颈总动脉分叉处斑块发生有独立的预测作用,对男性颈动脉斑块形成无独立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传统中医在心血管病辨证分型上存在主观因素,借助现代医学手段协助辨证有助于提高心血管病中医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超声影像学作为无创、可重复检查手段在心血管病中医辨证应用得到进一步研究和证实。采用超声对心脏功能和颈动脉斑块检测协助中医辨证是目前研究方向,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1.
microRNAs(miRs)在很多心血管病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不同miRs涉及血压调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预测急性心肌梗死事件、改善心脏功能和导致心律失常等。miRs将成为未来心血管病诊断与预后评价的标记物和全新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2.
刘艳  李秀昌 《山东医药》2008,48(34):65-66
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测量心血管病患者(冠心病、高血压及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和健康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内径、颈动脉斑块,并计算颈动脉僵硬指数(β)、颈动脉斑块积分和颈动脉Peterson′s弹性指数(EP),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血清胆红素水平,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血管病患者IMT、颈动脉β、EP升高,血清胆红素降低.IMT、颈动脉斑块积分、β、EP与胆红素呈负相关.提示血清胆红素降低可能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防治措施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黄震华综述徐济民审校冠状动脉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引起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各种临床症状的根本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突然破裂,以及随之发生的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栓形成,可使冠脉流...  相似文献   

14.
内脂素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广泛存在于人、动物和细菌体内。国内外研究发现,内脂素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炎症状态、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等密切相关。其在心血管病、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等其他疾病中有重大影响。内脂素与心血管病的关系现已成为研究热点,且可能在心血管病的预测、诊断和判断预后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Wang W  Huo Y  Zhao D  Liu J  Liang LR  Sun JY  Yang Y  Wang M  Xie WX  Zhou GH  Shi P  Ren FX  Wu YF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12):1118-1122
目的 了解2002年至2007年中老年人群颈动脉斑块的变化情况,评价基线血脂水平对新发颈动脉斑块的预测作用.方法 研究样本来自中美队列中的石景山人群和多省市队列中的北京大学社区人群.2002年9月对这两个人群进行基线颈动脉超声检查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2007年9至10月复查颈动脉超声.以两次颈动脉检查数据完整的2000名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基线血脂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2002年至2007年,颈动脉斑块患病率男性从30.3%增加到62.2%,女性从21.5%增加到51.5%;新发斑块率男性为41.8%,女性为34.1%.(2)男女两性颈动脉新发斑块率随着基线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及总胆固醇与HDL-C比值(TC/HDL-C)水平的增高而增加,其变化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交叉分析显示,LDL-C,HDL-C,甘油三酯对斑块发生率有协同作用.(4)多因素分析显示,高LDL-C、高non-HDL-C和高TC/HDL-C是男女两性新发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影响因素(男性OR值分别为1.44、1.45、1.59,女性OR值分别为1.47、1.35、1.64,均P<0.05).结论 2002年至2007年,中老年人群颈动脉斑块患病率在快速增长.高LDL-C、nonHDL-C和TC/HDL-C水平是中老年人群新发颈动脉斑块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尽管代谢综合征(MS)与心血管病有关,但它与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大小范围的定量关系,研究不多。该文研究此一关系,参加 ROMICAT 研究的77名[年龄(54±12)岁,79%白人,36%女性]用多探头 CT 检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人体的衰老,交感神经系统(SNS)活动增强,会导致一系列不利的心血管后果,包括动脉血压的升高,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继发炎症和斑块形成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衰老与交感神经活动及心血管病的关系,有助于展开与年龄和交感神经相关的心血管病的合理防治。  相似文献   

18.
心血管疾病是一个发病率高,并有较高致死率的疾病。美国约8千万人患有心血管病,其中20%(1600万人)为冠心病。冠心病患者常因冠脉的不稳定斑块破裂引起冠脉闭塞或次全闭塞而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  相似文献   

19.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风险增加。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肥胖和体力活动缺乏传统危险因素不能完全解释RA心血管风险。炎性反应在RA和心血管病之间起着重要作用,不仅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各个阶段:内皮功能障碍、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而且还能加速传统心血管风险,如血脂异常、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目前关于RA和心血管病之间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对RA心血管风险管理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09)   总被引:116,自引:0,他引:116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作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不断发展.开始时仅限于球囊成形术,称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而现在PCI还包括了其他解除冠状动脉狭窄的新技术,例如斑块消蚀技术(斑块旋切术、旋磨术、激光血管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等.2002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专家组编写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