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肺切除术是非小细胞肺癌首选的治疗措施,其中微创肺癌根治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逐渐成为一线城市及中心城市胸外科的主流手术方式[1-2]。但胸外科手术难免对肺组织会产生牵拉、挤压,引起术后气道黏膜炎性物质渗出增多,肺通气及换气能力减弱,而影响患者肺功能的恢复[3]。因此,术后肺功能的快速恢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探索有效的肺功能恢复手段,对肺叶切除患者实施量化目标锻炼结合肺部功能训练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2.
当前,微创肺癌根治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逐渐成为肺疾病首选的手术方式,主要适用于肺恶性肿瘤、肺结节、肺结核等疾病[1-2]。由于手术对肺组织的挤压、挫伤,必然会引起炎性物质渗出导致疼痛加剧,从而影响肺通气及换气功能,甚至产生肺不张、呼吸系统感染和呼吸衰竭等并发症[3-5]。因此,术后肺功能的快速恢复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伤口疼痛、咳嗽困难、难于下床活动是影响肺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6]。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肺切除手术患者术前、后肺功能演变特征,探讨术前肺功能指标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术后肺功能的预测能力。方法对115例肺切除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常规肺功能及运动心肺功能检测,术后3个月行肺功能复查;追踪患者1个月内术后心肺并发症(PPC)的发生情况。结果28例手术患者出现PPC(24.35%);有、无PPC组间比较有差异的肺功能指标为:FVC%pred、FEV1%pred、VO2m ax%pred、WRm ax%pred、VO2/HR%pred;术后肺通气功能、运动心肺功能与术前比较有不同程度下降;术后肺功能实测值与公式法预计的术后肺功能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术后肺功能损害主要是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运动心肺功能亦有下降。建立预测PPC及术后肺功能的回归方程,能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手术耐受力。  相似文献   

4.
老年患者免疫功能相对低下 ,组织器官呈退行性改变。在行肺手术时 ,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伴有或不伴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术前不同程度的吸烟史以及手术本身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 ,老年患者术后极易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本文对自 1993~ 2 0 0 2年收治的 5 4例老年肺手术患者 ,就加强术前呼吸道处理对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影响进行评价。对象与方法1.对象本组患者 5 4例 ,年龄 70~ 75岁 ,平均 71岁 ;男 43例 ,女 11例 ;肺癌 38例 ,肺结核球 9例 ,肺良性肿瘤 7例。将患者随机分成术前呼吸道处理加强组 32例和未加强组 2 2例。5 4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癌微创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于阳新县人民医院肿瘤科接受肺癌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观察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60例肺癌微创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共发生并发症12例(20.0%),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的年龄、术前肺功能指数60%、合并症发生情况、吸烟指数400支/年与无并发症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70岁、吸烟指数400支/年、术前肺功能指数60%及2种以上合并症均为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肺癌微创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需要引起临床医师及患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切除术后发生肺不张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6例行肺叶或亚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性别、吸烟史、术前肺功能、是否合并基础疾病、咳痰情况、术中单肺通气时间(One-lung ventilation,OLV)、手术方式、手术切除范围、抗生素使用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组,对其差异性做Logistics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肺切除术后并发肺不张与有无吸烟史、患者术前肺功能、是否合并基础病、患者咳痰情况、以及术中单肺通气时间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s分析显示患者的肺功能、是否合并基础疾病、咳痰情况以及术中单肺通气时间是肺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并发肺不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切除术后发生肺不张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实践中应充分评估患者的术前肺功能,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指导患者正确咳痰,缩短术中单肺通气时间以降低手术后肺不张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非小细胞肺癌患病风险及生存情况。方法以2012年5月~2014年12月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67例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非吸烟人群,根据临床诊断其中20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为慢阻肺组,合并有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62例患者为慢阻肺+NSCLC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非吸烟慢阻肺患者,并发NSCLC的危险因素,并对62例经手术治疗的慢阻肺合并NSCLC患者进行至少60个月的随访,分析影响其生存的相关因素。结果慢阻肺组和慢阻肺+NSCLC组患者在性别、年龄、Charlson合并症指数、近1年慢阻肺加重情况、肺过度通气发生情况以及FEV_1、FEV_1/FVC、TLC、FRC等肺功能指数水平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高年龄、高Charlson合并症指数、静态肺过度通气以及低FEV_1、低FEV_1/FVC、高FRC等肺功能指数均为影响非吸烟慢阻肺患者并发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62例慢阻肺+NSCLC患者随访时间60~90个月,中位生存期为44个月。通过绘制肺过度通气、性别、术后肺部并发症、腺癌、病理分期以及化疗对患者生存曲线图,结果显示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腺癌、病理分期≥Ⅱ期以及术后化疗是影响慢阻肺+NSCLC患者生存相关的重要因素(P=0.038/0.004/0.003/0.014)。结论男性、年龄增长、Charlson合并指数高以及静态肺过度充气,都可大大增加非吸烟慢阻肺患者NSCLC病发风险,而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腺癌、病理分期≥Ⅱ期以及术后化疗与患者的生存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肺癌患者中约45%年龄≥70岁。高龄的肺癌患者多数存在肺部慢性疾病,长期的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使患者有潜在的右心负荷增加。肺切除术后右心功能进一步减退,不利于术后功能恢复。本文就高危高龄患者心肺功能减退与术后发生心肺并发症的关系进行分析,旨在探讨高危高龄肺癌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肺癌患者围术期换气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围术期换气功能的改变规律及影响机制。方法用氧合指数(P/F)、动脉肺泡氧分压比(a/A)、动脉血氧饱和度50%的氧分压(P50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4项指标对68例50岁以上男性肺癌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即日、1、2、3、7日围术期换气功能进行监测。结果肺癌术后3日内P/F、a/A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PaCO2、P50O2术后即日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术后2日内全肺切除氧合功能降低大于肺叶切除(P<0.05);低肺功能患者术后换气及通气功能障碍较肺功能正常者显著(P<0.05)。结论肺癌术后3日换气功能明显减退,尤以氧合功能降低显著。应重点监测氧合功能变化,加强全肺及低肺功能患者的换气功能监测。  相似文献   

10.
因胸部外科手术引起患者呼吸生理紊乱、术中及术后肺组织容量减少、膈肌运动障碍及手术创伤等,导致肺功能损害,或诱发呼吸系统感染等。为了适应手术要求,术前肺功能检查受到重视,我院心胸外科已将术前肺功能作为高危、高龄选择性手术的常规术前检查项目,这有助于确定手术的适应症和安全性,涉及到疗效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1常规肺功能检查肺容量和通气功能测定项目: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率(FEV1%)、最大通气量(MVV)等指标。2开胸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正常情况…  相似文献   

11.
对86例男性肺癌患者进行围术期肺功能监测,研究术后近期心肺并发症与肺功能的关系,结果显示:术前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异常组术后近期心肺并发症明显增加,术后3月内的换气功能降低,心肺并发症显著增多。认为肺癌术后近期心肺并发症的发生主要取决于术前弥散功能的储备情况及术后换气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双源CT定量成像技术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改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叶或全肺切除治疗的肺癌患者132例为观察对象。术前7d以及术后3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测,同时采用双源CT定量成像技术对患者进行扫描,分别测量患者不同肺叶、单侧肺以及全肺的肺容积以及肺密度值等指标水平。分析双源CT定量成像技术扫描所获得的肺容积水平和患者术前、术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此外,分析术前CT肺功能预测值和术后肺功能实测值的相关性。结果右中叶、右上叶、右下叶、左下叶、左上叶的吸气容积呈逐渐升高趋势,且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可得:各肺叶之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吸气相容积、呼气相容积、肺容积差、吸气相肺密度、呼气相肺密度、肺密度差与患者手术前后的肺总量、残气量、FVC、FEV_1、FEV_1/FVC均存在密切相关(均P0.05)。不同手术部位术前CT肺功能预测值和术后肺功能实测值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且相关系数最高为0.95。结论双源CT定量成像技术应用于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改变中的效果较佳,有利于精确评估肺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的肺功能变化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对68例50岁以上男性肺癌患者围术期换气功能连续监测,以观察肺癌术后早期换气功能的变化。指标:氧合指数通气血流比值,动脉二氧化碳分压。结果显示:术后3日内PaO2/FIO2较术前显著降低,V/1较术前显著增大,尤以全肺切除术及术前肺通气功能异常组改变明显。提示;肺癌术后早期肺换气功能明显减退。  相似文献   

14.
肺组织切除后的肺部并发症可引起严重后果。本文就术前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 方法 全部患者术前均接受颅和全身CT、肺灌注闪烁扫描、骨扫描和肺量计测试。预测残存肺功能公式为:肺功能×(1-切除侧肺灌注比例×切除的肺段数/切除侧肺段总数)。手术指征为预测术后用力肺活量(FVC)>800ml/m~2或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_1)>600ml/m~2。术后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术后未快速康复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在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83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将其分为未快速康复组(术后住院时间>7 d,n=68)和快速康复组(术后住院时间≤7 d,n=115)。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术前实验室检查指标、诊疗情况。肺癌患者术后未快速康复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软件构建肺癌患者术后未快速康复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列线图模型预测肺癌患者术后未快速康复的区分度,采用H-L拟合优度检验评估列线图模型的拟合情况,采用校准曲线分析列线图模型预测肺癌患者术后未快速康复的校准度。结果 未快速康复组与快速康复组年龄、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者占比、术前开展肺功能训练者占比、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术前开展肺功能训练、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是肺癌患者术后未快速康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多因素...  相似文献   

16.
容中生 《山东医药》1991,31(12):34-35
某些具有手术指征的肺部疾病(如肺肿瘤、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患者,术前常需作肺功能测定,其目的是了解患者能否承受手术。为此,我们对46例不同范围肺切除对肺功能的影响及手术后不同期间的肺功能改变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以便取得术前判断肺功能的依据。46例中,男37例,女9例;年龄为31~67岁,平均为52.2岁,51岁以上者占34例(73.9%)。术后诊断为慢性炎性假瘤2例,支气管扩张1例,肺脓肿2例,结核瘤1例,肺癌39例,鼻咽癌肺转移1例。切除右上叶9例,右下叶7例,右中叶3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2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纳入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s回归统计方法,分析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7例患者食管癌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占比17.37%,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有肺炎、胸腔积液和呼吸衰竭;与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ASA分级)、糖尿病史、肺结核病史、术后其他并发症、单肺通气、长期大量吸烟、FEV1(%) pred。结论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ASA分级)、糖尿病史、肺结核病史、术后其他并发症、单肺通气、长期大量吸烟、FEV1(%) pred。对患者要加强围术期护理,尤其是同时具有多个独立危险因素的患者,积极指导患者改善器官功能和肺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功能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手术预后的关系及机制。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260例NSCLC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前肺功能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260例NSCLC手术患者,中位生存期(39.6±2.4)月(CI:27.12~46.26),1年生存期88.27%,3年生存期53.76%,5年生存期35.28%;风险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吸烟史、肿瘤分期、MRP表达、手术方式、淋巴清扫及转移、术后肺部感染、VC、FVC、FEV1、DLCO是影响术后生存的因素;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FVC、FEV1是影响NSCLC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 NSCLC患者术前肺功能与术后生存期有关,其中FVC、FEV1是影响NSCLC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反映NSCLC患者肺功能情况与预测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在不同肺通气功能障碍的肺癌患者行静息肺功能和运动心肺功能测定。方法;对20例肺通气功能正常和56例肺通气功能障碍的肺癌患者行静息肺功能和运动心肺功能测定。结果:(1)25%以上的肺通气功能正常的肺癌患者VO2%P、VO2/kg,VO2/HR降低,DY增高和AT提前出现。(2)肺通气功能障碍的肺癌患者上述指标进一步异常,且BR和VTex降低,以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组为著。(3)肺癌患者的VE与VO2/HR相关,通气障碍组运动肺通气指标和VO2/HR(除限制型组)与VO2%P相关,限制型组的VC%、阻塞型和混合型组的MVV%等均与运动肺通气指标相关(P均<0.05)。结论:肺癌患者存在着运动心肺功能减退,肺功能障碍加重其运动心肺功能的异常,VC%、MVV%降低是通气功能障碍的肺癌患者通气功能受限的主要原因,运动通气功能减退是导致运动心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心脏外科收住的病人通常都需要通过规模较大的手术来治疗,都会给机体造成严重的创伤,并对呼吸系统功能带来巨大的影响,进而导致一系列并发症[1].其中,呼吸道感染是心脏外科术后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心脏疾病患者术前通常都有一定程度肺功能的损害,包括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肺动脉高压、肺水肿、肺淤血等,再加之胸部手术对肺部的直接刺激以及术后胸廓固定导致的活动受限都会增加呼吸道感染发生的机会[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